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17)
>
二年级上册
>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8
2
/28
剩余2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7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材分析】本课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看一看,观察并描述今天的天气。第二个活动是动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第三个活动分两个交流话题展开:一是通过回忆曾经遇到过的不同天气,如雨天、刮风、下雪和沙尘暴等,让学生意识到天气是会变化的,天气现象有很多种类型;二是猜一猜、认一认表示不同天气的标准气象符号,知道用符号表示天气的意义。第四个活动是阅读和交流,通过教材提供的一份天气预报,让学生了解描述天气现象的几个主要维度。【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教学准备】[教师]PPT。[学生]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天气符号卡1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咦,谁在叹气呀,原来是兔小贝啊。我们一起问问她怎么了?(我昨天没有看天气预报,不知道今天要下雨,所以没带伞,现在我没办法回家了,呜呜……怎么办啊?)送伞给兔小贝。2.看来我们要时刻关心好天气情况啊,有没有同学知道今天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1.看样子大家都能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那你能设计一个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吗?什么叫符号呀?(认符号)符号有什么特点?(简单、易懂)2.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设计师来设计今天的天气符号,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学生在纸上设计符号)2.请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画?小组内评选出一个画的最好的。把学生的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3.同学们的作品很有创意,老师非常欣赏同学的想象力。可是风你怎么表示呢?风是看不见的,可以用一些形象的图案来表示,如用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用箭头的粗细或多少表示风力的大小;也可以画一面小红旗,用红旗的舒展程度表示风力的大小等。[设计意图]利用评比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知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天气现象。(三)交流曾经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1.除了像今天的天气,你曾经还遇到过哪些不同的天气?2.看图片,描述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什么感受?3.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刚刚我们帮助了的兔小贝为了感谢同学们,她要教大家唱首儿歌(天气歌),好不好啊?(学生律动,同时加深对各种天气的认识)4.小兔子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想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带来些神秘的礼物,您们想得到吗?各小组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两种天气符号。(小兔子:这些符号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帮他吗?小组内交流,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贴符号,并说明理由。)27 5.同学们真棒,热心帮助了符号宝宝找到了家,老师也想考一考大家。看课件,这是什么天气符号?(小雨)那么中雨怎么表示?大雨呢?[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儿歌来调动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原有的经验,丰富学生的天气经历。并通过认识标准的天气符号,知道使用符号的意义。(四)阅读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的构成要素1.气象员将天气符号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完整,更丰富的天气预报。2.小兔子看大家学习的这么认真,给大家发来了一份今天天气预报,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这份天气预报你读到了哪些信息?3.小组讨论回答天气预报的构成要素。(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日期是2019年4月16日。天气晴,最高气温22摄氏度,最低气温11摄氏度,南风二至三级属于轻风到微风。)4.谁愿意学着气象预报员来播报一下图片中的天气信息。3.学生学着气象预报员,来播报图片中的天气信息。4.做游戏,将上述词语打乱,然后对照图片,进行词语归类活动。5.师生共同小结:天气包括大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等,即冷热阴晴雨雪风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能够提取主要天气信息。【教学后记】2.天气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从交流自己的经历开始,知道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尤其要关注恶劣天气;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正因为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从而体现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做一朵晴雨花,就是学习一种简单的预报天气的方法。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分三个交流话题展开:一是说说自己的经历,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或者出行前未对天气变化作出积极应对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二是说说除了我们,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关心天气;三是交流各种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人们出行困难、空气质量变差以及生命财产可能遭受损失等。第二个活动是阅读资料,了解天气变化会对动物和植物产生哪些影响,以及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哪些困扰,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变化。第三个活动是制作一朵晴雨花,并观察晴雨花在晴天和阴雨天的变化。【教学目标】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需要关心天气;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难点]引导学生关心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教学准备】[教师]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学生]每组剪刀1把、喷壶1个、铁丝1根,浓盐水、蓝色皱纹纸各若干。【教学过程】27 (一)交流天气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1.今年的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去了哪里?一位家在南京的同学他正准备和家人一起去哈尔滨旅行,你觉得他应该准备些什么?(出示南京和哈尔滨的天气预报)2.如果这位同学没有充足的准备,到了哈尔滨,他会面临什么?3.天气的变化,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出示图片)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状况,你会有什么感觉?4.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天气的影响》。(板书课题:天气的影响)[设计意图]利用“旅游”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堂,了解学生对天气影响的前概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经历过的尴尬天气,引出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二)交流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为了避免天气变化的难堪,我们需要关心天气,还有谁需要关心天气了?2.(出示农民晒麦子)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从事的是哪种职业吗?他们的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3.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农民避免损失?4.(出示滑雪运动员滑雪)图片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这个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5.为了避免受伤,他们在运动之前应该怎么做?(查找当天的天气预报,看看当日天气是否适合滑雪运动。)重复:——天气预报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务。6.(出示火箭发射)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这个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7.刚才我们选择了农民、滑雪运动员、航天这三种职业,来探究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请你想一想,天气还会影响哪些职业的人的工作?为什么?8.教师小结:同学说的都很好。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很关心天气,环卫工人、送外卖的、快递小哥、卖蔬菜的卖水果的、上班的、上学的等等。可以说天气变化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关心天气的变化。[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扩大天气对职业影响的认知。(三)恶劣天气或极端天气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危害1.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是哪种天气现象,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播放“利奇马台风”相关视频)2.台风危害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我们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害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安全。像台风这样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还有哪些天气现象也属于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呢?(霾、暴雨、暴雪)3.遇到这些恶劣天气、极端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坚持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做到提前预防。)4.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台风来临之前,他们是怎样做的?(出示台风预警以及人们避免台风的保护措施的视频)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对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必须做到提前预防,这样才能减少灾害损失,保证安全。[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恶劣天气——“利奇马”台风来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认识到恶劣天气或极端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危害。同时对动植物也会产生危害,知道预防可以减少灾害。(四)天气变化对动植物1.小朋友们,刚刚我们都在讨论天气对我们人类的影响,那么天气还会对谁产生影响呢?(动物、植物)27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下雨前,蜻蜓低飞。下雨后,蚯蚓爬了出来。这些情况你见过吗?这是不是真的?3.出示松果鳞片展开和紧闭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做出引导)为什么松果有的时候鳞片张开,而有的时候紧闭呢?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4.观察和比较干松果与湿松果。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动植物与天气的关系,他们细心观察,结合生活经验并反复实证,总结出了很多天气谚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介绍谚语,补充资料PPT: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对天气变化的反应。(五)了解返潮现象,制作晴雨花1.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微妙的现象,在提醒我们天气的变化!看!地砖怎么了?为什么会有水呢?下雨天气,空气很潮湿。2.这张图片又说的是什么情况呢?(食盐返潮现象,干燥的食盐容易吸收水分)。3.在阴雨天气,地砖、墙砖甚至盐都会出现这样的返潮现象。(PPT出示返潮现象)返潮现象与什么大有关系?(PPT出示空气湿度)是的,盐就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才会返潮的!说到这里啊,老师还有一个宝贝呢(开罐拿出氯化钴试纸花),这是一朵神奇的花,它的本领可大了,可以根据不同的空气湿度变色呢,你们相信么?演示氯化钴纸花的变化。4.可惜它还没有名字呢,谁想来给它取个名字呢?晴雨花!小朋友们,你想做一朵自己的晴雨花么!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做一做!(投影实物)5.指导实验,学生完成实验。6.同学们做的晴雨花可真好看,满满两瓶呢!可是你们的晴雨花和老师的一样么?那你可以预测一下你做的晴雨花会有什么变化呢?还记得之前老师问的问题么?为什么我们要给小花喷浓盐水?7.鼓励学生坚持观察晴雨花在不同天气的变化。[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通过制作晴雨花活动,加深天气对周围物品有影响的认识。【教学后记】3.四季的天气【教材分析】本课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通过对当前季节——秋季的描述,捕捉季节的主要特征:气温的特点、降水的特点、风力与风向的特点等,由此展开对其他季节特征的讨论。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知道季节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第三个活动,通过读图,了解不同季节里会出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物候现象。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了解具体的二十四节气名称,猜一猜它们的含义。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教学目标】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观察不同季节植物的状态,以及不同季节人和动物的活动。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27 【教学重难点】[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教学准备】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处于什么季节呢?你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现在的天气吗?(学生思考并回答)生:秋天天气凉爽了,秋天雨水少了。2.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家平时都是热爱自然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秋天的天气的特点。提问:那么秋天后面是什么季节呢?生:冬天。3.提问:对了,冬天过后呢?生:春天。4.提问:春天过后呢?生:夏天。5.揭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四季的天气”[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在所处的季节出发,通过不同的感官,从多个角度感受到现在所处季节的天气特点,从而揭示课题。(二)描述四季的天气1.提问: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其他季节吗?我们从秋天的下一个季节冬天开始。(出示冬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2.同学们都是小小观察家,善于发现季节的特点。提问:那么春天呢?(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3.是啊,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家说得非常好。提问:那么夏天呢?(出示夏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4.对了,大家对四季的描述非常准确。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描述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呢?(出示四季气候特点的图片提示)5.小结并板书:温暖、炎热、凉爽、寒冷。6.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成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提问:每个地区的气候都跟我们这里一样吗?(出示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的图片)7.小结:在这个地球上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我们这里这样四季分明,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气温、降水、阳光等方面来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通过不同季节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要用通俗的语言,从气温、降水、云量等方面来描述,紧扣季节特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1.提问:同学们在不同季节里,喜欢做一些什么事情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季节,写出你在该季节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要求: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统计,小声讨论。)2.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单。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季节里大家都会做什么呢?生:春天踏春,赏花;夏天游泳,吃西瓜;秋天登高,添衣服;冬天玩雪,过年等。4.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当然,四季对农业生产会有很大的影响。提问你知道有在不同的季节,农民伯伯们都会做哪些事情吗?(学生思考并回答)5.小结: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出示PPT)[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同学的自己的经验,回忆并讨论在不同的季节会进行的不同的27 活动,从而了解并发现季节变化会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同时,通过介绍不同季节农民伯伯的生活,加深学生对四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认识。(四)描述不同季节里看到的不同动物与植物1.(出示桂花)提问:这种植物,你认识吗?它会在什么时候开花?那是所有植物都是在秋天开花的吗?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2.提问:老师这里有很多植物,你能按照季节给它们分类?3.提问: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出示视频)4.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不同的状态,那动物呢,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出示动物卡片)你能按照季节也给它们分类吗?哪些动物在冬季是看不到的?它们去了哪里?5.学生讨论并回答[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季节里动植物的典型活动或变化,知道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五)了解二十四节气1.通过我们上面的活动,相信大家对四季都有了十分清晰地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出示二十四节气图)提问:同学们,谁知道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2.提问: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呢?(根据自己的以往知识来作答)3.大家居然知道这么多!真是小小科学家。那么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张图,看看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呢?(学生自由作答)4.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老师还要来考考大家!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每个节气的白昼和黑夜的时间长短。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记录表,思考一下几个问题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小组讨论后作答)5.小结:春分和秋分是春秋两季的中分点,这两天白昼和黑夜几乎等长。夏至和冬至是夏天和冬天的中分点,夏至这一日为一年中白昼最多的一天,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六)总结与拓展1.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时期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而总结的,对我国古代的农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关于二十四节气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原来大家还有这么多好奇的地方呀!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大家下课以后可以思考并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答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设计意图]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二十四节气有简单的认识,本活动意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助益。【教学后记】27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4.晒太阳【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教学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PPT。[学生]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水。【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谜底:太阳)2.关于太阳,你知道些什么?3.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太阳?假如没有太阳会怎样?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了我们光和热。[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例说起,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太阳”。通过人们晒太阳的事例认识到太阳能够发热。]二、动手实践,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1.夏天天气闷热,我们每天都需要洗澡,你能不能利用太阳将水晒热了?你家里有能将水晒热的装置吗?2.那太阳是怎样将太阳能的水晒热的了?我们来观察一下太阳能装置。3.(出示太阳能图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太阳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认识太阳能的组成:集热管、储水箱和支架。你觉得太阳能的哪一部分是把水晒热的关键?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集热管,(出示集热管的图片)集热管里面是空的,外面有一层黑色的膜。这黑色的膜有什么作用了?老师这里有黑色的塑料袋,能不能用它来模拟这种黑色的膜?4.师生动手利用黑塑料袋和瓶子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并把它放到太阳直射处晒10分钟以上。(也可在课前做好,课上比较)5.(10分钟后)与自来水龙头刚放出的水比冷热。[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够给我们提供热。]三、联系生活,探究窗户的作用1.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太阳的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那么我们又怎么利用太阳的光的呢?2.(出示窗户图片)窗户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窗户(拉上窗帘),我们的教室里会怎样?3.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设计意图:窗户作用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太阳不仅能提供热还能提供光。]四、探究生活,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1.(出示12页晒太阳取暖的图片)温暖的阳光下,老人和小孩正惬意地晒着太阳,(出示14页图片)与12页的图片相比,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2.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3.早晨,我们上学的时候,太阳在哪个方向?(学生指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是什么方向?早晨,我们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中午呢,太阳在哪个方向?我们下午放学时,太阳又在哪个方向?27 4.小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中午在南方,傍晚从西方落下。[设计意图: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五、联系实际,辨认东西南北的1.(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的太阳在哪个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醒学生注意教学楼上的时钟是8点)。2.你能根据太阳升起的方向标出图中的东南西北吗?说一说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3.在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哪些标志物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或其他标志物)[设计意图:强化对实际方向的认识。]【教学后记】5.看月亮【教材分析】本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中要求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而设计。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观察月相盒里的月亮和用望远镜看月亮,以不同的方式加深对月相变化的感知,并从观察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过渡到观察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画出记忆中的月亮,调动学生头脑中关于月亮形状的认知,教材呈现了四幅典型的月亮形状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示。第二个活动是看月相盒中的月亮,让学生能够通过月相盒看到月亮形状的变化,补充头脑中对于月亮形状的认知,同时初步建立月亮形状变化的全过程。第三个活动是夜晚实际观察月亮,了解月亮是如何移动的,与太阳位置的移动实现关联。第四个活动,通过了解望远镜发明前后人们对月亮的认识的变化,知道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并由此鼓励学生用望远镜去看真实的月亮,培养观察天空中的星体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目的。【学情分析】天空中的星体对于儿童来说既近且远。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他们每天都能看到天空中的月亮,观察到它们的变化。但由于距离的原因,更由于观察立场、工具的局限,儿童对月亮存在许多错误的朴素认识,因此有必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儿童对天空中的月亮建立一些正确的基本概念。例如,儿童可能认月亮始终是一个形状或者是随即出现不同的形状;还有儿童可能由于童话故事,认为月亮上生活着嫦娥、月兔等。【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相变化的神奇。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难点]能够观测月亮的移动,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教学准备】[学生]月相盒、简易望远镜。27 [教师]教学ppt、教学视频、双筒望远镜【教学过程】(一)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出示猜谜小诗引入课堂: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提问: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呢?(板书:月亮)2、你们对月亮还有哪些了解呢?3、你们看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呢?画一画记忆中的月亮。教师将部分学生画的月亮张贴在黑板上4、进行分类比较,选择出不同的月亮形状并进行描述:月牙;半圆;圆等。[设计意图]说到月亮,每个学生都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这个环节的设计就在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关于月亮形状的认知,并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将其具象,推动聚焦本课研究的主题,突破重难点。(二)看月相盒中的月亮1、教师出示月相盒,介绍使用及观察的方法。2、将月相盒里看到的月亮形状画出来,比较哪些是看到过的,哪些是没看到过的。3、给刚才分类的记忆中的月亮按照在月相盒里看到的形状进行排序。4、出示:月相图。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月亮的形状是会变化的,从月牙,变成半圆,再变成圆,然后又变成半圆,变成月牙。[设计意图]利用教具完善学生头脑中对于月亮形状的认知,在课堂上经历一次从月初到月末完整观看月亮的过程。(三)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1、提出问题:在一个月当中,月亮有形状的变化,在一天当中,月亮会有位置的变化吗?月亮也会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吗?2、观察月亮的位置移动时也要像观察太阳那样选择固定的位置。3、观察任务可以提前一天布置,如观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月亮的位置会不会变化,课上进行交流。4、小结: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设计意图]能够在晚上实际观察月亮,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月亮与太阳运动方向相反的前概念。但是此项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布置,甚至进行一些奖励和督促,效果更佳。(四)像科学家一样观察月亮1、播放视频,介绍人类认识月亮的科学史。视频解说词: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古代,古人遥望月亮,却没有办法登上月球一探究竟,只能依据月亮上的景色进行想象。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子。她带着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广寒宫里。直到1609年夏天,科学家伽利略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就是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凭借望远镜,终于看清了月亮的样子。伽利略发现月球表面有崎岖不平的现象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介绍望远镜:在天文学上,天文望远镜是必不可少的。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它对于人类观察宇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3、出示简易的望远镜,引导学生观察: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一个是物镜,还有一个是目镜。教师介绍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第一步物镜要对准观察物,第二步目镜对准自己的眼睛,第三步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图像。27 注意: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光源,尤其是太阳,会对眼睛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4、布置学生课后利用望远镜将看到的月亮表面的样子画出来,与伽利略当时绘制的月亮表面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5、对学生实际观察后画下的月亮要做一些分析,教师要特别针对学生可能点出的黑点或凹凸面要进行肯定,以纠正学生认为月球表面光滑洁净的错误概念。[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进行科学史教育,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类认识、探索月球的历程。像伽利略那样,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增强学生观察天空中星体的兴趣。【教学后记】6.数星星【教材分析】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看到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明亮、或暗淡,但总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无限的想象力。本课以星星作为学习内容,是要让学生知道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天空中的星体。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星空图,发现星星有大小的不同和明暗的不同。这一活动通过提供精心选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不同,既引入教学,也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二是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了解夜晚看到星星的原因。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作出猜想,通过创设暗室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将实验室环境与真实宇宙情境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纠正错误的前概念。三是交流不同场景中星空的区别,思考怎样才能看到满天繁星。这一活动从比较城市星空与郊外星空的不同展开,结合光、天气、时间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讨论,最终明确观察方法。【学情分析】千百年来,浩瀚的星空吸引着哲学家、科学家去探寻和思索,也是学生非常向往和好奇的神秘园。关于星星,自古至今,中西方都有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伴随着学生的童年生活,这些故事不乏夸张和想象,使得他们对星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白天天上是没有星星的,星星只有晚上才会出现。而由于观察立场、观察工具的局限,这些错误的想法一直影响着他们对星星的科学认知,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纠正他们错误的前概念,为后继的观察和研究打好基础。【教学目标】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难点]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五、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材料:小手电(建议由学生自己准备,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准备若干提供给未作准备的学生)[教师]去掉灯罩的台灯(可调节光的强弱)、教学课件、手机上下载“星空地图”APP。【教学过程】27 (一)观察星空图片,比较星星有什么不同1.猜谜导入:一个蓝蓝盘,两个圆圆饼,一个火火热,一个冰冰冷。(打两种天体)谜底:太阳、月亮青石板儿石板青,青石板儿挂明灯,若问明灯有多少,天下无人数得清。(打一种天体)谜底:星星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月亮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星星的知识。(板书课题:数星星)关于星星,你知道些什么?2.每当夜晚来临,无数的小星星就会点缀在夜空(欣赏星空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星星,它们有什么不同?3.全班交流讨论。4.小结:天空的星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离我们近,有的离我们远。5.(出示不同亮度的星星图片)你能给这些星星按照从亮到暗的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6.小结: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天文学家把我们把肉眼能看到的星星设定为6个等级,最亮的是一等星,最暗的是六等星。[设计意图]星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夜晚在抬头观月的时候,点点繁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学生抬头所看到的星空,往往只是伴随着月亮的几颗亮星,满天星斗只是电视中一瞬而过的画面。而学生所处的课堂正是白天,无法当堂让学生来观察星空,所以在这一环节,精心选择图画或视频提供给学生观察现得尤为重要,能够让学生在获得视觉冲击的同时比较容易发现星星间的不同,为后面的探究埋下伏笔:为什么有的星星看不见?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二)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1.天空中有这么多的星星,平时我们能看得见它们吗?(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预测学生的猜想: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也会升起、落下;星星被天上的云朵遮住了;白天太阳的光太亮了,星星的光线比较暗,就不容易被发现;……2.大家的想法听上去都很有道理,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来到宇宙空间,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关上灯、拉好窗帘,制造“暗室”环境,模拟宇宙空间)3.请同学们打开手电筒,从各个角度将光照射到黑板上(或PPT的黑色页面上),大家发现了什么?(手电筒的光投射在黑板上,形成一个个亮斑,就像夜晚的星空)这些宇宙中的“星星”有什么特点?(有的亮、有的暗,有的大、有的小。)4.教师在靠近黑板的地方打开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光线投射出去。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看一看,天空中的“星星”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慢慢调节台灯的亮度,随着光线越来越强,这些“星星”渐渐消失在同学们的眼前。)5.关闭手电筒和台灯。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拉上窗帘、关上灯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照射在黑板上的手电筒的亮斑,而打开一盏更亮的灯的时候,这些亮斑就会变淡甚至消失不见?这个实验能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这一问题了吗?6.小结: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的天体,它的亮度远远超过了天空中的星星,所以这些星星也就变得暗淡无光,我们在白天也就看不到它们了!7.现在,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在白天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星空。(运用同屏技术,打开“星空地图”APP,设置好位置、时间,和学生一起观看现在的星空。)[设计意图]27 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去进行探究,获得真实的体验,有助于学生修正错误的前概念,建立科学的认知。关上门窗和电灯,借助遮光性能较好的窗帘的帮助,在实验室营造一个类似于宇宙空间的环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运用学生的手电筒模拟宇宙中的星星、台灯模拟太阳,借助台灯的调节光的亮度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太阳”光对周围“星星”的影响,很容易就帮助学生弄清白天看不见星星的原因。借助于先进的APP,让学生亲眼见到了白天本地的星空,提高了学生观察星空兴趣。(三)交流如何看到满天繁星1.现在我们知道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到星星的原因了。(出示城市星空和旷野星空图)这两幅都是夜晚的星空图,你能看出分别是在哪里拍摄的吗?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两幅图中,一幅图上的星星少,一幅图上的星星多?(尝试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城市里由于灯光非常明亮,能看到的星星不多,而旷野中比较暗,能够清楚地看到天空中的很多星星。此外,城市中较差的空气质量以及建筑物的遮挡,也会影响对星星的观察。)观看视频:《8个光污染等级下星空对比》2.看来,光线的影响对人们观察星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想要看到满天繁星,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去观测?出示:□城市□旷野想要更好地观测,还应考虑其他的哪些条件?出示:□晴天□阴天3.(出示图片)三国时期的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这样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能根据今天的学习,解释一下“月明星稀”这个词语吗?(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出示:□月牙□圆月想要看到更多星星,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观测?4.小结:要想看到满天繁星,要综合考虑时间、地点、天气、空气等多种因素。有条件的话,尽量在农历的月初或月末,选择一个天气干燥的晴天,到海拔较高的地区,远离非自然光源,这样一定会给观测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安全提醒:如果你要到野外观察星空,一定要有成人陪同哦![设计意图]对星空的认识和探索,不会也不能止步于这一节课,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正确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星空、星座乃至整个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认识宇宙物质的变化规律。想要进行实地观测,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是关键,这里为降低难度,给出了一些选项让学生去选择,并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月明星稀”的科学道理,是对第二个教学活动的灵活运用。【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用力以后7.推和拉【教学目标】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2、观察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找出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27 【教学重点】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力,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教学难点】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教学准备】课件、生活中有关推力和拉力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儿歌:小脸蛋,捏一捏,表情丰富有变化。小气球,压一压,一不小心会爆炸。小弹簧,拉一拉,长短弯折变魔法。他们变这又变那,你猜都是因为啥?2、自由朗读儿歌,边读边思考这段话最后提出的问题:你猜都是因为啥?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都是因为力的作用。4、教师小结:是的,这些东西发生变化,都是因为力的作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用力以后。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7课——推和拉。5、板书课题:7、推和拉学生齐读课题。二、认识拉力和推力。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推,什么是拉吗?谁来做一做动作。学生做一做,推和拉的动作。2、教师:当我们做着推和拉的动作,并把它作用在物体上的时候,就产生了推力和拉力。3、出示课本第22页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图中,谁在推,谁在拉?4、学生观察插图,思考问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5、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图2人和大象推车子,图3老爷爷在推超市的购物车,图5推土机在推土,这三幅图都是推的动作,用的是推力。图1马拉车,图4学生拖着箱式书包,图6拖车拖一辆小轿车,这三幅图是拉的动作,用的是拉力。6、我做你猜,进一步认识推力和拉力。(1)刚才大家初步区分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做的这个动作是推还是拉?动作一:教师在教室门外推门而入。动作二:教师在教室里面拉开门出去。(2)学生辨别老师同样是开门,哪一个用的是推力,哪一个用的是拉力。(3)全班交流,教师讲解:是的,刚才老师同样是开门,但是在外面用的是推力,而在门里面用的是拉力。(4)教师重复刚才的两个动作,引导学生确认老师的用力。(5)下面请同桌之间合作,一个人做动作,另外一个人来猜一猜,看一看你们猜的准确不准确。(6)同桌之间做一做你做我猜的游戏。(7)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游戏进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8)教师根据刚才巡视了解的情况,有选择的邀请2到3组同学上讲台做一做你做我猜游戏。其他同学评价,进一步区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9)邀请一个学生做一做拉开抽屉和关上抽屉的动作,全班同学交流讨论:这两个动作用的分别是什么力?(10)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式拉,用的是拉力。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11)板书: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学生读一读,明白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27 (一)拉力大比拼1、同学们,拉力有大有小,有的拉力大,有的拉力小。下面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班上谁的拉力大,谁到哪里小。2、(出示拉力器)老师这儿有几个拉力器?哪些同学愿意来比试一下,看看谁的拉力大,谁的拉力小?3、邀请3到5名同学进行拉力大比拼,看看谁的拉力大,谁的拉力小。4、比赛开始,其他同学观看比赛,并且给他们排一排谁的拉力最大。5、教师感谢参加比赛的几位同学,并表扬拉力最大的同学。(二)推力大比拼1、不但拉力有大小,推力也有大小。(出示课本第23页最下面的表格)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推力最大,谁的推力比较小,给他们排个序。2、交流排序的结果。3、教师小结:在长征一号、长征2号、长征7号这三种运载火箭中,以长征7号的起飞推力最大,它可以产生约七千二百千牛的推力。(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力的结果的影响。1、出示课本第24页最上面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你的依据是什么?(1)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问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究竟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关键是要说清楚自己的依据是什么。(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左边的箱子产生的推力大,右边的箱子产生的推力小。因为左边的箱子是父子两人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去推这个箱子,所以产生的推力是爸爸的加上儿子的推力的总和,因此箱子是向左移动。右边的箱子是爸爸和儿子朝相反的方向推这个箱子,他们有一部分力已经相互抵消掉了,因此产生的推力是爸爸的推力减去儿子的推力的差。箱子是向右移动的。2、出示课本第24页的下面两幅拔河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哪边的拉力大?你的依据是什么?(1)学生仔细观察两幅插图,边观察边思考问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左边拔河小队的拉力大,因为绳子中间的红布条是朝左边移动的,说明左边这一支拔河队的拉力比较大,把绳子朝自己这边方向拉动。3、教师小结由这几幅图看来,拉力和推力不单有大小,它还有方向,你朝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在用力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力的大小,还要注意力的方向。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推和拉》,了解了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了推力和拉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力的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五、课后作业观察一下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教学后记】27 8.形状改变了【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初步认识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本课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玩变脸游戏,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改变自己脸部的形状,挤、压、扭、捏,方法各不相同,但都需要在脸部用力才可以“变脸”。通过有趣的活动,学生初步感受到力可以是物体(脸)的形状发生改变。第二个活动,学生利用更丰富的材料,通过拉、弯、压、扭等基本方法,尝试让气球、橡皮擦、铁丝、海绵、橡皮筋等物体改变形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认识。第三个活动,学生在几根同样长的橡皮筋上分别挂一个和两个钩码,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感知拉力大小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拉力越大,橡皮筋拉伸长度越长,为四年级深入探究相关内容,储备经验层面的感性认识。第四个活动,展示生活中人们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改变一些物体形状的例子,学生从中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学情分析】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模仿大人或动物的行为动作,因此变脸游戏使他们迅速投入进课堂,并乐此不疲,从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经历一年的科学学习,完全能利用感官发现并感受物体。这一课通过“拉力大小对橡皮筋长度改变”的实验,引领学生从体验走向实验探究,从动手实验走向初步的归纳分析,在具体感性经验基础上逐步获得关于力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在对脸部和铁丝、海面等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生产的积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难点]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教学准备】橡皮擦、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实验板1个,橡皮筋3根,钩码1盒。【教学过程】:(一)变脸游戏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变脸游戏,猜猜老师变的是什么?(手指将鼻尖往上顶)2.你会玩吗?那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最滑稽有趣,成为我们班的变脸大王?(游戏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个人用手在脸部做动作,另一个人说出他她是怎么做的。)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拍照并上传,时间2分钟。4.谁的变脸最滑稽?他是怎么做到的?5.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使我们脸部的形状变了?(引导:手轻轻触碰,脸部会有明显变化吗?那必须怎样才能使脸变形?)6.所以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形状改变了》(板书:形状改变了)。[设计意图]做游戏是孩子天性的表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改变面部表情来模仿动物或卡通人物,因此设计变脸游戏引入课题。通过游戏与交流,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二)力使物体变形1.27 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出示:一根长铁丝,一根橡皮筋,一块海绵,一个带气的气球,你们能使它们的形状发生改变吗?2.方法很多,一起来看看活动要求:①两人为一组,一人两样物品;②操作的同学一边做一边说:我用方法将铁丝(橡皮筋、海绵、气球)变成样子,另一个同学认真倾听;③四样物品全部变形则活动结束,整理材料。3.交流:怎样使铁丝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抓住铁丝两端再用力向中间弯的方法,将铁丝由直变弯,板书:弯)怎样使橡皮筋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抓住两端再用力向外拉的方法,将橡皮筋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板书:拉)怎样使海绵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手指向下按压的方法,将海绵中间一块瘪下去。板书:压)怎样使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例:我用手抓气球两头再反方向扭动的方法,将气球从椭圆形变成8字型。板书:扭)4.我们发现同一样物品可以有多种改变形状的方法,包括弯、拉、压、扭等。(出示四种方法的图像符号)你知道图中的箭头是什么意思吗?5.物体向箭头方向发生形状上的变化,也是指往箭头方向用力。学到这里我们能发现:力是看不见的,但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我们就能知道它的存在了。[设计意图]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二年级学生可接触的生活用品有很多,选择一些物体,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进行形状改变,也可根据生活中常规使用习惯,分析得出“弯、拉、压、扭”等不同的用力方式。另外此活动也是一种感统练习,体验不同材料的感觉和对材料的处理。(三)探究力的变化1.刚才让橡皮筋改变形状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2.橡皮筋变化长短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原因让同一根橡皮筋变得长度不一样?)3.真的吗?力的大小会影响橡皮筋的长度吗?4.老师这有一套神奇的实验材料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出示材料:带3个挂钩的硬纸板、钩码若干),竖直摆放,我们把橡皮筋的一段固定在挂钩上,另一端可悬挂重物,知道怎么进行实验了吗?5.怎样做模拟用力大的情况?(多个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怎样做模拟用力小的情况?(一个钩码挂在橡皮筋上)你怎么知道橡皮筋变化了呢?(未悬挂时,在橡皮筋下发画线表示其原长,以后每一次悬挂再画线,最后作比较。)6.如果真的这样进行实验,你觉得橡皮筋长度会变化吗?可能会怎么变?(板书:力大,变长得多;力小,变长得少)真的是这样吗?这只是我们的预测,还需要实验证明。(板书:?)7.实验要求:此实验分3次,第一次测橡皮筋原长,第二次测挂一个钩码后橡皮筋的长度,第三次测挂2个钩码后橡皮筋的长度。两人一组,一人扶住硬纸板,另一人悬挂钩码并画出橡皮筋最低处的位置线,两人可商量交换任务。3次完毕后,别忘了填写记录单哦,最后整理材料。8.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并对硬纸板记录拍照同屏。9.交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实验情况。老师这也有一些小组的实验照片,有什么发现?(我发现: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大则橡皮筋变长得多,拉力小则橡皮筋变长得少。板书:“?”擦掉)10.如果挂三个钩码,橡皮筋会有多长?四个、五个、六个......钩码个数越多,橡皮筋的长度会一直变长吗?(因此,橡皮筋的承受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范围内是拉力越大,长度越长。)[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对于用力大小的认识只局限于手施加力的大小,用悬挂钩码的方式可直观的呈现出来。这是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能使他们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四)比较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27 1.用力会使物体发生大小不同的改变,但用力方式的不同,也会使物体形状变得不一样。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播放视频及照片)2.传统用力方式大部分靠人力施加,而现代用力方式大部分靠机械施加,各有什么优缺点呢?[分析:人力优点是可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定制产品,款式多样,具个性化。(如捏面人、糖画等)。人工缺点是人容易疲累,力气大小有限,制作产品大小有限,无法打造超级工程中的巨型钢板,也无法做纳米级芯片。机器力量优点是持续工作,可大量复制同一种产品,可在恶劣环境下完成任务。机器力量缺点是如果需要改变产品款式,需要人设定制作磨具,无法灵活适应顾客的需求。]3.对于传统人工和现代机械两种用力方式,我们该如何对待?[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教学后记】9.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目标】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教学重点】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慢慢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公共汽车,又开始启动,继续向前开。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继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3、板书课题:9、动起来与停下来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叫你们让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7 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与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与小汽车的重量有关。3、师生共同验证第一个假设:玩具小汽车停下来与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1)教师指两名学生上台操作,一名学生控制小汽车的速度,让小汽车用快和慢两种速度向前行驶。另外一名学生用力使小汽车停下来。(2)学生开始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3)完成之后,教师采访另外一名同学:你让两种不同速度的小汽车停下来,用的力气是不是一样大小?如果不一样,那么哪一个用的力气大,哪一个用的力气小?(4)学生回答问题:让速度不一样的小汽车停下来,用的力气是不一样的,速度快的小汽车,用力比较大,而速度慢的小汽车,用力比较小。(5)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亲自验证一下小汽车停下来与小汽车的速度有关。4、下面还有一个假设,请全班同学分小组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小汽车动起来与停下来是不是和小汽车的重量有关。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做相机指导。6、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小汽车的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停下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大;小汽车越轻,停下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小。7、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主要的和小汽车的行驶速度及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与动起来,而小汽车越轻,速度越慢,越容易停下来与动起来。8、引导讨论: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关于安全行车,同学们,你想对重型卡车的司机说些什么呢?9、理解重型卡车,所谓重型卡车是指体积庞大,载重量大,动力大,速度快的卡车。10、全班交流讨论:你认为要想安全驾驶重型卡车,司机叔叔们要注意些什么?11、教师总结:要想安全驾驶重型卡车,司机朋友们就应该注意,一、卡车的速度不能太快;二、卡车不能超载行驶;三、司机朋友不要疲劳驾驶;四、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三、吹球游戏1、玩吹球游戏,探究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哪些改变?2、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第30页上面的文字,了解游戏规则。3、教师强调:吹球就是对球用力,请同学们在玩吹球游戏的时候,边玩边想一想,力使乒乓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4、引导全班同学分成两人一组,玩吹乒乓球的游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游戏情况。提醒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不要忘记思考问题。5、小组同学之间交流讨论问题。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在力的作用下,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可以这样说,力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7、讨论交流:踢足球时,运动员是如何对足球用力的?在力的作用下,足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改变?8、全班交流讨论,弄明白在力的作用下,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九课《动起来与停下来》,了解用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物体动起来,并且知道了用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五、课后延伸课后,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后,其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教学后记】27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10.明亮与黑暗【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光亮这个核心展开,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想办法看清封闭纸盒里的物体,使学生意识到“有光才能看见物体”。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手电筒直射桌面时的高度与光斑大小、亮暗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初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手电筒离纸面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之,手电筒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第三个活动,采用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对生活中需要亮或暗的不同场景的经验,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认识强弱光线对眼睛的影响,学会保护眼睛的具体方法,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地方看书、学习。【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研究光是一件令孩子们着迷的事情,他们每天都在感知光的存在。本课通过聚焦亮和暗的生活场景,认识到光的作用,同时了解强弱光线对眼睛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保护眼睛。并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规律”这一活动经历完整探究活动的初步体验,慢慢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以及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会选择适合读书、学习的地方。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难点]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可封闭的纸盒1个、手电简1个、彩色卡纸1张、白色卡纸1张、记号笔1支。(手电筒放入封闭纸盒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是小熊的生日,它收到了一份神秘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跟小熊来看一看吧。2.(事先将封闭纸盒藏在学生桌子里)拿出纸盒,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看见里面的礼物吗?请学生自由说。3.谁来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呢?呀,小熊的礼物原来是一支手电筒!你们还看清了它的颜色和图案。4.小结:看来明亮的环境比黑暗的环境更容易看清楚,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明亮与黑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物创设情境,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也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规律1.小熊好喜欢这支手电筒呀,你们也想玩一玩吗?手电筒能产生——光,瞧,我们把黑板上这块被光照亮的区域叫做光斑,光斑会发生变化吗?会怎么变呢?2.出示“我们一起做实验”(实验提示):27 (1)用手电筒竖直照射桌面上的白色卡纸,画出光斑;(2)改变手电筒的高度,画出光斑。(3)再用手电筒竖直照射彩色卡纸,比较得到的光斑。(4)完成活动手册P10“你的发现”。★注意事项:手电筒稳定后再实验,不能拿灯光直接照射他人眼睛。3.学生动手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4.结论:手电筒距离纸面越远,光斑越大;手电筒距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5.追问:除了发现光斑大小的变化,你还发现什么?[设计意图]:利用“小熊的礼物”让学生保持持续探究的兴趣,经历一个初步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大胆交流,能自己组织语言表达科学发现。三、高一点还是低一点1.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帮小熊试玩了手电筒,感受到了亮与暗。小熊想将这支手电筒改造一下,做成一个台灯放在它的书桌上。看,这是小熊改造后的台灯,你们觉得怎么样?(手电筒位置过低,发出强光)为什么不行?2.你们觉得手电筒放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呢?说说你的想法。3.平时在生活中,你在做什么事情时需要亮一点什么事时需要暗一点呢?(学生自由回答)4.追问: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希望这么亮?什么时候希望可以暗一点呢?(学生自由回答)5.谈话:这么说来是不是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例子?)(出示ppt)6.看来,不是亮对眼睛就有好处,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播放护眼小知识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小熊的台灯”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亮与暗对眼睛的影响,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光与眼睛的健康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7.现在,请你再来给小熊调节一下它的台灯。我们平时在使用台灯时也要把台灯调到合适的高度,获取适合的光线,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四、拓展延伸1.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明亮与黑暗》,你都有什么收获呀?2.小熊非常感谢大家对它的帮助,咦,小熊你要去哪?哦,它赶着去找它的亲朋好友分享它学到的护眼知识呢!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别忘了跟家人们介绍一下哦,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健康的眼睛。【教学后记】11.透明与不透明【教材分析】27 本课围绕物体或材料的透光展开,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透明度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学会辨别物体是否透明的方法。但是,二年级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把透明与光相联系。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观察一组物体,辨别这些物体的透明程度,从而学会识别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第二个活动,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它们发出的光,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描述看到的现象。第三个活动,是在掌握了透明与不透明物品的特征之后,检验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这个活动包括两个交流话题:一是调动生活经验,正确选择透明与不透明物品;二是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观察并讨论家庭装修中选用不同透明度材料的做法及理由,从而加深对三种透明度材料的认识。最后一个拓展活动,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这些活动都指向让学生把透光与透明相联系、比较,为中年段学习、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积累必要的经验。【学情分析】儿童对于光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课间时就常常拿着铁尺、塑料尺在阳光下玩耍。对于物体透明与不透明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如何准确的去判断物体的透明与否还需要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透明这一属性后,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对于生活中一些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并通过有效的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教学准备】[教师]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学生](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1个。【教学过程】(一)窗外的景色1.学生自己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景色,而后拉上窗帘。提问:我们现在能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色,为什么透过窗帘就看不见了?(透明)[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简单的引导,对为什么透过不同物体看见的景色不同说出自己简单的猜想,从而暴露出学生对透明自己的理解,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二)比较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1.出示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请学生隔着这些物体看本子。2.提问: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你看到了什么?所以说它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3.小组观察并描述。4.小结:可以透过像玻璃这种物体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透过像瓷砖这种物体,看不见外面的,就叫不透明物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5.给下列材料分分类(1)给学生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2)小组合作并完成记录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描述观察描述现象知道什么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再进一步让学生对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分类,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1.出示两种玻璃灯泡。27 2.小组仔细观察,并回答两种灯泡有何不同。(透明的灯泡可以看见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的灯泡看不见里面的灯丝。)3.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演示)4.学生描述: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亮,感觉刺眼,而半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一些,但是光柔和一些。[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发出的光,能够发现并描述两者之间的不同。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要用不同的玻璃?我们又可以在哪些地方用透明灯泡,哪些地方用半透明灯泡。(四)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图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2.学生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3.总结: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几组相对应的物品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加深对透明、不透明的认识。(五)小装修师1.观察装修图片,提问:这些地方在装修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2.学生交流,说出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3.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书房门、书柜门、窗帘呢?4.学生完成表格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通过常见物体透明与不透明的运用,到装修的时候各处地方材料的选择,让学生阐述理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小书房装修,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后记】12.玩玻璃纸【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发现光与色彩变化的奇特现象。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导入研究主题,让学生发现舞台上演员裙子的颜色变化与舞台灯光有关;并通过亲自动手,用手电筒照白衣娃娃,知道不同颜色的光能让白裙“变色”,从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第二个活动,用红色玻璃纸看小狮子的图案,发现红色部分图案“消失”了。本活动属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活动,强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周围的物体、去看外面的世界,发现物体颜色的变化。本活动属于拓展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光与色彩变化的感知,积累科学经验。【学情分析】27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奇妙的光影充满探究兴趣,在平时的游戏中也能感受光与色彩的变化。通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周围的物体和外界的世界,让学生感知光的颜色的变化,让学生积累对光现象认识的科学经验,当他们有了对物体是否具有透明属性的认识,才能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并为认识到“遮光物是否透明会影响影子颜色深浅”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中,从光的颜色变化这一角度,不断构建、完善学生对光现象认识的科学经验,为中年段认识影子形成的条件和高年段认识光的色彩的学习做铺垫。【教学目标】通过探究舞台上歌手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变化;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舞台上歌手裙子变色的原因。[难点]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相同颜色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通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则会变色。【教学准备】[学生]穿白色衣服的芭比玩偶,红、绿、蓝三种颜色透明玻璃纸,手电筒,卡通小狮子图片。【教学过程】(一)猜测舞台上歌手裙子变色的原因1.出示视频:老师这里有一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裙子,想看吗?2.提问: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裙子呢?(灯光的变化)3.想不想亲手试试看?[设计意图]作为本课的导入,先出示一段精彩的歌唱视频,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裙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舞台上歌手裙子颜色的变化,发现歌手的裙子绚丽多变,而歌手并没有换裙子,激发学生探究光与色彩的兴趣,女歌手的白裙子也正好类似娃娃的白裙子,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二)探究舞台上歌手裙子变色的原因1.教师演示,打开手电筒,照在白衣娃娃身上。问:白裙子什么颜色?2.猜测:用红色玻璃纸蒙住手电筒照射到白衣娃娃身上后,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3.做一做。教师讲解操作布置。4.观察并描述5.完成蓝色、黄色玻璃纸6.结果说明: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白裙子就变成什么颜色。[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色光照射在白色物体上的活动,先通过老师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实验方法,接着让学生猜测用红色玻璃纸蒙住手电筒照射到白衣娃娃身上后,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通过“猜测—实验—观察”最后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不断构建、完善学生对光现象认知。(三)发现小狮子“变身”秘密1.出示红黄结合的小狮子2.请同学戴红色玻璃纸的“眼镜”到讲台上看3.透过红色玻璃纸看小狮子,你看到了什么?4.与班上同学引发矛盾5.寻找原因[设计意图]让一名学生戴红色玻璃纸的“眼镜”到讲台上看小狮子,小狮子的红毛、红胡子、红指甲、红尾巴等“消失”了,只留下黄色部分的小狗。与班级其它学生看到的不一样,引发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发生的变化,从而进步一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四)蒙上红膜卡片看书上的字1.用红膜卡片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2.这样看书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书上红色的英文单词“消失”了,神奇之处显而易见。以帮助学习者看着中文想英文,让学生进步一感受光的魅力。27 (五)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更多的物体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一起来发现。(如果外出不方便,可利用大象豹子的动物卡在教室里进行实验。)2.出示记录单,记录透过玻璃纸看外面世界的发现,变色打“✔”,不变色打“✖”3.要求:先看白色的物体,再看与玻璃纸同色的物体,再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4.交流反馈(透过红色玻璃纸,无论是看白色物体,还是看红色物体,看到的都是红色,看其他颜色的物体时就是黑色的。透过蓝色玻璃纸,无论是看白色物体,还是看蓝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看其他颜色的物体时就是黑色的。)[设计意图]用更多的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看外面的世界,让学生充分感知色彩变化的神奇。引导学生有结构地看,一来方便学生记录,二来方便学生发现。(六)总结1.谈谈收获。2.单元总结,对于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简单的谈谈收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整个单元就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色彩神奇的过程。也为今后的学习搭桥铺路。【教学后记】像工程师那样——做一个风向标【教材分析】本册关于工程实践专项活动的主题是从前面的“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中拓展而来的,通过提出“需要做个什么来测风向”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聚焦“风向标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灵活转动”等前期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强调按图纸进行,强调小组合作,最后向同伴介绍作品并演示。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本册的活动是螺旋上升的第一阶段,抓住工程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体验工程的核心在于设计。本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介爱迪生改良灯丝的过程,说明工程师在制造产品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建模、测试和改进。正是有了这样的迭代过程,产品才能不断优化。第二部分,为了解决测量风向的问题,提出制作一个风向标的工程任务,通过前期探索、设计与制作,最终向同伴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像工程师一样,经历“问题——设计——展示”这样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学做小小工程师。【学情分析】针对二年级学生,基于学生在一年级初步体会到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掌握了一些基础方法的情况,本册的活动与一年级上册的活动相比,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明确问题环节上,强调了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产品。在设计制作环节,增加了考虑选材和制作步骤,强调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在展示交流环节,增加了向同伴演示产品并互相进行评价的环节,逐步引入了迭代的工程思想。【教学目标】27 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风向标,并向同伴展示;继续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体验像工程师那样工作;通过设计制作风向标和阅读爱迪生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并制作风向标。。[难点]找到并解决制作风向标时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教学准备】[教师]介绍“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故事的图片和视频。[学生]纸、笔、硬纸片、剪刀、胶带、大头针、吸管、铅笔等。【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科技产品1.很多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与便利,常见的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2.它们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教师出示图片:电灯、录放音设备、电影放映机、白炽灯、留声机等。3.比较早的时候它们又是怎样的呢?白炽灯能亮13小时,留声机在录音后能马上播放,录放的部件只能用几次就没用了。有声电影能让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听声音,画面与声音同步率高。这三样发明都与一个人有关系,他是谁,有谁知道吗?4.发明它们的人是爱迪生。你听说过爱迪生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些产品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爱迪生。教师出示课件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爱迪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二)了解工程师及工作流程1.像爱迪生这样人我们可以称他“工程师”。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2.爱迪生在发明改进电灯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教师出示课件和视频:首先爱迪生明确了一个问题,要设计一个灯泡柔和、便宜的电灯。然后他就进入了设计阶段,他画了电灯设计图,根据设计图制作了电灯模型后,进行调试。在他不断研究后,制造出了能亮45小时的电灯。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仍继续研究改进,最终研究出了能亮1200多小时的电灯,并投入了生产,也在世博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产品。)3.电灯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4.工程师可真伟大,你们有没有过像工程师那样的发明创造经历呢?5.这节课我们就来模仿工程师设计一个作品。[设计意图]重点阅读爱迪生改良灯丝的过程,展示工程师研究问题的过程,说明工程师在制造产品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建模、测试和改进,正是有了这样的迭代过程,产品才能不断优化。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电灯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让学生感受工程设计产品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工程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做一个风向标1.明确问题(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天气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可以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其中有个关于风的内容。这里的“南风”指的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课件,出示天气预报图片,复习旧知。(2)生活中,我们会有想知道风向的时候。比如,航模比赛时需要随时知道风向,以便对模型进行调整。风是看不见的,怎样可以知道风向呢?你有什么方法吗?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可以用来测风向?教师出示课件,出示问题。(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树叶、纸条、布条、塑料袋等物体都可以用来测风向。)27 (3)可以做个什么样的装置来测风向?它要有什么特点?(直接指出风来的方向,且较为稳定)教师出示问题。(4)我们要做的装置怎样才能以比较稳定的方式测风向?现在小组讨论,进行记录。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5)今天我们的工程挑战任务是给航模比赛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风向的装置,一个风向标。教师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出示航模比赛现场图片,引导学生明确工程任务。(6)你们见过风向标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风向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教师出示课件,出示风向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风向标的特点和结构。(7)专业的风向标是由指针、支架、底座组成。哪一部分会指示风向?(指针)风向标的头部和尾翼有什么区别?(头部小尾翼大)另外两个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支架用于支撑,底座用于固定)教师出示风向标的图片,图中标识了风向标的结构。(8)风向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对你有哪些启发?现在小组讨论,进行记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构成风向标的各部分的重要性,并进行记录。(9)要使风向标的指针指示风向,我们应当怎么做呢?(让风向标的指针灵活转动)(10)风向标的指针怎样才能灵活转动?小组讨论,进行记录。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理解工程师的工作方法,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重点对三个环节进行指导: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展示交流。首先要明确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做个什么来较为稳定地测风向?然后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了工程任务——给航模比赛制作一个可以测风向的装置,一个风向标。在真实情境下提出的任务会让学生更加投入。聚焦“风向标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灵活转动”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前期探索,强调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产品。2.设计制作(1)我们可以模仿专业的风向标,利用以下材料和工具做一个简易的风向标。这些材料和工具分别是纸、笔、硬纸片、剪刀、胶带、大头针、吸管、铅笔、橡皮泥等。我们根据刚才的研究,选择其中几个材料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它们可以做成风向标的哪些部分呢?教师出示这些材料和工具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选择材料和工具。(2)请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个风向标。在设计中需要做到:①考虑所用材料和制作步骤等。(注意:考虑所用材料是否能满足任务要求。比如,技术上的难点在于“自如旋转”,教师可以采用“物品启发式”策略,给学生几种旋转自如的物品,如一年级学过的带轴套的小车、实验室的小磁针等,借助现有的物品进行启发迁移,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实现“自如旋转”。)②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和同伴进行讨论。(注意:风向标要有一个箭头的标志,风向标的头部和尾翼大小要不一样。)③根据自己的图纸进行制作。(注意:制作之后进行测试。教室内可设置测试台,用风扇进行模拟测试,或者直接去室外测试。如果选择在室内测试,风源最好选择柜机空调的直排风,防止风的旋转。)[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材料、选择材料、考虑所用材料和制作步骤、画设计图,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强调按图纸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小组合作,提升合作学习意识。3.展示交流(1)现在请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中需要:①展示设计图或作品。②向别人介绍并演示自己的作品。③27 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我们按什么标准来评价别人的作品?风向标指针转动是否灵活、箭头是否能准确指示风向。)(2)接下来,你们要对风向标进行哪方面的改进呢?想要怎么做?(3)请同学们修改设计图,改进作品。(4)请同学再次展示交流产品。(5)你对自己的作品还有其他要求吗?我们还可以给风向标增加一些功能,比如风向标识。你们能做到吗?(6)请同学们继续修改设计、研究。(7)小组展示多功能风向标。[设计意图]向同伴演示产品并互相进行评价,然后改进设计,给作品增加功能,再次进行展示交流,逐步引入迭代的工程思想。“做个风向标”仅是专项学习的内容载体,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工程技术的全过程,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切勿操之过急,影响活动的开放性。(四)了解风向标的发展在中国最早的风向标有:相风飘帛:在风杆上系上布帛或长条旗用来测定风向,当时主要用于农事或战争。“铜凤凰”和“相风铜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观测风向的仪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现在的专业风向标功能更多,也更精确。[设计意图]介绍风向标的发展历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五)总结全课1.我们学着像工程师那样工作,经历了哪三个过程?每个过程中有哪些步骤?2.这次设计、制作风向标,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课,巩固所学知识,回顾与梳理整节课的工程实践过程,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过程的认识。【教学后记】2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电磁铁》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神奇的小电动机》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作业课件(2021新版)2.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作业课件(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作业课件(2021新版).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作业课件(2021新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11 09:00:44
页数:28
价格:¥3
大小:175.50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