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课时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3/25
4/25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章地貌\n全章综合检测\n答案1.A 粉砂土和地表植被对古风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人类破坏地表植被,粉砂土被侵蚀后,古风成沙受风力侵蚀,逐渐形成风蚀坑,风力强劲是风蚀坑形成的动力因素;粉砂土覆盖在古风成沙之上,土层较薄;坡度大小对风蚀坑影响不大。选择A项。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该风蚀坑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①植被破坏严重②风力强劲③粉砂土层深厚④坡度较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n答案2.A 甲处物质是重力作用下坍塌下来的粉砂土,其堆积在风蚀坑的侵蚀凹面处,部分或全部覆盖在古风成沙上,能够使古风成沙暂时不被侵蚀,但随着堆积物受风力、重力等作用影响,被侵蚀或搬运后,古风成沙再次出露地表遭受侵蚀,故甲处物质可延缓风蚀坑的扩展,A项正确。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2.甲处物质( )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砂土\n答案3.B 该风蚀坑如果与周边的风蚀坑相连,从而形成成片裸露的古风成沙区,古风成沙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风蚀坑内可能出现流动沙丘,A项可能发生;该区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风蚀坑内不会积水成湖,B项不可能发生;风蚀坑在发展过程中,受重力、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其坡度可能会出现陡缓交替的现象,C项可能发生;在该区域植被不断被破坏的情况下,风蚀坑受风力、重力等作用,面积可能不断扩大,D项可能发生。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3.推测图示风蚀坑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B.风蚀坑积水成湖C.风蚀坑坡度陡缓交替D.风蚀坑面积不断扩大\n答案4.C 据图可知,上荆江河道自然弯曲程度较下荆江小,原因可能是上荆江河岸岩石较下荆江坚硬,不易被流水侵蚀,河流不易改道,C项正确。上、下荆江河段地形、流量、沿岸植被差异不大,A、B、D项错误。荆江河段地处江汉平原,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曲河道,两岸发育众多的扇状地貌。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形成众多的牛轭湖。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上、下荆江河道自然弯曲程度差异明显,可能是因为( )A.地形差异B.流量差异C.河岸岩性差异D.沿岸植被差异\n答案5.D 读图可知,扇状地貌在凹凸岸、河道宽阔与狭窄处均有分布,不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项错误;扇状地貌属于流水地貌,与风沙侵蚀和风沙堆积无关,B、C项错误。洪水发生后,河流挟带大量泥沙通过决口被冲到洪泛盆地上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地貌,D项正确。荆江河段地处江汉平原,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曲河道,两岸发育众多的扇状地貌。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形成众多的牛轭湖。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5.形成上荆江沿岸扇状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沙侵蚀C.风沙堆积D.流水堆积\n答案6.B 泥质海岸主要由河流挟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汐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形成;基岩海岸是主要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包括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柱等地貌,是由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试]海岸按照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沙砾质海岸和泥质海岸。下面图1示意泥质海岸,图2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据此回答6—7题。图1图26.形成图示泥质海岸和基岩海岸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海浪搬运B.流水沉积、海水侵蚀C.流水侵蚀、海水侵蚀D.流水搬运、海浪沉积\n答案7.A 海岸不断受到海浪侵蚀的影响,由于组成海岸的物质不同,硬度较小的岩石受到海浪侵蚀而碎落,形成海蚀穴。随着海浪进一步侵蚀,海蚀穴上面悬空的岩石发生坍塌,形成海蚀崖。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浪侵蚀而不断向陆地方向推进,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A项正确。[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试]海岸按照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沙砾质海岸和泥质海岸。下面图1示意泥质海岸,图2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据此回答6—7题。图1图27.图2中各种地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演化过程,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B.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穴C.海蚀拱桥—海蚀穴—海蚀柱D.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n答案8.C 河流挟带的泥沙流出河口后,在海浪作用下按照颗粒大小平行于海岸堆积到沿岸浅滩处,形成水下沙堤,水下沙堤不断抬高,出露水面,就形成沙垄,所以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是受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C项正确。沙垄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因此其走向和风力作用关系不大,A项错误。河流为沙垄的形成提供了沙源,但沙垄走向与河流、洋流关系不大,B、D项错误。[2022广东汕头高一(上)期中考试]韩江三角洲(下图)位于广东省东部,由韩江上游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韩江在流出潮州市不远处开始分汊,共分为西溪、东溪、北溪三大支流,在西溪和东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连续沙垄。据此回答8—9题。8.影响图中沙垄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B.河流C.海浪D.洋流\n答案9.D 由上题分析可知,沙垄是受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平行于海岸线分布,越靠近海洋的沙垄形成时间越晚,因此沙垄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D项正确,A、B、C项错误。[2022广东汕头高一(上)期中考试]韩江三角洲(下图)位于广东省东部,由韩江上游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韩江在流出潮州市不远处开始分汊,共分为西溪、东溪、北溪三大支流,在西溪和东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连续沙垄。据此回答8—9题。9.图中沙垄( )A.由南向北推进B.由北向南推进C.向陆地方向推进D.向海洋方向推进\n答案10.B 根据图中“溶洞”“地下河”等可以判断,图中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B项正确。“悬挂式洞瀑”是由溶洞或暗河中的水体从崖壁上的洞穴口流出形成的瀑布。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和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某“悬挂式洞瀑”及其附近台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图中的地貌类型是(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河流地貌D.冰川地貌\n答案11.C 据图可知,“悬挂式洞瀑”位于峡谷的崖壁上,洞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地表河流下蚀强烈,先形成峡谷,然后地下河溶蚀穿破崖壁,形成洞穴,最后地下河中的水流从洞穴口流出,形成“悬挂式洞瀑”。因此“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C项正确。“悬挂式洞瀑”是由溶洞或暗河中的水体从崖壁上的洞穴口流出形成的瀑布。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和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某“悬挂式洞瀑”及其附近台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1.图中该“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A.丰富的降水形成流量较大的河流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断层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n答案12.C 根据材料可知,“壶穴”是急流涡旋挟带石块或砾石对河床上的岩石凹处进行磨蚀形成的圆洞,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多发育于流水侵蚀作用强的河段。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河流侵蚀作用强,易发育“壶穴”,C项正确。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A项错误。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河水中泥沙、石块少,侵蚀作用相对较弱,难以发育“壶穴”,B项错误。河曲常发育于地势平缓的地区,侵蚀作用较弱,D项错误。“壶穴”是急流涡旋挟带石块或砾石对河床上的岩石凹处进行磨蚀形成的圆洞。由于水流中挟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逐渐光滑,其形似壶,故称“壶穴”(如下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壶穴”多分布于( )A.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B.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C.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D.含沙量大的河曲段\n答案13.D “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是因为“壶穴”中水体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利于生物生长,D项正确。与河道中其他区域相比,“壶穴”中水体较深,光照较弱,水温较低,A、C项错误。水质洁净,缺少营养物质,不利于生物生存,B项错误。“壶穴”是急流涡旋挟带石块或砾石对河床上的岩石凹处进行磨蚀形成的圆洞。由于水流中挟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逐渐光滑,其形似壶,故称“壶穴”(如下图)。据此回答12—13题。13.“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原因可能是( )A.光照条件充足B.水质洁净C.水温较高D.水体稳定半封闭\n[2022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某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战争的夏令营活动,下图为该活动中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观察战场,指挥全局,是前后方的通信枢纽,且具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回答14—15题。14.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A.①地和⑤地B.②地和⑥地C.③地和⑧地D.④地和⑦地答案14.B 根据材料可知,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前沿观察哨;⑥地地势较高,视野广阔,且位于主阵地西侧,处于开战以后的敌军后方,较为安全,适合设置指挥部,B项正确。①地和⑤地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地撤回主阵地,A项错误。③地位于山坡后方,无法观察到敌军,不适合做前沿观察哨;⑧地在主阵地南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战场情况、指挥全局,不适合设置指挥部,C项错误。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不适合设置前沿观察哨,⑦地距战场较近,不适合设置指挥部,D项错误。\n[2022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某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战争的夏令营活动,下图为该活动中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观察战场,指挥全局,是前后方的通信枢纽,且具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回答14—15题。15.伏击主阵地的位置设置主要考虑( )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5.C 公路拐角处,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逃跑,①正确;主阵地北侧等高线密集,是陡坡凹坡,②③错误;由图可知,该地森林较茂密,不易被敌人发现,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故选C项。\n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4分)地理研学旅行是提升同学们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云南西畴县进行主题为“石漠化问题与治理”的研学旅行。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阅读该次研学旅行的地貌考察记录单及研学日记摘录,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地貌考察记录单。观察点选取远眺地表岩溶地貌近观溶洞洞穴时间及天气2020年8月16日 晴拍摄的地貌景观图片地貌景观描述地貌类型①②物质组成以③为主(填写岩石类型)色彩裸露岩石呈灰褐色,地表植被常绿岩石呈灰色、乳白色地貌形成原因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经过④作用而成CaCO3在洞顶经过⑤作用而成\n材料二 研学日记摘录。……郁郁葱葱青山起伏,山坡上层层叠叠的石砌台地整齐分布。据当地居民描述,7年前,该地森林覆盖率仅25%,是全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一首民谣曾经盛传一时:“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1)填写地貌考察记录单各数字序号的内容。(5分)(2)分析治理前西畴县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3)说明山坡上的石砌台地在该地石漠化整治中发挥的作用。(3分)\n答案16.【解析】第(1)问,由图示信息可知,远眺地表岩溶地貌可以看到峰林;近观溶洞洞穴,可以看到石钟乳;岩溶地貌物质组成以石灰岩(或沉积岩)为主;地貌形成条件:地表岩溶地貌是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石钟乳是CaCO3在洞顶经过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第(2)问,由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面积广;由“该地森林覆盖率仅25%”可知,植被覆盖率低;由“郁郁葱葱青山起伏”可知,地势起伏大;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发育程度低,岩石大面积裸露。第(3)问,由所学知识可知,陡坡被改造成石砌台地可减缓水流速度,减轻水土流失。【答案】(1)①峰林 ②石钟乳 ③石灰岩(或沉积岩) ④溶蚀 ⑤沉积(5分)(2)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石山面积广);植被覆盖率低;地势崎岖(地势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岩石大面积裸露。(6分,每点2分,3点即可)(3)石砌台地能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保持水土。(3分)\n17.(2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白河是黄河的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较宽阔,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分布(如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推测依据。(9分)(2)指出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成因。(7分)(3)科研团队计划研究该处河湾迁移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请选取需要调查的主要自然因子,并提出估算河湾迁移速率的主要方法。(7分)\n答案17.【解析】第(1)问,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图中砾石边滩植被的相关信息。读图可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多种植被,且植被呈条带状分布。第二步,论证和探讨植被演替顺序的依据。砾石边滩距河道较近→适宜湿生植被发育→泥沙被植被阻挡→凸岸沉积加快→河道继续向西南方迁移→原砾石边滩地势变高→草本植被生长发育→土层进一步加厚→土壤含水率越来越小→灌木植被开始生长。因此,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是由湿生植被到草本植被再到灌木植被。第(2)问,图示植被是凸岸向西南方不断淤进过程中发育、演替形成的,因此同一种植被距离凸岸内侧越远,形成时间越早,年龄越老。即灌木植被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向外侧(东北方)树龄逐渐增大。第(3)问,第一步,调动和运用河湾迁移的相关知识。河湾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而影响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自然因子包括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岩性特征、河道特征、地形特征等,故其均应作为科研团队进行调查研究的自然因子。第二步,论证和探讨估算河湾迁移速率的主要方法。结合材料可知,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凸岸东北方向灌木出现年代最早,随着河湾向西南迁移,灌木出现的时间依次推迟,因此,根据不同灌木的年龄与距离可估算出河湾迁移速率;另外,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直观估算河湾迁移速率;也可以将河湾周边地区某相对固定物体作为参照物,测量不同时期其与河岸的距离进行估算等。\n答案【答案】(1)演替顺序:由湿生植被到草本植被再到灌木植被。(3分)推测依据: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呈现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的空间分布差异。(6分)(2)分布差异: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向外侧(东北方)树龄逐渐增大。(3分)原因:凸岸向西南方淤进使原有边滩地势逐渐升高,离凸岸顶端距离增大,为灌木生长创造了条件,灌木向前(西南方)推进生长,前端(西南方)灌木出现时间晚于后侧。(4分)(3)自然因子:流速、流量、含沙量;植被;岩性、土质;河湾弯曲度;水位与河岸高差等。(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方法:计算凸岸灌木(树木)距离与树龄差的比值;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3分,任答1点)\n18.(18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大青山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并说出站在大青山山顶可否看到李村,请简述理由。(6分)(2)某游客在小路游览,感觉在桥梁至古庙一段行走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分)(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影响。(8分)\n答案18.【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等高距(d)、大青山与李村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条数(n),然后根据公式(n-1)d<H<(n+1)d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问,桥梁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感觉行走轻松。第(3)问,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大;地势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小。【答案】(1)250—350米。(2分)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4分)(2)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4分)(3)地势北高南低。(2分)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6分,每点3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