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复习提纲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增大,西经减小(2)周期: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角速度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周期: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特点:①大圆,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②与太阳光线垂直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为,由周到夜为应用:①确定方向②确定日出、日落时间③确定地方时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纬度,经度)⑤确定极昼、极夜范围第22页共22页  “晨赤交点”所在经线为6:00“昏赤交点”所在经线为18:00 昼弧中点所在经线为12:00夜弧中点所在经线为0:00  极昼切点为0:00,极夜切点为12:00(1)产生时差:⭐地方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日期变更线:第22页共22页 ⭐地方时的计算:(1)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应用:风、河流冲刷岸和堆积岸、洋流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第22页共22页 (1)方向:(2)周期:(3)速度: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第22页共22页 以北半球为例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纬度差第22页共22页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第22页共22页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使地表高低不平。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①板块运动与地形②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流水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第22页共22页 第22页共22页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散射蓝紫光(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尘埃散射太阳光(教室没有阳光,但是是明亮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2、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规律:(1)(近地面)气压低,气温高,气流上升  (近地面)气压高,气温低,气流下沉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云雨天气,日较差小;高气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  (2)气压:④>③>②>①凸高凹低规律(水平方向的气压比较):等压面向高处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低处凹为低压同一垂直方向: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3)大气水平运动——风⭐风向⭐风力3、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第22页共22页 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v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第22页共22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3)全球气候模式图第22页共22页 ①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②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吹东北风,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吹西南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第22页共22页 第22页共22页 4、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与天气  (2)气旋系统与天气第22页共22页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第22页共22页 【第四章陆地水体和洋流】1、河流补给2、洋流(1)成因:盛行风是主要动力(2)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③南纬30°~60°: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夏顺冬逆第22页共22页 世界洋流分布图(1)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可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类大量聚集形成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航速: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时间,节省燃料;逆流——航行速度慢。△安全: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极地到低纬地区的洋流可能携带冰山,影响航行安全。3、海——气相互作用(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第22页共22页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海——气相互作用第22页共22页 第22页共22页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2)整体性的表现①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A.B.C.②自然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第22页共22页 ③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域分异规律  (2)山地自然带与雪线第22页共22页   记忆:①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因为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天山:北坡雪线低,因为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阴坡。天山北坡受来自的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气流影响,降水较多。③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因为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阴坡。 天山自然带垂直分布(3)地方性分异规律: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第22页共2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1-11-07 09:00:02 页数:22
价格:¥9.99 大小:4.30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