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溶解与分离》教案(共3课)(2022新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溶解与分离13.溶解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猜想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冰糖的溶解”两个探究活动。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猜想能加快冰糖溶解的因素,并根据猜想结果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搅拌和温度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结论。应用与拓展“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糖、食盐等物质放入水中会溶解,还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溶解现象,这就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获得了更多的启发,猜想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为进一步学习溶解的快慢提供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说出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2.能设计出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3.能用记录表等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实验。3.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溶解快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难点]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天平、烧杯、冰糖、食盐、小苏打、玻璃棒、秒表、温度计、温度不同的冷热水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小红上学之前,妈妈给她带了一杯冰糖水,到了学校后,小红发现冰糖还没有溶解完。为什么有时候冰糖能够溶解完,有时候不能溶解完呢?提问:冰糖溶解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1.猜想假设。讨论:想一想有哪些可以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交流:指定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加快溶解的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小结:①用搅拌的方法可能会加快溶解。②把冰糖放进温度较高的水中,可能会加快溶解。记录:根据小组的讨论,把猜想的结果及理由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2.设计方案。6\n(1)讲解: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在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搅拌和不搅拌,要保证水的体积、温度、冰糖的质量和体积不能改变;在研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的温度,水的体积、冰糖的质量和体积、是否搅拌不能改变;在研究冰糖体积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冰糖体积的大小,水的体积和温度、冰糖的质量、是否搅拌不能改变。(2)设计记录:设计加快冰糖溶解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3)交流评价:指定小组汇报方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提示学生注意倾听;根据小组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充,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补充不到位的,教师进行补充。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实验观察,获取事实。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小组合作完成搅拌加快溶解的实验,并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巡视指导,强调注意事项: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的方式进行汇报。(2)教师总结:搅拌能加快冰糖的溶解。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引导: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用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提高水的温度,把冰糖研细的方法是否能加快溶解呢?接下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猜想。二、实验验证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三、得出结论1.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的方式进行汇报。2.教师小结:搅拌、升高温度、冰糖研细等方法能加快冰糖的溶解。四、应用拓展1.引导: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经常会控制物质溶解的速度。比如将食盐、纯碱等物质加工成细小的颗粒来加快溶解;制作相对较大颗粒的各种形状的糖块,可以降低溶解速度;制作食物的时候,使用搅拌机来加快溶解等等。2.任务: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调查、请教家长、参观工厂等方式,了解控制溶解速度在人们生活中的更多应用的实例。【教学后记】6\n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探究。该课通过“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活动,引导学生制订实验计划,依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啊,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到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和以事实为依据如实描述自己发现的科学态度。应用与拓展“了解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某些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糖、食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溶解;通过实验发现搅拌、升高水的温度等方法能够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这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生活中发现过很多溶解现象,但他们缺乏对物质的溶解能力进行有目的观察和研究,不能够描述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描述一定量的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2.能说出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2.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3.能用统计图等记录整理实验现象。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描述自己的发现。3.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人们根据物质的溶解能力的不同进行的生产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认识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学准备】[教师]天平、药匙、烧杯、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玻璃棒、水、纸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三种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果在体积不变的水中我们把这三种物质分别一直不断地加入,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它们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提问:怎样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二、讨论交流,设计方案1.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1)讲解: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这个实验改变的是三种物质的质量,其他条件不能改变。6\n(2)思考: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说明不能再溶解了?通过比较什么来判断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中需要保证什么条件是相同的?怎么放三种物质比较合理?(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方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提示学生注意倾听;根据小组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充,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补充不到位的,教师进行补充。3.讲解:要用三个烧杯,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在不同烧杯的水中;要保证水的温度和体积都相同;每次加入少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入,直到发现怎么搅拌水中都会有固体物质,说明就不能溶解了;通过比较加入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它们的溶解能力,加入的质量大,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强,加入的质量小,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弱。三、动手操作,实验观察1.掌握实验方法。(1)分别称取质量为5g的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若干份。(2)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相同温度的水。(3)分别向三个烧杯中逐份加入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4)把实验步骤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2.实验并观察。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并绘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要向学生强调“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壁”等注意事项。3.得出结论。(1)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的方式进行汇报。(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归纳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际上,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是可以改变的。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发生变化。2.阅读:我国山西运城的盐湖中含有丰富的硝……3.任务: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与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关的现象。4.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自评和总评。【教学后记】15.分离盐和沙【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搅拌、温度等因素影响溶解快慢及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之后,为进一步探究物质分离的方法设计的。活动1“比较盐和沙的特点”6\n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盐和沙的特点,找到分离盐和沙的方法,为后面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活动2“分离盐和沙”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盐和沙。应用与拓展“了解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先分析生活实例,认识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在通过调查活动了解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积累,已经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并且知道食盐溶解的多少与水的质量关系,这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物的分离——“分离盐和沙”提供了知识基础。通过亲自操作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能够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建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食盐和沙的特点。2.能说出分离食盐和沙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设计分离方案。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3.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现象4.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感兴趣。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物质分离的实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混合物分离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盐和沙特点。[难点]认识盐和沙特点及其分离方法。【教学准备】[教师]食盐、沙、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圈、蒸发皿、三脚架、分离食盐和沙的课件或视频及其他混合物分离的图片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晒盐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海水晒出的食盐与我们食用的食盐有什么不同呢?引导:海水晒出的食盐比食用盐颜色发黄,里面混有一些泥沙。怎样将食盐中的沙子除去呢?要除去食盐中的沙子需要先将它们分离,那么怎样才能将食盐和沙分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比较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引导: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盐和沙这两种物质,你了解盐和沙的特点吗?下面我们从颜色、颗粒大小、是否溶于水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学生分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记录它们的特点。交流:盐和沙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依据哪些特点分离盐和沙呢?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依据盐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点来分离盐和沙。2.分离盐和沙。(1)掌握方法。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或视频。(6\n教师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怎样加热盐水得到纯净的盐?)指定学生复述实验过程与方法。出示实验方法,并引领学生找出中心词:搅拌、过滤、蒸发。(指导学生利用中心词记住实验方法并将实验步骤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2)温馨提示。①溶解: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接触烧杯的底和壁。②过滤: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口,水位低于滤纸边缘;漏斗颈下口直面靠在烧杯内壁上,把玻璃棒-端放在三层滤纸那一侧上,将浑浊的液体沿倾斜的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3)实验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蒸发盐水。(1)掌握实验方法。播放:加热盐水实验方法的视频或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加热过程中注意什么,什么时间停止加热。)出示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要点。出示实验方法:把盐水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滤液,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提示:除了用上述方法加热盐水外,还可以采用微型电热炉加热的方法。实验中,先把盐溶液倒入一个金属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在电热炉上加热,很快盐就会结晶析出。)(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注意安全。4.得出结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做实验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从盐与沙的混合物中将食盐与沙分开,主要经过了几个步骤?小结:将盐与沙的混合物分离主要经历了溶解——过滤——结晶几个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过滤法。思考:利用过滤法,还可以分离哪些混合物?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引导: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是由两种不溶解的物质构成的,如籽粒饱满与籽粒不饱满的谷子;籽粒较大的玉米与颗粒较小的沙子等,这些混合物又该怎样分开呢?阅读: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查阅有关资料,并记录下来。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分离的混合物有很多,比如,利用风力或浮力将粮食籽粒饱满的与瘪的分开,利用筛子将颗粒大小不同的物体分开等等。【教学后记】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8-07 09:00:02 页数:6
价格:¥4 大小:46.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