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全国通用2022版高考语文考前三月冲刺阅读与鉴赏第2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一诗歌情感讲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题点训练一 诗歌情感诗歌情感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例】(2022·全国卷Ⅰ)第9题,(2022·重庆卷)第11(1)题,(2022·江苏卷)第10(3)题。②该诗(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例】(2022·全国卷Ⅱ)第9题,(2022·四川卷)第13(2)题,(2022·山东卷)第14(2)题。③请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过程。【例】(2022·江苏卷)第10(1)题。④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有人读出了××,请谈谈你的理解。【例】(2022·辽宁卷)第9题。审题要点①审清所给材料是局部的(某词、某句、某联、某片)还是全诗的。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把握;如是全诗的,则要分成几个局部看。②审清是要概括还是分析。这两种问法同中有异,“分析”题不仅要概括出,还要结合词句分析。答案要素情感概括题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这里的“感情基调”多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惆怅、孤独、悲愤、闲适等。)情感分析题①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②具体+概括(先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再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真题例示(2022·四川,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n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该题为全诗情感分析题,采用的是“概括+具体”模式。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022·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考生答案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问题诊断情感概括大而化之,缺乏精准把握;没作简要分析。剖析矫正该答案答得似是而非,只是答出表面的情感:怀才不遇。而对所给词句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起舞闻鸡”出自什么典故?作者为何昼夜买醉?“潮落秋江冷”一句描画的是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如果这样多思考一下,答案就会准确全面多了。满分答案\n要想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当然要借助常规方法,如审标题、联作者、找诗眼、借注释、知类别等。但临场时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是品“情语”。1.品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可以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可以说抓住了这些“情语”,就抓住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些情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品味情感产生的缘由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语”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联)、首联,标题中有时也会出现。它有时还藏在“景语”中。2.品隐性情语。所谓“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如能抓住这些隐性情语,品其含义,析其作用,则犹如拨云见日,“真性”显露无遗。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答: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答: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答: \n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答:  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以此分析该处蕴含的感情。(1)(2022·全国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 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答:   (2)(2022·湖北)早 发罗 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n答:   (3)江 村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谒金门李好古[注]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注 李好古:南宋词人。“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答:  \n 如何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方法点拨会从诗歌描写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诗歌鉴赏题的基本功、内家功。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另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中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演练体悟1.(2022·湖北,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答:   \n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 步周 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答:   方法点拨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古诗“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从而体悟所寄托的感情。在答题时要把握住两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层感情。演练体悟3.(2022·重庆,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商调·黄莺儿赠 燕[清]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 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 \n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梅花蒲宗孟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淡然难比,粉蝶岂知芳蕊。半夜卷帘如乍失,只在银蟾影里。残雪枝头君认取,自有清香旖旎。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方法点拨古诗常用典故,借典故委婉曲折地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分析典故中的情感,主要了解典故的出处和内容;次要把握作者用典的用意,或伤己,或讽今。答题时也要把握住作者对典中人、事及自己、时事的双层情感态度,同时注意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演练体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梅尧臣去年君到见春迟,今日寻芳是夙期。只道朱樱才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飘英尚有游蜂恋,著子[注]唯应谷鸟知。\n把酒聊能慰余景,乘欢不厌夕阳时。注 著子:结子,这里指果实。简析画线句化用李商隐诗句的用意。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勤政楼①杜 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注 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对点规范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寄公度①舒 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n注 ①此词作于作者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②《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后 游杜 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从全诗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要分析。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注]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n注 佳人:知心朋友。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李之仪②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天边鹤驾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③。注 ①写作背景: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元丰年间遇赦返京,作者在他即将归来时作此诗。②李之仪:苏轼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③毵毵(sānsān):毛发纷披散乱状。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赵令畤①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②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③瑶池,人间第一枝。注 ①作者与苏东坡极友善,东坡爱其才,曾荐其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②頩(pīnɡ):光润美好的样子。③燕:同“宴”。词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n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n答案精析第2章 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一 诗歌情感问题例析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词句,借以理解作者的情感。“起舞闻鸡”说的是晋代祖逖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的典故。这里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描绘了一幅“中夜微醺,伴着浪潮声和清冷的江风闻鸡舞剑”的画面。“潮落秋江冷”这一景色描写,营造了秋夜清冷萧索的氛围,“秋江冷”暗示着内心的凄凉,“潮落”暗示着国家的衰败,表达了作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挽回颓势的悲愤愁苦与无奈之情。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演练体悟1.(1)愁 (2)独 (3)冷、凉(暗含冷寂) (4)孤、独(暗含孤傲)2.(1)①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的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家乡之情。②尾联中说“勤王”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作者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③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2)“背”,背离,相反。深秋时节,自己独自朝北方大漠前行,而大雁正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故曰:背行。诗人朝寒冷辽阔的朔北艰难前行,大雁朝温暖的南方轻快飞跃,形成强烈对比,写出了自己旅程的艰辛和内心的愁苦。(3)“但有”,只要有,表明故人提供禄米,是自己一家生存下去的根本条件。“更何求”中的“更”,是“再”“复”“又”的意思,表明自己对故人的帮助已经感恩戴德,不敢别有所求。因此,尾联除透露出诗人暂时的舒心安定之外,还隐藏着历经磨难的悲苦和对未来不可预期的辛酸。\n3.作者说如果东风能把敌人吹走,那就把东风封为万户侯。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之情。如何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演练体悟1.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本题是高考常考的“炼字”题。首先,应该明确“荒”“瘦”这两个形容词的意思,品味这两个寻常字眼的不寻常之处。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最后,点出“荒”“瘦”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惊”以及题目等信息把握诗歌情感。2.①诗歌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②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③“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3.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驳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要去修补画栋上面斑驳的花朵,目的是来表现雕梁画栋的破落,从而表现一种昔盛今衰的景况,进而抒发一种惜花伤春、感伤衰败的思想情感。4.此词托梅花以言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孤傲高洁、淡然自守、卓尔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对梅花的赞美喜爱之情。5.作者舍弃了李商隐面对“夕阳”的无奈和伤感,表达了赏景的喜悦之情。6.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对点规范练1.词的上阕描写了凋零殆尽的荷花、昏暗迷蒙的天空湖水和劳燕分飞的双燕,给人一种孤寂凄清的感觉。面对孤寂凄寒的景象,作者独自一人,孤单寂寞,充分表达了词人被撤职后的孤寂惆怅之感。\n解析 本词上阕写日暮登楼所见。“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荷花落尽,时当夏末秋初。秋风江上,日暮远望,水天相接,烟波无际;客愁离思,亦随烟波荡漾而起。这两句视野开阔,而所见秋风残荷、落日沧波等外景,则透示出一派苍茫萧索的情调。“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2.①诗人通过描写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等,表现了景色的美好,从而表达了自己再度游览时的喜悦之情;②在美好的景色中游览,暂将客愁忘却,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愁绪(或强作豁达)的情感;③诗人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诗人满腔愁愤,难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达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先读懂诗句意思,同时结合诗题和注释加以理解。本诗记叙了诗人重游修觉寺的见闻感受,重在抒写内心的情绪。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是很有蕴意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据此分析即可。3.①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无不蕴含喜爱之情。②对知音难觅的苦闷惆怅之情。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③归隐情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的不同。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借助……意象(或画面),表达了……感情。如本诗颔联属于借助意象表达情感,景物的总体特征是明朗、明净的,说明诗人的心情也是愉悦的。\n4.由悲伤转为欣喜,又由喜悦回归悲伤。首联作者为东坡先生遭遇党争打击、需要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悲伤;颔联、颈联为老师能够等来皇帝的赦免,重新返京而无限欣喜,自己想早日见到他,内心充满渴望;尾联作者想到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师生都已老迈,而感慨万千。5.作者通过描写梅花先春而开的冷艳幽姿,表现出对梅花的高洁品质的喜爱之情;也借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质的襟怀。6.用典。最后一句借用陶渊明隐居山林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绝意仕途、归隐田园、醉酒消忧的激愤之情。解析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八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自免去职,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说学习陶渊明,表示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53:44 页数:16
价格:¥3 大小:91.9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