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全国通用2022版高考数学考前三个月复习冲刺第二篇第2讲立体几何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讲 立体几何题型一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例1 (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为PC、BD的中点,侧面PAD⊥底面ABCD,且PA=PD=AD.(1)求证:EF∥平面PAD;(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证明 (1)连接AC,则F是AC的中点,又∵E为PC的中点,∴在△CPA中,EF∥PA,[3分]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4分]∴EF∥平面PAD.[5分](2)∵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又∵CD⊥AD,∴CD⊥平面PAD,∴CD⊥PA.[8分]又PA=PD=AD,∴△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0分]且∠APD=90°,即PA⊥PD.又∵CD∩PD=D,∴PA⊥平面PCD,又∵PA⊂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CD.[12分]评分细则 第(1)问得分点7\n1.不说明EF⊄平面PAD,扣1分.2.不说明PA⊂平面PAD,扣1分.第(2)问得分点1.不说明平面PAD∩平面ABCD=AD,扣2分.2.不说明CD∩PD=D,扣2分.3.不说明PA⊂平面PAB,扣1分.第一步:将题目条件和图形结合起来;第二步:根据条件寻找图形中的平行、垂直关系;第三步:和要证结论相结合,寻找已知的垂直、平行关系和要证关系的联系;第四步:严格按照定理条件书写解题步骤.跟踪训练1 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AC,AB⊥P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     7\n题型二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例2 (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规范解答(1)证明 ∵PD⊥平面ABCD,AD⊂平面ABCD,∴PD⊥AD.又CD⊥AD,PD∩CD=D,∴AD⊥平面PCD.[2分]又PC⊂平面PCD,∴AD⊥PC.又AF⊥PC,AD∩AF=A,∴PC⊥平面ADF,即CF⊥平面ADF.[4分](2)解 设AB=1,则在Rt△PDC中,CD=1,又∠DPC=30°,∴PC=2,PD=,∠PCD=60°.由(1)知CF⊥DF,∴DF=CDsin60°=,CF=CDcos60°=.又FE∥CD,∴==,∴DE=.同理EF=CD=.[6分]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1),E(,0,0),F(,,0),P(,0,0),C(0,1,0).[7分]设m=(x,y,z)是平面AEF的一个法向量,则7\n又=(,0,-1),=(0,,0),∴令x=4,则z=,m=(4,0,).[9分]由(1)知平面ADF的一个法向量为=(-,1,0).[11分]设二面角D-AF-E的平面角为θ,可知θ为锐角,故cosθ=|cos〈m,〉|===.故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为.[12分]评分细则第(1)问得分点1.AD⊥DC,PD⊥AD及相关证明,每个给1分.2.证明线面垂直时条件完整得2分,不完整扣1分.第(2)问得分点1.写出建系方法可得1分.2.写出相应点、向量的坐标给2分,有错误根据相应情况扣除分数,长度单位可灵活选取.3.求出平面AEF的一个法向量给2分,只给出结果没有过程,只给1分.4.写(求)出平面ADF的一个法向量给2分.5.求出两个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给1分.6.转化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给1分.第一步:作出(或找出)具有公共交点的三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第二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特征点坐标;第三步:求半平面的法向量n,m;第四步:求法向量n,m的夹角或cos〈m,n〉;第五步:将法向量的夹角转化为二面角,要注意直观判定二面角的大小;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跟踪训练2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E为BD的中点,G为PD的7\n中点,△DAB≌△DCB,EA=EB=AB=1,PA=,连接CE并延长交AD于F.(1)求证:AD⊥平面CFG;(2)求平面BCP与平面DCP的夹角的余弦值.         7\n答案精析第2讲 立体几何跟踪训练1 证明 (1)方法一 取PA的中点H,连接EH,DH.又E为PB的中点,所以EH綊AB.又CD綊AB,所以EH綊CD.所以四边形DCE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DH.又DH⊂平面PAD,CE⊄平面PAD.所以CE∥平面PAD.方法二 连接CF.因为F为AB的中点,所以AF=AB.又CD=AB,所以AF=CD.又AF∥CD,所以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因此CF∥AD,又AD⊂平面PAD,CF⊄平面PAD,所以CF∥平面PAD.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因为CF∩EF=F,故平面CEF∥平面PAD.又CE⊂平面CEF,所以CE∥平面PAD.(2)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又因为AB⊥PA,所以EF⊥AB,同理可证AB⊥FG.又因为EF∩FG=F,EF⊂平面EFG,FG⊂平面EFG.所以AB⊥平面EFG.又因为M,N分别为PD,PC的中点,所以MN∥CD,又AB∥CD,所以MN∥AB,所以MN⊥平面EFG.又因为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跟踪训练2 (1)证明 在△ABD中,因为E为BD中点,所以EA=EB=ED=AB=1,故∠BAD=,7\n∠ABE=∠AEB=.因为△DAB≌△DCB,所以△EAB≌△ECB,从而有∠FED=∠BEC=∠AEB=,所以∠FED=∠FEA.故EF⊥AD,AF=FD,所以EF∥AB,GF∥PA.又因为PA⊥平面ABCD,AB⊥AD,所以GF⊥AD,EF⊥AD,又GF∩EF=F,故AD⊥平面CFG.(2)解 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0,0,0),B(1,0,0),C,D(0,,0),P,故=,=,=.设平面BCP的法向量为n1=(x1,y1,z1),则即令y1=-,则x1=3,z1=2,n1=(3,-,2).同理求得面DCP的法向量n2=(1,,2),从而平面BCP与平面DCP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cosθ=|cos〈n1,n2〉|===.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55:18 页数:7
价格:¥3 大小:190.1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