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3.方向:自西向东。(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4.周期(1)太阳日:24时。(2)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5.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约为15°每时。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上图中“→”所示)。第18页共18页 3.周期名称时间长度参照物意义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其他恒星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4.轨道: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5.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2)大小:目前是23°26′,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字母是B。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第18页共18页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2.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3.周期:1个太阳日。4.形成原因5.昼夜交替的意义(1)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影响人类作息,太阳日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二、时差1.地方时(1)成因经度的差异(2)规律2.时区和区时名称时区区时属性范围时间产生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关系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2)内容: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其特点是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第18页共18页 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四、昼夜长短与昼弧、夜弧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2.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如下图: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均为12时。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3.北半球状况(南半球相反)时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特殊节气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极昼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到处出现极夜现象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第18页共18页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2)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两次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2)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第18页共18页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岩浆岩、A沉积岩、B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熔化,④为冷却凝固作用。2.岩石的类型类型成因常见的岩石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板岩、大理岩2.2构造地貌的形成一、地质构造与地貌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及地貌褶皱类型岩层变化最初形成的地貌侵蚀后的地貌背斜一般向上拱起山岭A谷地向斜一般向下弯曲谷地B山岭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第18页共18页 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类型: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两种。(3)地貌①相对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②相对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③断层沿线: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二、板块运动与地貌1.六大板块名称: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这些板块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运动与地貌(1)相向运动: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2)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影响大的原因原因影响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比较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小于铁路这里地形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第18页共18页 3.山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和选择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2)有效防范自然灾害。(3)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4)尽量减少对耕地、林地的占用。4.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的影响——桥(梁)隧(道)相结合(1)优点: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2)缺点: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2.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谷的演变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二、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2.冲积平原类型类型位置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山前地带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而成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影响(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聚落规模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第18页共18页 (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3.1常见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1.气团(1)定义: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根据温度状况,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3)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现象大致一样。2.锋面(1)定义: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锋面。(2)特征①锋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是a暖气团,下侧为b冷气团。②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③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3.锋的分类(1)冷锋①形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②天气变化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常出现大风、云层增厚、雨、雪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2)暖锋①形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徐徐爬升。②天气变化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第18页共18页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准静止锋①定义: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②天气: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③代表性的准静止锋名称成因分布地区出现的时间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6月)昆明准静止锋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昆明与贵阳之间冬半年二、低气压(气旋)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2.气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大气的这种流动叫气旋。3.天气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常出现阴雨天气。4.案例: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三、高气压(反气旋)1.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第18页共18页 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2.反气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相反),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相反,叫反气旋。3.天气: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天气晴朗。4.案例: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3.2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二、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2.七个气压带3.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1.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2.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第18页共18页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冬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及冬季风①气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②风向:东亚为西北风,南亚、东南亚为东北风。(2)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及夏季风①气压中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②风向:东亚为东南风,南亚、东南亚为西南风。(3)亚洲季风环流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风向冬季西北风东北风夏季东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海陆的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南半球气压带分布特征:基本呈带状分布。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①暖高压控制地区:气候炎热干燥。②冷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第18页共18页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多。(2)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少。(3)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降水较多。(4)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降水较少。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四、气候与自然景观(1)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2)案例①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荒漠景观;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②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使得食草动物为追随降水和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季节迁移。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陆地水体1.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2.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2)关系自然环境陆地水体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地势较低地区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2)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4)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第18页共18页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湖泊位置相互关系河流中下游调节河流径流河流源头河流发源地河流注入影响湖泊水量2.河流与地下水河流和地下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3.河流与冰川、积雪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地区补给季节补给特点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有积雪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4.2洋流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洋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2.影响因素3.分布规律第18页共18页 (1)洋流名称太平洋A.日本暖流 B.千岛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秘鲁寒流大西洋E.拉布拉多寒流 F.巴西暖流 G.加那利寒流 H.本格拉寒流印度洋Ⅰ.西澳大利亚寒流 J.厄加勒斯暖流(2)分布规律海区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极大陆外围海区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二、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②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海底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2)秘鲁沿海: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第18页共18页 4.3海—气相互作用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2.海—气间的水分交换(1)过程:海洋通过D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E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2)结果: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3.海—气间的热量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A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B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4.全球水、热平衡(1)途径: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2)作用: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③还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含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引起气候异常。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8页共18页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2)三大类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思考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答案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但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消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3.作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第18页共18页 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空间尺度差异(1)全球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较小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3)更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带变化规律: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2)典型地区①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有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②中纬度地区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2)自然地带变化规律: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规律。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海拔的变化。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3.分异规律(1)垂直带谱: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2)分异规律:山麓与陆地自然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四、地方性分异规律1.含义: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2.举例:温带湿润区随地形从高到低形成了地方性的针叶林(或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草甸带的分布规律。第18页共1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1-17 20:00:04 页数:18
价格:¥8.88 大小:975.71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