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第6章第一节第1课时 视觉感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3/20

4/20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视觉感知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七年级生物(下)(RJ)教学课件 你看见的小猫是向哪个方向旋转?眼与视觉导入新课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3.了解瞳孔在调节进入人眼的光线多少时的大小变化。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泪腺睫毛眼球上眼睑下眼睑泪管眼和视觉一讲授新课 眼球的基本结构虹 膜角 膜晶状体玻璃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瞳孔讲授新课 眼球的结构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又叫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图解讲授新课 1.观察小组成员的眼睛,人们常说的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相当于眼睛的哪两个结构?2.你在眼睛中找到瞳孔的位置了吗?你知道瞳孔在黑暗处和光亮处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测测你的观察力讲授新课 观察比较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的不同,说说这是为什么?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暗处亮处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内的光线量,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都具有重要意义。讲授新课 光线较强光线较弱讲授新课 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讲授新课 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结构发生了病变?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1.眼球的结构完好;2.视神经无损伤;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动动脑讲授新课 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光圈镜头胶卷生活中相似事物大比拼讲授新课 光线晶状体视网膜近视晶状体或眼球_________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矫正:凹透镜曲度过大前后径过长前方正常眼近视及其预防二讲授新课 近视眼的预防“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讲授新课 “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讲授新课 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近视及其预防视觉感知课堂小结 一、选择题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玻璃体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CD随堂训练 3.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到达视网膜依次经过()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C随堂训练 4.(2017•遵义)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结构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B.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C.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结构④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随堂训练 二、判断题1.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2.为了节约时间,应边走路边看书学习。()3.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4.躺卧看书很舒服,应当提倡。()5.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随堂训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2-03-04 15:00:07 页数:20
价格:¥5 大小:5.21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