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的所有时间和的空间的结合。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宇宙的性质:(1)物质性——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①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质量、体积都很大②其它天体: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2)运动性——天体系统①概念:距离较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②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低)到大(高)的排列,有以下4个层次③太阳系概况: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三.特殊行星——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就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而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2)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高级生命(1)外部环境:①太阳是单颗、中年恒星,太阳光稳定;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2)自身条件:③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短——适宜的温度(平均温度15℃);④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和氧为主);⑤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使水汽凝结,形成原始海洋——液态的水。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光热(按波长分可见光、红外区、紫外区)。2.太阳辐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即太阳通过质量的损耗而放出光和热。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4.世界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就全年总量看,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辐射强弱及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长、晴天多、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6.典型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分析:①世界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成因: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拉萨有“日光城”之称)。成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多;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间长。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地区:四川盆地(重庆市有“雾都”之称)、其次是云贵高原。成因: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地形封闭,阴天雾日多,晴天少,照时间短,对太阳辐射削弱多。④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也较强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汽少,晴天多,夏季白昼长。二.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1)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2)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3)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地震波特征①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传播形式是上下。②横波(S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传播形式是左右。3.地震波的应用:油田开发,工程探伤等。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2.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又叫界面)。界面深度/千米地震波波速变化分界意义莫霍面平均:17;陆地:33;海洋:6;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地壳与地幔古登堡面2900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地幔与地核3.内部圈层①地壳:从地表至莫霍界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②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组成;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③岩石圈:从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④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厚度为2000-3000千米,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2.水圈:地球表层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生物水。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和生存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最活跃的圈层。第四节:地球的演化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地层和化石1.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2.化石①概念: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或者遗迹。②特点: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③环境特征:红色岩层指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含有黄铁矿指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壳指滨海环境。二.地球的演化史1.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分出代,在代之下分出纪。2.冰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一.流水侵蚀地貌1.流水侵蚀类型河流的侵蚀地貌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1)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2)下蚀:侵蚀垂直于地面,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发展(3)侧蚀: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2.流水侵蚀地貌形成过程时期作用过程地貌类型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铺,沟谷(季节性有水)→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河谷(河流上游峡谷地区)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曲流)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U”型也叫槽形谷3.牛轭湖裁弯取直的形成原理(1)平直的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弯曲的河道——受流水惯性影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3)a凹岸:建港口(侵蚀作用强,水深)b凸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①聚落、②农业、③淘金、④挖沙二.流水堆积地貌1..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的形成(以华北平原为例)(1)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2)冲积平原的组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洪积-冲积平原(缓斜平原)河漫滩平原(冲积低平原)三角洲平原(滨海平原)分布山前(山麓)河流中下游入海口的海滨地貌类型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由各河冲积物组成的古三角洲,是冲积平原的主体部分;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地势由扇顶向扇缘倾斜,颗粒由粗到细宏观上地势平坦、宽广,微观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古河堤)和洼地(古河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夏季多积水,是盐碱化和旱涝严重的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不稳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下水丰富,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多呈三角形,地势极为低平(4米),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土壤肥沃,但海水侵渍的严重,易导致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3)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三.滑坡和泥石流(一)滑坡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形成条件: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少;工程建设频繁。(二)泥石流1.概念:在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2.危害: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3.形成条件: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地形陡峭,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4.泥石流避灾措施: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②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③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④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5.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多发,原因是什么?(自然、人为原因)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坡度较大;②地质条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多。③植被条件-植被稀少,地面缺少保护④气象条件-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⑤人类活动: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地形破坏较大。 第二节:风成地貌1.风成地貌概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一.风蚀地貌1.风蚀作用;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的作用。2.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3.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城堡、戈壁、裸岩荒漠、新疆的雅丹地貌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风积地貌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2.地貌类型:沙丘;基本形态:新月形沙丘3.地貌:沙丘(新月形、长垄状、蜂窝状)、沙垄和沙、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1.危害:①破坏建筑物;②降低土壤肥力;③掩埋房屋、农田、道路;④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2.防治:①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②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3.草方格沙障的作用?①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4.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①(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②侵蚀路基;③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④影响运行列车安全。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2.喀斯特溶蚀地貌①溶沟: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②峰林: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100米。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③溶斗: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④地下溶洞: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3.喀斯特沉积地貌①钙化:富含Ca(HCO₃)₂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₃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②石钟乳、石笋、石柱:在溶洞内,含Ca(HCO₃)₂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₃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3.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就省份来看,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二.海岸地貌1.海岸带:指陆地和海洋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和沙(泥)质海岸。2.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3.海蚀地貌:海岸凹蚀为海蚀穴;海岸陡峭为海蚀崖;海蚀穴穿孔后为海蚀拱桥;海蚀拱桥崩塌残留在海中或岸边的部分为海蚀柱,还有海蚀平台、海岸礁石等。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海积地貌:海岸转折处海浪沉积形成沙嘴;海浪携带的物质在海岸处沉积形成海滩;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的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三.冰川地貌1.冰川: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2.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3.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4.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①冰蚀地貌:金字塔形尖峰的角峰,刀刃状的山脊的刃脊,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呈马蹄状的冰斗,还有“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湖,峡湾、冰蚀洼地等广泛分布于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欧洲芬兰的湖泊、北美五大湖。②冰碛地貌:冰川搬运和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冰碛湖、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志三部分组成。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①氮气:78%,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②氧气:21%,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和反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面受过量紫外线伤害。3.水汽①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②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4.杂质①陆上多于海上②城市多于农村③冬季多于夏季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2.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①位置:大气圈底部(平均0-12km)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组成:干结空气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和大部分污染物③温度变化: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地面是热源)④大气运动:对流运动为主(上冷下热)⑤与人类关系: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⑥对流层高度的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3.平流层①位置:大气圈中间位置(平均12-50km)②组成:存在臭氧层(15-35千米)③温度变化:随高度升高而上升(臭氧吸收紫外线)④大气运动: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⑤与人类关系:“地球生命保护伞”;适合飞机飞行4.高层大气①位置:大气圈最上层(50km以上)②组成:氮和氧③温度变化: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中部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获得热量)④大气运动:逃离地球(高度电离)⑤与人类关系: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作用①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近地面)②特点:无选择性③影响反射作用强弱的因素:天气状况——阴晴、雨雪、雾霾、沙尘天气等;云层薄厚、云量多少对反射作用尤为显著。④现象:白天晴朗,气温高;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联想:夏季的遮阳伞,树荫!散射作用。2.散射作用①参与的大气成分:大气分子和微小尘埃;②特点:具有选择性,例如红光不易散射,蓝光容易被散射。③现象: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b.朝霞和晚霞绚丽多彩;c.用红灯表示停止,因为红光不易被散射;d.日落后、日出前天空依然明亮;e.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3.吸收作用①参与的大气成分:平流层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②特点:具有选择性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尝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3.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4.在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有何作用?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轻作物冻害第三节:热力环流1.成因: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垂直运动: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水平方向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3..类型近地面风向图示影响海陆风白天形成海风;夜晚形成陆风;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增多山谷风白天形成谷风;夜间形成山风;夜雨的形成城市风郊区吹向城市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的行星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水圈的组成:由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2.主要的水体:(1)海洋水:水体的主体,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2)陆地水。①组成: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②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③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3)大气水:数量少,以水汽的形态存在。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2.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①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海;②陆地内循环:陆地→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③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水资源。2.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1)对地表太阳辐射重新分配,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2)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3)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4.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四、洪涝灾害防治1.类型:(1)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河湖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河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2)雨涝灾害: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防御:(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①工程措施。②非工程措施。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b.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c.建立统一的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d.组织灾前水利建设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一.海水的温度1.含义: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2.海洋表层水温的影响因素及表现:太阳辐射(最主要):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些,高纬度低些。季节: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洋流: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3.水温的垂直变化:(1)总体变化:由表层向深层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2)区域差异。4.影响:(1)海水能调节大气温度:夏季海水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冬季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①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致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二、海水的盐度1.海水盐度: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1)主要表现: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2)主要影响因素:①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②洋流:暖流的盐度较高,寒流的盐度较低③河流: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降低。3.海水盐度的垂向分层:(1)总体状况:①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②盐跃层: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③深水层: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2)不同海域的差异:①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②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三.海水的密度1.主要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2.大洋表层:(1)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2)主要表现:随纬度的增加密度增大。3.垂向变化:(1)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2)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二.海水的运动(一)波浪1.常见的波浪:(1)形成:主要由风力作用产生。(2)类型: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②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涌浪常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2.波浪的影响:(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2)波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3)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二)潮汐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成因: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规律: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应用: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三)洋流1.定义: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2.分类:按水温高于或低于流经海区分为暖流和寒流。3.影响:(1)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2)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等都有影响。4.世界洋流分布图5.洋流的判断(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方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大陆沿岸的暖流增温增湿,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大陆沿岸的寒流降温减湿,如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②海洋生物方面: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③海洋航行方面: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④海洋污染方面: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1)定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2)影响: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②可以从中提取有效成分。2.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油气资源。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3.海洋空间资源:包括交通空间、生产空间、通讯空间、储藏空间、娱乐空间等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2.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3.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4.海洋环境保护:(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主要植被1.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2.植被分类: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3.森林:(1)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2)主要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4.草原:(1)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2)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二.植被与环境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大尺度。①影响因素: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②植被的变化:a.从赤道向两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植被呈带状分布。b.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随水分条件的变化,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2)中尺度。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影响因素:地形。②植被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减少。(2)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3)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趋于贫瘠化。(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第二节土壤的形成一.土壤1.定义: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二.成土因素1.成土母质:(1)定义: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2)特点: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3)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气候:(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影响:①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②温暖湿润的气候,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③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生物:(1)作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其他因素:(1)地形。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2)时间:①反映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②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3)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三.土壤剖面1.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2.土层:有机层:植物残体堆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土壤腐殖质积累,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淀积层: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第18页共1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3-06 09:00:08 页数:18
价格:¥8 大小:16.27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