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 珠江、长江、黑龙江 B. 黄河、长江、黑龙江C. 珠江、长江、澜沧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烈 C. 开采活动频繁 D. 全球气候变暖3.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即将启动。根据新规划,三江源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千米扩大至39.5万平方千米,下列有关三江源扩大治理范围的理由,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更好地保护高原湿地 B. 更好地解决就业人口C. 更好地保护高海拔生物多样性 D. 更好地保护水源涵养地4.我国西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 西部地区的气候适宜森林的生长B. 西部地区人口少,需要的粮食数量也少C. 西部地区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们擅长于种植牧草D.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5.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下游输水。A. 长江、黄河、怒江 B. 长江、澜沧江、怒江 C. 黄河、澜沧江、怒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6.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现象屡禁不止,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大江河的经流量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三大江河长度会变长C. 这里野动物资源稀少,破坏后容易恢复原貌D. 植被退化、减少.草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5
二、选择题(共3题;共14分)7.(2016•漳州)读图“三江源地区的水质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江”是指( )①长江 ②黄河 ③珠江 ④澜沧江 ⑤雅鲁藏布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2)三江源地区位于(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8.“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下题.(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 珠江、长江、黑龙江 B. 黄河、长江、黑龙江C. 珠江、长江、澜沧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3)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滥伐森林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湿地面积缩小5
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均来源于这一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还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1)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地区,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该地区的是(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D. 澜沧江(2)加强对该地区的保护是为了( )A. 开发旅游资源 B. 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 C. 停滞该地区发展 D. 开垦更多的耕地三、填空题(共4题;共6分)10.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最高、______________最大的高原湿地。11.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______________等保护措施。1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________(河流)源区的总称。13.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省的南部.四、综合题(共1题;共13分)14.读“三江源”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代表河流中(①~⑤),________和________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河流。(2)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位于⑤________(河流)处,该河南面是世界最雄伟的________山脉。(3)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严重,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该地区建成通车的铁路线是A______________,修建该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5)青藏地区储量丰富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2.【答案】D【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3.【答案】A【解析】三江源扩大治理范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高原湿地、高海拔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地。4.【答案】D【解析】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5.【答案】D【解析】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6.【答案】D【解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三大江河的经流量减少,而地下水相应减少,故A错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地表蒸发更加旺盛,三大江河长度会变短,故B错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这里野动物资源稀少,破坏后很难恢复原貌,故C错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植被退化、减少.草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故D正确.二、选择题7.【答案】(1)B(2)A【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①长江、②黄河、④澜沧江.故选:B.(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在青海省境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8.【答案】(1)D(2)B(3)C5
【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藏地区.该区域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因此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3)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9.【答案】(1)C(2)B【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2)过去,三江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填空题10.【答案】海拔;面积【解析】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11.【答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解析】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干化趋势、过度放牧以及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内要求:①退耕还草(林),②全面禁猎,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12.【答案】澜沧江【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范围。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13.【答案】青海【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四、综合题14.【答案】(1)①;⑤(2)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3)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植树种草、保护沼泽。(4)青藏铁路;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5)地热能、太阳能;低温【解析】(1)(2)图中河流①是怒江、⑤是雅鲁藏布江,不属于三江源,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②澜沧江、③长江、④黄河。(3)三江源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的自然原因,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主要治理措施是禁止人类的一切破坏活动,植树种草保护环境。(4)青藏地区有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为了避免经过的火车碰撞到野生动物,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5)青藏地区的新能源有地热能、太阳能,海拔高、气温低是制约这里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