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2套(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复习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次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提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因为“人民”这个概念就已经将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次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指出:“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下列关于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中与此相一致的是()A.为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B.为了抗美援朝C.为了保家卫国D.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3.“在1950-1952年间,总产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1952年增幅最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秩序的建立以及贸易和交通运输的恢复。”这里建立的“政治秩序”指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等人的著作《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采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下面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A.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12页共12页,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7.邓小平曾经沉痛地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人民公社化运动C.自然灾害D.“文化大革命”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的4.9%。导致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实行农业集体化②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撤销人民公社,实行土地私有化改革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9.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主要反映了()A.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C.我国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政府加大了资源配置力度10.下表为上海开放进程表,反映了()1984年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中央宣布开放开发浦东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A.上海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试验田B.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C.上海是珠江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D.我国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1.回顾历史,宁波曾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的11个沿海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第12页共12页,1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江苏沙钢集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B.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中共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南方谈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的是()A.《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B.《发展才是硬道理》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14.归纳、对比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请你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比较,你能归纳出的相似之处有()①均被写入党章②都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二、非选择题(16题22分,17题16分,18题17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下面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第12页共12页,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1)依据材料一,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2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2分)全国人民的“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历史事件?(2分)图二和图三中"入社”的“社”分别指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事而产生的。(2分)在此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2分)第12页共12页,17.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一个重大突破……这4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有出海谋生的历史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写出材料一中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4分)根据材料概括它们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4分)材料二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2)材料二中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三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开)报告中明确表示,股份制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利用的。只要由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属于公有制企业。如果只是一味地争执形式问题,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将难以深入,也建不起现代企业制度。(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2分)这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哪一经济体制?(2分)(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2分)18.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17分)第12页共12页,参考答案一、1.B2.C3.B4.C5.B6.C7.D8.A9.A10.B11.A12.D13.B14.C15.D二、16.(1)答案:最高利益:工业化。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答出两点即可)(2)答案:土地改革。“社”分别指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杜。(3)答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4)答案: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或改革开放),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阶级斗争、经济建设(5)答案:要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科学编制规划;要尊重客观规律;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1)答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条件:①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②有出海谋生的历史传统;③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④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答案:开放14个沿海城市(3)答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答案: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8.答案:示例:题目: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内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逐渐走向富强。第12页共12页,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2.某同学利用下面的《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结论应是()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3.1956年,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铁器社、西塘木器社等五个合作社,增添了5部58匹马力的引擎,陆续购置了钻床、锯板机、锯片等生产工具。由此可知,该县合作社()A.实现了完全机械化生产B.加快了生产设备更新改造C.完成了木器业公私合营D.带动了周边邻县先后入社4.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B.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C.国民经济的调整D.“拨乱反正”的开展5.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诺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化大革命”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经过“第三次反思”,中国人取得的核心成果是()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B.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C.确立“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D.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6.第12页共12页,1979年1月8日时任厂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放珠江三角洲7.“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对价格的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公私合营B.经济特区C.国有企业改革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A.发展科教兴国战略B.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下图是两张纪念邮票,邮票上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管理制度。这二者的相同点是()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都拥有独立的立法权C.都由国家统一行使主权D.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10.“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1.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宣布放宽对华人员来往和交流的限制,减少美国舰队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此举意在()A.改善与中国的关系B.使中国重返联合国C.促使中国改革开放D.离间中国与苏联12.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第12页共12页,1979年是主权型外交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经济发展型外交阶段;现在开始步入的新阶段,是大国责任型外交阶段。下列外交活动属于第二阶段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13.1970年5月28日,英国《约克郡邮报》在题为《中国的胜利》社论中说:“这个围绕地球旋转的装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中国现在是一个强国——一个走在前列的强国。”此社论评论的是()A.中程导弹技术研制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载人航天愿望顺利实现14.针对中国原子弹首爆成功事件,美联社撰文称“中国将在今年,至迟1965年进入联合国”。美联社的预判()A.确实与后来的事实相吻合B.改变了美国围堵中国的策略C.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恐慌D.说明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15.用微信聊天、手机移动支付、发微博记事、5G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D.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二、非选择题(16题21分,17题17分,18题17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材料二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第12页共12页,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革命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标志。(4分)分析“第二步”的胜利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阐述)(2分)(2)据材料二指出发展“工业化"的根本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人民的“积极奋斗”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辉的起点”是指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2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严重的挫折”产生的根源。(2分)(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梦的实践进程中获得的启示。(3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材料二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0》材料三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第12页共1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提炼材料一的核心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被视作"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由。(4分)指出材料二中“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这些思想理论的共同作用。(3分)18.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反映内容的比较)(17分)参考答案第12页共12页,一、1.C2.A3.B4.C5.A6.B7.D8.C9.C10.A11.A12.D13.C14.D15.D二、16.(1)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答案:工业化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足,没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4)答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17.(1)答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答案:“南方谈话”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答案: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等18.答案:示例: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以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条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奠定了经济基础。第12页共1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3-26 21:48:30 页数:12
价格:¥8.88 大小:236.38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