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4)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5)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7)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我品读着岳飞书于《出师表》之后的“跋”第16页共16页 。我的耳边,响起了八百多年前岳飞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闪现起岳飞当夜不寐时点燃的烛火。岳飞瞻仰武侯祠时泪下如雨,继而坐以待旦、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吗?一位,少时母亲就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的叮咛;一位,在危急存亡之秋向历史和苍生许下“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的誓言。虽然异代而处,却是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和另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的隔代相呼,是一颗高贵的心和另一颗高贵的心的遥相感应,八百多年后的今日春夜,我倾听的是江南夜雨,更是那英雄二重奏的kēng然和鸣。(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不寐(  )瞻仰(  )鞠躬尽cuì(  )kēng(  )然和鸣(2)下列短语与“精忠报国”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认真研究  B.前途无量C.风花雪月  D.消灭干净(3)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4)请把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3.班级围绕“名著整本书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4分)活动一 小说荐读(1)小木同学在班级小说荐读活动中列出了以下书单,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10分)推荐书单古典小说:《西游记》《儒林外史》  现代小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第16页共16页 外国小说:《简·爱》《海底两万里》网络小说:《斗罗大陆》《诛仙》①书单中有一本书归类错误,这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下面是同学们对书单内容的讨论,请你补全对话。(6分)小明:这么多书,我们应从哪一本读起呢?大力:我觉得可以从《西游记》读起,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复句表述)。小明:好,好。那就先读《西游记》吧。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大力:我觉得还是采取精读和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方法来阅读比较好。如精读“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它的情节一波三折,先后写到了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白骨精假扮的村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至于那些不太精彩的内容,如描写打斗场面的诗词,一眼扫之就可以了。小明:好的,谢谢你的建议。③书单推荐的“网络小说”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是某同学的观点,其中有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我认为网络小说不应被列入推荐书单。因为网络小说基本上大多粗制滥造,艺术性和思想性不高。而经典小说艺术成就高,思想深刻,历经时间考验,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第16页共16页 活动二 读后有感(2)下面是四位同学拟写的读后感标题,请根据标题选择对应的书名。(只填选项)(4分)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________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________有感③从士林群像观时弊——读________有感④想象预见未来——读________有感书名A.《朝花夕拾》    B.《简·爱》C.《海底两万里》   D.《儒林外史》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1分)珍惜那些麻烦你的人刘世河①父亲在老家算是半拉木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父亲师出无门,所有木工活儿的手艺皆属自学成才。而让我曾一度颇为不解的是,父亲虽不以此为业,但却颇喜欢置办工具,锛凿斧锯,样样俱全。如此一来,倒是大大方便了四邻八舍的乡亲们。谁家要是锯块木头、安个锄把啥的,便会很顺脚来我们家借。每每父亲不但笑脸相迎,而且一旦遇到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和一窍不通的主儿,还会连人带工具一块被“借”走。②每次被帮的那人,都会很感激地说着客套话:真不好意思,又给你添麻烦了。第16页共16页 ③“不麻烦,顺手的事儿。”父亲爽朗地笑着,随后便大步流星地跟着人家走了。【甲】④因为有时候恰巧赶上吃饭,或者自己手头也正有活儿在忙,父亲却也二话不说,立马就走,所以母亲难免会唠叨两句。父亲并不急,还很耐心地对母亲说:“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是举手之劳给人帮帮忙,其次便是对咱这些工具的一种保护。另外咱不要怕麻烦,人家之所以肯来麻烦你,那就说明人家觉得你这人还行。不就是搭会儿工夫的事儿吗,再说你那工具闲着也是闲着,长期不用,弄不好还会生锈呢。”⑤【乙】而让母亲以及我们全家人都彻底折服的是在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盖房时的“盛况”。那也是我记事以来我们家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兴土木。⑥众所周知,修房盖屋和婚丧嫁娶乃乡下人的两件头等大事。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什么包工头和建筑队啥的,所以谁家建房盖屋的都是靠乡亲们义务来帮忙,东家只需尽其所能地管管饭就可。记得那年村里同时盖屋的有两家,一家是我们家,还有一家就是村西头的奎爷家。奎爷当时在镇上的供销社干经理,整天大背头梳得锃亮,走路老爱仰着头背着手,很有派的样子。大概是总觉得自己无求于这些穷乡亲吧,反正他只要一进家,就马上大门紧闭,跟村里人鲜有来往。⑦奎爷不但走南闯北的见过大世面,而且还是我们村的首富。所以一不小心跟他家赶在一块盖屋,母亲甚是发愁。因为同样是帮忙,人家奎爷家喊出的伙食是猪肉白菜炖豆腐加净面的大白馒头,而且还有好酒好烟好茶叶随便享用。而我们家的条件却只能是玉米面的窝头加不见丁点儿荤腥的菠菜汤。烟酒倒也备了,不过只能是旱烟和廉价的散白酒。第16页共16页 ⑧可是,出乎母亲预料的是,那天一大早,乡亲们就好像相互约好了似的,呼啦啦地涌进了我们的家院,有的怀里还抱着两棵白菜,或者几棵大葱,一把香菜。大家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而听他们议论说,那天西头的奎爷家却只有两三个人过去,而且还都是他自家的族亲。⑨【丙】也正是这件事情之后,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全家人的面前,一下子就高大起来。变化最大的当属母亲,再遇父亲连人带工具一块被“借”走的事情时,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会笑脸相送。【丁】⑩后来,我参军离开家乡,然后又转业到了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受父亲影响,平日里不管是对同楼而居的邻居,还是同舟共济的同事,亦或素昧平生的路人,只要有求于我,我都尽力为之,能力所及的事儿自不必说,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也会实言相告。尤其那些老家来的亲戚或者发小、同学和战友,只要找到我,我都会热情款待,最起码让他们在异乡,多多少少也能体会到一丝举目有亲的温暖。⑪每当目送他们满意而归的背影,我都感动地想:一个人在世间行走,其实就是生活在相互的麻烦之中,在麻烦之中解决事情,在事情之中化解麻烦,继而在麻烦与被麻烦中加深感情,体现价值,这就是生活,不要怕,更不必躲,因为倘若果真有一天,当孩子不再麻烦你的时候,他可能已经长大成人远离你了;当父母不再麻烦你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当朋友不再麻烦你的时候,你们之间可能已经有隔阂了。⑫所以,请好好珍惜身边那些麻烦过你和曾经被你麻烦过,亦或正在麻烦着你的人吧!因为正是这些“麻烦”才让你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加丰盈,也更有况味。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3分)第16页共16页 母亲虽尚有余怨,但却不再唠叨。A.【甲】    B.【乙】    C.【丙】    D.【丁】5.结合全文,围绕“我们”家人对父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变化来补充故事情节。(4分)①父亲热心助人,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有余怨却不再唠叨。→③邻居助“我”家盖房后,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写奎爷家和“我”家同一天盖房的目的是什么?(6分)7.请简要分析本文从“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好处。(4分)8.文章第⑪、⑫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二](19分)做一颗彩色的露珠杜 旌第16页共16页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我们也会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初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话了去”第16页共16页 。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10.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11.请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3分)首先提出分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论证,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12.文中说“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一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4分)第16页共16页 13.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4分)[三](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说苑》)第16页共16页 【注释】①舍人:战国至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⑤务:一心,一定。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吴王欲伐荆 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16.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或提炼出一个成语。(2分)17.请从方式和结果两方面比较邹忌和少孺子进谏的相同点。(4分)第16页共16页 三、写作(55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55分)在我们的生命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提醒,处身自然的意外警示……请以《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要工整,美观,大方。第16页共16页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蹴尔而与之 (2)会挽雕弓如满月(3)飞镜又重磨 (4)吹笛到天明 (5)一抹晚烟荒戍垒(6)英雄末路当磨折 (7)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8)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2.(1)mèi zhān 瘁 铿 (2)A (3)比喻(4)示例:这就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3.(1)①《朝花夕拾》 点拨:《朝花夕拾》是散文集,而不是现代小说。②示例:不但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且人物个性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跳读 三打白骨精(或: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老妇人 老汉 点拨:复句需抓住小说的主要特色来写。③删去“基本上”或“大多”。(2)①B ②A ③D ④C 二、[一]4.B5.①母亲唠叨,不满 ②父亲解释原因 ③“我们”全家彻底折服④“我”深受父亲影响,待人处事都以父亲为榜样6.①乡亲们知恩图报帮“我”家修房盖屋的言行,侧面表现了父亲热心无私,乐于助人的高大形象。②盖房事件是“我们”全家对父亲平时热心助人的做法彻底折服的关键,为下文“我”待人接物深受父亲影响的情节做铺垫。③乡亲们在对待奎爷家和“我”家盖房时的表现一冷一热,对比鲜明,反映了奎爷和父亲平时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带来的不同结果,突出了文章“助人也是助己”的主旨。第16页共16页 7.①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②“我”既是父亲毫无怨言热心帮助乡亲们的见证者,也是父亲无私助人、乐于奉献精神的继承者,从“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既能表明父亲的所作所为对“我”为人处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也能由“我”的感动和思考,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地点明文章的主旨。8.抒情和议论,表达了“我”对“麻烦”的理解与思考,抒发了“我”内心的感动和满足,照应题目,卒章显志,巧妙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即在相互帮助、相互依赖中充实人生,体现人生价值。[二]9.示例一:人要学会适应。 示例二:人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10.举例论证。用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的学者的事例,具体论证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论点(观点)。11.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列举在巴黎人们适应安静的环境的事例 适应安静的环境,境界也会得到提升12.示例:鲁滨逊在航海途中不幸遭遇风暴,船只触礁,船上唯有他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他充分利用岛上的一切,生活了28年,最终获救。点拨:举一个因适应环境而取得成功的正面事例即可。13.示例:我们升入新的学校后,要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新同学友好相处,带着热情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胆怯,不多疑,真正地融入新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加精彩的生活。[三]14.(1)拜见 (2)确实 (3)偏爱第16页共16页 (4)进攻,征伐 (5)祸患,灾难15.(1)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和庭院内像集市一样。(2)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16.示例:甲:门庭若市;从谏如流。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7.两个人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两个人的君王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乙参考译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有进谏的人,处死!”吴王的亲近之人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三、18.思路点拨:这个题目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成“一次意外惊喜”样式的内容;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论述生命奇迹的意义。写记叙文,可以具体地描述一件事,近似文学笔法;也可概括地描写数件事,近似新闻报道的语言,虽概括但实在。最好的写法是,宜将“享受”与“惊喜”融会贯通起来,写出“惊喜”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使文笔臻于化境。要防止叙述的幼稚化,违背常识、常理、常情,写得琐屑乏味,或者轻描淡写,写得像过眼烟云。写议论文,首先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把道理和感悟论述清楚,论述透彻。特别要重视运用新鲜、深刻、精到的例证。要避免语言的干瘪,空洞,流于一般的议论。“语言华美”要有实在精美的思想内容作为支撑和依托,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语言美,没有实在内容,舍本求末。无论什么文体,都要讲究章法,形成结构之美。不要写成不伦不类的“第16页共16页 四不像”。 例文略。第16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08 09:47:4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61.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