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3.理解,积累“震撼、瞥见、劫掠、惊骇”等词语。4.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重难点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短文的深刻内涵。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二、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诗作《历代传说集》等。二、写作背景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全人类立场上,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书信。四、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箱箧(qiè)珐琅(fà)(láng)眼花缭乱(liáo)惊骇(hài)赃物(zāng)晨曦(xī)瞥见(piē)劫掠(jié)2.解释下面的词语。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箱箧:箱子。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转述巴特勒来信的观点和目的,点明写信的原因。 第二部分(2-10):作者高度赞美圆明园的灿烂辉煌,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六、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如何理解这种立场?明确: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3.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是什么目的?明确: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胜利”捧场。4.文章第2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作者的看法。5.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6.此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圆明园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从建筑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来描述。作者借助想象从多方面极力铺陈,意在引导读者感受圆明园的美丽神奇,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焚毀圆明园的罪恶做铺垫,这样更能激起世界人民对美好的东西被毀灭的痛惜之情。7.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8.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明确: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盜洗劫,一个强盜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9.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明确: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10.“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千,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明确:反语。这一句中的“更彻底,更漂亮”就是反语。接着又称之为“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更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文章的最后,作者又将所有的谴责说成是“全部赞誉”,再次对侵略者进行了尖锐而辛辣的讽刺。11.列举文章所运用的对比手法。明确: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对比,突出了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12.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解析:法兰西政府入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1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归结全文;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蔑视之情。 七、合作探究雨果的高贵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雨果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他能将政府与人民区别开来,抗议政府犯罪行,指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2)他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精辟的。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超人的民族”。八、本文主旨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九、文本特色1.运用反语,讽刺有力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等反语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将自己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2.运用多种表现手法(1)作者发挥想象,从建筑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为后文批判英法联军做了铺垫。(2)作者运用类比手法,将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进行比较,突出圆明园在世界上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明确指出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 ,是亚洲文明的代表。在铺陈、类比的过程中,作者以热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展现出浪漫主义作家行文的语言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3)作者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劫掠后的“荡然无存”相对比,表明了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滔天罪恶的严厉谴责,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课后作业作者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时,多次运用反语,大大强化了讽刺效果。请你也运用反语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自己的心理活动或立场态度。(100字左右)示例:父亲听说我感冒了,非要到城里的学校来看我,想到父亲晒黑的险,粗糙的庄稼人的手,我忍不住打电话给他,可嘱他几点来,来的时候穿哪件衣服……要挂电话时,父亲却突然说:“妞儿,要不我就不去了,反正你感冒也不是很厉害,”后来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一定伤了父亲的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25 15:12:10 页数:6
价格:¥7 大小:30.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