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匹配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匹配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3
2
/73
3
/73
4
/73
剩余6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10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第2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时故事导入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君臣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故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只好带晏子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呢?”晏子不卑不亢地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君那里去,无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无能的国君那里去。我晏婴是齐国最无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国来了。”楚王自讨没趣。 古往今来,有许多优秀的外交家凭借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维护了国家尊严,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上面故事中的晏子就是其中一位。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战国策》里的一位外交家——唐雎,他凭借个人能力,取得了外交抗争的胜利,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10唐雎不辱使命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读准易错字音。 唐雎(jū)怫然(fú)徒跣(xiǎn)抢地(qiānɡ)韩傀(ɡuī)要离(yāo)休祲(jìn)缟素(ɡǎo)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历史背景: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属小国,仅方圆五十里。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策士唐雎到秦国谈判,以期摆脱当时的危险处境,接着就有了本课的故事。 初读课文默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将难理解的词句标出。小组合作,将各自不明白意思的字词提出来,结合课下注释,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若有讨论未果的字词,请组长记录下来。 (1)通假字。①故不错意也(“错”同“措”,置、安放)②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2)古今异义。古义:这样,如此例句:非若是也今义:判断动词是只,仅仅例句:岂直五百里哉直古义:今义:跟“曲”相对 交换例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易古义:今义: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即使这样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义:今义:表转折的关联词,与“但是”连用 道歉例句:长跪而谢之谢古义:今义:感谢吉祥例句:休祲降于天休古义:今义:休息 屈服例句:秦王色挠挠古义:今义:(用手指)轻轻地抓只,仅仅例句:徒以有先生也徒古义:今义:徒弟,学生 (3)一词多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出使)使虽然(指示代词,这样)秦王怫然怒(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 此庸夫之怒也(名词,成年男子)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夫怒秦王怫然怒(动词,发怒)怀怒未发(名词,愤怒、怒气) 受地于先王(介词,从)仓鹰击于殿上(介词,到)请广于君(介词,向)于徒亦免冠徒跣(动词,裸露)徒以有先生也(副词,只、仅仅) 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而者以君为长者(代词,……的人)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 以头抢地尔(介词,用、拿)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以君为长者(介词,把)以 (4)词类活用。①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②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④伏尸百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⑤流血千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⑥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旁白、秦王的使者、安陵君、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熟悉故事 古代文言文中常用虚词表示语气。阅读教材P53课后习题第三题,体会标红词语的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第一个“也”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第二个“也”表示陈述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第一个“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第二个“哉”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第一个“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第二个“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与臣而将四矣。甚矣,汝之不惠!第一个“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第二个“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主理解句子意思,画出难理解的句子。疏通文意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③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④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⑤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根据前面对句子的理解,借助参考书,疏通文意。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您说的)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 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 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 横尸在地的是两个人,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背诵全文。课后作业 第2课时检查背诵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看看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 理清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结构图示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利诱之)安陵君愿终守之,弗敢易(明辨之)秦王逆寡人、轻寡人(盛气凌人)唐雎虽千里不易,岂直五百里(从容答辩)天子之怒(武力恐吓)布衣之怒(针锋相对)长跪而谢(折服)挺剑而起(不辱使命) 开端:秦王想以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拒绝。发展: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从容不迫地解释。 高潮:秦王与唐雎争论“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唐雎挺剑而起。结局:秦王屈服。 读一读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和性格。通过具体分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揣摩语言背后体现的人物心理及性格。分析人物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现了秦王的盛气凌人、狡诈。②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了秦王的无理、蛮横。 ③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了秦王的咄咄逼人。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现了唐雎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⑤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表现了秦王的骄横狂妄、不可一世。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现了唐雎的毫不示弱、据理反击。⑦与臣而将四矣。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⑧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了秦王的恐惧、前倨后恭。 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说“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他们各自想表达什么意思?“天子之怒”是秦王恐吓唐雎的话,意思是如果唐雎惹怒自己,他就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秦王若要强占安陵,唐雎现在就要刺杀他,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秦王是真心想“易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秦王并非真心易地,而是意在吞并。从“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从秦王被安陵君拒绝后不悦,被唐雎拒绝后发怒,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意图。 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三处,这些词语串联起秦王情绪的变化。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要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 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士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安陵国君臣坚贞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映,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概括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点。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唐雎: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正气凛然。 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品味语言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此处唐雎的回答,既保持了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的谦恭和礼貌,又委婉地回应了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正当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 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得鲜明有力,同时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唐雎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坚定态度。 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唐雎外交手段的技巧“巧”在哪里? ①“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先用屈从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然后又说出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明并非有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②“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秦王见目的达不到,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而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 ③“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不会轻易屈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为,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形象?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 由于文章始终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和行为遵循“刺激—反应”模式平行而下,自然形成了对比,造成了映衬互见的效果。如围绕易地问题,就有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坚守,有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抗争;在意志较量方面, 则有“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气;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作者为了追求夸张、强化的效果,多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如秦王说“灭韩亡魏”,目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唐雎罗列刺客的壮举,也表明了血拼到底的气概。秦王先说“灭韩亡魏”,气势夺人;后说“韩、魏灭亡”,辞格已卑。这些生动的描写,极大地凸显了人物性格。 拓展延伸唐雎、专诸、聂政、要离都是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请你再列举两位这样的英雄,并谈谈他们的精神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热血男儿奋发图强;又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变法图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位仁人志士勇往直前。 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强国的压迫。增强综合国力,众志成城,抵御外侮。 学完本课后,我们认识了不卑不亢、敢于斗争的古代外交家唐雎。言语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一次言语战争的胜利,竟可以免去一国可能要遭受的战争苦难。在生活中,当遇到冲突时,我们也应该多学习运用语言技巧化解冲突,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以小组为单位,课下编排课本剧。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欲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使秦原因斗争经过取得胜利安陵君:愿终守之抵制骗局反击护国秦王:轻寡人与唐雎:千里不易秦王:天子之怒唐雎:士之怒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唐雎不辱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练(二)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过关练(二)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
部编版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教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1-08 12:00:03
页数:73
价格:¥3
大小:3.92 M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