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消息二则》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 消息二则1.了解消息的要素以及结构,理清文章内容、层次。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3.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感和立场。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已经失去了战略防御能力,但仍有204万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烟幕,构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堑,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个军团,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了解文体知识世间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读报纸、看电视等方式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这些内容就是“新闻”,根据你所知道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什么是新闻?它有什么特点?新闻的要素是什么?明确: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2.新闻在结构上分为哪五部分?明确:标题:引题、主题、副题。“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副题,“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是主题;“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是主题,“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李克强王沪宁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是副题。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结语:是新闻的结尾。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里,不是每一篇新闻都有。目标导学二: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基本内容1.读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从标题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提示:找六要素)明确:何人:我三十万大军明确:何事:胜利南渡长江2.读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信息?和标题相比,包含的要素更多还是更少?,明确:何时:二十一日明确:何地:长江明确:何人: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明确:何事:渡过长江明确:标题和导语都概括了消息内容,但是标题更简洁,导语更详细。3.读标题•读导语找到标题和导语里表述相同内容的词语,分析标题和导语的语言特点。明确:标题中的“何人”是“我三十万大军”导语中的“何人”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明确:标题中的“何事”是“胜利南渡长江”导语中的“何事”是“渡过长江”明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标题的语言特点是简洁、醒目,导语的语言特点是准确。4.读主体部分,思考(1)主体是否有导语未交待的要素?相同要素的表述有何不同?体现了主体部分的什么特点?明确:主体部分交代了六要素的“如何”,即事情具体的发展。对“何时”“何地”的介绍更加详细,而且描写了战争场景。特点:主体要素更完整,表述更详细。(2)整篇消息缺了哪一个要素?为什么不交代这个要素?明确:是“何故”。因为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玩弄阴谋天下人皆知。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感情1.细读主体部分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结合具体用词,赏析其表达效果,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明确: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了三个多月”与“摧枯拉朽”形成强烈对比,三个成语连用写出了敌军溃退之势,反衬出我军的英勇,而且暗含讽刺。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万船”“直取”写出了我军的气势与英勇;“不到”“即已”写出了我军的进展神速和敌军的不堪一击;“突破”“占领”用词准确,“现正向”凝练有力,“进击”用词典雅、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这段话表现了作者对我军英勇善战的赞扬、胜利的喜悦和取得最终胜利的自信。2.读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明确:“英雄式的”“坚决地”等词语豪迈地展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含而不露地对整个战役的走向做了预判。3.电头有什么作用?这则新闻“导语”前的“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称之为“点头”,电头有什么作用呢?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标注时间,体现了新闻及时性的特点。,三、板书设计消息二则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新闻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第2课时一、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把握基本内容,赏析语言特点1.两则消息表述的是同一件事情,比较一下标题的不同之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样表述结果,为何第二篇用“横渡”,而不是直观的“南渡”?明确:“横渡”的意思是横穿水面到达彼岸,不仅说明了客观事实,还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勇往直前,而且这个词读来更有气势,又表达了胜利的豪情。2.运用第一课学到的方法,学习第二则消息,分三小组,探究下面三个问题。第一组:找到新闻的六要素。第二组: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第三组:这篇新闻语言还兼具典雅与口语化的特点,你能找到相关词句吗?(1)明确:新闻六要素“何时”是“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何地”是“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何人”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何事”是“横渡长江”“何故”无“如何”是“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2)真实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明确:①真实准确“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读过三十万人”中的“二十四小时内”,“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中的“大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中的“较为”,“冲破敌阵中的”“冲破”,“突破安庆、芜湖线”中的“突破”,“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的“突破”,“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等词语体现了新闻语言真实准确的特点。。②凝练“二十四小时内即已”中的“即已”(对比:就已经),“这一路现已占领”(对比:现在已经)“至发电时止”(对比: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对比:余下的部队)体现了新闻语言凝练的特点。(3)这篇新闻语言还兼具典雅与口语化的特点,你能找到相关词句吗?明确:①典雅“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中的“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体现了新闻语言典雅的特点。“然在二十一日下午二十二日……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中的“然”“业已”,②口语化“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中的“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4)本文有一处语句和“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能找到并作赏析吗?明确:“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又”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目标导学二:探究写作特色1.这篇消息比《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篇幅更长,因为它详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本文详写的内容。明确:(1)三路部队的作战过程。(2)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状况的原因分析。2.再读这两部分内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描写战争场面时是敌略我详,本文分析战场情况时却是敌详我略,本文这样安排有何好处?明确:(1)①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②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论;③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2)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军写得最详。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3)①我军之英勇通过对三路军队的展开的记述即可知,若这里再详细表述,则会重复;②详细分析敌军失败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以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二、拓展延伸按常规要求,消息就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就是客观叙述,作者不能抒情,不能评论,如实在有话要说,再另写言论。但是毛泽东的军事新闻稿还有“长我志气,瓦解敌军”的巨大作用,所以他并不完全遵照这个原则。阅读下面这篇毛泽东在三大战役期间写的消息,用我们学习课文时用的方法,分析毛泽东是如何运用文字来达到这个作用的。(PPT呈现)三、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特点:情感鲜明,真实准确、凝练,典雅、口语化艺术特色:详略得当可取之处抓住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消息的要素以及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结合具体语句揣摩消息语言“真实准确、凝练、典雅口语化”,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消息“情感鲜明”的特点。不足之处总结写新闻的艺术特色略显笼统,结合当前报纸上、电视上的新闻简单分析一下,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1-24 14:39:35 页数:5
价格:¥9.99 大小:66.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