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 第2课时教学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3/19

4/19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2醉翁亭记第二课时\n导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导入\n导入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的真实感受。导入\n课文细读品味1.第1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①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用“望”“行”和“路转”,把读者的视线由“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引向“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再到“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最后推出“醉翁亭”。②作用:逐步交代清楚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将醉翁亭置于大的环境中,通过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n课文细读品味2.从第3段滁人出游的场面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为什么先从滁人游写起?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为后面的场面描写做铺垫,引出了太守醉。\n课文细读品味3.太守宴上,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太守宴“乐”之一: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食肥鱼,饮美酒。太守宴“乐”之二:就地取材,食野味菜蔬。太守宴“乐”之三:投壶、下棋、觥筹交错。\n课文细读品味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描写太守时又着眼于一个“醉”字,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写出了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乐趣。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全文的主旨。\n1.[发散思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请你仔细阅读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相同点:①主题相同:表达的都是一种忧国忧民、以民以国(君)为重的情感。②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课文全篇探究\n不同点:①表达方式不同:《岳阳楼记》是直抒胸臆,作者直接道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而《醉翁亭记》是含蓄委婉且深沉的,作者把“与民同乐”的爱民情怀融入到了对山水风光和滁人出游的描写叙述中。②语言风格不同:《岳阳楼记》在语言上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醉翁亭记》则多用长句,特别是用了21个“也”字,使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课文全篇探究\n③结构特色不同:《岳阳楼记》先扼要记事再借景抒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从而使得文章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条理清晰而有波澜,引人入胜。《醉翁亭记》则以“乐”字提挈全篇、贯穿全文,使文章环环相扣,同时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照应,一气呵成,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课文全篇探究\n1.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对于一篇游记而言,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而乐亦无穷也”,写醉翁亭四周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是为了突出“乐亦无穷”,并借此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归纳总结特色总结\n2.语言优美,骈散结合。本文在语言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这在古代散文中极为少见。让人惊叹的是大量“也”“而”的使用并没有使文章显得拖沓呆板,反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美。“也”加强了语句的节奏感,使委婉的抒情气氛更浓烈,使行文潇洒自如;“而”使文章舒缓自如而抑扬有致,使作者悠然自得的姿态得以充分表现。另外本文散中有整的句式,显得错落有致,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别有韵味。归纳总结\n3.由远到近,移步换景。第①段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写醉翁亭,而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先从远处落笔,写“环滁皆山也”,这是站在滁州城远望所见。接着作者牵着读者的视线“望”“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随后读者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这时景物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离醉翁亭也越来越近,“山行六七里”之后,便到达酿泉。最后描写醉翁亭。这种写法既交代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又使得景物具有层次感。归纳总结\n原文: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课文拓展积累国学经典\n译文:因此,圣人要想统治人民,就必须言辞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因此,圣人虽然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拥戴(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课文拓展积累\n投壶游戏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进行的一种投掷游戏,是一项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把箭向壶里投代替。传统文化课文拓展积累\n久而久之,投壶就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投壶在战国时得到很大发展,当时的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项活动,正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秦汉以后,投壶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不再像汉唐那样盛行,仅断断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课文拓展积累\n课文拓展积累\n完成“课文核心内容探究”和“课文阅读拓展练”课后作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3 18:22:04 页数:19
价格:¥5 大小:4.72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