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
>
四年级下册
>
第五单元
>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带目录)附单元概要、知识点汇总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带目录)附单元概要、知识点汇总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1
2
/31
剩余2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附单元概要分析、知识点归纳单元目录16海上日出17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习作:游___第五单元16《海上日出》教案一、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自然之景”为话题。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文章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作者着力描写晴天和有云天气时日出的过程,通过颜色和亮度等方面的变化,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这种动态的自然景观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霞、范、纵、刹、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品悟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学习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四、说教法和学法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品词析句感受壮观2、以读代讲体会情感拓展延伸读中学写3、情景创设激活想象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圈点批注、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随文入境;探究想象、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我分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本课时我分五步来进行:(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三)品词析句,感受壮观;(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朗诵诗句“一轮浮海面,碧水漾金光。白絮含羞色,银沙换赤装。”让学生认真听后回答“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出示日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看海上日出的景象吗?”那么这节课咱们一起随巴金爷爷去海上看日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的确,好的开头使课堂成功一半。因为我们地处内陆地带,学生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这种开课设计就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完成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3、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先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然后让学生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晴天时有云时)最后让学生谈读文后的感受。“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感受?”(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完成识字目标,引导学生谈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既培养了学生迅速捕捉文章意象的能力,又为后面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三)品词析句,感受壮美初读课文后,学生已初步感知海上日出是奇观,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品读课文,在读中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在第1自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周围很静”、“常常”体会作者对日出的热爱和不懈观察,也为后面感悟写法铺垫。我把重点放在2、3自然的教学中。1、默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天空哪些景色的变化写出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用“—”画出相关语句。2、文中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里?用“﹏”画下来,并在旁作批注。(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会批注式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体现了自主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组织集体交流。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色彩变化的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并适时指导读出色彩变化之美。作者用哪些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课件出示)“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突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1)首先抓住“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感受太阳升起过程的吃力、艰难,用手势表示“一纵一纵”体会太阳使劲而艰难地往上升的感觉“真的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相机结合资料和生活经验了解这一现象蕴含的科学道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一情景表现出来。(2)其次抓住“冲破”、“跳出”,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下文体会太阳不懈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并补充巴金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进一步感悟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从而体会作者向往光明的喜悦之情,并指导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太阳奋发向上的形象和作者兴奋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学生感悟出发,调动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老师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品味入境感受日出雄浑壮观的生命之美,体验冲破一切阻碍的愉悦之美。把最初的感悟引向深入。从而突破重难点)。(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归整体,让学生观看太阳升起的画面(课件播放)配乐,师动情描述。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变化过程的?”你能用“首先—然后—最后”把日出景象描绘出来吗?(设计意图: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重现日出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序复述太阳升起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渗透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1、师生合作读2、3自然段(配乐)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2、3自然段(设计意图:在背诵的过程中丰富词汇量;加强语感;感受课文的布局谋篇……) 四、说板书海上日出冲,跳上升晴天时 露半边 有云时红霞浅蓝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文章的时间顺序,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起来思路清晰。2、做到了读写结合,我认为这是此次教学的一个亮点。学生练笔写完了,让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并在班上朗读,不仅鼓励了写得好的学生,也鞭策了写得差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没有讲解课文的生字词,应该有所讲解;其次,没有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不够透彻;再次,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小组讨论,说明上课没有照顾到个别学生,以后会多鼓励这样的学生。改进措施:下次再上课时,在分析文章之前先要对生字词讲解一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文章前先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分析课文深层含义。个别学生在分析关键词句的环节中没有参与,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下次我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并给予帮助。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二、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哪里的景色是怎样的?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3.讨论理解:“记”是什么意思。(记载)4.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5、过渡: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2.检查自读情况。(l)出示电脑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①读一读,说一说是怎样记忆生字的。②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额”字。(2)指学生轮读课文,随机正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教师小结: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板块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2.探究2、3自然段。(l)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a.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b.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c.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②交流对第3自然段的理解。a.教师: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b.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C.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5)小结:第2、3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板块四、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课文。写会生字词。2.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说说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吧!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景1.自学第4-7自然段。(1)默读思考:作者在外洞、孔隙、内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什么感受?(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小组讨论交流。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经过说清楚的,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船的“小”,由外洞到内洞的“窄”,注意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方法。)教师:课文中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让学生各谈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①出示电脑课件,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②感情朗读第6、7自然段。③质疑问难,合作解疑。a.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学生可能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太像”。经过争论可逐步得出结论: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b.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C.“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应上文“泉水”。4.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这段讲什么?(乘船出洞)三、总结全文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四、拓展延伸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先分小组设计“外洞”、“孔隙”、“内洞”处的解说词,再轮流担当导游。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五、板书设计 游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程 外洞见闻 孔隙:窄小感受 内洞六、教学反思1、课堂应该注意师生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2、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3、今后还要注意课件的使用,借助多媒体和其他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习作例文》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教学策略把握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找准训练目标。▶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1)师导入: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出示两篇课文的插图)(3)回顾主要内容。①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②生回答。2.回顾写作方法。(1)师引导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2)根据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出示:按一定的顺序。3.导入新课。(1)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板块二学习例文1.学习《颐和园》。(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①师: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②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③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这是美丽_______________的颐和园。④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美丽)⑤师引导:你从哪个句子中找到这个词的?(生交流)⑥课件出示句子。⑦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2)探究讨论,找过渡句。①师引导: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②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③课件出示句子。④生朗读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⑤师引导: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⑥预设:这些句子不仅介绍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还点明了游览的地点。⑦生根据过渡句画路线图。⑧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课件出示: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3)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①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②生默读课文,结合批注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师随机点拨。a.长廊。(课件出示段落)预设1:第1句“来到有名的长廊”不仅点明游览的地点,还总写了长廊的“长”。预设2:通过数据具体描写了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预设3:用横槛上的画、两旁的花木突出了长廊的“美”。生齐读。b.万寿山脚下。(课件出示段落)预设1:联系旁边的批注“抬头一看”,我知道了原来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预设2:作者写佛香阁,突出了它位置很“高”,从“耸立”和下文中的“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感受到。c.昆明湖。(课件出示段落)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引导:你认为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预设:静)师顺势引导: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读出了昆明湖的“静”?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③师:默读旁边的批注,有什么收获?(生交流)④师小结: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既写出了湖水的静和绿,也是他游昆明湖的感受。“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是他的见闻,作者就是通过写自己的感受和见闻,将昆明湖“静”的特点写清楚的。(4)总结学法。师: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先找出中心句,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依据课文内容画出游览路线图,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点,最后联系旁边的批注和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板书:画路线图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过渡句)2.按照《颐和园》的学法自学《七月的天山》。(1)师引导:接下来我们运用学习《颐和园》的方法自学《七月的天山》。(2)生自学《七月的天山》,边读边思考。(3)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总结。①中心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②过渡句。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b.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c.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③路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④主要景点及特点。a.进入天山:主要写了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描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非常有条理。b.再往里走:主要写了天山的原始森林。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的声音来衬托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托它的稠密。c.走进天山深处:主要写了野花。描写野花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多美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方面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描写景物的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还要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有助于后面的作文指导。板块三总结运用1.归纳写法。(1)师引导:学习了两篇例文,你有什么收获?(2)生讨论后回答。预设1:描写景物时可以按移步换景的顺序写,由外到里,由高到低。预设2:可以运用衬托和比喻等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2.师归纳。(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描写景物时: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3.学以致用。(1)师:让我们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早晨的校园、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即景抒情。(2)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从语言学习到语言实践,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板书设计习作例文游览顺序景物特点“总—分—总”结构▶教学反思教学习作例文,有的老师认为,例文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源点”,有的老师则认为例文可能是限制学生思维的“镣铐”。我认为只要把握好例文使用的“度”,不需用时不要用,需要用时充分用,就能达到小学新课标中提到的“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的要求。教学时,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例文,知道描写景物的主要特点,再让学生根据过渡句,画出路线图,分析例文中作者是怎样将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最后要求学生运用《颐和园》的学法学习《七月的天山》。这节课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注重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立足文本去分析与理解,避免架空分析。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的时间,整节课从文意概括到重点品析、难点解读,基本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以点拨指导为主,较好地贯彻了高效课堂的理念。《习作:游___》教案一、教学目标1.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2.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3.先画出游览路线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教学难点: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三、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祖国的河山无限美,建筑有建筑的奇伟,山有山的博大,海有海的深长。这节课就请你拿起你的笔,描写下最让你心动的一处,向我们述说一段你的旅游经历吧!(揭示课题)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师:怎样把游览过的景点生动、形象地写下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板块二、理清条理,找准顺序1.按游览的顺序写。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游____》这篇作文时,“游”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老师在“游”字下打着重号)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七月的天山》的游览线索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老师板书:游览线: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游览线: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点拔: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1.你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①先┅┅然后┅┅再┅┅(这就叫做游踪)(板书:先┅┅然后┅┅再┅┅(这就叫做游踪))②《七月的天山》是抓住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代表性的景物刻画的,突出天山的美景。你也可以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所探讨的,可以概括为:言之有序。我们以上是文章的大框架,一篇文章真正有内涵的在于中间,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作是“猪肚”。你们游览过的地方哪一处给你印象最深刻?它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探究的重点问题。板块三、研究重点,具体描写1.赏析《七月的天山》。小组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的?汇报。所见:“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所闻:“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所感:“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给同桌说说吧!板书:色、形、大、光泽、动静结合┅┅2.写重点部分。现在就请你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的景物吧!①学生动笔写。②汇报。指导全班学生评议。③小组同学再修改。④小组内展示读。⑤组内推荐在全班展示。师: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在总结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先要安排好大的过程,选材要精,要选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或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有详有略,不要面面俱到。板块四、明确方法,总结写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写游览的方法是:(1)按游览先后顺序排一张游览线路图。(2)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它略写。(3)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4)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5)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形象描绘景物。(6)地点转换时,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2.小结: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的观察,是呆板的,肤浅的,乏味的,在观察时进行合理的想象,才可以使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鲜明,更深刻。板块五、独立思考,认真写作1.根据修改后的游览路线图写作文。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写具体。【板书设计】习作:游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详略得当运用修辞 巧妙过渡 真情实感【教学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交流写作素材,使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通过合作分享,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等难题。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项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教师的引导消除了学生畏惧习作的心理,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理清写作思路。把自我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第五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去写。2.本单元重点:(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的: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按照:外洞-洞口-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围绕“游览的顺序”选取了外洞、孔隙、内洞等景物来写的,并在这篇课文学会绘制游览路线图。在习作例文中,又一次强调制定游览路线图,习作中再次强调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再抓住重点景物,把自己游览的过程写下来。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6.海上日出作者围绕“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出了日出时太阳变化的过程。重点是看看课文是怎样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21.默读课文,说说日出时的景象。2.分析课文,知道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的。17.记金华的双龙洞本课围绕“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孔隙、内洞的景物。21.先整体感知,画出课文游览路线图。2.分析内容,看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哪些,哪些又是重点写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了解“写景物的顺序”有哪两种;学会将重要的景物写详细、写具体。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试着按照一定顺序写出观察到的附近景物。1学生讨论“写景物按照一定顺序”有哪些方法,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习作例文1教学《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说说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结合批注学习《颐和园》,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七月的天山》。习作:游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抓住重点景物,写游览过的景物,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定制的游览路线图写游览过的一处景物。选出材料后交流,互相提建议后修改。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字音1.易混的多音字hé(荷叶)xì(关系)荷hè(重荷)系jì(系绳子)2.易读错的字重荷(hè)镶边(xiāng)浙江(zhè)一簇(cù)臀部(tún)戈壁(gē)矫健(jiǎo)琉璃(liú)画舫(fǎng)蜿蜒(wānyán)颐和园(yí)一刹那(chà)二、词语听写扩大范围努力灿烂代替镶边紫色仅仅浙江罗列杜鹃森郁肩头移动额头石笋源头狭窄臀部石钟乳一刹那三、词语积累1.四字词语或浓或淡突兀森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神清气爽闪闪发光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蜿蜒无尽五彩缤纷重重叠叠斑斑点点2.词语搭配(夺目)的亮光(发光)的金边(灿烂)的亮光(好奇)的心情(深黑)的石洞(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倒垂)的杨柳(巨大)的雪峰(伟大)的奇观(细碎)的日影(耀眼)的霞光3.近义词夺目——耀眼分辨——辨别灿烂——绚烂森郁——葱郁拥挤——拥堵蜿蜒——绵延5.反义词清静——热闹伟大——渺小聚集——分散拥挤——宽松昏暗——明亮蜿蜒——笔直四、句子理解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品析: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冲破”“跳出”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这与前边“好像负着重荷似的”前后呼应,生动地写出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我”观海上日出时的感觉。2.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品析:作者在这里用“深红的圆东西”指太阳,既状太阳之形,又绘太阳之色,还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射得人眼睛发痛”,写阳光强烈,激发出人生发出光芒万丈的联想。联系上文太阳升起时的艰难,可以想到太阳上升时的不懈努力。五、课文理解1.《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勾画出一幅隽永绮丽、博大壮阔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渴求光明前程)的思想感情。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文章按(游览顺序)记述了作者去双龙洞途中所见的(风光)以及双龙洞的(奇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六、单元相关链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奇峰罗列峰峦雄伟水平如镜色彩明丽波澜壮阔海天一色风景如画依山傍水如诗如画山清水秀草长莺飞鸟语花香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课文11.我是一只小虫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课文10.沙滩上的童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课文9.枫树上的喜鹊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课文8.彩色的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总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4.中国美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3.“贝”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1.神州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6 19:04:04
页数:31
价格:¥10
大小:35.98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