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2、掌握课文生字词。3、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Ⅰ.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罗迦•费•因格,1948生,美国实业家,曾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等著作。二文体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及论证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法,直接阐明事物本质和规律,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文章。它一般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所需要证明的观点,即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主张、见解或态度。通常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除了一个中心论点,还有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枝。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或正确的判断,在形式上一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没有一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论点要正确、新颖、有意义。论据是议论文中说明论点的根据,是议论文的基础。可分为两类:(一)理论论据,即用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或理论权威经典论述作根据。(二)事实论据,即用具体可靠的事实(包括数据)来做根据。论据应可靠、充分有力,与论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论证是议论文中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是达到论点与论据统一的桥梁。通过论证,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一)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三)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四)、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方法点拨:掌握规律、熟练掌握论证方法:例证法:一般举出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形式上较易判断。6引证法:一般引用道理论据证明观点, 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的外在形式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马列主义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喻证法:往往用来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  对比论证法:一般要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有驳论文中还采用“归纳法”等。三整体感知宋代文学家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正是从这些观点生发开去,道出创新和创造的奥妙。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方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又论述了创造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了每个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要素。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维清晰。Ⅱ.预习自测3、掌握下列词语(1)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2)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3)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4)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8)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9)汲取(ji):吸取。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课文开头非常精彩,以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维方式,接着又以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5、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的?        点拨:总——分——总。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6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Ⅲ.我的疑问学习建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学习时间新知探究案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一、整体把握1、为什么说“事物正的确答案不止一个”?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3、本文告诉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5、联系课文所说“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否任何人具备呢?是否存在着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运用设问的作用。6、本文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二、感悟总结1.课文主旨:本文作者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富于创造性。作者认为,要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学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从论述的中心看,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文章标题和开头提出“事物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不是中心问题,而是为了引出本文论述的中心。(2)、从论述的思路看,本文开头分析“事物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从而引出文章中心问题,提出“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求,”接着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摆事实,讲道理,作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回答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的三个关键性的要素,表明意旨。2.写作特色6本文是一篇思辨色彩很浓的文章,但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人所接受。具体说来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三学习时间课后训练案基础训练题---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叫不简单一、基础知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A、性质(zhì)模式(mó)思维(wéi)汲取(jí)B、机械(jiè)压榨(zhà)充实(chōng)琐屑(xiè)C、媲美(pì)木讷(nè)怯懦(qiè)奇葩(pā)D、菜畦(qí)蹊跷(qī)喟然(kuì)鸟瞰(kàn)2、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A、锲而不舍路径缺乏模式B、根深蒂固恭喜关键像片C、不言而喻汲取灵感压榨D、孜孜不倦渊博波澜创意3、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根深蒂固(稳固);持之以恒(恒心);行之有效(效果)B、锲(雕刻)而不舍;轻(轻松)而易举;一事无成(成功)C、不言而喻(比喻);止步不前(前面);孜孜(勤勉)不倦D、学识渊(深)博;毫(一点儿)不相关;才貌非凡(平常)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有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一步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B、要有创新思维,必须活用知识和拥有知识。C、读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以后,使我们获益很多。D、在年级篮球比赛中,初三(6)班被我们班打败了。5、按要求概括下面一段文字。要求:①不超过18字;②不出现具体数字。有的人由于眼角膜变形,而普通眼镜又不理想,所以需要购买隐形眼镜,这些人约占购买隐形眼镜的1%;有的人为了进行某项运动或从事某项工作而购买这种眼镜,如拳击、游泳等运动或从事飞行、表演等工作,这些人约占20%6;有的人是为了外表好看而购买这种眼镜,这类人约占79%。答:二、文本阅读〈一〉《事物的正解答案不止一个》(节选)“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1、本段论述的观点是: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理由是什么?树立这种思维有何意义?请结合原文回答。3、文中加点“这样”“此”分别是指代什么?请结合原文解释。4、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D.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新的方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三、课堂延伸阅读《读永恒的书》一文,回答文后问题。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6勺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足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6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④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1.在文中,(1)“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2)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答:(1)(2)2.结合全文看,(1)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4分)答:(1)(2)3.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4分)答:四、拓展思考: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和他的老搭档范伟的小品《卖车》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范伟答错了吗?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请谈谈你的认识。五、随堂练笔有人说过:“想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创造力”。请先看图形“○”“△”,再展开联想写一段话。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5:02 页数:6
价格:¥3 大小:73.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