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4马说创新教案苏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马说》一、教学重点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二、教学难点学生能掌握文中一些重要的虚词用法以及句式特殊的语句。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①指名介绍作者②指名朗读,检查学生课前的朗读情况。【目标展示】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如“食、见、策、尽”“之、以”等。【新知研习】1.教师可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字音,停顿)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2.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并作纠正。3.学生齐读。⒋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自学课文,遇到疑难词句小组讨论,教师也可当堂释疑。⒌检查自学效果,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学生逐句翻译。教师对疑难句作适当指导并强调。句子: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解释:是:这、这种。  虽:虽然。   能:能力,本领。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常马:普通的马。等:一样。            安:怎么,哪里。6\n翻译:这样的马啊,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⒍师生归纳重要实词、虚词用法。⑴通假字:食:通“饲”喂养见:通“现”,显现材:通“才”才能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⑵虚词:而之其以而A.表转折可以译为“却,可是”B.表顺承可以不译 C.表并列D.表修饰之A.结构助词“的” B.代词,代人或物C.无意义,句中停顿 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其A.代词,代人或物 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D.反问语气词难道E.推测语气词恐怕以A.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C.介词用⑶实词:或:有时;骈:两马并驾;不可得:能够策:驱使;执:握;临:到(它)跟前;道:方法。⒎学生结合注释,课堂所学,自己再梳理一遍文意。⒏学生背诵,老师当堂检测。9.学生通读全文,回答:文中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6\n要点提示:比喻人才。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知识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这种写法叫什么手法?托物寓意10.小组交流: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明确:“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12.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归纳总结】这篇文言文有字的变读,如“食”“见”“石”的读音,因此我们应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读顺读通文章;此外文章的实词的用法也很多样,易混淆,在翻译句子上更要注意特殊句式,例如倒装句“马之千里者”等。【巩固拓展】《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你是千里马,是否一定要得到伯乐的赏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马说》创新教案(2)一、教学重点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难点6\n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检查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骈()死于槽枥之间其真无马邪()?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⒉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1)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才()(2)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3)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目标展示】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新知研习】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明确:作者之所以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补充时代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6\n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参考: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4.文章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答: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5.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答: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不以千里称也: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答:原文是反问加感叹,语气强烈,表达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讽刺及千里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后句是一个反问句,语气不如原文强烈,抒发的感情也不如原文浓烈。7.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4分)答: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饲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阐明的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归纳总结】6\n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比作“伯乐”,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巩固拓展】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伯乐,确实什么样的人才也会被埋没。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伯乐的作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提示:如果是伯乐,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发现人才。如果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也不能在家坐等伯乐上门,而要主动推销自己,让自己这块金子不被埋没,早日发光。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人才,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千里马。【预习指导】预习《紫藤萝瀑布》,解决生字词,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四、板书设计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物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1:48:37 页数:6
价格:¥3 大小:18.0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