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3 桂花雨精品教学设计(部编五上第一单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3.桂花雨【课前解析】《桂花雨》这篇课文,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教学过程】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1.教师引导: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学习了郭沫若笔下如诗一般优美的白鹭,作者用语言描绘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又一起读懂了许地山笔下朴实无华的落花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对比悟出的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请看大屏幕,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桂花)说起桂花,你了解多少呢?(出示课件3)\n预设1: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有很多的种类。预设2:桂花在南方比较常见,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香气很浓郁。预设3:桂花采摘下来还可以制作成桂花茶,还可以做成糕点。预设4:桂花被很多城市作为市花,很受人们欢迎。教师揭示课题:金秋十月,桂子飘香。题目中还有一个雨字,那什么是桂花雨呢?刚看到题目的同学是不是猜测了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下的雨呢?相信已经预习了课文的你已经找到答案了,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进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桂花雨》。教师板书(3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由学生不太了解的桂花入手,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和课上的交流,学生进一步对桂花有所了解,为接下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为体会桂花对于作者来说的情感做铺垫)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人,1949年赴台湾。作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5)教师引导读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认字。(1)(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交流:课前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看看下面的词语都会读吗?请在小组内交流你识记生字的方法吧!桂花木兰花箩筐台风糕饼至少完整杭州茶叶(2)学生组内交流学习。(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①(出示课件7)箩:是指用竹子编的一种盛粮食等的用具,所以是竹字头。②(出示课件8)杭:可结合“杭州”一词识记。教师过渡:的确,借助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能够很快记住这个字,相信写字表中的形声字你也能很快记住。(4)学习多音字。教师引导: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第1自然段有一个多音字?预设:盛。(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盛”有两个读音shèng和chéng,在课文中读shèng,还可以组词“盛大”,读chéng时,可以组词“盛饭、盛满”。\n教师出示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请学生选择读音。①今天这里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②他帮着食堂阿姨给我们盛()饭。预设:①shèng②chéng3.学习写字。(1)(出示课件10)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懂、糕、饼、浸、缠、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①(出示课件11)箩:注意和“萝卜”的“萝”进行区分,不要写成草字头;中间部分“四”的竖折弯要写成竖。②(出示课件12)糕:注意左半部分“米”末笔捺改点。③(出示课件13)浸:右半部分上面是“彐”,中间横笔右端不出头;右半部分中间“乛”写得稍宽,能盖住下面的“又”。④(出示课件14)捡:注意右半部分中间有一横,不要漏掉。学生再次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出示课件15)教师提出读文要求:再读课文,说说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预设1:桂花纷纷飘落,“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一场好香的雨,一幅好美的画。预设2:桂花雨和揺花乐是“我”心中珍藏的美好回忆。预设3:母亲念念不忘家乡的桂花香,桂花寄托着母亲的思乡之情。(出示课件16)2.(出示课件17)教师提出要求:想一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再读课文,利用学习单,梳理一下文章脉络。地点美好的回忆(事件)文中对应的段落(1)(出示课件18)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每位同学都要发言,并能有理有据地说明观点;讨论结束后组长将本组同学的见解汇总到学习单上。(2)学生小组内讨论。(3)组长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学习单,交流想法。预设1:作者小时候在故乡,喜欢的就是桂花,还喜欢桂花的香气。在文中照应的段落是1、2自然段。\n教师板书(爱桂花)预设2:地点还是在故乡,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记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在文中对应的段落是3-6自然段。教师板书(摇桂花)预设3:这个时候作者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杭州,在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对应的段落是7-8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忆桂花)(出示课件19)地点美好的回忆(事件)文中对应的段落故乡儿时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1—2故乡在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桂花的乐趣。3—6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7—8(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文中作者写到的美好回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桂花给作者童年时期带来的快乐,为体会作者的情感作铺垫。)四、质疑问难,引发思考(出示课件20)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教师引导思考:这里指的是哪里?没错就是杭州的满觉陇,这里满山都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为什么母亲觉得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香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预设2:杭州的桂花很美很香,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家乡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雨?(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五、课堂总结,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21)教师小结: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作者曾经说过:“桂花,真让我魂牵梦萦。”作者魂牵梦萦的桂花雨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我”和母亲久久不能忘怀?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2.(出示课件22、23)课堂演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n2.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桂花雨”(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知道文章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很多美好回忆。读第7、8自然段时,同学们产生了一些疑问,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进那场缤纷的桂花雨。二、借助具体语句,体会情感(出示课件26)教师提出读文要求:默读课文,先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然后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品词析句,领悟“桂花香”。(1)(出示课件27)第2自然段的“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中,作者先写了桂花样子的“笨”、花朵的“小”,之后笔锋一转,用了一个“可是”,突出桂花朴实外表下香气的“迷人”。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独爱桂花的原因——迷人的香气。(出示课件28)朗读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时,要读出对桂花香气“太迷人了”的欣赏和赞美。(课件播放音频)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2)(出示课件29)第4自然段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强调家乡的桂花更香;“浸”字写出了家乡的桂盛开时香气浓郁,四面八方无处不在,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里。提问:“香飘十里”,想象一下香气都飘到了哪里?点拨:桂花的香气飘满整个村子,还可能飘得更远,因此桂花的香气是无处不在的,已沁入小村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心中。(出示课件30)朗读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香飘十里”“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课件播放音频)教师过渡:这桂花的香已经不受季节的限制,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还把这浓浓的香气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作者用一个“浸”字把这桂花的香气写得看得见摸得着,对桂花的怀念之情也就蕴含在字里行间了。可见作者琦君对这桂花的喜爱之情了。\n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此环节围绕一个“香”字,紧扣“浸”这个字,通过品读词语、感悟情感等方式,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感悟桂花香的浓郁和香气的醉人。)2.想象画面,感受“摇花乐”。(1)(出示课件31)第5自然段“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从“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出示课件32)朗读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时,注意摇花前和摇花时作者的情感变化,想象摇花前作者的心情如何,跟母亲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试着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语速稍快;读摇桂花的情景时,边读边想象作者日盼夜盼,终于把摇桂花这一刻盼来了的心情以及人们摇桂花时的场景。(课件播放音频)(2)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想象摇桂花的画面,小组内表演摇桂花的情景。学生小组内表演,师生合作表演。(3)教师小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早已不是那个摇桂花的小孩子了,多年后这些画面作者都不曾忘记,已经印在了作者的脑海中。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摇花乐”的文字吧。(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突出作者情感最浓烈的部分。采用读、想、演等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揺花乐的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4)(出示课件33)第6自然段“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从“加在茶叶里泡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可以感受到桂花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提问: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预设1:从第3自然段的“桂花一开”,第4自然段的“桂花盛开”,第6自然段的“摇落以后”和“过年时”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预设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还有大人孩子一起摇桂花的情景,这些都可以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是作者一家,而是“整个村子”。(出示课件34)(出示课件35)朗读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时,要放慢语速,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桂花香无处不在的情形。(课件播放音频)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桂花香无时无处不在的情形。三、结合相关资料,体会“思乡情”\n1.(出示课件36)提问:杭州的桂花真的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吗?这是为什么呢?结合下面的资料,讨论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补充资料:(出示课件37)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垅”的地方,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出示课件38)教师引导感悟:后来作者和母亲搬到杭州之后,作者也经常到满觉陇去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满觉陇因桂花而闻名,早在1985年“满陇桂雨”就被评为西湖十景之一。这座小山上,共种植桂花7000多株,树龄长达200多年。桂花盛开,香满空山,但这些都抵不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桂花还是故乡的香。预设: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出示课件39)(出示课件40)朗读指导:朗读第7、8自然段时,一边读一边体会母亲内心的感受,读出怀念之情。2.(出示课件41)提问: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预设: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教师相机板书(思乡情)追问: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预设:以回忆“桂花雨”作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就是通过描写这一件又一件美好的回忆,一个又一个和桂花有关的事情,来寄托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的。现在你再看到桂花雨这个题目时,眼前又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我想你可能看到了一位满眼都是乡愁的老人,时时回忆着自己的故\n乡,用颤抖的手记录下来童年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琦君笔下的桂花雨。(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资料补充和课后资料链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来抒发思乡感情的表达方法。)3.(出示课件43)主题概括。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44-46)课堂演练。2.(出示课件47)布置作业:(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搜集更多的阅读材料,更有利于走近作者,体会作者那浓浓的思乡情。)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依据本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有舍有得,大体呈现三步走:品香,知乐,悟情。“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心情,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通过读、想、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当时作者的兴奋和欢乐,学生也在这样的设计中和作者感同身受,这也为接下来的悟情打下基础。抓住重点句段读中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由闻香到享乐再到懂情,情感一步步升华。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写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下次教学我会补充作者《烟愁》的后记中的一段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或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他们对我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n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对作者的影响。还会放慢读书的节奏,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7 14:00:06 页数:9
价格:¥3 大小:601.59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