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课件:1. 邓稼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3/29

4/29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邓稼先 123B课内知识优化练提示:点击进入讲评。54AB6B78 课外阅读拓展练911101213141615 语文素养专项练191718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īn)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B.谣言(yáo)开拓(tuò)摄氏度(shè)鲜为人知(xiǎn)C.昼夜(zhòu)挚友(zhì)选聘(pìn)妇儒(rú)皆知D.奠基(diàn)罗布泊(bó)直肠癌(ái)任人宰割(zǎi)B•••••••【点拨】A项“殷”应读“yān”;C项“儒”应改为“孺”;D项“泊”应读“pō”。••••••••• 2.用横线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悲惨 爆炸 逝世 直死不懈()(2)难堪 仰幕 朴实 善于辞令()(3)孕育 阔别 避免 马革果尸()(4)彷徨 署名 佩服 锋芒必露()—至—慕—裹—毕 3.下面加点的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了。B【点拨】B项“突然”作补语,其余选项“突然”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带病参加劳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B.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D.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A【点拨】“可歌可泣”是指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5.【2020·天水改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作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线。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B 【点拨】A项“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后边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里边,“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了”后边的感叹号应放在后引号的里边;C项“读书沙龙、民谣季、艺术空间”都是活动名称,而不是书籍,所以应把书名号改成双引号;D项选择问句中只在最后加问号,应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6.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怎样的邓稼先的形象?归纳概括邓稼先的人物形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页第6-8题。邓稼先是一名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勇敢、公正、朴实、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极强的科学家。 7.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能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8.课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突出邓稼先为国不辞劳苦的精神。 ★9.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4·1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学了六年物理学之后发现不足,决定到芝加哥大学留学,主攻实验物理学【条】,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条】,后来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条】。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2页第9-12题。 【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答题时要站在全文的角度,特别注意两次放弃,第一次是放弃国内的大学到国外学习,第二次是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同时要注意事情的结局。 10.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本题属于语言赏析题。可从语言描写或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Y·4·2示例: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形】,形象地表现了杨振宁因动手能力差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容】。(或:作者运用侧面描写【形】,突出表现了杨振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他动手能力差。经常引发爆炸【容】) 11.文章第④段(A)画线句、第⑤段(B)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具体指什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指代义。答题时应从这个代词前面的句子中寻找答案。G·4·1理论物理学【条】。杨振宁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条】。 12.说一说文章第⑦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4·2揭示了杨振宁成功的原因,并点明主旨,即适时改变(放弃)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内容】。同时照应文章标题【结构】。此外,也起总结全文的作用【结构】。 13.文章回顾黄旭华的人生经历,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4·1(1)受父母乐善好施的影响,立志做一名好医生【条】;(2)为救国,放弃学医,走上了探寻保卫祖国海域、抵抗外辱的人生道路【条】;(3)秘密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率众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科学研究【条】;(4)因工作需要保密,隐姓埋名30年不回家,父亲去世也不能奔丧【条】。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3页第13-16题。 ▲1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4·2整日工作在漫天风沙中,吃的是硬邦邦的窝窝头,但是却觉得“苦亦是甜”【内容】,这一句运用对比表现了黄旭华为了研制出核潜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主】。 15.通过文中作者对黄旭华院士的描写,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运用形容词、短语来作答。G·4·1他是个胸怀大志、爱国爱民、不计名利、勇于奉献、吃苦耐劳、勤勉坚忍的人【条】。 16.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4·2在内容上,巧妙地运用黄旭华院士的名字盛赞他对中华民族崛起所做出的贡献【内容】;结构上,呼应开头,同时巧妙点题【结构】。 17.(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2020·陕西改编】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语句,完成邓稼先赞词。赞邓稼先带着一颗拳拳赤子心,怀着一腔殷殷爱国情,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示例一]______________。[示例二]______________。踏遍戈壁共草原,无需马革裹英灵。这就是邓稼先!这就是“两弹”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题干要求仿照画线部分再写两个语句,形式上是仿写,内容上是说出你对邓稼先的赞美之词。根据画线句仿写即可【示例一】:他功勋卓著堪称核弹英雄【示例二】:他目标坚定献身国防事业 18.(综合性学习·文化传承素养)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都深受教育。老师给出了一个上联,请根据你的理解,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艰苦创业科技繁荣千秋旺下联:埋头苦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教育发展百业兴 【点拨】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答题时先要了解对联的一般特点,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等,然后分析上联的特点,从上联中的千”“旺”,容易想起“百”“兴”;并且,下联已经给出四字词语,所以可对出“教育发展百业兴”。 19.请你运用对比手法,选择典型的材料,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人。不少于150字。 【思路点拨】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的是把不同的人、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显示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此题所选人物必须是你最熟悉的,否则写不出人物的特点来;同时,为了表现这个人物,也要选好与之对比的人。所选材料必须典型,有代表性。所选角度要恰当,即从哪些方面对比着写。应在写作前先想一想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或品质。 例文:“老慢”王玲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王玲的慢可是在全校出了名的。无论干啥,她总比别人慢半拍。“老师好!”起立时,喊固定口号,同学们都完成了,落在最后的总是她。体育课上,先跑三圈,她往往比我们班跑得最快的班长落后一圈。有一次,也是体育课,突降暴雨,大家飞奔回教室,你看王玲,慢腾腾地迈着八字步踱进教室。大家一看“落汤鸡”进了教室,都笑了起来,老师笑眯眯地说:“你呀,‘老慢’王玲!”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14 16:32:10 页数:29
价格:¥1.9 大小:1.85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