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A.刺细胞B.触手C.毒液D.口【答案】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详解】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在触手和口的周围有刺细胞,是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故选A。【点睛】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关键。2.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河蚌的贝壳——游泳B.蝗虫的气管——呼吸C.蜥蜴的鳞片——保护D.家鸽的翼——飞行【答案】A【分析】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详解】A.河蚌的身体柔软,外有贝壳,起保护身体的作用,而不是游泳,A错误。B.蝗虫的用气管进行呼吸,适合在陆地呼吸,B正确。C.蜥蜴的体表被有鳞片,起保护作用,适应在陆地生活,防止水分蒸发,C正确。D.家鸽的羽毛适于飞行,前肢变成翼,适合飞行生活,D正确。故选A。【点睛】19 熟练掌握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特征。3.作为软体动物,河蚌具有外套膜,其外套膜的作用是A.分泌物质形成贝壳B.防止水分蒸发C.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内部D.辅助呼吸【答案】A【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详解】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柔软的身体表面,分泌物质形成贝壳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故选A。4.节肢动物和环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C.具有外骨骼D.用刚毛辅助运动【答案】B【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2.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详解】由分析可知: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所以,节肢动物和环形(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故选B。5.蜥蜴能终身适应陆地环境的最关键原因是A.用肺呼吸B.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D.头部后面有颈【答案】B【分析】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或甲,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19 【详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正确。故选B。6.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蜜蜂采蜜和老马识途分别属于A.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C.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答案】C【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蜜蜂采蜜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特点。7.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分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详解】19 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不是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A错误。B.两组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C错误。D.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D错误。故选B。8.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A.种B.科C.属D.目【答案】A【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故选A。9.假设小明手上此刻有1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四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A.5120B.160C.320D.2560【答案】D【分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详解】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计算方法为:2n(n代表繁殖次数),假设手上有1个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次,4小时就繁殖8次,即计算结果为:1×28═256,现在有10个细菌,所以是10×28═2560。故选D。10.鱼用鳃呼吸,以下特征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①有鳃盖②水由鳃盖流入,由口排出③鳃由许多鳃丝构成④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答案】C19 【分析】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详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鳃的结构特点。11.如图是人体上臂肌肉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端起水杯喝水过程时,1收缩,2舒张B.1、2在人体结构层次中都属于组织C.手臂自然下垂时,1、2都舒张D.1两端的肌睷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答案】B【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详解】A.端起水杯喝水过程时属于屈肘动作,1肱二头肌收缩,2肱三头肌舒张,正确。B.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在人体结构层次中都属于器官,错误。C.手臂自然下垂时,1、2都舒张,因此感觉比较轻松,正确。D.一块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正确。故选B。12.如图为蚯蚓的外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9 A.身体辐射对称①B.①是蚯蚓的前端C.②为环带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答案】A【分析】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体表有黏液,与呼吸有关,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详解】蚯蚓身体呈圆柱形,两侧对称,A错误。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由图可知①是蚯蚓的前端,B正确。蚯蚓的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可知图中②是环带,C正确。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蚯蚓的形态特征。13.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和种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A.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B.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C.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D.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答案】D【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选19 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及特点。14.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B.物种退化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答案】A【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详解】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进行了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等活动,人类排放的污染物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加之滥捕乱杀、偷猎等行为,也使生物种类和数量继续减少。所以,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故选A。15.王丽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待区分的生物大雁、野兔、蝗虫、青娃、蚯蚓、蜘蜂、鲫鱼类别1青蛙、大雁、野兔类别2蝗虫、蚯蚓、蜘蛛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B.其分类标准是脊柱的有无C.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答案】B【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表格中的类别1:青蛙、大雁、野兔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类别19 2:蝗虫、蚯蚓、蜘蛛体内都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据此答题。【详解】A.如果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时,青蛙、大雁、蝗虫、蜘蛛为一类,野兔为一类,错误。B.根据分类标准是脊柱的有无,可把青蛙、大雁、野兔的体内有脊柱分到类别1,蝗虫、蚯蚓、蜘蛛的体内无脊柱分到类别2,正确。C.根据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时青蛙、蝗虫、蚯蚓、蜘蛛为一类,大雁、野兔为一类,错误。D.鲫鱼的体内有脊柱,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动物的分类常识是解题的关键。16.每到夏季,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吃剩的饭菜容易腐败变质.其根本原因是()A.环境温度过高B.营养物质含量丰富C.食物含水量高D.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所谓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污染以后,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结果使食品的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这个过程称为食品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的本质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分解变化过程。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能够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分解,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故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食品的腐败原因,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17.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真菌、病毒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C.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答案】B【分析】(1)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19 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2)真菌有单细胞真菌,也有多细胞真菌,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B正确。C.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霉菌和蘑菇都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菌体,C错误。D.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也是生物,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现象,D错误。故选B。18.把水中生活的鲸分类到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A.鲸用肺呼吸B.鲸的心脏有四腔C.鲸的体温恒定D.鲸是胎生哺乳的【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特征,鲸鱼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胎生,具有哺乳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而A、B、C中的特征鸟类也具有,而只有D胎生哺乳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19.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三者交叉部分A表示A.用鳃呼吸B.卵生C.体温恒定D.体内有脊柱【答案】D【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19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3)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金鱼属于鱼类,家鸽属于鸟类,白鲸属于哺乳动物。【详解】图中1表示金鱼和白鲸的共同点,2表示金鱼和家鸽的共同点,3表示三种动物共同的特征,4表示家鸽和白鲸的共同点。A.金鱼用鳃呼吸,白鲸和家鸽用肺呼吸,不符合题意。B.金鱼、家鸽都是卵生;白鲸胎生,不符合题意。C.白鲸和家鸽都是恒温动物,金鱼属于变温动物,不符合题意。D.金鱼、家鸽、白鲸体内都有脊柱,符合题意。故选D。20.鱼群中的一条鱼身体受伤后,就会分泌一种物质,鱼群中的其他个体觉察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后,就会迅速逃走,这种物质和它产生的气味,起到的作用是A.标记B.求偶C.攻击敌害D.传递信息【答案】D【分析】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详解】鱼群中一条鱼的身体受伤后,能分泌一种物质,鱼群中的其他个体觉察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后,就会迅速逃走,这种物质和它产生的气味,起到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的作用。故选D。21.下图为食肉目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19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B.虎和狮的相似程度非常大C.猫和虎同属于食肉目猫科D.猫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答案】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分析作答。【详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不符合题意。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属,虎与狮也同属,相似程度较大,B不符合题意。C、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属于猫科,C不符合题意。D、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22.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B.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C.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D.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答案】A【分析】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19 【详解】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休眠体,非繁殖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遇到适当环境,又能萌发成细菌,这是细菌的一种适应方式。故选A。23.下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分析】分析图可知:①是菌盖,②是菌褶,③是菌柄,④是菌丝。据此答题。【详解】蘑菇等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在基质内,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子实体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大型伞菌的子实体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②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2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的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9 (1)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图中甲和二氧化碳,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3)从图中可以看出作为消费者,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______。【答案】(1)A→B→C(2)水和无机盐(3)促进物质循环【分析】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据图可知:A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A是生产者;B和C直接或间接捕食A,B和C是动物(消费者);D能够将草和A的遗体分解,D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是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④是煤和石油燃烧释放二氧化碳过程。(1)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图中一条食物链即:A→B→C。(2)图中D代表的生物类群是腐生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A(生产者)利用。因此图中甲表示的物质是水和无机盐。(3)19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动物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返回无机环境,所以在生物圈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5.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①______、③______、⑤______。(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3)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菜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填生物名称)。【答案】(1)流感病毒松树扬子鳄(2)自然保护区(3)松树【分析】题图中:①流感病毒,②海带,③松树,④菜豆,⑤扬子鳄,⑥藏羚羊。(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松树等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扬子鳄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所以,①流感病毒、③松树、⑤扬子鳄。(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19 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所以,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上述六种生物中,与菜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松树,它们都是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6.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1)完善概念图: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鸟类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体内有许多与肺相通的______,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用来分解有机物,满足飞行时对______的需求。(3)鸟的结构特点中还有其他适于飞行的特点,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答案】(1)流线型中空胸肌发达(2)气囊能量(3)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心跳快,血液循环快等【分析】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胸肌发达,利于牵19 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1)鸟类的身体①呈流线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骨骼轻、薄而坚固,有些骨内部如长骨②中空可以减轻身体重量,有利于高空飞行;胸骨明显向外突出,形成龙骨突,这有利于肌肉的着生,龙骨突地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胸肌③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鸟的呼吸器官是肺,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3)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阻力,前肢进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有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胸肌发达,可为飞行提供动力。鸟类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心跳快,血液循环快等。评卷人得分三、资料分析题27.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资料二:不同的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资料三:今年5月,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了400公里,到达昆明主城附近。云南大学专家介绍,大象是一种群居生物,母象统领整个家族,负责规划象群的觅食时间、地点及行动路线,其他成员相互配合、行动统一、这次的路线偏差,可能是该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导致。19 (1)资料一中,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2)资料二中,a的鸣叫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通过______获得的。但是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没有相关的______作为基础。(3)资料三中,象群存在明显的首领,负责指挥群体活动,说明该群体存在等级制度;其他成员在首领的带领下,相互配合,统一行动,说明该动物群体具有______行为。【答案】(1)先天性行为(2)学习遗传物质(3)社会【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遗传物质。(2)a的鸣叫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后天学习行为在起作用。不同鸟类的鸣叫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因此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没有相关的遗传物质作为基础。(3)象群存在明显的首领,负责指挥群体活动,说明这种群体生活属于社会行为。具有这种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28.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9 步骤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步骤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步骤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步骤4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1)两套装有牛奶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原因是______。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______。(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此实验中另一组细菌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3)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有些菌落有如下特征: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这是______菌落。【答案】(1)杀死培养基上的杂菌,排除干扰接种(2)①对照(3)细菌【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在探究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1)在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杀死其他杂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2)19 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①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实验中②号起对照作用。(3)细菌的菌落特点为: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29.“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如图是某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完成填空。(1)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___状态。(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在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中,______的积累很重要。(3)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______。(填“多”或“少”)【答案】(1)饥饿(2)减少经验(3)少【分析】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选择小鼠进行这个实验,是因为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学习行为。(1)要在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目的是让小鼠尽快去寻找食物,进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2)19 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它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减少,说明在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很重要。(3)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行为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2-03-07 11:00:03 页数:20
价格:¥3 大小:252.05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