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3.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3

2/83

3/83

4/83

剩余7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寒食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韩翃,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寒食节的来历 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重耳复国后,介子推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山,介子推母子被焚身亡。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下令在其忌日(一般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吃冷食插柳条担酒上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gōnghóuhóng[唐]韩翃初读古诗 侯hóu候hòu丨王侯时候公侯等候易写错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理解诗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点明暮春季节皇宫里的风光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象。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里柳枝随风飘拂。对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意: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指春天的京城。皇城里的柳树。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理解诗意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皇帝赐予的荣耀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诗意: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课后第一题)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写作特点 它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飞”“斜”“传”“散”等,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转入咏节令;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等。这多重转折,使得本诗尺幅兴风、盆水生波,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课堂小结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料了解一下。拓展延伸 寒食板书设计对权贵的讽刺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柳斜飞花情:景:对现实的不满 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随堂检测一、默写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 二、《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CC.借古讽今B.托物言志A.借景抒情 迢迢牵牛星第二课时 图片导入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千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他们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迢迢牵牛星》在《古诗十九首》中是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说《古诗十九首》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解题,介绍文学常识 初读古诗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jiǎozhuóxiānzházhùmòtìtiáo 纤xiāntì泣涕易读错 素sù下面不是“系”字谜:青一块,紫一块。易写错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读法“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一二式)(二二一式)(二三式) 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也可以把它归为“思妇诗“,所以它的感情基调应该说是较为哀怨的。运用以上指导方法,把整首诗再读一遍。尽可能地把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情感读出来。 诗意: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皎洁而遥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把握诗歌内容 齐读第二、三行诗句,说一说:织女的心情是怎样的?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织机,用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摆弄伸出白皙动作外貌诗意:织女摆动纤细雪白的双手,织机“札札”作响。 我的牛郎啊……()()素手()()机杼纤纤札札擢弄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织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主要从织女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来描写的,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认真读最后两行诗句,想一想诗人是怎样表达织女的相思之苦的?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相距并不遥远诗意: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反问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意:虽然只隔一条清浅的银河,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神态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通过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抒发了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课后第二题)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找出诗中的叠词读一读。 叠音词品味叠词相视之态脉脉银河之水盈盈机杼之声札札素手之细长纤纤织女星之明皎皎牵牛星之远迢迢 叠词的使用或是状貌或是摹声或是抒情,都准确而生动地收到较佳的效果。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形象性,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本诗共十句,五十个字,其中有六句用到了叠词。 小组交流:使用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朗朗上口。特别是最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是极难得的佳句。交流讨论 ⑴在音韵上,具有音乐美,朗朗上口。表达效果:叠音词⑶在情感上,更深刻地表达一定的感情。⑵在内容上,更好地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体会织女的愁闷、悲伤,抓住叠词,读出诗歌的韵律,并试着背诵。(课后第一题)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分离的痛苦两星的现状景织女的相思情人迢迢牵牛星体会情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的悲哀。离别相思不得团聚课堂小结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随堂检测一、填空。 ()牵牛星,()河汉女。()擢素手,()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一水间,()不得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叠词。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宋]秦观对比阅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而秦观的《鹊桥仙》则是一反前人俗套,别出心裁。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对牛郎织女进行深情地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 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迢迢牵牛星相思泣涕如雨迢迢牵牛盈盈一水咫尺天涯脉脉不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十五夜望月 谈话导入每到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唐朝诗人王建用他的神来之笔描写了思乡怀人的情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十五夜望月》。 走近作者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qīyā[唐]王建初读古诗 栖qī右部是“东西”的“西”栖息易写错 理解诗意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看到的听到的作者感受到的“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让夜显得更加宁静。“冷”写出的是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什么?作者的心也是清冷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诗意:庭院里地面上一片银白,树上安歇着几只乌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诗意: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尽”,全、都。都在望。秋天的情思,这里指诗人的思绪。“谁家”就是“谁”的意思。“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作者将感情寄托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月亮思念故乡诗意: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到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秋思在谁家。不知秋思到谁家。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人望月怀人的心情,并试着背诵。(课后第一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 诗画意境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深深的庭院里,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柔的银白的雪。院中的桂树影影绰绰,几只乌鸦安歇在树枝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露珠悄无声息地润湿了庭中的桂花,鼻息里满是阵阵花香。品味图画美带露的桂花清冷的秋露酣睡的乌鸦银白的地面深深的庭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诗,短短十四字,暗含了五六种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光澄澈、万籁俱寂的清秋月夜图,渲染出中秋望月寂寥清冷的氛围,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作足了铺垫。“地白”二字不仅写出了月光满地的景象,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澈素洁之感。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既熟悉亲切又意象万千。 如:“白”,明写地面,暗写如水的清冷的月光。虚实结合,引发无限联想。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词用得很形象?试举几例。“冷”,内涵丰富。既写出了秋露的特征,又从触觉角度来表现夜深这一境况,同时这一个“冷”字,还能看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孤寂,伤感。 “湿”,突出夜已深,露水重,桂花湿润了。表明桂花在露水中浸润已久,露水轻盈无迹。突出诗人思念之深。“落”,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态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 今夜月明人尽望,品味情思美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疑问句,诗人是真的“不知”还是知而不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徘徊庭中,举头望月,只见皓月当空,月华朗照,不由轻声感叹:此时此刻,有谁不在抬头赏月呢?那圆圆的月亮又怎能不勾起人们的相思之意呢?诗人明明是自己想念亲友,却不去直接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宕开一笔,推己及人,扩大望月的范围,用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此时会洒向哪一边?仅此一问,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人人在月圆之夜赏月之时有所思也是确定的,诗人知而不言,还问“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在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含蓄隽永。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能否换成“在”?谈谈你的理解。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将“秋思”因“望月”而起,随着银月的清辉悄然洒落人间的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在”字只表明了结果和状态,少了那种意境美。虽一字之差,但诗人的情思美,就在这炼字锤句中展现出来了。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寂寥冷清的氛围,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离别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如同王维的诗一样“着壁成绘”“诗中有画”。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们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越来越浓,中秋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寻味。 这首诗描写得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形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课堂小结 侯盈章泣脉栖鸦西亻书写指导皎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十五夜望月》。写好生字。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望月(景)抒怀(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4 18:00:05 页数:83
价格:¥3 大小:16.58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