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学课件-(1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3

2/43

3/43

4/43

剩余3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最后一课都德 预习反馈旧知回顾小说知识、本课背景、基础知识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等交待时代背景 基础知识1踱来踱去郝叟懊悔诧异惩罚钥匙祈祷哽督学膝头小弗郎士duóchéngdūhǎosǒuàoyàoshiqĭdăogĕngxīfú基础知识2——见《定考神针》 时代背景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最后一堂()课()最后一堂法语课法语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背景下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某镇上人(普法战争后,法军大败)(只许教德语)整体感知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梳理主要内容 平日上课气氛学生老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上课前,(学生们)开课桌啦啊,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最后一课上课之前 高潮结局一、上学路上二、上课之前三、上课过程四、宣布下课情节(1—6)(7—10)(11—23)(24—29)开端发展按时间顺序 小弗郎士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析人物 圈划出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原先的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提示1~6段中找)?认识小弗郎士虽贪玩,但不是一个坏孩子 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提示1~23段中寻找和提炼)上课之前上课之中 贪玩想逃学怕老师感觉出事了心里万分难过细心听讲理解老师专心习字爱法语永远忘不了、敬佩老师小弗郎士变化心慌地走进教室,吃惊(诧异)懊悔、舍不得、挺难受、同情老师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表现了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把对母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难句理解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鸽子咕咕叫的细节及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止教法语的讽刺、轻蔑(怨恨)。难句理解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的教育作用。 再读课文,做批注,分析人物特征示例: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1.要求:每人至少各找三个例子,比较完整地分析韩麦尔先生的特征。2.提示:可以从语言、外貌、神态等各方面描写去思考。细腻传神的神态描写,让人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悲伤、眷念、惆怅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这套漂亮的衣服呢?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镇上人来上课也是如此。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怎样理解“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客观地说,法语并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在这个句子中  “监狱”比喻:  “打开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全句意思是: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不忘祖国语言,就不会忘记祖国,就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奋起斗争,战胜侵略,获得解放。亡国当奴隶,被侵略和统治战胜侵略,获得解放祖国语言(母语) 重点研读最后一部分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最后一课的结束2.“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普鲁士占领了法国。 3.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神态、语言、动作描写4.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两者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的民族语言、祖国的语言告别,这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已极的表现。“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5.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6.“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敌人的恨。“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挚的爱,而且坚信法兰西必胜。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深化了主题。 7.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好在哪里?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留给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一方面也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充分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一个普通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爱国者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最后一次上课。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韩麦尔先生 小说主题: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画眉”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幼稚、不懂事的心态。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埋下伏笔。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拓展阅读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的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 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比较阅读 《最后一课》《四世同堂》片段背景事件中心人物人称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普法战争抗日战争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老师眼中看学生)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烘托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师生 材料一:一度与它(汉语)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预计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材料二: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学家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不遗余力地推行日语教学,企图在军事占领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汉语汉字最有生命力,汉字具有穿越时空的性质,虽然意义在演变,但是汉字形体基本不变,基本意义变化不大,汉字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保证,语言文字不存在了,国家民族也就灭亡了。)(一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生命的消失,而在于语言的灭亡;汉语是世界是最悠久的语言)(文明的断残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失去了文字的解读能力。 1、(7、8)动作描写严厉的老师2、(9)语言描写温和的老师3、(10)外貌描写爱国的老师4、(18、19)语言描写恪尽职守、道德高尚、不太负责的老师5、(22)神态描写留恋祖国、为国伤怀6、(24-29)神态、语言、动作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副标题:阿尔萨斯身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0 20:16:34 页数:43
价格:¥3.88 大小:1.69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