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上册
>
综合内容与测试
>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各地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各地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临朐县、昌邑县、诸城市、昌乐县、寿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3)莫不由左右乱之莫:1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以美于徐公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闻寡人之耳者悉以咨之(《出师表》)C.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第14页共14页 D.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乃入见。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16.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两人的共同点。(3分)王曰:“善。”乃下令……帝大悦,即诏……13.(3分)(1)偏爱(2)当面(3)没有谁(每题1分)14.(2分)C(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A.于:介词,比/向;B.之:助词,的/代词,他(他们);D.以:介词,把,用/凭借)15.(4分)(1)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2)周朝、隋朝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16.(3分)“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2分)。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1分)。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第14页共14页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释】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勺和筷子。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同舍生皆被被绮绣()(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人咸易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余之从师也四时之景不同B.无从致书以观以头抢地耳C.温敝衣处其间其真无马耶D.足肤皲裂而不知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文章的主旨。B.【甲】“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学馆条件之差,反衬“我”学习的刻苦。C.【乙】段中“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写出了郑板桥读书的入迷。D.【甲】【乙】两文揭示出一个共同的道理:求学者定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化不利之客观为我所用,即使“天质之卑”亦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分)(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2分)12.【甲】【乙】两文末尾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8.(3分)(1)同“披”,穿(2)给予,赠送(3)都,全9.(2分)D(A项“之”的意思分别为: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助词,的;B项“以”的意思分别为:连词,来/介词,把;C项“其”的意思分别为:代词,他们/语气词,难道;D项“而”均是连词,表转折,但是。)10.(2分)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是写我学习条件之差,反衬我学习的艰难。)11.(4分)(1)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2第14页共14页 分)(2)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2分)12.(3分)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1分)都总结了上文,都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2分,意近即可)附【乙】文参考译文: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和别人大不一样的地方,(板桥)渐渐长大了。虽然长得又高又大,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昌盛。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并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勤于背诵。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21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节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乙]第14页共14页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①,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②“雪窦山”字。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③,触喉吻④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⑤,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节选自《雪窦游志》邓牧)[注释]①舆夫:轿夫。朴野:质朴土气。②髹(xiū)书:用漆涂饰书写。③清谈玄辩:谈论老庄学说的话语。④触喉吻:指话到了嘴边。⑤羡衍:延伸,扩展。10.下列加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不类城府佛印绝类弥勒B.或强然诺或异二者之为C.杂然而前陈者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众宾欢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11.下列句子与“负者歌于途”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陋之有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蒙辞以军中多务D.甚矣,汝之不惠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分)(2)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3分)1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两篇文章除了山水之乐之外,作者的“乐”还分别体现在[甲]_______和[乙]_______。(2分)14.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雪窦山景色优美,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你将如何给游客介绍雪窦山?请结合选文,写一篇简短的导游词。(3分)15.请从语言特点上分析[甲][乙]两篇选文的相似之处。(4分)10.B(3分)(A.都是像的意思B.第一项是“有时”,第二项是“或许”C.都是表修饰D.都是表判断)11.C(3分)例句和C都是状语后置(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D.主谓倒装)第14页共14页 12.(3分+3分意近即可得分)(1)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2)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13.示例:(2分)与民同乐(或宴酣之乐);读书之乐(或田园之乐)14.(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雪窦山,我是你们的导游。雪窦山景色优美,群山环绕。远远望去,涧中水流,宛如白蛇,奔流而下。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游。山中僧人喜爱读书,博学多识,也是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雪窦山的美说不尽,道不完。请您尽情欣赏雪窦山的美景吧!(称呼与自我介绍1分,内容2分)15.(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1)两篇文章都用了很多短句,兼有四字词语,语调铿锵、节奏明快。如《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既短小又对称,富有韵律美。《雪窦游志》中“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也是句式短小,形象地写出了行程的变化和作者愉悦的心情。示例:(2)两篇选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凝练概括。“有亭翼然”,运用比喻,刻画出亭的形状、风貌如鸟儿展翅,凌空欲飞。“初若大练,触岩石,喷薄如急雪飞下。”运用比喻,寥寥十余字写出了瀑布自崖顶飞泻潭下的壮观景象。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1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第14页共14页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腰白玉之环()(3)俟其欣悦()(4)烨然若神人()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3分)(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分)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弗之怠当余之从师也 B无从致书以观嘱以作文以记之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久而乃和乃重修岳阳楼(四)(14分)刘恕笃好史学,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尤不信浮屠说,以为必无是事,曰:"人如居逆旅,一物不可乏,去则尽弃之矣,岂得赍以自随哉?"(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有删改)(注释:赍读作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皆取以审证()(2)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第14页共14页 A.道旁有碑,读之/目为之翳B.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泉香而酒洌C.恕为学/目为之翳D.身就之读且抄/且壮士不死即已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16.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恕对读书的热爱?(3分)10.(4分)(1)学问渊博的老师。(2)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3)等待(4)光彩鲜明的样子11.(6分)(1)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2. (3分) B(A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主谓之间,不译。B表目的,可译成来C连词,却,可是/副词,就,就是。D副词,才,就/连词,于是)(四)13.(2分)(1)来(2)赠送14(3分)A(A.代词B.表承接/表并列C.动词,做/连词。因为D.并且/况且)15.(3分)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16.(3分)(1)①对各类公事文书,都仔细分析,认真求证。②博览群书,对别人不知道名字的历史人物也了如指掌。③到宋次道家中借阅书籍,拒绝了主人的佳肴,埋头读书,以致患了眼疾。(答对一点给1分)山东省费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3分)【甲】第14页共14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2)是贵义于其身也贵: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C.所恶有甚于死者受地于先王C.争一言以相杀徒以有先生也10.下列对文字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甲】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C.墨子完全赞同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的行为,他认为为了捍卫正义,可以去厮杀,去战斗,去牺牲。D.墨子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一个“义”字,士的根本当然也就在于“义”,义甚至重于士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与孟子所讲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11.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分)(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分)12.【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2分)8.(1)“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贵,以…为贵(2分)9.A(A项都是表转折的连词;B项前为结构助词“的”,后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C项前为介词“比”,后为介词“从”;D项前为承接连词,后为介词“由于”)第14页共14页 10.C(“墨子完全赞同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的行为”理解有误)11.(1)不只贤明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3分)(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12.万事莫贵于义舍生取义(2分,每空1分)附课外文言文翻译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①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第14页共14页 ——节选自《孟子》[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音yàn,饱,满足。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蹴尔而与之蹴:(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万钟于我何加焉加:(4)苟为后义而先利苟:7.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万乘之国A.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9.请用“/”为【乙】段画横线句子断句。(限2处)(2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10.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说孟子在【甲】【乙】文中的主张各是什么。(2分)6.(1)踩踏;(2)同“德”,感恩,感激;(3)好处,益处;(4)如果。7.B(例句中“之”的用法是:的。A.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之:的;C.之:往,到……去;D.之:代词,指齐军。故选:B。)8.(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本心)罢了。(2)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10.孟子在【甲】文中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乙】文阐明了对百姓施行仁政的观点。【乙】文参考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第14页共14页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6~10题。(14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C.遂逐齐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7.下面与“小大之狱”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公将鼓之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C.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D.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第14页共14页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问:“何以战?”(2)既克,公问其故。9.文中写道:“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后文概述长勺之战的场面时,鲁庄公的哪些表现验证了这种说法?(2分)10.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乐全的地位与曹刿有什么相似之处?从哪里看出来?(4分)【链接材料】呜呼!士①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②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注释]①士:读书人。②颀然:高大的样子。③徇:追求。④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6.C(2分)7.D(2分)8.(1)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或:“凭借什么作战?”)(2)打了胜仗以后(或:已经战胜齐军),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4分。每句2分)9.“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2分。每句1分)10.出身平民百姓,地位低微从“公为布衣”看出(4分。每问2分)【链接材料参考译文】呜呼,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并非他们不擅长言语,政事文学也不是不敏捷而且广博,然而面临大事,很少有人不忘记平常所学、失去平日所坚持的志向,这些人的气度是狭小的。乐全是一介平民,但身材魁梧已有三公辅相的声望。从年轻时为官,到老了还乡,从来不用言语讨好别人,用神色谄媚别人。即使面对君主,也一定要心理认同后在发言。毁谤和赞誉改变不了他,得到和失去也一样(坦然)对待,真正是孔子所说的用道义侍奉君王的大臣。第14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练(二)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过关练(二)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
部编版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教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1 16:00:1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46.61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