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七 测试卷(七) 语文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七测试卷(七)语文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A.日出东南隅。隅:yǔ,角落。B.不见曦月.曦:nì,太阳。C.睨之,久而不去。睨:nì,斜着眼看。D.水何澹澹。澹:2hān,水波动荡的样子。2、填空(3分)。(1)《观沧海》中,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丰富奇特想像的诗句是,。(2)《望岳》中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句是,它是全句的诗眼。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雄心和气魄。3、将作者、朝代、诗歌名及诗歌所属类别连线(3分)。①曹操甲.唐代A.《观沧海》a.乐府律②杜甫乙.宋代B.《望岳》b.五言律诗③王安石丙.东汉C.《登飞来峰》c.七言律句4、选择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A.但坐观罗敷坐中数千人B.何用识夫婿孔子、曾子何时人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先生是年乃能言D.缃绮为下裙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5、下面四句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卖油翁》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即使有专长,掌握了某种技艺,也没什么可骄傲、盛气凌人的,因为熟能生巧,而艺无止境。B、《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的形象。C.白居易的《江南春》一诗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之情。D.《观沧海》一诗通过描写大海的景象,展现丁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作者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7、有人说,生命像一条河,有险滩,有激流,也有平静的小溪。想想看,生命还像什么?仿照上面句子写一个比喻句,表明你对生命的认识。仿写句子:有人说,生命像二、课内阅读(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n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三峡是峡、峡和西陵峡的总称。2.作者先写,后写水,写水按、、、四季顺序写的。3.第一自然段是总写特点,二、三、四段是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4.“七百里”突出峡长的特点;“略无阙处”是写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山高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面写山高的特点。5.说明夏季江水水势大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李白哪一首诗?诗的内容是什么?7.第三自然段作者的观察方法是先,再。8.第四自然段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第一自然段的“,”相照应。(二)、课外阅读(每小题2分)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①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1.解释加点词。①窃入学舍()②听已()③辄默记()④儿痴如此()2.翻译句子。①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4.从文中可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炳烛之明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③曰:“吾年七十,欲李,恐已暮③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④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⑤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西汉]刘向)【注解】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悼公之子。②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4\n③暮:晚。师旷故意把“为时已晚”的“晚”字,当“晚上”的“晚”字理解,所以才说“何不炳烛”。④炳烛:点燃灯烛。炳,光明,显著,这里用作动词。炳,又有作“秉”字解的,是“拿起”、“拿着”的意思。⑤孰与:表示比较好坏,并选择其一。⑥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暗喻迷惑昏乱。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少而好学——③孰与昧行乎——④善哉——2、文中的“炳烛”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炳”又是什么意思?3“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选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写作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悟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姿多彩的美景……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家长签字:4\n语文寒假作业七参考答案一、1C2(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敢于攀登险峰,高瞻远瞩3①--丙—A—a②--甲—B--b③--乙—C—c4B5B6C7略二8①分②眼眶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山北,晚上早晨不同。11.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因为这两句诗鼓舞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创造出卓越的成绩。12.全诗紧扣诗题“望岳”中的一个“望”字,首联是“乍一望”,颔联是“远望”,颈联是“细望”,结联是由“望”而生发出的登岳的愿望,全诗不见一个“望”字,但句句都是在向岳而“望”。13.①远上寒山石径斜②两岸青山相对出③只有敬亭山④夜静春山空14瞿塘巫15山,夏冬春秋16壮丽17连侧18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9《早发白帝》(诗的内容略)20俯视仰视2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22.①私下的意思②毕,完了③总是,常常④入迷23.①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②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24.C25.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坚强基石。(意对即可)26①开玩笑②爱好③谁④说得好27点燃灯烛。炳,光明,显著,也有“拿着”的意思。28哪有臣子竟和君主开玩笑的呢?29“炳烛之明”胜于“昧行”。只要抓紧时间,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四略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3:32 页数:4
价格:¥3 大小:21.71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