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周周清二(安徽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 周周清(二)[测试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1.填空。(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4)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石潭记》中表明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小石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比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也是对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和发展。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4)题。(9分)离开故土一转眼已是多年了,他乡的繁华却依旧未能融入情怀。儿时的情景犹在眼前闪现,故乡的山水人情,俱是鲜活的风景,随着时间的流失,愈发眷恋故乡了。城市在喧xiāo中苟延残喘,空气在雾霾中苦苦挣扎,心情格外抑郁。归来兮,游子,回归自然故乡,静享清净山水,无物欲之争,淡名利之远,才是快慰人生。故乡,还能回到你的怀抱吗?(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眷恋(  )   喧xiāo(  )苟(  )延残喘(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3)“苟延残喘”的意思是(  )(2分)A.姑且延长。B.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C.勉强延续断断续续的呼吸。12 (4)语段中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3.名著阅读。(4分)保尔一抬头,与陌生人那安详的眼神碰到了一起,他那双灰色的眼睛正在观察着保尔,他的目光十分坚定,一直凝视着保尔,这让保尔有些不自在。同时保尔也打量起这个陌生人,只见一件扣着纽扣的灰色短上衣,紧紧贴在他那宽阔结实的身体上——衣服显然有些瘦。他的脖子又短又粗,整个人浑身充满力量,就像一棵苍劲的老橡树。(1)该选段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陌生人”指________(人名)。(2分)(2)结合全书内容,说说“陌生人”对保尔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2分)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①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②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其源于纪念战国时自沉汨罗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④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要赛龙舟,许多地区都会举行龙舟竞赛活动。⑤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21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6月11日,“2021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嘉宾、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等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开展了独特的端午习俗。①【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2分)12 ②【B】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2分)(3)为缅怀先贤,追忆爱国情思,学校将于6月14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举行“屈子诗文朗诵会”,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拟写一份通知。(4分)(一)阅读下面的这篇文章,完成练习。(21分)文学:另一种造屋曹文轩①我为什么要——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写作?写作时,我感受到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一直在试图进行描述。但各种描述,都难以令我满意。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理想的表达:写作便是建造房屋。②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③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④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甲】⑤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这个世界的。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语言早已离开现实,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质是自由,而这正契合了我们对自由的欲望。这个王国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的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⑥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乙】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创造力。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那时,你定会对自由肃然起敬。12 ⑦【丙】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房子,是你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⑧再后来,当我意识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时,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蜕变与升华。再写作,再造屋,许多时候我忘记了它们与我的个人关系,而只是在想着它们与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我开始变得认真、庄严,并感到神圣。我对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殚精竭虑,严格到苛求。我必须为他们建造出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虽然我知道难以做到,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⑨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屋子的庇护。当狂风暴雨袭击他们时,他们需要屋子。天寒地冻的冬季,这屋子里生着火炉。酷暑难熬的夏日,四面窗户开着,凉风阵阵。黑夜降临,当恐怖像雾在荒野中升腾时,屋子会让他们无所畏惧。这屋子里,不仅有温床、美食,还有许多好玩的开发心智的器物。有高高矮矮的书柜,屋子乃为书,而这些书为书中之书。它们会净化他们的灵魂,会教他们如何做人。它们犹如一艘船,载他们去彼岸;它们犹如一盏灯,导他们去远方。【丁】  ⑩对我而言,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幸福,就是当他们长大离开这些屋子数年后,他们会时不时地回忆起曾经温暖过、庇护过他们的屋子,而那时,正在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这在我看来,就是我写作——造屋的圆满。⑪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为我自己,更是为那些总让我牵挂、感到悲悯的孩子们。(有删改)5.“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摘取的,应当放在(  )处。(3分)A.【甲】 B.【乙】 C.【丙】 D.【丁】6.第①段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4分)7.在文中,曹文轩先生阐述了自己喜欢“写作——造屋”的原因,请分点概括。(4分)8.从所用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6分)12 (1)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的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2)它们犹如一艘船,载他们去彼岸;它们犹如一盏灯,导他们去远方。9.在第⑩段中作者写道:“而那时,正在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练习。(22分)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①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精神的支撑和动力。③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败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④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形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⑤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轻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它们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们不思考,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思索。它们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们以自己的开放,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比黄金贵重的,永远是知识,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⑥12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以提升,生命得以重塑。⑦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⑧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⑨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⑩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独特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习惯。⑪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⑫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有改动)1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分)1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5分)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12.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13.谈谈你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5分)12 14.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请你举一个“经典之作影响人的一生”的例子。(80字左右,5分)(三)(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小石潭记》)【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着往下放。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用双手捧。1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如鸣珮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B.不可知其源其源殆可以熟物C.书以付过以其境过清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喜可畏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12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B.“顾影颓然,不复能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的特点。D.《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乙】文是北宋苏轼的作品,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除此外还有韩愈、欧阳修、曾巩、杜甫等也是。18.【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9.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文。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经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②书写规范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12 第四单元 周周清(二)一、基础清(35分)1.(1)窈窕淑女 (2)蒹葭萋萋 (3)人不知而不愠(4)归雁入胡天 (5)更着风和雨 (6)以其境过清(7)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共10分,每空1分)2.(1)juàn 嚣 gǒu(共3分,每空1分)(2)流失 流逝(2分) (3)B(2分) (4)拟人(2分)3.(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朱赫来(2分)(2)示例: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朱赫来便会及时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2分)4.(1)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传统节日。(4分)(2)①删去“超过”或“余”(2分) ②开展 形成(2分)(3)(4分)通 知各位同学:我校将于6月14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举行“屈子诗文朗诵会”,请大家积极参加。校团委6月12日二、阅读清(55分)(一)(21分)5.B(3分) 点拨:本题考查语句的还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做出选择。所给句子与“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语义相连,因此放在【乙】处最合适。故选B。6.连用两个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展开蓄势。(4分) 点拨:本题考查连用问句的作用。解答此类题时,应综合考虑连用问句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7.①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②“写作——造屋”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③“造屋”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从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④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屋子的庇护,“我”必须为他们建造出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4分)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通览全文,抓住关键句子,分点进行概括。例如:第②段中的“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第④段中的“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第⑦12 段中的“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⑧段中的“我必须为他们建造出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第⑨段中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屋子的庇护”等。抓住这些句子进行梳理概括即可。8.(1)该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灵魂”“精神”“心灵”三个方面进行铺陈,突出写作可以使我们“获得广阔的自由”,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说服力。(3分)(2)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中之书比作“船”“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中之书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所起到的作用。(3分) 点拨: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9.“我”建造的屋子温暖过、庇护过他们,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正在老去的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些屋子,但是始终缅怀、眷恋着这方故土,魂牵梦萦、刻骨铭心。(4分) 点拨: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主旨,紧扣句子内容作答。本题宜抓住核心词“乡愁”,分析“我”建造的屋子对“正在老去的他们”的重要意义。(二)(22分)10.示例: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3分) 点拨:结合全文,紧扣第①段中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第③段中的“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等关键句,概括解答即可。11.示例:“浸染”有逐渐沾染或感染的意思。在句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常读书的人会受书中的知识、道理、艺术等感染和熏陶。(5分) 点拨: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浸染”有逐渐沾染或感染的意思,然后联系第⑩段的内容,明确这句话是在说书对人的熏陶,用“浸染”这个表示逐渐感染的词,形象地写出了书本中的内容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12.示例:真正的阅读不仅仅是粗浅地了解作品内容,还是漫游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是在此过程中认识自我,让自己不断成长。(4分) 点拨:第⑦段画线句子强调真正的阅读要“有灵魂的参与”,是“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13.示例:读书可以获得知识;读书可以增长才干;读书可以丰富阅历;读书可以愉悦精神;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启迪人生。(5分) 点拨: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14.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激励了无数人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洪流中。(5分)点拨:本题要求列举论据,解答此题时,需要明确围绕的是“经典之作影响人的一生”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例子,言之成理即可。(三)(12分)15.B(2分)12 16.(1)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分) (2)水边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所谓的佛的痕迹(脚印)吧。(2分)17.D(3分)18.【甲】文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表达了东坡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分)【乙文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百丈,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水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放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所谓的佛的痕迹(脚印)吧。傍晚时我们顺着来路返回,看见夕阳映照下的山仿佛在燃烧,十分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船桨击打着江心,用双手捧着珍珠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着影子,有种萧索之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三、写作清(55分)19.思路点拨:写此文时,要认真审题。“从此”指明了叙述的时间范围,“不再”表明了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结合提示语我们可以发现: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应是自己曾经的缺点、错误、失意等,因此可填:自私、自卑……还要精心选材,精巧构思。写此文时,大家会有很多生活体验,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写出自己真切的情感。在结构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之后的情况。在叙写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例文:从此,我不再寒冷就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举动,我一直记到现在,它让我觉得我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题记这几天格外冷,每天都要裹上厚厚的衣服才敢去面对屋外呼啸的寒风。电视上播报着今天的新闻——工程偷工减料,市场公平缺失以及遇到困难无人支援……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虽然屋里开着暖风,我却一点儿也没觉得暖和。12 这时母亲打了一通电话,让我去家门前的路口等她,我只好匆匆下楼。街道上各色的霓虹灯纷乱,红红火火的颜色似乎想为这个寒冬添一丝温暖,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只能拉紧外套让身体暖和一点儿。跺着脚四处张望时,我看到了街对面卖烤红薯的老奶奶,我曾见过她好几次:每天放学回家的途中她都在那儿卖烤红薯。晚饭还没有吃,又接受着冷风的“洗礼”,此时,我算是饥寒交迫,便想着买个烤红薯暖暖胃。于是我很快地走了过去,也终于看到了老奶奶的样子:一位慈祥的农村妇女,她沟壑纵横的脸庞被冻得通红,笑的时候却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她穿着一件有些旧但仍十分厚的军大衣,外面套着一件沾满炭灰的花格子围裙,手套也烂了,但她身边的竹筐里的红薯却干干净净的,像一个个穿着红棉袄的大胖小子。我来的时候恰好听见她跟另一位顾客夸耀着自己的红薯以及种红薯的老伴和总喜欢在菜地里捣蛋但十分聪明的小孙子。她一脸的笑容远远比那些暖气更暖人心。我要了一个红薯,给了钱,却发现她没有零钱找给我,于是我笑着说不用找了,她却执意要去旁边的超市换钱,收钱的小纸箱就放在竹筐旁边,她一点儿也没有担心是否会有人拿走这些钱。没过一会儿她就回来了,把零钱塞给我,还对我说晚上一个人很危险,要我早点儿回家。我拿着热腾腾的红薯,手心渐渐暖和起来,而暖起来的,似乎不只是手心……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让我一直记到现在。纵使世态炎凉,却总有一种感动存放在你我心间,纵使世事不如人意,却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泪流满面。为什么还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因为人间不只有坚冰还有火焰,因为人们脸上不只有冷漠还有笑颜,因为我们一直都被世界温柔地爱着。从此我不再寒冷,只因更坚定了寻求光与热的信念。总评: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作者抓住冬夜里的一次偶遇,写出了人间的温暖,表现了老奶奶的心地善良,写出了老奶奶带给自己的温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文章内容紧扣文题,把小事情写出了深意。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20 18:26:1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59.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