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二模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利用黑藻进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藻是观察中心体的适宜材料B.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需要切片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黑藻细胞的核糖体D.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黑藻的质壁分离2.下列关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衰老B.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神经系统发育过程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细胞数量的调整D.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比皮肤细胞强与其特有的基因有关3.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即之前接种过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市民,加强针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属于主动免疫B.腺病毒载体疫苗以核酸作为抗原物质C.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增加受种者抗体种类D.序贯加强免疫可以形成不同疫苗之间优势互补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储藏室无氧状态有利于柑橘保鲜B.抑制乳酸菌细胞呼吸可避免酸奶“涨袋”C.油菜播种时宜浅播以满足其苗发时对氧气的需求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减少因厌氧呼吸而积累的CO2量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内分泌细胞只能合成一种激素B.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激素只能调节已存在的生理过程D.青春期正常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呈非周期性变化6.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线状和棒状物B.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2个染色体组型C.后期最可能发生着丝粒与纺锤丝的结合D.末期囊泡在环沟处聚集成一个细胞板7.农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支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生物化学组成成分施肥可减少农业成本B.种植业依赖和受制于畜牧业,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C.我国北方地区采用套种是由于一年种两茬小麦积温有余D.免耕法使作物收获后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而破坏了地力8.萤火虫尾部发光器的发光原理如图所示,利用该原理制成了ATP快速荧光检测仪,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荧光素+ATP+O2氧化荧光素+物质X+2Pi+H2O+光能A.物质X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由反应式可知萤火虫发荧光属于放能反应C.该检测仪检测结果代表样品中需氧型微生物的数量D.运用该检测仪计数的前提是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9.科学家将某一品系的果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喂淀粉类食物和麦芽糖食物,其他环境条件一致。经过八代之后,甲组果蝇体色浅,乙组果蝇体色深。再混养时,不同体色果蝇交配概率明显降低,后代育性均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自然选择B.分组饲养过程中两组果蝇之间的遗传差异逐渐增大C.两组果蝇出现体色的分化体现了物种多样性D.两组果蝇出现体色的分化可能与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10.下列关于生殖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A.畸形胎常在早孕期形成B.近亲结婚会增加糖原沉积病I型的发病率C.母亲年龄过大会增加后代先天愚型发病风险D.基因诊断和饮食治疗不会造成对苯丙酮尿症的“选择放松”11.涂布分离法可用于微生物的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具有最少菌落数的稀释倍数进行计数B.严格厌氧微生物的计数宜采用涂布分离法C.涂布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代表样品中的全部菌数nD.样品中待测菌数量多而稀释倍数太小时计数结果会偏小12.下列关于人体B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B.记忆B淋巴细胞在抗原接触处迅速增殖分化C.B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需外来抗原的刺激13.神经细胞从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完毕的时间称为动作电位时程,下列情况下,可以明显延长人体内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是(  )A.减小刺激强度B.降低环境温度C.阻断部分钾通道D.提高组织液Na+浓度14.如图为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细胞中的①均不相同B.②的存在和质膜的选择透性有关C.③镶嵌或贯穿在膜中使质膜比较坚实D.冰冻质膜撕裂面上的颗粒是③和④15.当种群长久处于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等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造成种群衰落甚至灭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低且成熟晚的生物不易出现种群衰落B.人类捕猎比野生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更能引起种群的衰落C.当种群数量过低时会因近亲繁殖而使生育力和生活力衰退D.不管种群数量降到多低,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必然能使其恢复重建16.有一些遗传现象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花色的不完全显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流感病毒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反交结果不一样的果蝇眼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子房壁发育而来的豆荚的颜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7.“绿色办奥”理念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制冷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B.厨余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饲料可为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C.剥离表土为赛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D.“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运用了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18.一年生苔草有许多分枝,一株苔草各个月龄分枝数量在所有分枝中所占比例关系可画成金字塔图形。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未施加和施加N、P、K肥料的金字塔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施肥可能促进苔草合成较多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施加越多的N、P、K肥料,金字塔图形的底部越宽C.未施肥的以月龄较老的分枝为主,施肥使幼枝成为优势D.在苔草施肥后以该幼枝为食的小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加19.“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用到了离心技术B.搅拌是否充分基本不影响沉淀物放射性强弱C.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上清液的放射性先升高后下降D.该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20.一个色盲男子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下一个色觉正常的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的孩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2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B.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mRNA并迅速降解为RNA和蛋白质C.DNA一条链上的G变成A,复制n次后有1/2的DNA发生了突变D.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复制后,子代DNA中嘌呤核苷酸的比例改变22.植物层次多以及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树叶表示取食高度多样性高。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取食高度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多样性空间格局特征明显B.森林环境类型鸟类多样性最丰富C.可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程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D.对于鸟类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比取食高度多样性更重要23.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n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25:9:15,则黄色圆粒亲本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3:1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5:3:1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D.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124.为测定菠菜细胞液浓度,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甲与乙两组试管各6支,分别依次编号为1~6,向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乙组试管内放入适量的甲烯蓝使溶液变蓝。在甲试管放入菠菜叶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菠菜叶片,从乙中取蓝色小液滴,滴入相同编号的甲试管距液面2cm处,一定时间后记录小液滴的位置,得到如下柱形图(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小液滴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完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编号的增大,乙组试管内蔗糖浓度依次降低B.甲组的1~6号试管中,试管6的波菜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C.若延长菠菜叶片在甲试管的放置时间,则试管1蓝色小液滴距液面距离大于0.5cmD.由上图推知菠菜叶片各细胞液浓度均介于试管3和4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25.小麦育种专家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穂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所有F1个体构成一个新种群B.过程①可以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或秋水仙素处理F1的子代幼苗获得甲C.丙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为14条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2E的植株戊约占1/2二、综合题26.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某湖泊正处于浮叶根生植物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湖泊中各种生物之间会形成复杂的  关系,从而构成食物网。各种生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有各自的分布格局,这些配置状况是  的一种表现。(2)湖边浅水地带的浮叶根生植物有时会失去水的浮力和保护,于是  植物就占据了这一地带,它们的叶子伸向水面以上的空间。这类植物具有发达的  组织,它们的定居标志着群落发生了  。(3)一定区域内获得的植物烘干到恒重后测得的重量,可代表植物的  (单位通常用g/m2表示),该重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值即为该植物的  。27.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A-D表示物质,甲、乙表示部位。下表为高温胁迫对该植物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温度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常温0.82300.38284.45高温0.62290.25314.25(1)物质A表示  。部位甲为类囊体膜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该植物的放氧速率要比图中O2的产生速率  ,理由是  。(2)高温胁迫会造成自由基等氧化物积累,破坏了酶的结构和类囊体膜上的  ,甚至破坏磷脂分子使类囊体解体,降低了光能转化效率,从而减少了为碳反应提供的  。据表分析,该植物在高温胁迫下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判断理由是  。28.果蝇的正常翅与残翅、正常眼与棒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存在纯合致死现象。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与一只残翅棒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正常翅正常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正常眼(♀):残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正常翅棒眼(♂):残翅棒眼(♂)=6:1:3:3: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2)基因型为  的个体致死。F2中全部的正常翅正常眼果蝇随即交配,理论上F3雄果蝇的表现型有  种,其比例是  。(3)设计测交实验验证F2残翅正常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29.回答下列(1)、(2)小题:(1)月季原产中国,被誉为“花中皇后”。其花色明艳,花香悠远,还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常作为奥运场馆、重大会所的花卉。为控制月季的花期,可进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Ⅰ.花粉粒培养后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一样,在离体条件下也具有  n的潜能。为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时都要称量几十种成分,可以将各种成分按比例配制成浓缩液,即培养基  ,使用时根据浓缩比例计算用量,加水稀释。Ⅱ.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  。选择合适的花蕾,在  条件下除去花瓣,并立即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Ⅲ.在花药培养中,常常会出现染色体倍性的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  。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可用有机溶剂提取叶子中的叶绿素,然后用  (仪器)测定叶绿素的光密度值,推测月季的光合作用能力。Ⅳ.月季花泡酒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作用。当月季栽培成孰开花后,将花蕾晒干放在洁净的玻璃瓶中,让白酒完全浸泡住花蕾,密封并放在低温避光的地方储存一个月后即可食用。如果密封不严则会发酸,原因是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在缺氧时变为镰刀状,容易堵塞血管,导致内脏及组织缺氧。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Ⅴ.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为细胞补上  的基因或改变病变的基因、以达到治疗  的目的。Ⅵ.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最为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从人体细胞中获得正常基因后,可通过  技术进行扩增,再利用  把载体基因和正常基因连接起来,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再让该病毒载体感染靶细胞。Ⅶ.靶细胞应该是在体内能保持相当长的寿命或者具有  能力的细胞,这样才能使被转入的基因能长期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因此病人的  是理想的转基因治疗靶细胞。Ⅷ.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靶细胞可提取其DNA,根据  原则,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再将成功导入正常基因的靶细胞进行  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然后回输到病人的骨髓中,以产生正常的血细胞。30.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Ca2+能与Na+竞争载体结合位点),称为膜屏障作用。为验证膜屏障作用,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说明:本实验提供一根神经纤维。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实验中标本用任氏液浸润。任氏液中含有Na+、K+、Ca2+、Mg2+、Cl-等,可根据实验需要,对成分含量进行适当调整。)(1)实验思路:①实验1:连接神经纤维与生物信号采集仪等,对神经纤维施加一定刺激,在显示屏上出现一次电位变化,并记录。实验2:进行解除竞争性抑制实验,具体措施:  。③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以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1和实验2的电位变化情况  。(3)分析与讨论:①本实验采用的对照方式是  。为获得电位变化曲线,生物信号采集仪的两电极的连接方式:  。②为达实验目的,也可通过测定  来验证膜屏障作用。③根据实验分析,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的原因是  。研究发现,钙离子还影响着细胞的膜阈值电位。具体表现为:血钙浓度降低,膜阈值电位绝对值加大,与  之间的差值缩小,细胞的兴奋性增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解答】A、黑藻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A错误;B、黑藻是单层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切片,B错误;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核糖体,C错误;D、叶绿体的存在使得原生质体有颜色,能够观察到植物细胞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下细胞壁与原生质体的分离,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黑藻叶片较薄,仅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因此可以不用切片直接观察叶绿体。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答案】Dn【知识点】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凋亡;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解析】【解答】A、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也有衰老的细胞,A正确;B、受精卵发育成胎儿,体现了细胞(受精卵细胞)全能性,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神经系统发育过程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细胞数量的调整,C正确;D、胚胎干细胞与皮肤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两者所含的基因相同,功能有差异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输卵管上段。(2)卵裂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小。(3)桑椹胚: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是全能细胞。(4)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5)原肠胚:有了三胚层的分化,具有囊胚腔和原肠腔.。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答案】B【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解析】【解答】A、主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因此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属于主动免疫,A正确;B、腺病毒载体疫苗以蛋白质作为抗原物质,B错误;C、由分析可知,重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疼苗都是通过基因重组得到的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后,体内不仅能产生关于新冠病毒的抗体,还能产生针对其他抗原的抗体,即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增加受种者抗体种类,C正确;D、由分析可知,腺病毒载体疫苗是腺病毒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的结合体,因此序贯加强免疫可以形成不同疫苗之间优势互补,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人工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人工诱导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医生给患者注射病愈后患者含抗体的血清就是被动免疫。4.【答案】C【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干燥和低氧环境有利于蔬菜的保鲜和存储,无氧环境时细胞无氧呼吸速率快,消耗有机物多,不利于保鲜和存储,A错误;B、乳酸菌是厌氧菌,其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气体,不会导致酸奶“涨袋”,B错误;C、油菜种子含脂肪多,种子萌发时需氧多,所以油菜播种时宜浅播以满足其苗发时对氧气的需求,C正确;D、人体进行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是乳酸,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5.【答案】C【知识点】激素调节的特点【解析】【解答】A、一种内分泌细胞不一定只能合成一种激素,如下丘脑可以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抗利尿激素等,A错误;B、激素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类(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等(如甲状腺激素),B错误;C、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起调节作用,只能调节已存在的生理过程,C正确;nD、青春期正常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呈周期性变化,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虽然激素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6.【答案】A【知识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解答】A、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线状和棒状物,即染色体的出现,A正确;B、中期细胞常用来制作染色体组型,但不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组型,需要显微摄影、剪切、排列染色体等才能形成,B错误;C、后期最可能发生着丝粒的分裂,但是纺锤丝前期就与着丝粒相连,C错误;D、植物细胞没有环沟形成,动物细胞才形成环沟,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1)间期: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它包括(G1、S、G2三个时期),动物细胞此时中心粒也进行复制,一组中心粒变成两组中心粒。(2)前期: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散乱分布,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到细胞两极,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常找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4)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到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5)未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间内陷,一个细胞分裂缩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完成一次细胞分裂,此时形成的子细胞,有的细胞停止分裂,然后分化,有的细胞暂停分裂;有的细胞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7.【答案】A【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依据生物化学组成成分施肥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生物所缺的营养物质,可减少农业成本,A正确;B、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B错误;C、由于一年种两茬小麦积温不足,一年种一茬小麦积温有余,因此我国北方地区采用套种(在小麦的生长后期种玉米),C错误;D、免耕法使作物收获后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目的在于减少对田地耕作踏压次数的耕作措施,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8.【答案】D【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解析】【解答】A、物质X是ATP脱下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即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B、由反应式可知萤火虫发荧光需要ATP,属于吸能反应,B错误;C、该检测仪检测结果代表样品中氧气的消耗,兼性厌氧型的生物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也可以用该检测仪检测,C错误;D、该检测是以ATP的消耗来反映细菌的数量,前提是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否则无法反映细菌的数量,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TP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1)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2)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A”是腺嘌呤。(3)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4)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n9.【答案】C【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析】【解答】A、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自然选择,食物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也不同,导致果蝇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A正确;B、根据题干“经过八代之后,甲组果蝇体色浅,乙组果蝇体色深”可知,分组饲养过程中两组果蝇之间的遗传差异逐渐增大,B正确;C、两组果蝇还是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两组果蝇出现体色的分化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没有体现物种多样性,C错误;D、由题意可知,两组果蝇发生了进化,结合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可知两组果蝇出现体色的分化可能与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②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③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④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⑤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②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③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④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⑤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②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10.【答案】D【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调查人类遗传病【解析】【解答】A、畸形胎产生的因素有遗传和环境,孕早期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畸形胎,A正确;B、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增加,如糖原沉积病I型,B正确;C、后代先天愚型的发病率随着目前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因此适龄生育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C正确;D、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经过遗传基因诊断和治疗使苯丙酮尿症患者都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产生后代,D错误。【分析】1、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4)提倡适龄生育。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11.【答案】D【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解析】【解答】A、一般选取平板上菌落数30-300内的平板进行计数,需要合适的稀释度,A错误;B、稀释涂布平板法会接触到空气,不适宜用于严格厌氧微生物的计数,B错误;C、涂布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代表样品中的全部活菌数,不包括死的菌,C错误;D、样品中待测菌数量多而稀释倍数太小时会有细菌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计数结果会偏小,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1、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⑦n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①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②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③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④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12.【答案】B【知识点】体液免疫【解析】【解答】A、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B、记忆B淋巴细胞是受特定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因此记忆B淋巴细胞在相同抗原接触处迅速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淋巴细胞,B错误;C、每个细胞的表面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C正确;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都不需外来抗原的刺激,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13.【答案】C【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解析】【解答】A、刺激强度只有达到阈刺激强度,不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大小,A错误;B、降低环境温度,不会影响人体的代谢与活动,人是恒温动物,B错误;C、阻断部分钾通道,会使复极化的过程延长,C正确;D、提高组织液Na+浓度,可以使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Na+内流加快,动作电位时程不一定加长,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协助扩撒),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协助扩撒),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递下去,且为双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胞吐)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14.【答案】B【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解析】【解答】A、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能有相同的糖蛋白,A错误;B、②是磷脂分子,也具有选择透性,气体、水、脂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B正确;C、③是脂溶性的胆固醇,分布在细胞膜的内部,C错误;D、冰冻质膜撕裂面上的颗粒是蛋白质,而③是胆固醇,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细胞膜的结构:(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4)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对细胞膜的流动性有调节作用。15.【答案】C【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n【解析】【解答】A、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易出现种群衰落,A错误;B、种群衰落不仅是由于人类过度捕杀,更严重的是破坏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从而剥夺了物种生存的条件,造成种内斗争加剧,个体生存机会减少,B错误;C、种群数量过低,种群小,由于难以找到配偶,因近亲繁殖,变异类型少,会使种群的生育力和生活力衰退,死亡率增加,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C正确;D、物种种群的持续生存,不仅需要有保护良好的栖息环境,还要有足够数量的最低种群密度,若种群数量降到最低种群密度,即使采取有力措施也未能使其恢复而灭绝,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动物种群数量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气温、日照和降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16.【答案】A【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解答】A、金鱼草花色的不完全显性遗传,受一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A正确;B、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C、正反交结果不一样的果蝇眼色遗传,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C错误;D、子房壁发育而来的豆荚的颜色遗传,受一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7.【答案】B【知识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解析】【解答】A、氟利昂制冷会增大多臭氧层的破坏,而二氧化碳制冷不会,A正确;B、植物不会利用有机饲料,需要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植物可以利用无机盐,B错误;C、表土层内部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元素,剥离表土为赛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C正确;D、多家能源企业在河北张北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把张北的风转化为清洁电力,并入冀北电网,再输向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运用了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水污染:①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②表现:富营养化。③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硫化物、无机酸碱盐(如氯化物、硫酸盐、酸、碱)的无机有害物;氟化物、氰化物的无机有毒化学物质及汞、砷、铬、铝、镉等重金属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物、油类、脂类等耗氧有机物;钾、铵盐、磷、磷酸盐等植物营养源;苯类、酚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物;寄生虫、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污染;绝、怀、银、铀等放射性污染物。(2)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3)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危害:①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②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③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十壤中的动物。④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4)臭氧层破坏: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危害:宴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5)土壤污染:重金属农药污染,重金属、衣药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通过生物富集,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18.【答案】B【知识点】种群的特征【解析】【解答】A、据图示可知,与甲组相比,乙组施肥使苔草月龄较小的分枝成为优势,推测施肥可能促进苔草合成较多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A正确;nB、施加越多的N、P、K肥料,生长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幼枝的生长,金字塔图形的底部越窄,B错误;C、据图示可知,与甲组相比,乙组施肥使苔草月龄较小的分枝(幼枝)成为优势,C正确;D、在苔草施肥后幼枝增多,所以以幼枝为食的小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①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③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单位时间_内迁入(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⑤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19.【答案】C【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解析】【解答】A、实验中需要离心得到沉淀和上清,沉淀中主要是细胞,上清中主要是噬菌体外壳,A正确;B、搅拌是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开,32P标记的噬菌体外壳没有放射性,因此搅拌是否充分基本不影响沉淀物放射性强弱,B正确;C、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侵入细菌内的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将细菌裂解,噬菌体较轻,出现在上清中,因此上清液的放射性先升高后稳定,C错误;D、沉淀中出现放射性,说明DNA进入了细菌,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2、噬菌体侵染病毒实验:(1)原理:要获得被35S或32P标记噬菌体,首先要获得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即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注意:(1)保温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保温时间不能过段,过短噬菌体侵染不充分;(2)35S的噬菌体,放射性出现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中出现沉淀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有少量蛋白质外壳;32P的噬菌体放射性出现在沉淀物中,若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保温时间过长是大肠杆菌裂解,也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侵染不充分。20.【答案】D【知识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析】【解答】A、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可以产生XBX-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可以产生XBX-Y的孩子,A正确;B、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也可以产生XBXB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可以产生XBXBY的孩子,B正确;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可以产生XbY的精子,与含XB的卵细胞结合,可以产生XBXbY的孩子,C正确;D、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会产生XbXb或YY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不会产生XXY的孩子,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异常:(1)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异常,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而是移向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子细胞中仍然存在同源染色体,最终形成的生殖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2)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没有移向两极,而是移向同一级,这样形成的子细胞中常常会有相同的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21.【答案】C【知识点】DNA分子的复制【解析】【解答】A、遗传密码在mRNA上,不在DNA上,不能由DNA传给RNA,A错误;B、核糖体遇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mRNA并进入下一个循环,B错误;nC、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条链突变了,另一条链没有突变,所以无论复制多少次总是一半突变,一半没有突变,C正确;D、一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嘧啶碱基数目,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因此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复制后,子代DNA中嘌呤核苷酸的比例不变,还是一半,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DNA分子的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4)条件: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C-G,T-A。(5)准确复制的原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1个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形成的DNA分子为2n个,含母链的DNA分子2个。22.【答案】D【知识点】群落的结构【解析】【解答】A、鸟类取食高度多样性明显,因此鸟类多样性空间格局特征明显,A正确;B、森林环境树叶最茂密,结合取食高度多样性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可知,森林环境类型鸟类多样性最丰富,B正确;C、结合取食高度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可知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程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植物多样性越多、越茂密的地方,鸟类种类越多),C正确;D、曲线反映出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或取食高度多样性呈正相关,但从图中无法看出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对于鸟类多样性的重要性,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23.【答案】A【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解答】A、黄色:绿色=44:4=11:1(最接近后代全为黄色),圆粒:皱粒=36:12=3:1,A正确;B、黄色:绿色=20:4=5:1,圆粒:皱粒=18:6=3:1,B错误;C、黄色:绿色=12:4=3:1,圆粒:皱粒=12:4=3:1,C错误;D、黄色:绿色=12:16=3:4,圆粒:皱粒=24:4=6:1,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24.【答案】B【知识点】渗透作用【解析】【解答】A、随着编号的增大,乙组试管内蔗糖浓度依次上升,A错误;B、甲组的1~6号试管中,试管6的波菜叶肉细胞失水最多,原生质体缩小,叶绿体分布最密集,B正确;C、试管1中的菠菜叶吸水,甲中蔗糖溶液浓度变大,蓝色液滴上浮,若延长菠菜叶片在甲试管的放置时间,甲中蔗糖溶液浓度进一步变大,蓝色液滴上浮更多,则试管1蓝色小液滴距液面距离小于0.5cm,C错误;D、由上图推知菠菜叶片平均细胞液浓度介于试管3和4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但不能推出每个细胞的浓度,D错误。故答案为:B。n【分析】甲乙试管中都加入了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试管放入菠菜叶片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蔗糖溶液由于菠菜叶片失水或吸水而发生改变,而乙试管中蔗糖溶液还是原来的蔗糖溶液(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因此,将乙中的蓝色小液滴(代表原蔗糖溶液)滴入甲中,若蓝色液滴下沉,说明蓝色液滴浓度大(密度大),说明甲中蔗糖溶液由于菠菜叶失水而浓度变小,因此液滴下沉即代表菠菜叶浓度小于对应的蔗糖浓度,下沉越大,说明蔗糖溶液浓度越大(菠菜叶浓度越小)。25.【答案】C【知识点】育种方法综合【解析】【解答】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B、因为F1为不育不,过程①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不能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丙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为14条,C正确;D、丁体细胞中含有一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自交后代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情况是2条:1条:0条=1:2:1,因此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1、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杂交一自交一选优一自交。(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5)实例:水稻的育种。2、诱变育种:(1)概念: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2)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3)原理:人工诱发基因突变。(4)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5)实例:水稻的育种。3、单倍体育种:(1)概念: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3)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4)优缺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相对复杂,不能产生更多的变异,不能大幅度的改良形状。(5)实例: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多倍体育种:(1)概念: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4)优缺点:营养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结实率下降,发育迟缓。(5)实例:抗病植株的育成。5、基因工程育种:(1)概念: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2)方法: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3)原理: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4)优缺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克服远远杂交不亲和障碍;育种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一般用于非本物种或自行设计的基因植入。(5)实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26.【答案】(1)营养;空间异质性(2)挺水;通气;演替(3)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1)各种生物之间会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由于空间异质性(环境不一样,分布的生物不一样),各种生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有各自的分布格局。(2)环境选择了适应其存活与繁殖的生物,浮叶根生植物有时会失去水的浮力和保护,因此挺水植物就占据了这一地带;挺水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具有大量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它们的定居使得优势种发生了改变,标志着群落发生了演替。(3)植物烘干到恒重后测得的重量可看成有机物的量,可代表植物的生物量(干重);生物量是净初级生产量的积累量,因此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为净初级生产量。【分析】1、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n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2、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是成为粪便被分解者利用,二是同化的能量;其中,同化的能量又有两个去向,一是可以作为呼吸作用消耗掉,二是可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分为:一、死后的遗体(分解者分解),二、次级消费者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能量流动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7.【答案】(1)NADP+;内侧;小;植物的放氧速率等于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答出“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意思即可)(2)光合色素;ATP和NADPH;非气孔限制;高温胁迫下的胞间CO2浓度比常温下大【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解析】【解答】(1)物质A表示NADP+,B表示NADPH;水光解在类囊体膜的内侧,氧气释放到类囊体腔中;植物的放氧速率等于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因此该植物的放氧速率要比图中O2的产生速率小。(2)类囊体膜上存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会受高温影响;光反应可以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高温下气孔导度下降(0.38→0.25),但是胞间CO2浓度却增大(284.45→314.25),因此光合速率降低并非气孔下降所致,为非气孔限制因素。【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4)光质: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之外还能转化光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5)水:水是光合作用产物和反应物,水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6)矿质元素: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2+,光合作用中其他参与物也需要矿质元素参与合成,所以矿质元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28.【答案】(1)常;AaXBXb;7或七(2)aaXBY和aaXBXB(写全给分);3或三;24:8:1(3)【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1测交,即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aaXBY(致死)、AaXbXb、aaXbXb、AaXbY、aaXbY,因此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7种。n(2)由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的个体致死。F2中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6AAXBXB、26AaXBXB、1/6AAXBXb、2/6AaXBXb,产生的配子为AXB:aXB:AXb:aXb=6:3:2:1,F2中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产生的配子为AXB:AY:aXb:aY=2:2:2:1,因此F2中全部的正常翅正常眼果蝇随机交配所得子代为AAXBXB(正常翅正常眼雌):AaXBXb(正常翅正常眼雌):AaXBXB(正常翅正常眼雌):aaXBXb(残翅正常眼雌):AAXBXb(正常翅正常眼雌):AaXbXb(正常翅棒眼雌):aaXbXb(残翅棒眼雌):AAXBY(正常翅正常眼雄):AaXBY(正常翅正常眼雄):aaXBY(致死):AAXbY(正常翅棒眼雄):AaXbY(正常翅棒眼雄):aaXbY(残翅棒眼雄)=12:8:6:3:4:2:1:12:12:3:4:4:1,因此理论上F3雄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其比例是(12+12):(4+4):1=24:8:1。        (3)F2残翅正常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aaXBXb,利用测交的方法来检测基因型,因此用F2残翅正常眼雌果蝇和残翅棒眼雄果蝇aaXbY进行交配,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29.【答案】(1)发育成完整植株;母液;植物的耐受能力;无菌;鉴定和筛选;比色计(分光光度计);醋化醋杆菌等好氧性微生物产生了酸性代谢产物(2)丢失(缺陷);遗传性疾病;PCR;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裂(增殖);造血干细胞;碱基互补配对;克隆【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详细)【解析】【解答】Ⅰ.花粉粒培养后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把需要生产的药物的浓缩物即母液先生产出,以便于储存和节约空间,再将高效高浓度的药剂用几倍或少量的水兑成浓度较高的药液,最后通过进一步的稀释得到我们最终所需要的产品。Ⅱ.消毒是希望去除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受能力;取外植体花蕾,然后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花瓣并进行接种。Ⅲ.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筛选染色体数目和性状符合的植株;比色计(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叶绿素的光密度值。Ⅳ.醋化醋杆菌等好氧性微生物产生了酸性代谢产物,因此密封不严则会发酸。Ⅴ.基因治疗是通过改变基因,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为患者补上丢失(缺陷)或改变病变的基因;基因治疗可以从基因的角度治疗遗传性疾病。Ⅵ.PCR技术可以在体外扩增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对载体和目的基因进行切割,得到相同的粘性末端)和DNA连接酶(将载体和目的基因相连)。Ⅶ.靶细胞即受体细胞应该在体内能保持相当长的寿命或者具有分裂(增殖)能力;造血干细胞分裂能力旺盛,是理想的转基因治疗靶细胞。Ⅷ.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靶细胞可提取其DNA,将其裂解成两条链,加入特定的探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看是否能形成杂交片段;对细胞进行克隆,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1)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嫩枝或分化程度较低的部位的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容易表达,故外植体一般选用嫩枝或分化程度较低的部位成功率更高。(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言、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为: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裁→栽培。(3)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①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a、接种室要消毒;b、无菌操作;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c、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②外植体接种前,需要将接种室、接种箱灭菌和对外植体消毒的操作:a、接种前一天,将接种室的四个角落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重蒸。b、接种前1小时,在接种室内用喷雾器喷洒来苏水;桌椅也用来苏水擦拭;接种箱内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重蒸。c、将灭菌室和接种箱内用紫外灯灭菌。d、接种前,操作者用肥皂清洗双手,擦干,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e、用次氯酸钠溶液将外植体消毒。(4)在离体的植物器言、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养料。(5)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①培养基配制;②外植体选取;③激素的运用;④消毒;⑤温度、pH、光照。(6)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部分基因文库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①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②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③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a、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b、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c、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n(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30.【答案】(1)降低任氏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2)(3)前后自身对照(前后对照、自身对照也给分,只写对照不给分);一极接膜内,一极接膜外;膜内Na+含量的变化;Ca2+较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动作电位形成加快,神经细胞容易兴奋而使肌肉收缩;静息电位【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解析】【解答】(1)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要解除竞争性抑制,需降低任氏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2)实验1存在Ca2+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峰值比实验2的低,实验2解除了Ca2+的竞争性抑制。(3)为验证膜屏障作用,解除了Ca2+的竞争性抑制,再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为自身前后对照;膜电位为膜内电位与膜外电位的差值,因此电极的一极接膜内,一极接膜外;Ca2+较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动作电位形成加快,神经细胞容易兴奋而使肌肉收缩,因此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膜阈值电位绝对值一般小于静息电位绝对值,需要打破阈值才能使细胞兴奋,若膜阈值电位绝对值与静息电位绝对值接近,则更容易打破静息状态,兴奋性增加。【分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协助扩撒),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协助扩撒),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递下去,且为双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胞吐)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94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50.0(53.2%)主观题(占比)44.0(46.8%)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25(83.3%)主观题(占比)5(16.7%)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综合题5(16.7%)44.0(46.8%)单选题25(83.3%)50.0(53.2%)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普通(83.3%)2容易(16.7%)4、试卷知识点分析n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0(2.1%)6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2.0(2.1%)193ATP的相关综合2.0(2.1%)84群落的结构9.0(9.6%)22,265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9.0(9.6%)13,306体液免疫2.0(2.1%)127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0(2.1%)16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7.0(7.4%)269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2.0(2.1%)1110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详细)15.0(16.0%)2911质壁分离和复原2.0(2.1%)112渗透作用2.0(2.1%)241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2.0(2.1%)41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8.0(8.5%)2715免疫学的应用2.0(2.1%)316细胞膜的成分2.0(2.1%)1417种群的特征2.0(2.1%)1818细胞分化及其意义2.0(2.1%)219群落的演替7.0(7.4%)2620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9.0(9.6%)23,2821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0(2.1%)102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15.0(16.0%)2923激素调节的特点2.0(2.1%)52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2.0(2.1%)102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0(2.1%)1726DNA分子的复制2.0(2.1%)21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0(2.1%)928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0(2.1%)2029细胞的凋亡2.0(2.1%)230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2.0(2.1%)73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0(2.1%)1132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2.0(2.1%)233调查人类遗传病2.0(2.1%)1034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2.0(2.1%)1535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8.0(8.5%)27n36育种方法综合2.0(2.1%)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1-01 04:54:02 页数:17
价格:¥10 大小:323.39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