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0 古诗三首教案与反思(部编版六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络”。2.能借助注释理解《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借助事物的特点表现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重难点)一、导入新课,通读古诗1.导入新课:本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表现宋代爱国将领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古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学生自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提醒学生《马诗》中的“燕”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竹石》则要特别注意读准“劲”字。3.指名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留意字音是否读准。4.师生评议。5.齐读古诗。二、激发兴趣,引入《马诗》1.教师导入: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教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诗题)5 2.介绍:李贺的《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组诗,共有二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首诗。三、再读古诗,理解大意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听老师范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2.指名回答。(读时要注意停顿)3.学生逐句练习读节奏,然后教师指名读出全诗的节奏。4.指导学生写生字“络”。5.同桌交流古诗大意。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个认真听。6.指名说诗意,教师相机指导。四、理解诗句,体会意境1.学习前两句诗。(1)学生自读前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①指名交流想象的画面。②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并启发想象:千百年前边塞的战争场面是什么样子?③学生们交流当年将士们为保卫家园浴血奋战的场景。(2)分小组再读这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感受:脑海中的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感受?①指名说感受,并说明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②指导朗读:当学生通过“沙如雪”“月似钩”,感受到如雪的沙漠、如钩的弯月带给人们清冷和悲凉的感觉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这两句诗,并力求读出这样的意境。(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2.学习后两句诗。(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2)指名交流。预设:看到了一匹戴上了金络头的马。教师提示: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金络脑)你们能想象到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吗?(战马披挂上阵、身姿矫健的样子)预设:看到一匹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教师提示: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快走)你看到的画面真的存在吗?(3)指导朗读:通过“何当”一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期待骑上戴着金络头的战马驰骋5 战场却无法实现的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读出这种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无奈、悲凉之情。(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五、联系生平,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请你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想想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为了写马的轻捷矫健吗?(1)同桌先讨论,然后全班交流。(2)教师总结:这首诗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诗人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教师指导朗读: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大家可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读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悲凉之情。3.全班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全诗。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3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理解《石灰吟》和《竹石》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石灰吟》和《竹石》。默写《竹石》。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重难点)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全班集体背诵,边背边回忆:诗人在咏马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诗,看看这两位诗人又表露了怎样的人生志向。(教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诗题)二、细读古诗,把握诗意1.师生各读一首。要求:读出古诗的节奏。2.理解诗句意思,比较两首诗的异同。(1)学生先自主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与同桌交流。(2)指名说诗意。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这两首古诗的不同点在于所写事物不同;相同点在于都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即两种事物所处的环境都很恶劣。(4)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灰石和竹子分别处于怎样的恶劣环境之5 中?它们又是怎样面对的?三、深读古诗,品悟诗情1.学习《石灰吟》。(1)学生自读《石灰吟》,边读边思考:石灰石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2)指名读前两句诗,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①启发思考:“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②组织学生交流。③教师指导朗读:经历着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石灰石畏惧了吗?大家在读这两句时,最好重读“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这样就可读出石灰石的坚韧与无畏。(3)学会“锤”和“凿”这两个字。①学生观察字形,教师提醒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②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这两个字。教师点评。(4)指名读后两句诗,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即使粉骨碎身,它也不怕?②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追问:“清白”是什么意思?(“清白”一词出自《楚辞·离骚》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意思是为保持清白的节操,即使死了也值得,这向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③指导朗读:清清白白做人,纵使粉骨碎身也毫不畏惧,这正是诗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要尽可能读出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而无所畏惧的精神。2.学习《竹石》。(1)学生自主读《竹石》,边读边思考:竹子是抱着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①指名读前两句诗,提问:“咬”“不放松”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②学生交流。③教师指导朗读:竹子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将根牢牢扎在裂了缝的、破碎的岩石中啊!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一定要把这种勇气和决心读出来。(2)指名读后两句诗,并请大家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①学生汇报、交流。②教师指导朗读:竹子面对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仍不屈不挠。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一定要将这种精神读出来。3.比较异同。(1)同桌之间相互读两首古诗,然后结合课前收集的诗人生平资料,讨论石灰石和竹子面对磨难时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5 (2)同桌交流,然后教师指名汇报。(3)教师小结:诗人分别借石灰石和竹子,表达了自己清白立世的人生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四、背诵古诗,总结提升1.教师指导背诵古诗。(1)创设情境指导背诵《石灰吟》。(2)用课件展示《竹石图》的图片。(3)全班学生背诵。2.启发思考:想一想《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古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1)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这三首诗都是名为咏物,实则写人,诗人都是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这类诗就是咏物诗。[板书设计]10古诗三首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石灰石——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竹——坚韧刚劲铁骨铮铮咏物诗托物言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志向,领悟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志向的方法。学习《马诗》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以及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深入品析诗句、理解诗意。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经历,将马的特点与诗人的自身境况融合在一起,从而体会到诗人是想通过咏马、赞马以及感叹马的命运,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学习《石灰吟》和《竹石》时,我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旨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借咏石灰、竹子,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质。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25 10:07:10 页数:5
价格:¥3 大小:24.9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