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详细版(实用,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详细版1.1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2.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创造哲学最终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2)把握了时代的脉搏(3)总结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哲学思想与时俱进。②哲学对时代的反映可能正确、可能错误,哲学不都是正确的、科学的。4.哲学对生活的影响(为什么要学哲学)(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2)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具体看法)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主体人人都有,自发形成哲学家研究成果,自觉形成并非人人都有第57页共57页
特点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联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世界观做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联系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补)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比较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任务第57页共57页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全面把握哲学:哲学是什么?(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发展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第57页共57页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不存在彻底的二元论,因为任何二元论最终都会滑向唯心主义。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②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③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进步性: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③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的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但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基本观点:他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进步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共同点: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共同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第57页共57页
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阶级基础)(2)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落脚点)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1)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4)历史意义:①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②人类历史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57页共57页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从内容上看)(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1)科学性──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们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1)含义及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精髓:实事求是(3)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毛邓三科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57页共57页
2.1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物质的客观性:指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物质现象+精神、意识现象)(4)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变的,是可以创造、可以消灭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不能创造、不能消灭的。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二、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总结】★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第57页共57页
(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从发展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只能选择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能滞后或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四、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的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①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②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③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4、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定理)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宗教、鬼神、法轮功)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不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总结】★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57页共57页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总结】★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原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2.2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密不可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ý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ý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3.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本来就有的,不是人主观强加或者胡乱联系的本质的:不是现象、表象之间的联系(苹果落地),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是确定不移,一定会发生的联系。稳定的:形成规律之后,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规律与规则的关系:规律规则不同点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性质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第57页共57页
联系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正确反映。(2)规律的特点: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注意:规律可以被发现、利用、掌握;不能发明、创造、创新、改变等。)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人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可以消灭或创造【总结】★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人在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步骤等。②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③能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而且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又是无限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注意: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②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总结】★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包括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第57页共57页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总结】★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总结】★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论总方法论)1.是什么(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哲学依据):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3.怎么做:(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反对两种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第57页共57页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表现:(1)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2)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总结】★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类: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理解: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从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从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建立;从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总结】★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a.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盲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5.联系的条件性:(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联系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总结】★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57页共57页
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b.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c.注意:1、整体≠部分的简单相加。2.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a.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的重要性)b.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整体的重要性)【总结】★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强调部分的重要性:【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方法论】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①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②有序性: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总结】★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方法论】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特别提醒】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第57页共57页
③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注意: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2.发展的实质(1)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新事物与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②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③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前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总结】★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形而学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第57页共57页
(1)量变①含义: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②状态: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2)质变①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②状态: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如果没有改变,那么就是量变;如果变了,就是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场所的变更)(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要求: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激变论”、反对急于求成、临急抱佛脚)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反对“庸俗进化论”、反对优柔寡断)③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需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不能随意促成事物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总结】★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形式或状态)【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种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2.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第57页共57页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3)趋势: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总结】★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发展的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教材“相关链接”: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另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2.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特别提醒1】(1)矛盾是一种关系。(2)“事物内部”强调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矛盾是客观的。此外,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对立统一关系。(3)“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4)区分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生活中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逻辑矛盾可以避免)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哲学矛盾无处不在)3.矛盾的基本属性(1)内容:①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同一性:①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内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第57页共57页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特别提醒2】哲学上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共性、抽象(2)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个性、具体(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特别提醒3】考查矛盾双方的关系,即矛盾的基本属性,答题角度提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材料分析(2)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材料分析(3)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材料分析(4)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材料分析【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原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3)方法论要求: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特别提醒4】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条件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总结】★矛盾的普遍性第57页共57页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情形:(矛盾特殊性的表现)①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区别不同事物)②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③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③作用:a.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事物)b.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首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2)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3)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4)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区别:⑴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⑵理论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⑶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B.联系:二者具有一致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都要求了解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总结】★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57页共57页
【特别提醒5】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以下为原理内容】(1)实质: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地位: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3)关系:①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强调特殊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强调普遍性)。②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不同场合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别提醒6】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的标志性词语: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抓好典型、树立榜样,解剖麻雀;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共性与个性,求同存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区别:含义(地位、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和处理得当,会促进和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发展与解决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况:①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矛盾。②原来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但出现了新的条件,主次矛盾也会转化。方法论: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特别提醒7】在处理主次矛盾关系上,应反对几种错误倾向:第57页共57页
(1)要克服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的均衡论(2)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一点论。(3)反对颠倒主次矛盾。【总结】★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错误倾向】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只重视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陷入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2.主次方面【★以下为原理内容】(1)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①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以认清事物的性质;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错误倾向】不分主支流,“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反对均衡论)只抓主流不顾其他,搞“单打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在一个矛盾内部,矛盾主要方面只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3.坚持两点轮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方法论)(1)哲学依据: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4)错误倾向:①脱离重点谈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②脱离两点谈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5)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第57页共57页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人(动物没有);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性质:积极的(不是被动的)注意: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2)形式(阶段、分类)比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含义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总结】★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方法论】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以实践为基础。【错误倾向】反对经验主义(经验论)和教条主义(唯理论)。2.实践(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体:人(不是动物);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性质: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第57页共57页
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实践还有其它形式:教育活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等。(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主体—人;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手段—工具和设备,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表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归纳】实践特点辨别:把握材料所强调的内容的倾向性。1.当强调构成实践的要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者实践受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时,体现的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当强调实践离不开人的意识的指导时,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当强调实践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时,体现的是实践具有社会性;4.当强调实践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时,体现的是实践具有历史性;5.当强调实践能够把主观观念的存在变为客观现实的存在时,体现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区别于途径)。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参加实践(直接经验);二是就是读书学习(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57页共57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3)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5、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从哪里来,实践使认识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实践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回到实践,服务于实践。【易错提示】澄清几个误区:①认识的来源和途径:获取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②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有多个,但根本动力是实践。③马克思主义等理论都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④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⑤盲目的实践是指在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缺乏意识指导的实践。【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方法论】①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②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及其属性第57页共57页
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特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形式是主观的。(1)客观性【最基本属性】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只有一个(2)条件性:(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3)具体性:(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总结】★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4)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真理与谬误(1)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真理就变成谬误。(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二者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界限是确定的,不容混淆的;统一: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二)认识的特点1、反复性①原因认识的主体:人们受到实践水平以及其他各种主观认识的限制。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②结论:第57页共57页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无限性①原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②结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注意】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总结】★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1社会历史的本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的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②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第57页共57页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唯心史观——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唯心史观产生的原因:①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②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方法论】我们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充分发挥正确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1)我们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充分发挥正确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第57页共57页
比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相关哲理小结】都说明的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辩证唯物论)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认识论)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5.2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重要性(1)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①含义: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②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注】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资料(工具)是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③地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2)生产关系的含义: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等(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57页共57页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结论】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总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①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生产力.②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经济基础含义: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等)(2)上层建筑含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军队、警察、法庭、政权机关等)【注】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B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结论】社会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第57页共57页
【总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b.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使上层建筑适合先进的经济基础。(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1)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解决中实现的。(3)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及解决办法(1)阶级社会①基本矛盾:(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解决方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①基本矛盾:(非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解决方法: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性质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第57页共57页
解决方式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实现根本目的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1)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3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3)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4)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念】①“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②“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第57页共57页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意义、作用):(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群众观点(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地位(重要性):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3、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地位(重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易混易错】区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第57页共57页
【总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综合性问题常用的理论表述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6.1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1.价值(1)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注】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2)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注】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2.人的价值(人生价值)(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第57页共57页
(3)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总结】★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1、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注】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相关链接】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1、主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既强调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3、又不排斥个人利益,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国家、民族进步。(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总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第57页共57页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什么样的公民)2、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地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重要性)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对于广大青年来说,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关系1、含义:(1)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2)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3)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2、两者关系:三者关系:事实判断是形成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是做出价值选择的基础。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产生: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第57页共57页
实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1、社会历史性(因时而异)(1)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2、阶级性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②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1)内涵: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2)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5、立场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第57页共57页
1、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1)一般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最高标准: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意: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客观的。2、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法论】(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根本的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最高的价值追求: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3、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总要求】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要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1)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3)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4)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总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的特征。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第57页共57页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2)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3、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1)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2)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总结】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应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第57页共57页
6、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注】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注】如何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发展。(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可能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支配和影响不等于决定,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5、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的标志。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第57页共57页
②文化与自然对立,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2)联系:①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6.文化的载体:(1)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2)作用: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3)形式: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有器物、行为、制度等。【相关链接】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对民族的影响)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中创造)(2)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第57页共57页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身的创新变革)(3)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包容性)【拓展延伸】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1、含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即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表现(1)在对待外域文化上,敞开其博大的胸怀(2)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3)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3)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注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重要性:(1)特点(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表现:①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持久——时间)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文明从未中断)(3)重要性(意义):①中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辐射世界)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第57页共5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等的制约和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的东西。(特权思想、等级意识、尊卑)4、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继承)(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展)(3)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拓展延伸】区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区别内涵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相结合实质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古为今用”强调“取其精华”后应用于实践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用、意义)(1)对国家发展的意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2)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对今天解决问题的意义: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和理念第57页共57页
【归纳】为什么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意义)1、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当代价值:(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区别着重点在于改造和转化在于创新和发展对象上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途径上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上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第57页共57页
实质强调继承强调创新联系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却又各有侧重、有所区别。②二者的紧密联系突出体现在,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3、继承与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4、传播: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核心:爱国主义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②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注】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发展)(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2)表现: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③伟大抗疫精神第57页共57页
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拓展延伸】民族精神的特征时代性: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与时俱进。民族性:体现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共同的价值追求先进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知识拓展】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关系】(1)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精神火炬)(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发展)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怎么办)①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第57页共57页
(2)形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注】民族文化分为两个维度。对内: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对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2、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4、民族文化的体现: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知识拓展】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区别含义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联系①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二)文化具有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形成(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2)形成: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正确态度)(1)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提示:①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②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知识比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第57页共57页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区别基本内涵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等角度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其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社会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多元化的存在对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待态度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联系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拓展延伸】民族性与多样性 民族性多样性地位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表征丰富程度形成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作用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作用(意义):(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2、文化交流的要求:(1)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第57页共57页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注意】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来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2.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文化交流须有起始点和机会的平等。顺从,勉强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义。【拓展延伸】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教材P103)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教材P103)3、二者相互促进。(教材P105)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的原因: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图示:认为世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总和是错误的。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文化交融的作用(意义):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②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知识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表现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结果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状态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第57页共57页
意义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联系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核心归纳】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1)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我们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3)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1)文化复古主义:彻底拒斥外来文化。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2)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西方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启示:文化发展和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拓展延伸】全面正确认识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1.文化复古主义: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2.全盘西化论: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民族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虚无主义是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甚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根本否认民族的存在。2.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历史虚无主义不顾事实,颠倒黑白,歪曲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本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第57页共57页
3.相同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二者都崇洋媚外,否定了传统文化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1)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拓展延伸】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区别含义不同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不同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不同国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拓展延伸】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理论依据:(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3)在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解惑提高】“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区别(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为什么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第57页共57页
(1)必要性(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2)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3)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2)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拓展延伸】文化交流互鉴为什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3)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我”是文化交流的主体,首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只有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才能准确地把握我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明确文化交流的正确方向、指导思想、根本方针、目的任务和途径道路,。(4)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体现了我国在文化交流中的根本目的。无论“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都要努力做到:凡是对“我”有“用”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做,而且做好,做成功;凡是对“我”无“用”的,特别是对“我”有“害”的,我们就不去做,并抵制、斗争。【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精神财富。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知识归纳】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2)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角度)第57页共57页
(3)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4)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原则)(5)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知识归纳】怎样促进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纵向):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横向):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4)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全盘西化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文化复古主义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的探索:(1)文化思潮: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2)结果: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1)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2)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第57页共57页
(2)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区别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联系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三种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实践中的伟大创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作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⑤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⑥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⑦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⑧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⑨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第57页共57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1)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2)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3)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4)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一元化),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政治依据:国家性质;哲学依据:社会历史的主体)(1)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1)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2)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第57页共57页
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1、必要性(为什么)(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2、措施(怎么做)(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2)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3)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知识点记忆与区分】1.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不能说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2.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3.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4.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2)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第57页共57页
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②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④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知识拓展】◆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决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外来:就是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延伸】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时代的实践;(2)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6)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一)建设文化强国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原因(必要性):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第57页共57页
(2)措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色情文化等。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求:(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注】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相关链接】◆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起道德理想,自觉扬善抑恶、明辨荣辱。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国内: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二)坚定文化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自信的底气第57页共57页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3、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1)夯实基础:①措施: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依据: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2)文化底蕴:①措施: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②依据: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3)最根本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综合探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三、做法:1.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3.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必须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第57页共5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