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3画杨桃教案与反思(部编二下语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3画杨桃[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会写10个生字。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语气。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的不同做法。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会写10个生字。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2.学生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晌:念“shǎng”,与“响”要区分字形。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摆:扌+罒+去,注意左窄右宽,“罒”字中间是两竖。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九笔横要长。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预设:(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3)同样是杨桃,同学们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5)课文最后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难点)一、明确目标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①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③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第2-17自然段。(1)朗读课文,并思考: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指导学生读出老师耐心询问,同学们肯定、嘲笑的语气)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④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⑤对于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法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①强调同学们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②强调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3.学习第18自然段。(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4)指名用“不要……要……”说一句话。三、总结全文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待问题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3.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生字。[教学板书] 13画杨桃[教学反思]课程伊始,我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做好了“读”的铺垫后,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地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来说,本堂课的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课文讲解快要结束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老师的话是否只适用于画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02 18:00:03 页数:4
价格:¥3 大小:19.4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