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湘教版(2012)
>
八年级上册
>
第2章 三角形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三角形测试题(湘教版)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三角形测试题(湘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2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3分)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48°B.36°C.30°D.24°2.(3分)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A.8B.9C.10D.113.(3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点E.当∠B=30°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A.AC=AE=BEB.AD=BDC.AC=BDD.CD=DE4.(3分)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G,已知AB=10,△GBC的周长为17,则底BC为()A.5B.7C.10D.95.(3分)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9B.12C.7或9D.9或126.(3分)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何?()22\nA.114B.123C.132D.1477.(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15°B.17.5°C.20°D.22.5°8.(3分)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8,则线段BD+CE的长为()A.5B.6C.7D.89.(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6,DE=2,则BC的长度是()A.6B.8C.9D.1010.(3分)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11.(3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22\n12.(3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13.(3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14.(3分)如图,△ABC中,∠A=90°,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AD=DE,则∠C的度数是°.15.(3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P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BM为∠ABC的平分线,PL与BM相交于P点.若∠PBC=30°,∠ACP=20°,则∠A的度数为°.16.(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cm.17.(3分)如图,在△ABC中,AB=1.8,BC=3.9,∠B=6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18.(3分)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22\n三.解答题(共6小题)19.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21.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EH⊥AB,垂足是H.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E.求证:ME⊥BC.22\n22.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AF,已知∠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的度数.23.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l1与l2相交于点O.△ADE的周长为6cm.(1)求BC的长;(2)分别连结OA、OB、OC,若△OBC的周长为16cm,求OA的长.22\n24.已知如图1:△ABC中,AB=AC,∠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AC于E、F.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的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22\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3分)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48°B.36°C.30°D.24°【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C=∠ABD=24°,然后再计算出∠ACB的度数,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F=CF,进而可得∠FCB=24°,然后可算出∠ACF的度数.【解答】解:∵BD平分∠ABC,∴∠DBC=∠ABD=24°,∵∠A=60°,∴∠ACB=180°﹣60°﹣24°×2=72°,∵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BF=CF,∴∠FCB=24°,∴∠ACF=72°﹣24°=48°,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3分)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A.8B.9C.10D.11【分析】由ED是AB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BD,又由△BDC的周长=DB+BC+CD,即可得△BDC的周长=AD+BC+CD=AC+BC.【解答】解:∵ED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C的周长=DB+BC+CD,∴△BDC的周长=AD+BC+CD=AC+BC=6+4=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2\n3.(3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点E.当∠B=30°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A.AC=AE=BEB.AD=BDC.AC=BDD.CD=DE【分析】分别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对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B=30°,∠C=90°,∴∠BAC=60°,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E=BE=AB,∴∠DAB=30°,AC=AE=BE,故A、B正确;∴∠CAD=30°,∴AD是∠BAC的平分线∵CD⊥AC,DE⊥AB,∴CD=DE,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涉及面较广,难度适中.4.(3分)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G,已知AB=10,△GBC的周长为17,则底BC为()A.5B.7C.10D.9【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GB=GA,即△GBC的周长=AC+BC,从而就求得了BC的长.【解答】解:设AB的中点为D,∵DG为AB的垂直平分线∴GA=GB(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三角形GBC的周长=GB+BC+GC=GA+GC+BC=AC+BC=17,又∵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AC,∴AB+BC=17,∴BC=17﹣AB=17﹣10=7.故选B.22\n【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有效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9B.12C.7或9D.9或12【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和2,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5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成立,周长=5+5+2=12;当腰长为2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不成立;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6.(3分)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何?()A.114B.123C.132D.147【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CB,∠E=∠CDE,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BD=CD=CE,∴∠B=∠DCB,∠E=∠CDE,∵∠ADC+∠ACD=114°,∴∠BDC+∠ECD=360°﹣114°=246°,∴∠B+∠DCB+∠E+∠CDE=360°﹣246°=114°,∴∠DCB+∠CDE=57°,∴∠DFC=180°﹣57°=12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利用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分析解答.7.(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22\nA.15°B.17.5°C.20°D.22.5°【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3=∠4,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2=∠3+∠4+∠A,∠1=∠3+∠D,则2∠1=2∠3+∠A,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D=∠A,然后把∠A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1=∠2,∠3=∠4,∵∠ACE=∠A+∠ABC,即∠1+∠2=∠3+∠4+∠A,∴2∠1=2∠3+∠A,∵∠1=∠3+∠D,∴∠D=∠A=×3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分析.8.(3分)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8,则线段BD+CE的长为()A.5B.6C.7D.8【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F与∠FBC的关系,∠ECF与∠FCB的关系,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DFB与∠FBC的关系,∠EFC与∠FCB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BD与DF的关系,EF与EC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DBF=∠FBC,∠ECF=∠FCB.∵DE∥BC,∴∠FBC=∠DFB,∠EFC=∠FCB.∠DBF=∠DFB,∠EFC=∠ECF.∴DB=DF,EF=EC,DE=DF+EF=DB+EC=8,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关键是求证DB=DO,OE=EC,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22\n9.(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6,DE=2,则BC的长度是()A.6B.8C.9D.10【分析】作出辅助线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6,DE=2,进而得出△BEM为等边三角形,△EMD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BN的长,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延长ED交BC于M,延长AD交BC于N,∵AB=AC,AD平分∠BAC,∴AN⊥BC,BN=CN,∵∠EBC=∠E=60°,∴△BEM为等边三角形,∴BE=EM∵BE=6,DE=2,∴DM=EM﹣DE═6﹣2=4,∵△BEM为等边三角形,∴∠EMB=60°,∵AN⊥BC,∴∠DNM=90°,∴∠NDM=30°,∴NM=2,∴BN=4,∴BC=2BN=8,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求出MN的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3分)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22\n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图中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解答】解:∵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36°,∴∠ABC=∠C=72°,∵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ABC=36°,∴∠A=∠ABD=36°,∴BD=AD,∴△ABD是等腰三角形;在△BCD中,∵∠BDC=180°﹣∠DBC﹣∠C=180°﹣36°﹣72°=72°,∴∠C=∠BDC=72°,∴BD=BC,∴△BCD是等腰三角形;∵BE=BC,∴BD=BE,∴△BDE是等腰三角形;∴∠BED=(180°﹣36°)÷2=72°,∴∠ADE=∠BED﹣∠A=72°﹣36°=36°,∴∠A=∠ADE,∴DE=AE,∴△ADE是等腰三角形;∴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5个.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等,解题时要找出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要遗漏.二.填空题(共8小题)22\n11.(3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7.【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C,再根据EP⊥BC,得出∠C+∠E=90°,∠B+∠BFP=90°,从而得出∠D=∠BFP,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E=∠AFE,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在△ABC中,∵AB=AC,∴∠B=∠C,∵EP⊥BC,∴∠C+∠E=90°,∠B+∠BFP=90°,∴∠E=∠BFP,又∵∠BFP=∠AFE,∴∠E=∠AFE,∴AF=AE,∴△AEF是等腰三角形.又∵AF=2,BF=3,∴CA=AB=5,AE=2,∴CE=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E=∠AFE,注意等边对等角,以及等角对等边的使用.12.(3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120°或20°.【分析】设两个角分别是x,4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可求得顶角的度数.【解答】解:设两个角分别是x,4x①当x是底角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x+x+4x=180°,解得,x=30°,4x=120°,即底角为30°,顶角为120°;②当x是顶角时,则x+4x+4x=180°,解得,x=20°,从而得到顶角为20°,底角为80°;所以该三角形的顶角为120°或20°.故答案为:120°或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已知中若有比出现,往往根据比值设出各部分,利用部分和列式求解.22\n13.(3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110°或70°.【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两种情况.【解答】解:此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0°=110°;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故顶角是90°﹣20°=70°.故答案为:110°或70°.【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此类题的两种情况.其中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3分)如图,△ABC中,∠A=90°,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AD=DE,则∠C的度数是3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ABD=∠DB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求出CD=BD,推出∠C=∠DBE=∠AB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C中,∠A=90°,DE⊥BC,AD=DE,∴∠ABD=∠DBE,∵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CD=BD,∴∠C=∠DBE,∵∠A=90°,∴3∠C=90°,∴∠C=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5.(3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P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BM为∠ABC的平分线,PL与BM相交于P点.若∠PBC=30°,∠ACP=20°,则∠A的度数为70°.22\n【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得出∠ABC=60°,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得出∠PCB=3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解:∵射线BM为∠ABC的平分线,∠PBC=30°,∴∠ABC=60°,∵直线PL为BC的垂直平分线,∴∠PCB=30°,∴∠A的度数=180°﹣60°﹣30°﹣20°=70°,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得出∠ABC=60°,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得出∠PCB=30°进行分析.16.(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19cm.【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后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D=CD,AE=CE=AC=3cm,∴△ABD得周长=AB+AD+BD=AB+BC=13①则△ABC的周长为AB+BC+AC=AB+BC+6②把②代入①得△ABC的周长=13+6=19cm故答案为:19.【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然后求解.17.(3分)如图,在△ABC中,AB=1.8,BC=3.9,∠B=6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2.1.【分析】由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22\n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可得AD=AB,又由∠B=60°,可证得△ABD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可得BD=AB=2,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AB,∵∠B=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AB=1.8,BC=3.9,∴CD=BC﹣BD=3.9﹣1.8=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8.(3分)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400.【分析】先证出阴影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又观察图可得,第n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n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n个,据此求出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解答】解:如图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AB,BB′=B′C=BC,∴B′O=AB,CO=AC,∴△B′OC是等边三角形,同理阴影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又观察图可得,第1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4个,小等边三角形有4个,第3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6个,小等边三角形有6个,…依次可得第n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n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n个.故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2×100+2×100=400.故答案为:400.【点评】22\n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据图找出规律.三.解答题(共6小题)19.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分析】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得到∠A=∠C,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FEC=∠D,同时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DBE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在△ABC中,BA=BC,∵BA=BC,∴∠A=∠C,∵DF⊥AC,∴∠C+∠FEC=90°,∠A+∠D=90°,∴∠FEC=∠D,∵∠FEC=∠BED,∴∠BED=∠D,∴BD=BE,即△DBE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易证△ED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22\n∵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DEF=90°,∠F=30°,∴DF=2DE=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度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1.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EH⊥AB,垂足是H.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E.求证:ME⊥BC.【分析】根据EH⊥AB于H,得到△B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求出HE=BH,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HE,然后求出HE=HM,从而得到△H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BAC=90°,AB=AC,∴∠B=∠C=45°,∵EH⊥AB于H,∴△B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E=BH,∠BEH=45°,∵AE平分∠BAD,AD⊥BC,∴DE=HE,∴DE=BH=HE,∵BM=2DE,∴HE=HM,∴△H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EH=45°,∴∠BEM=45°+45°=90°,∴ME⊥BC.【点评】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证明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AF,已知∠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的度数.22\n【分析】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定理易求∠B+∠C,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求∠BAE=∠B,同理可得∠CAF=∠C,再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而可得∠BAE+∠CAF﹣∠BAC=∠EAF.【解答】解:在△ABC中,∠BAC=80°,∴∠B+∠C=180°﹣∠BAC=10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B=EA,∴∠BAE=∠B,同理可得∠CAF=∠C,∴∠EAF=∠BAE+∠CAF﹣∠BAC=∠B+∠C﹣∠BAC=2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B+∠C.23.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l1与l2相交于点O.△ADE的周长为6cm.(1)求BC的长;(2)分别连结OA、OB、OC,若△OBC的周长为16cm,求OA的长.【分析】(1)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BD,AE=CE,再根据AD+DE+AE=BD+DE+CE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A=OC=OB,再由∵△OBC的周长为16cm求出OC的长,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DF、EG分别是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AD=BD,AE=CE,22\n∴AD+DE+AE=BD+DE+CE=BC,∵△ADE的周长为6cm,即AD+DE+AE=6cm,∴BC=6cm;(2)∵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OA=OC=OB,∵△OBC的周长为16cm,即OC+OB+BC=16,∴OC+OB=16﹣6=10,∴OC=5,∴OA=OC=OB=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24.已知如图1:△ABC中,AB=AC,∠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AC于E、F.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的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22\n【分析】(1)根据EF∥B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可得∠EOB=∠OBC,∠FOC=∠OCB,∠EOB=∠OBE,∠FCO=∠FOC,再加上题目中给出的AB=AC,共5个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2)根据EF∥BC和∠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还可以证明出△OBE和△OCF是等腰三角形;利用几个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EF与BE,CF的关系.(3)EO∥BC和OB,OC分别是∠ABC与∠ACL的角平分线,还可以证明出△BEO和△CFO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有5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是:EF=BE+CF=2BE=2CF.理由如下:∵EF∥BC,∴∠EOB=∠OBC,∠FOC=∠OCB,又∠B、∠C的平分线交于O点,∴∠EBO=∠OBC,∠FCO=∠OCB,∴∠EOB=∠OBE,∠FCO=∠FOC,∴OE=BE,OF=CF,∴EF=OE+OF=BE+CF.又AB=AC,∴∠ABC=∠ACB,∴∠EOB=∠OBE=∠FCO=∠FOC,∴EF=BE+CF=2BE=2CF;(2)有2个等腰三角形分别是:等腰△OBE和等腰△OCF;第一问中的EF与BE,CF的关系是:EF=BE+CF.(3)有,还是有2个等腰三角形,△EBO,△OCF,EF=BE﹣CF,理由如下:∵EO∥BC,∴∠EOB=∠OBC,∠EOC=∠OCG(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又∵OB,OC分别是∠ABC与∠ACG的角平分线∴∠EBO=∠OBC,∠ACO=∠OCD,∴∠EOB=∠EBO,∴BE=OE,∠FCO=∠FOC,∴CF=FO,又∵EO=EF+FO,∴EF=BE﹣CF.22\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并不大,但是步骤繁琐,属于中档题,还有第(1)中容易忽略△ABC也是等腰三角形,因此这又是一道易错题.要求学生在证明此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2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3.5整式的化简教案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3.6同底幂的除法2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3.6同底数幂的除法1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整式的乘除3.7整式的除法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因式分解4.1因式分解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分式5.5分式方程2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5频数直方图教案
沪科版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1.1认识不等式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1.1认识不等式说课稿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8-02 09:00:09
页数:22
价格:¥3
大小:615.91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