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评(沪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4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评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4分)如图,若△ABC≌△DEF,∠E=(  )A.30°B.62°C.92°D.88°2.(4分)如图,△ABC≌△DCB,A、B的对应顶点分别为点D、C,如果AB=7cm,BC=12cm,AC=9cm,那么BD的长是(  )A.7cmB.9cmC.12cmD.无法确定3.(4分)如图,线段AC与BD交于点O,且OA=O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OAB≌△OCD,这个条件不可以是(  )A.AB=CDB.OB=ODC.∠A=∠CD.∠B=∠D4.(4分)如图,点P是∠BAC内一点,PE⊥AB,PF⊥AC,PE=PF,则△PEA≌△PFA的理由是(  )A.HLB.ASAC.AASD.SAS5.(4分)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19\n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6.(4分)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A.Ⅰ和ⅡB.Ⅱ和ⅣC.Ⅱ和ⅢD.Ⅰ和Ⅲ7.(4分)如图,用∠B=∠D,∠1=∠2直接判定△ABC≌△ADC的理由是(  )A.AASB.SSSC.ASAD.SAS8.(4分)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E,BE=ED,AE=EC,则△ABE≌△CDE的理由是(  )A.ASAB.SASC.AASD.SSS9.(4分)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19\n10.(4分)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4对B.3对C.2对D.1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1.(4分)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AC=DF,只要再具备条件  ,就可以证明△ABC≌△DEF.12.(4分)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点F处,如果∠BAF=60°,则∠DAE=  度.13.(4分)工人师傅砌门时,如图所示,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是利用  .14.(4分)把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  米.19\n15.(4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且有AB∥DC,AD∥BC,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16.(4分)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度.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6分)17.(8分)如图:△ABC和△DBC的顶点A和D在BC的同旁,AB=DC,AC=DB,AC和DB相交于点O,求证:∠A=∠D.18.(9分)如图,CD=CA,∠1=∠2,EC=BC,与DE相等的线段是哪一条?说明理由.19.(9分)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AB∥DE,∠A=∠D,BF=CE求证:AB=DE.19\n20.(10分)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h(h<b).求作△ABC,使BC=a,AB=b,BC边上的高AD=h.(要求: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9\n1.(4分)如图,若△ABC≌△DEF,∠E=(  )A.30°B.62°C.92°D.88°【考点】KA: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E=∠B.【解答】解:△ABC中,∵∠A=62°,∠C=30°,∴∠B=180°﹣∠A﹣∠C=180°﹣62°﹣30°=88°,∵△ABC≌△DEF,∴∠B=∠E=8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时,除必备的知识外,还应将条件和所求联系起来,即将所求的角与已知角通过全等及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2.(4分)如图,△ABC≌△DCB,A、B的对应顶点分别为点D、C,如果AB=7cm,BC=12cm,AC=9cm,那么BD的长是(  )A.7cmB.9cmC.12cmD.无法确定【考点】KA: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ABC≌△DCB,A、B的对应顶点分别为点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BD=CA,又由AC=9cm,即可求得BD的长.【解答】解:∵△ABC≌△DCB,A、B的对应顶点分别为点D、C,∴BD=CA,∵AC=9cm,∴BD=9cm.故选:B.【点评】19\n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注意对应关系.3.(4分)如图,线段AC与BD交于点O,且OA=O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OAB≌△OCD,这个条件不可以是(  )A.AB=CDB.OB=ODC.∠A=∠CD.∠B=∠D【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于OA=OC,加上对顶角相等得∠AOB=∠COD,然后分别添加四个选项中的条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判断.【解答】解:∵OA=OC,而∠AOB=∠COD,∴当AB=CD时,不能判断△OAB≌△OCD;当OB=OD时,可根据“SAS”判断△OAB≌△OCD;当∠A=∠C时,可根据“ASA”判断△OAB≌△OCD;当∠B=∠D时,可根据“AAS”判断△OAB≌△O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4.(4分)如图,点P是∠BAC内一点,PE⊥AB,PF⊥AC,PE=PF,则△PEA≌△PFA的理由是(  )A.HLB.ASAC.AASD.SAS【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9\n【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可得∠EAP=∠FAP,再加上条件∠PEA=∠PFA=90°和公共边AP=AP可根据AAS证明△PEA≌PFA.【解答】解:∵PE⊥AB,PF⊥AC,PE=PF,∴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PEA=∠PFA=90°,∴∠EAP=∠FAP,在△EAP和△FAP中,∴△EAP≌△FAP(AAS),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4分)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要使△ABC≌△DEF的条件必须满足SSS、SAS、ASA、AAS,可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第①组满足SSS,能证明△ABC≌△DEF.第②组满足SAS,能证明△ABC≌△DEF.第③组满足ASA,能证明△ABC≌△DEF.第④组只是SSA,不能证明△ABC≌△DEF.19\n所以有3组能证明△ABC≌△DEF.故符合条件的有3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4分)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A.Ⅰ和ⅡB.Ⅱ和ⅣC.Ⅱ和ⅢD.Ⅰ和Ⅲ【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仔细观察图形,验证各选项给出的条件是否符合全等的判定方法,符合的是全等的不符合的则不全等,题目中D选项的两个三角形符合SAS,是全等的三角形,其它的都不能得到三角形全等.【解答】解:A选项中条件不满足SAS,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B选项中条件对应边不相等,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C选项中条件不满足SAS,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D选项中条件满足SAS,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利用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寻找.7.(4分)如图,用∠B=∠D,∠1=∠2直接判定△ABC≌△ADC的理由是(  )A.AASB.SSSC.ASAD.SAS19\n【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于∠B=∠D,∠1=∠2,再加上公共边,则可根据“AAS”判断△ABC≌△ADC.【解答】解:在△ABC和△ADC中,,∴△ABC≌△ADC(AA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8.(4分)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E,BE=ED,AE=EC,则△ABE≌△CDE的理由是(  )A.ASAB.SASC.AASD.SSS【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于BE=ED,AE=EC,再加上对顶角相等,则可根据“SAS”判断△ABE≌△CDE.【解答】解:在△ABE和△CDE中,,∴△ABE≌△CDE(SA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19\n9.(4分)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考点】KE: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专题】12:应用题.【分析】此题可以采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的答案.【解答】解:A、带①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能得到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带②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部分边,也是不能得到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故B选项错误;C、带③去,不但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其中一个边,符合ASA判定,故C选项正确;D、带①和②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同样不能得到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求对常用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10.(4分)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4对B.3对C.2对D.1对【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准确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SSS,19\nSAS,ASA,AAS.做题时要从已知入手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CD⊥AB,BE⊥AC,∴∠ADO=∠AEO=90°;∵∠1=∠2,AO=AO,∴△ADO≌△AEO(AAS).∴AD=AE,∵∠DAC=∠EAB,∠ADO=∠AEO,∴△ADC≌△AEB(ASA).∴AB=AC,∵∠1=∠2,AO=AO,∴△AOB≌△AOC(SAS).∴∠B=∠C,∵AD=AE,AB=AC,∴DB=EC;∵∠BOD=∠COE,∴△BOD≌△COE(AAS).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正确识图.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1.(4分)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AC=DF,只要再具备条件 BC=EF或∠A=∠D ,就可以证明△ABC≌△DEF.【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26:开放型.【分析】根据“SSS”判断△ABC≌△DEF,则需添加BC=EF;根据“SAS”判断△ABC≌△DEF,则需添加∠A=∠D.【解答】解:∵AB=DE,AC=DF,19\n∴当BC=EF时,可根据“SSS”判断△ABC≌△DEF;当∠A=∠D时,可根据“SAS”判断△ABC≌△DEF.故答案为BC=EF或∠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12.(4分)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点F处,如果∠BAF=60°,则∠DAE= 15 度.【考点】LB:矩形的性质;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16:压轴题.【分析】先求得∠DAF=30°,又根据AF是AD折叠得到的(翻折前后的对应角相等),可知∠DAE=∠EAF=15°.【解答】解:∵∠BAF=60°,∴∠DAF=30°,又∵AF是AD折叠得到的,∴△ADE≌△AFE,∴∠DAE=∠EAF=∠DAF=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翻折变换及矩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13.(4分)工人师傅砌门时,如图所示,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是利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 .19\n【考点】K4: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它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则多边形的形状就不会改变.【解答】解:这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钢架桥、房屋架梁等,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通过连接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14.(4分)把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 0.05 米.【考点】KE: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专题】11:计算题.【分析】连接AB,A′B′,根据O为AB′和BA′的中点,且∠A′OB′=∠AOB即可判定△OA′B′≌△OAB,即可求得A′B′的长度.【解答】解:连接AB,A′B′,O为AB′和BA′的中点,∴OA′=OB,OA=OB′,∵∠A′OB′=∠AOB∴△OA′B′≌△OAB,即A′B′=AB,故A′B′=5cm,19\n5cm=0.05m.故答案为0.0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OA′B′≌△OAB是解题的关键.15.(4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且有AB∥DC,AD∥BC,则图中有 4 对全等三角形.【考点】L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出共有四对全等三角形.【解答】解:∵AB∥D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OA=OC,OB=OD,∠ABC=∠ADC,∠BAD=∠BCD,∴△ABC≌△ADC,△BAD≌△BCD;∵∠AOB=∠COD,∠AOD=∠BOC,∴△AOB≌△COD,△AOD≌△COD.∴图中有四对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常用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AS、ASA、HL.需要注意的是AAA和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6.(4分)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60 度.19\n【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121: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证△ABD≌△BC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等边△ABC,∴∠ABD=∠C,AB=BC,在△ABD与△BCE中,,∴△ABD≌△BCE(SAS),∴∠BAD=∠CBE,∵∠ABE+∠EBC=60°,∴∠ABE+∠BAD=60°,∴∠APE=∠ABE+∠BAD=60°,∴∠APE=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来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创造条件,是中考的热点.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6分)17.(8分)如图:△ABC和△DBC的顶点A和D在BC的同旁,AB=DC,AC=DB,AC和DB相交于点O,求证:∠A=∠D.19\n【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4:证明题.【分析】由△ABC和△DBC的顶点A和D在BC的同旁,AB=DC,AC=DB,利用SSS,即可判定△ABC≌△DCB,继而证得:∠A=∠D.【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SSS),∴∠A=∠D.【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8.(9分)如图,CD=CA,∠1=∠2,EC=BC,与DE相等的线段是哪一条?说明理由.【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常规题型.【分析】先利用∠1=∠2得到∠ACB=∠DCE,然后根据“SAS”证明△ACB≌△DCE,则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DE=AB.【解答】解:DE=AB.理由如下:∵∠1=∠2,∴∠1+ACE=∠2+∠ACE,即∠ACB=∠DCE,在△ABC和△DCE中,19\n,∴△ACB≌△DCE(SAS),∴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19.(9分)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AB∥DE,∠A=∠D,BF=CE求证:AB=DE.【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4:证明题.【分析】由AB∥DE,BF=CE,易得∠B=∠E,BC=EF,然后利用SAS即可判定△ABC≌△DEF,继而证得AB=DE.【解答】证明:∵AB∥DE,BF=CE,∴∠B=∠E,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AS),∴AB=DE.【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0.(10分)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h(h<b).求作△ABC,使BC=a,AB=b,BC边上的高AD=h.(要求: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19\n【考点】N3:作图—复杂作图.【分析】根据基本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不同情况的三角形即可.【解答】解:1、作直线PQ,在直线PQ上任取一点D,作DM⊥PQ;2、在DM上截取线段DA=h;3、以A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DP于B;4、以B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P和射线BQ于C1和C2;5、连接AC1、AC2,则△ABC1(或ABC2)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杂的尺规作图,掌握基本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要从不同角度即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考虑问题.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8-02 09:00:09 页数:19
价格:¥3 大小:290.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