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单元 单元达标检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初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广泛拥护,他们还普遍视孙中山为“犯上作乱者”。但是1900年后,却有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也变成了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的侵略扩张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清政府的腐败加剧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2.为了苟延残喘,“满族朝廷”做了一些三心二意、肤浅的宪政改革;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的唯一希望。据此可知(  )A.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辛亥革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支持D.宪政改革加速了清朝灭亡的进程3.从1903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开始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不同版本的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A.物竞天择B.驱除鞑虏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4.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因此,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材料表明革命派(  )A.进行革命的目标不明确B.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诉求D.已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6.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阵营的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倒戈、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7.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及营业、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权。这些规定(  )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9.《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独裁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10.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对清政府为宗旨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D.脱离了中国实际11.历史学家在论清朝晚期时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这一时期”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12.护国战争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这主要因为(  )A.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B.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C.双方已结成同盟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13.“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14.“尽管1915—1916年和1917年曾经有过企图抹煞辛亥革命的尝试,但主张共和政体的革命党人还是达到最低目标: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这里提到的“企图”是 (  )A.签署《中日民四条约》B.段祺瑞与黎元洪的“府院之争”C.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D.袁世凯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5.国会政治是民国初年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专制制度颠覆之初,国人就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国初年仅仅实施了很短的时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讨伐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的理念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16.下面表格是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年份(年)19131914191819191921纱锭(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1248282布机(台)19862310273638394139,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科学技术突飞猛进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17.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强调称呼一致B.强化公仆意识C.充实人民语言D.彰显平等精神18.1918年,钱玄同在给陈独秀的信中说:“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玄同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A.宣扬西方文化B.废除中国汉字C.普及平民教育D.反对封建思想19.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的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20.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二 肯定与否定“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成功与局限,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生活 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10分)(2)材料二中对“民国”的评价与材料一有何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100字左右)(6分)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表为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1)材料一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14分)单元达标检测1.C2.D3.B4.C5.B6.B7.A8.C9.A10.A11.D12.D13.A14.C15.D16.D17.D18.D19.C20.B一、选择题1.C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00年后”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众失去了对清政府的信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推翻清朝统治,转而支持革命派的主张,C项正确。A、B、D三项虽然是转变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2.D 根据“‘满族朝廷’做了一些三心二意、肤浅的宪政改革;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的唯一希望”可知,宪政改革加速了清朝灭亡的进程,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3.B 黄帝被公认为是华夏始祖,“黄帝热”的蔓延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民族情绪,故B项正确;物竞天择代表的是达尔文主义,它强调种族竞争,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黄帝热”的蔓延,未体现民主共和,故C项错误;“黄帝热”的蔓延也无法反映君主立宪思潮,故D项错误。4.C 材料“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说明革命派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他们要求推翻封建帝制,追求民主的诉求,对外他们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有拯救中华民族的愿望,故A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派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故排除B;材料中只提到革命派大多是知识分子,不能说明他们成为知识分子的代言人,故排除D。5.B 据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可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6.B 据材料“立宪派……转向扩大了革命阵营的力量”可知武昌起义后,革命的社会基础扩大,但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未完全掌握地方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阵营的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倒戈、独立或是逃亡”说明立宪派与旧官僚纷纷脱离清政府,甚至投身革命,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材料主要强调辛亥革命对清王朝的影响而非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7.A 材料从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了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因此A符合题意;而B不合题干主旨,C、D与题意无关,故均排除。,8.C 材料“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说明这些规定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民不可能真正获得自由民主,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9.A 从材料的“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答案为A项。B、C两项只有“内审”,看不出“外察”;D项是“外察”的结果,但看不出“内审”;由此,B、C、D三项不能反映“兼收众长”的含义,故排除。10.A 根据材料“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强调进行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而忽视了民生革命,说明其改造社会的成果有限,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无法体现,故排除。11.D 根据材料“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可知,袁世凯逼清宣统帝退位,结束帝制,开始“共和”并开始一系列政治建设,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仅限于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故A项错误;清末新政依旧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故C项错误。12.D 袁世凯称帝违背历史潮流,各阶层都掀起了反袁斗争,故选D项。13.A 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军阀割据混战,故选A项。1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1916年和1917年,袁世凯和张勋分别复辟帝制,这是在抹杀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故选C项。《中日民四条约》是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材料关系不大,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计划中的具体措施,排除D项。15.D 题干主要强调了国会政治在辛亥革命后实施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反映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的理念,故A项错误;国会政治只是共和制度的一个方面,不能完全代表共和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说明了国人在辛亥革命后普遍接受了“主权在民”的理念,所以“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的结论不正确,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国人普遍接受“主权在民”理念,而国会政治却实施了很短的时间,这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故D项正确。16.D 根据材料的时间可知当时处于一战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的棉纺织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故选D项。17.D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并非强调称呼一致,故A项错误;“强化公仆意识”仅能体现材料部分信息,故B项错误;称呼的变化不是为了充实人民语言,故C项错误;称呼的变化体现的是平等精神,故D项正确。18.D 材料中钱玄同认为要废除孔学,即废除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首先要废除汉字,由此可见其观点的核心是反对封建思想,故选D项;材料阐述的是钱玄同对孔学和汉文的态度,并未涉及宣扬西方文化,A项错误;材料中钱玄同认为废除汉字的目的是废除儒学,所以废除中国汉字并不是其观点的实质,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钱玄同关于教育的主张,C项错误。19.C 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的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为自由、民主的国家奠定基础,故选C项;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是一种手段,不是意图,A项错误;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非意图,B项错误;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20.B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启蒙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文学革命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答案 (1)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10分)(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4分)(3)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成理即可)(6分)解析 第(1)问属于观点理解题,解答时首先要做出判断,然后结合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答出相应的理由。第(2)问,根据两个材料中两种不同的看法进行概括即可。第(3)问,属于历史小论文的题型,在作答时,一定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述。22.答案 (1)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4分)主要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2)评价: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其敢于砸碎儒家传统文化精神枷锁的勇气值得称赞。(4分),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试图复辟帝制;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10分)解析 第(1)问从图示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轻工业在此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09 17:49:24 页数:16
价格:¥0 大小:77.14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