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期末测评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期末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时的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簋是古代由青铜或陶制成的用来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大夫四簋,士二簋。这实质上反映了( )A.分封制下的实物配给B.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3.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雅乐”的传播( )A.推动了文化认同B.实现了思想统一C.加强了中央集权D.孕育了宗法制度4.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过程中都制定了系统的成文法典,如李悝在魏国变法,制定《法经》;商鞅在秦国变法,制定了《秦律》等。这些法律的颁布( )A.标志着法律体系的形成B.加速了其他学派的没落,C.说明社会统治趋向法治D.强化了贵族的政治权力5.汉朝初年,境内百姓多以“赵人”“秦人”“齐人”“燕人”“楚人”等自居。到汉武帝时代,境内的百姓逐渐被称为“汉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大致形成。这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强化了民族认同B.郡县制度消除了地域差异C.儒学独尊促成了观念统一D.官僚政治淡化了宗族亲疏6.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A.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B.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C.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D.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7.谥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谥号早已存在,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谥号( )A.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B.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C.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D.目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8.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欲立皇后兄长为侯,丞相周亚夫以“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对之,汉景帝“默然而沮”。这一记载说明汉初( )A.官员争权夺利现象严重B.外戚干政局面得到扭转C.中央注重加强地方管理D.君主行使权力受到限制9.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此诏旨在( )A.文化建构B.厚古薄今C.崇内抑外D.政教合一10.依据下表关于科举制创立的历史叙述,可以推断( )依据历史叙述韩国磐《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房玄龄本传记载,玄龄18岁“举进士”,并参照房玄龄墓碑的记载,推断“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时,房玄龄被举为进士”。因此,进士科应该是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595年或596年)时已经出现毛礼锐等的《中国古代教育史》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这便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诏书,“正式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他的结论是“从南北朝后期起,科举制已逐步萌芽……正式形成制度,应该是在李唐”,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A.隋朝时期已经创立科举制度B.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C.科举制度的形成具有渐进性D.史学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11.“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12.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士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的淡化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C.社会阶层的流动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13.北宋中期实施茶马法以后,与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多以茶马贸易为主,即以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来换取少数民族的优质马、牛、羊等。这反映了( )A.茶马贸易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B.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C.边境贸易是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D.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变化,14.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15.1692年,康熙帝设立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该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学研究由皇帝主导B.传教士为西方侵略服务C.西学东渐的进程终止D.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16.梁启超曾认为,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干净”。其意在强调魏源( )A.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B.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C.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D.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17.下表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不同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英军经由三元里往牛栏岗方向抢劫,三元里等80余乡数万民众将英军包围,歼《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敌200余人,后由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解围,英军方得出围回归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歼而瘗(注:掩埋,埋葬)之”。5月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与之相战,斩其头领,歼敌数百人。……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前往劝谕,民众离散《南海县志》中方民众在四方炮台集结列阵,英方遂率军进攻,由于大雨,英军燧发枪无法射击。民众聚集万人,包围英方阵地。余保纯(注:时任广州知府)前往劝解,民众撤离英方陆军司令郭富写给总督的报告A.英军抢劫激起了民众反抗B.民众在三元里与英军交战C.政府镇压了民众抗英斗争D.抗英斗争阻止了英国侵略18.1894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 )A.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19.甲午战败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D.革新原有政治制度20.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规定,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此前曾国藩不过是侯爵,李鸿章不过是伯爵,而子爵、男爵有很多百战功高之将士所不可企及。此章程出台是为了( )A.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B.发展实业以挽救统治危机C.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D.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21.1922年李大钊被邀请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B.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C.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欣赏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22.1937年《国民政府令》宣布,陈独秀“爱国情殷,深自悔悟,似宜宥其既往,籍策将来。故依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68条,将其有期徒刑八年减为三年”。已入狱3年的陈独秀因此获释。这件事( )A.得益于社会各方人士积极营救B.归因于陈独秀狱中省悟深刻C.表明国民政府共赴国难的姿态D.表明国共两党之间尽释前嫌,23.《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B.国家政体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变革24.1984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道:“农村政策很见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要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25.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他意在说明( )A.民间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推动作用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 1941年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边疆施政纲要》,提出了边疆治理和边疆开发的方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都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从而逐步构建起一个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取代了长期存在的族际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但是,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建树。——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材料三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4分),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摘编自《时报》(1912年3月5日)材料二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摘自鲁迅《故乡》材料三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摘编自《新青年》(1916年)材料四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摘编自N·佩弗《远东》,(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哪些变化?分析原因。(6分)(2)材料二对研究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是否具有史料价值?简述理由。材料二、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4分)(3)请概括材料四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2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认识。(8分)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为近代中英部分条约简表。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割让香港岛3.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4.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1.英国公使得进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3.英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4.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1.英国可派官员至云南调查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5.减少进口税根据上表,提取一项有关中英两国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期末测评1.B2.C3.A4.C5.A6.C7.C8.D9.A10.C11.A12.C13.A14.A15.D16.D17.B18.B19.D20.B21.A22.C23.D24.D25.A一、选择题1.B “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C、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2.C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簋的数量不同,实质上体现了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D两项材料未涉及,故均排除。3.A 据材料“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可知,西周的文化向全国推广,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文化的认同,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宗法制在夏商时期就已存在,故排除D项。4.C 战国时期,各国制定成文法典,旨在限制和削弱贵族的权力,说明社会统治趋向法治,故C项正确,D项错误。战国时期人治大于法治,没有形成法律体系,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其他学派的没落,故排除B项。,5.A 汉朝初年到汉武帝时期,境内百姓从自称“赵人”“秦人”“齐人”等到统一称为“汉人”,反映了汉朝“大一统”意识的增强,体现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民族认同,故A项正确。6.C 从汉惠帝到汉武帝对待文化的态度及措施可知,博士制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且设置众多五经博士,体现了当时儒学地位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7.C 谥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高度概括了皇帝生前的行为功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约束君主行为,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两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8.D 汉景帝打算立皇后兄长为侯,由于丞相周亚夫的反对,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说明在汉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9.A 唐高祖制定三教共存、道先儒次佛后的政策,重新对文化进行建构,企图以三教并用来维护唐的统治,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唐高宗认为道教、儒教是本土思想的基础,佛教后兴,也“宜崇客礼”,并没有崇内抑外,故排除C项。政教合一制度是指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故排除D项。10.C 综合几则史料看,科举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11.A 据材料可知,皇帝的决策权包含在政务运行中,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即制约皇权,集体决策,故A项正确。三省分工明确,但其运作方式是专制而不是民主,故排除B项。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排除D项。12.C 材料中进士中平民出身的人数较多,说明科举制使出身寒微的平民子弟有了做官的机会,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未涉及,故均排除。,13.A 材料中宋朝通过贸易取得马匹,少数民族通过经济交往获得茶叶,缓和了双边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原地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变化,故排除B、D两项。宋朝主要财政来源不是边境贸易,而是农业和商业,故排除C项。14.A 材料表明北京市场水产品由稀缺到丰富,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使南北货物广泛流通,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饮食地域性差异,故排除B项。北京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不能体现北方市场水产品供应量充足,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故排除D项。15.D 据材料“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可知,西方的科技并没有被保留,其原因是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故西方科技不适应中国社会,故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据材料“传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可知,传教士是传播西方科技,而不是侵略,排除B项。16.D 魏源的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故D项正确。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故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故排除C项。17.B 据材料“三元里等80余乡数万民众将英军包围,歼敌200余人”“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与之相战,斩其头领,歼敌数百人”“民众聚集万人,包围英方阵地”可知,三元里人民与英军进行了交战,故B项正确。三则材料仅有一则有关于抢劫的记录,故排除A项。三则材料均提到时任广州知府余保纯,分别为“解围”“劝谕”“劝,解”,不能反映人民斗争遭政府镇压,故排除C项。据材料“英军方得出围回归”“民众离散”“民众撤离”并结合所学可知,斗争并未阻止英国的入侵,故排除D项。18.B 据材料可知,英国阻止他国在江洪扩展势力,把江洪视为其势力范围,故B项正确。英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而不是维护,故排除A项。英法对江洪的争夺主要体现在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材料未体现激烈争夺,故排除C项。据材料“《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可知,法国有意在江洪攫取权益,故排除D项。19.D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政府中的开明人士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故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失败后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故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故排除B项。培养各类新式人才是洋务运动时期推行的政策,故排除C项。20.B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通过赏爵的手段奖励实业,以发展经济,挽救统治危机,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涉及,故均排除。21.A 孙中山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目的是理顺与共产国际,特别是与共产国际下属支部中共的关系,联合苏俄,借助俄国革命的经验,振兴国民党,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共力量弱小,故排除B项。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22.C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以陈独秀“爱国情殷”的理由将其释放,表明国民政府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的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营救,故排除A项。陈独秀狱中省悟深刻不是被释放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23.D 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三大改造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意识形态没有变化,故排除A项。我国的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其确立至今都没有变化,故排除B项。“一五”计划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故排除C项。24.D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据材料“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知,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根据邓小平在1984年和1990年的谈话内容可以得出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25.A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表明民间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故排除。二、非选择题26.答案 (1)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6分,每点2分)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4分)(2)不足一:理论上边疆治理架构不完善。(1分)原因:区域治理的方式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2分),不足二:实践上没有大的建树。(1分)原因: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2分)(3)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4分,答出2点即可)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知,唐朝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据材料一“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唐朝实行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据材料一“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唐朝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唐朝重视边疆民族问题,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是唐朝能实行相对完善的边疆政策的制度保障与经济基础;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采取了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2)第一小问不足,据材料二“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都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在理论上架构不完善。据材料二“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可知,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在实践上没有大的建树。回答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可知,国民党采用区域治理的方式治理边疆问题,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1941年国民政府实行边疆民族治理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内忧外患也是导致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不足的原因;据“194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仅从形式上统一全国,中央集权程度不够也是导致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不足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时代边疆治理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27.答案 (1)变化: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取代了清王朝。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趋向平等、进步的变化。(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规模的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4分,答出2点即可)(2)有史料价值。(1分)理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态度,但毕竟是文学作品,还需要与其他史料相印证。(1分)矛盾:材料一认为“跪拜礼灭”,但跪拜礼依然存在;材料一认为“专制政体灭”,但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2分)(3)认为辛亥革命简单照搬美国政体,是不可能成功的。(2分)(4)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民国初年的政治体制、社会习俗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陋习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清除;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处于从帝制走向共和的转型期,进程曲折、艰难,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8分)解析 (1)据材料“1912年”可知,当时处于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两方面,政治上,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取代了清王朝;社会风俗上,发生了趋向平等、进步的变化。,(2)第一小问,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作者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第二小问,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一认为“跪拜礼灭”,但根据材料二“水生,给老爷磕头”可知,当时跪拜礼依然存在;材料一认为“专制政体灭”,但根据材料三可知,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复辟了帝制。(3)分析材料四即可得出其核心观点是认为辛亥革命简单照搬美国政体,不可能成功。(4)学生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8.答案 示例1信息:英国侵略使中国丧失大量主权。(2分)说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内河航行权、内地通商权丧失;中英《烟台条约》,英国获取调查权及租界洋货免收厘金权。(8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信息:英国侵略导致中国被迫开放大量通商口岸。(2分)说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沿海五处港口;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迫使中国开放十一处口岸;中英《烟台条约》,中国又被迫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8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以示例1为例,通过表格内容可知,在这三个条约内容中,中国所丧失的主权越来越多,如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等,在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中,中国丧失了内河航行权、内地通商权等,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英国获得了调查权及租界洋货免收厘金权,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其主题是英国侵略使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在论述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条约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并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进行补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