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5单元 第11课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师用书独具)意映卿卿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完成)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同“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扩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体谅,体察)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请概括层意:第一部分(第1~2段),表达了林觉民写此信与妻子诀别时的悲痛心情,说明了要“为天下人谋永福”而勇于牺牲的道理。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与其)吾先死也,无宁(不如)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经受)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表示感叹)!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已经)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有身孕)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18,寸管(指笔)形容之。请概括层意:第二部分(第3~4段),具体细致地回顾了夫妻恩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因从事革命活动而不能与爱妻常相伴的痛苦心情。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只是)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还是)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多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任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像)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今后的日子)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请概括层意:第三部分(第5段),进一步阐明了本想与妻子相守终老但今日却要“率性就死”的理由,并嘱咐妻子几件身后之事。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靠近)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实在,的确)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婚配,嫁给)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想象,揣摩)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大恸)。辛未三月念(俗同“廿”,二十)六夜四鼓(四更天),意洞手书。家中诸母(各位伯母、叔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请概括层意:第四部分(第6~8段),缠绵往复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依恋之情,并就“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向妻子道歉,进一步抒发了对妻子的依恋之情。最后,希望妻子彻底理解自己写此信的心意。18,18,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第一个“老”:动词,尊敬。第二个“老”:名词,老人。18,18,“而”,表修饰关系。第:只是,表转折。以②:介词,按照。死:四个“死”都是使动用法,使……死。处:居住。石:表达坚贞爱情。破镜能重圆:比喻夫妻分离后重新团聚。则:连词,那么。较:比较。奈之何:对它怎18,抚:抚养。肖:像。疑:估计,猜测。其②:代词,代腹中孩子。或:或许。则:那么。以:介词,把。为:当18,18,一、读准字音眷属(juàn)    吾尝语曰(yù)依依旁汝(bànɡ)的的非吾所忍(dí)如晤(wù)能彀(ɡòu)婉解(wǎn)使之肖我(xiào)搁笔(ɡē)称心(chèn)双栖(qī)情不自禁(jīn)恸哭(tònɡ)二、辨识通假(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答案] (1)“彀”同“够” (2)“念”同“廿”,二十三、一词多义(1)竟(2)身18,(3)及(4)余(5)书(6)卒(7)其[答案] (1)动词,完成 副词,全,整 (2)名词,自身,自己 名词,身孕 (3)动词,推广到 介词,等到 (4)副词,以外,以后 动词,剩下 数词,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 代词,我的 形容词,遗留的,剩下的 (5)名词,信 动词,写 (6)副词,最终 名词,兵 动词,死 副词,读cù,同“猝”,仓促 (7)代词,他们 代词,自己 代词,代指腹中之物 代词,代指鬼 代词,那些 副词,表希望语气,那就希望 副词,表希望 副词,表祈使语气,希望祈求四、词类活用(1)瓜分之日可以死(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4)意洞手书(     )(5)汝幸而偶我(     )(6)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7)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18,(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称心快意(     )(1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12)卒不忍独善其身(     )(13)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14)当尽吾意为幸(     )[答案] (1)瓜,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死,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 (2)名词作动词,追求的志向 (3)名词作状语,用数字 (4)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5)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 (6)动词作状语,小声哭着 (7)动词作名词,远行的事情 (8)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9)第一个“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小孩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 (13)尽,形容词作动词,写尽;万千,数词作名词,指很多的话 (14)尽,形容词作动词,领会尽,领会透;幸,形容词作名词,幸事五、古今异义(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并列的连词。(2)此吾所以①敢率性②就死不顾汝也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3)吾家后日当甚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后天,明天的明天。(4)及与汝相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今义:相对立,相比较。(5)钟情如我辈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感情专注(多指爱情)。(6)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模仿。[答案] (1)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2)①……的原因。②勇敢,按照自己的本性。(3)以后的日子。(4)面对面。(5)感情丰富,多情善感。(6)想象,揣摩。六、文言句式(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判断句 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中的一个人。(2)判断句 小厅旁边有一间房子,这就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3)定语后置句 像我们这样感情丰富的人,能忍受这种惨状吗?(4)省略句 希望你今后有外出远行的事情,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一起走。(5)主谓倒装句 过上称心如意快乐舒畅的日子的,又有几家呢?18,(6)固定句式,“与使……无宁……”表选择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7)固定句式,“奈……何……”表疑问 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还要痛苦啊,我将怎么对待这种痛苦呢?铁骨柔情——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英勇就义,为广州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之一。著有《禀父书》《与妻书》。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不顾一切地崇高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里闪耀着革命志士牺牲一己利益“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18,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答案] ①献身救国 ②爱妻之情任务探究一 意蕴丰厚,说理透彻——分析手法,赏析效果[任务导引]全文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本文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没有冗繁之感。学习时要注意赏析。[任务设计]1.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请结合文本填出下面表格中的空缺内容。典故出处作用“司马青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太上之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太上忘情”,①18,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②“眼成穿”是“望眼欲穿”的化用。语出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③“骨化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④“破镜能重圆?”事见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各执其半,约曰:‘他年必以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后来用⑤18,“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疾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②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③意思是极目远望,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④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⑤意在说明在反动势力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⑥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2.作者本无意为文,然而该文却成为天下之至文。叙儿女之情,言革命之理,情理交融,相互映发,字字出自肺腑,句句撼人心灵。其语言修辞特色尤为突出,试分析反衬、对比两种手法在本文中运用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反衬。如作者以昔日夫妻的甜甜蜜蜜的幸福反衬今日永诀之悲。第4段从“回忆后街之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几句,详细叙述了“双栖之所”的位置:“入”什么地方,“穿”什么地方,又“过”什么地方,又怎样“折”……如此不避琐碎,是为了突出这“双栖之所”,因为这里是凝聚着最为珍贵的幸福回忆的地方。接着从“初婚三四个月……空余泪痕”,写某夜并肩私语的柔情蜜意。“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这是诗一般的景。这诗一般的景是为了烘托诗一般的情。“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用反诘句式又把这种“情”加以深化。以上文句虽是不加任何修饰地叙说往事,但昔日的恩恩爱爱却历历如在眼前。这段美好的生活图景有力地反衬了今日生离死别之悲。“18,及今思之,空余泪痕”8个字就使人感到字字是血,字字是泪。(2)对比。为了让妻子明白自己“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道理,作者就“死”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对比。首先以“愿”与“今日事势”对比,写到“天灾可以死,……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这个排比句接连用了5个“死”字,有力地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摆在善良人民面前的只有一条死路。经这一对比,说明“相守以死”的“愿”,在今日之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这两个反问句就是对比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不仅有力地说明“相守以死”的“愿”不可能实现,而且还暗含着这样的意思:与其死于“天灾”“盗贼”“瓜分”和“奸官污吏”之手,莫如死于革命,进一步引导妻子赞同自己所做的选择。其次用“即可不死”和“死”对比。“不死”将会是怎样的情况?“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这种痛苦与“死”的痛苦相比如何呢?“较死为苦”,经这一对比,结论当然不言而喻:生不如死;死,不如为革命而死。这一段用了5个反问句,作用是为了引导妻子从比较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理解作者“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革命行动。第5段主要用了对比说理,但“理”中寄寓了作者的“情”。因为对比是从“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的“情”出发的,对比得出的结论——“率性就死”也是出于“爱汝一念”之“情”的。其他段落也用了对比。如:“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用“幸”和“不幸”的反复对比,既突出了对妻子的依依难舍之“情”,更突出了不得不舍之“理”。任务探究二 英雄本色,大爱情怀——分析作者的感情[任务导引]《与妻书》一经披露就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作者为理想为革命而奋力追求、无悔向前的精神,感天动地,草木若有灵闻之亦当为其感动,鸟兽若有情感之亦当为其倾倒。林觉民作为革命者所拥有的这种大爱情怀,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应该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时要注意品读。[任务设计]3.“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中“爱汝”与“勇于就死”,是否矛盾?如何理解?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吾至爱汝”,是在表明作者极其疼爱自己的妻子,在后面他又说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在作者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天下人的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林觉民极其疼爱自己的妻子,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4.为什么说本文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是一首正气歌又是一篇檄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既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己捐躯的高尚情操。(2)本文之所以感人至深,引起共鸣,在于作者给人世间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爱亲人和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上半部分写“吾至爱汝”的感情,后半部分写“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慷慨激情。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9 22:55:07 页数:18
价格:¥3 大小:597.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