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各学派在提出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在文学艺术方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墨家、儒家和道家等,都有着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对后世产生诸多影响。墨家尚质,不仅在生活层面主张简朴,在文学上也极力推崇简约、实用的表达方式。韩非子《外储说》载有一段对墨子文学主张的论述:“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墨子之所以反对华丽的言辞,是担心在游说过程中君主只陶醉于文辞,而忽略了游说者的真正意图,以致不能达到游说的目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的尚质之风产生了一定影响。相比墨家,儒、道两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孔子特别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他提出“兴、观、群、怨”说,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实现这一文学主张的具体途径。所谓“兴”,指的是通过文学形象唤起或传达一种社会性的情感,使读者领会某种普遍的真理,最终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所谓“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儒家认定,诗歌一方面可以提供对现实生活,主要是对政治实践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对诗人的主观态度,即对诗人(或诗歌产生地域的人群)26
伦理修养的认识。“群”,是使人达到一种社会认同感。《荀子·乐论》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也就是说,诗歌和音乐一样,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凝聚点,应该反映共同体的情感。“怨”为“刺上政也”(孔安国注)。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怨恨之情,这种感情往往特指对不良政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维护理想和政治信念的勇气。“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可以看作儒家的文学纲领,它虽然也注意到了文学在满足社会个体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但显然更加强调文学的感悟功用、认识功用、教育功用和批判功用。儒家认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并重,要求文艺作品做到“尽善尽美”。但相比较而言,善的思想倾向在儒家看来似乎更为重要。在道家看来,文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和回归以实现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充分享受生命的快乐。道家推崇人的自然性情,认为只有真性情才有价值。《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肯定人的自然性情,反对矫饰、做作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一般说来,儒家鼓励文学走向社会人生,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文学成了中国传统文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形式上推崇端庄雅正、温柔敦厚的风格,讲究规矩法度。道家则主张文学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在宇宙自然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其内容主要表达由领悟自然而得到的欣喜。在形式上,道家文学既能表现为冲淡、清幽的意境,又能表现为恣意放达的兴味。正是在儒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文学才显得意蕴丰厚,摇曳多姿。(摘编自袁行霈《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
A.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文学主张,其中墨、儒、道三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B.诗歌有认识功用,可反映诗人的主观态度,如对弊政的批判、对理想的维护。C.作者引用《荀子·乐论》中的话,是为了论述音乐应反映文化共同体的情感。D.文章总结儒、道两家的文学思想,指出儒家鼓励文学入世,而道家则主张出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概述后分说,主体部分重点论述儒、道两家的文学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B.第三段阐述“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突出了文学的感悟、认识、教育和批判功用。C.文章将墨、儒两家进行了比较,阐明两者都反对华丽的言辞,重视文学的内容。D.文章多次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文句来论述先秦各家的文学主张,增强了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非认为,“今世之谈”都说华丽的言辞;而墨家“言多不辩”,语言表达简约、实用。B.“兴”是指文学形象可以使人领会某种普遍的道理,引发一种社会认同感。C.道家主张超越现实人生,追求精神自由,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这一思想。D.墨家尚质,儒家重善,道家贵真,不同的文学主张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学风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6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摘编自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材料二:针对未来5~15年人口流动迁移态势及相关影响分析,《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预计未来几年将有一亿人进城落户。此外,《报告》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2013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平均年龄为27.9岁;2015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平均年龄为29.3岁,也就是说平均为“80后”。26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摘编自《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亿人80后家庭化迁移成趋势》,《环球日报》2016年)材料三:人民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16~40岁的“小镇青年”中,近8成表示,身边同龄人“一半以上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仍留在当地的小镇青年,超9成的人打算去大城市发展。县城,曾经是大多数农村孩子梦想的地方,而今,县城成为“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在一线大城市工作,尽管要背负不小的购房压力,但大城市提供的发展空间却是县城无法比拟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在城市寻求就业机会。此外,大城市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对年轻人也颇具吸引力。去咖啡店喝杯咖啡、去剧场看场演出,在大城市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但在一些县城,由于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匮乏,这种生活方式也不是想实现就能实现的。而至于子女的教育,可以算是选择天平上“大城市”一端较重的一个筹码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打拼,也是为了能给下一代提供较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环境。(摘编自《县城何以不再“被逃离”》,《光明日报》2020年7月13日)4.下列关于我国“城镇化”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已经不符合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了。B.我国政府准备在城镇化过程中着重解决现有的“三个1亿人”问题。C.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就必须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26
D.我国城镇化工作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的。5.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可见,2013年和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足30岁。B.“十三五”时期,人口流动使我国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C.在接受人民智库调查的小镇青年中,有很大比例的人不愿意在当地小镇上发展。D.从近些年我国人口流动趋势上可以看出,城乡发展表现出城镇优于农村、大城市优于小城市的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草根饭店(节选)阿城安丰饭店是一家小饭店,和老爸老妈的家隔着一条街。在这条街上类似的小饭店很多,什么火锅、面条、水饺、包子、大众熘炒等,都是为草根层服务的。平常在这里吃饭的都是在附近打工的各种各样的手艺人,包括出租车司机、进城运菜的农民,偶尔也有附近住户。这儿的服务也是草根式的,非常近便,非常义气,也非常实在。26
我在临出国之前,就常到这家小饭店去给老爸老妈订餐,老爸老妈毕竟已经退休多年,又身体多病,上下楼不方便了。所以我每次去的时候,都要在这家小饭店叫两个菜,当然是老人家喜欢吃的菜,一个是炸茄盒,再一个是滑熘里脊。饭店的老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厨师。他手艺好,服务又精到,招人喜欢的是既干净又卫生,且童叟无欺。这里面除了职业操守之外,毕竟大都是邻居。老板一家就三口人,老伴儿加上他儿子。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街坊邻居都认识他,整天在街上晃。也可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也能炒两个菜,就是不爱干。他爹对此也没有办法。他反过来还做他爹的思想工作,说,老爸,时代不同了,什么熘肉段儿、锅包肉、渍菜粉儿,现在全改成麦当劳、披萨、奶汁肉饼了,知道不?我们这代人将来要吃的是这个,你们那代人不过是吃一种回忆,吃一种缺心眼儿。老板操起茶壶就要打他,他噌地就溜了,临出门之前诚恳地说,老爸,你再好好想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么个道理。老板还真想了,觉得儿子说得有点儿道理,就咧嘴苦笑起来。然而,街坊邻居,那些老顾客还是点这种菜。儿子心血来潮琢磨的那几款新花样,除了个别年轻人,根本没人点。尤其是逢年过节,换句话说,逢年过节就是吃传统菜,年是传统的年,饭是传统的饭,人是传统的人。这样的年在老板这一代人的眼里,才是名副其实的年。我出国之前,决定到安丰饭店请老板喝两盅。老板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可我一个开小饭馆儿的,能替你办什么事呢?顶多就是炒俩菜,别的本事,没了。我说,这就足够了。我要出国了,我这一走,老爸老妈就没人照顾了。我也不是求你照顾他们,就是每个星期天,您给他们送两个菜上去,一个炸茄盒,一个滑熘里脊,两碗大米饭,再整碗热乎乎的鸡蛋柿子汤。老板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26
头几年往家打电话,老爸老妈说,饭店老板按时按点给我们送饭,逢年过节还给加两个不要钱的菜,挺好的。我一听,乐了。话分两头。饭店这头在我走后的第三年春上,一天大清早,老板使劲一推门,魔术一样,人软了,不行了。儿子毛了,立刻送医院抢救。临终前,老板交代完了后事,说,还有一件事,别忘了每个星期天给对面老王家送菜送饭,汤一定要热乎乎的。儿子说,还扯呢,你都快死了,说点重要的,存款呐,古玩呐,都秘在哪儿啦?他爹苦笑着对儿子说,记得我那双毡疙瘩吗?银行存单都在那里呢,鞋垫下面,用塑料纸包着。老板儿子凭着毡疙瘩里老爹留下的那几张存单,对小饭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还盘下了楼上的那家,分上下两层,重新请了厨师。出人意料的是,依旧是大众熘炒。一街人都啧啧称奇,说,瞅见没,爹一死,小子出息了。但对我而言,我爹妈的那俩菜,老板儿子照例按照他老爹的遗嘱一次不落地送上去。八年后我回来,是因为老爸老妈双双过世了。之后,我决定去街对过的安丰饭店去给老板问个安。真没想到老板已经去世了,老板的儿子已经是新老板了。我俩坐在卡座上喝茶。老板儿子奇怪地问我,你老爸老妈和我老爸啥关系?我说,没关系。就是我临走之前托付你爹每周给他们送两个菜上去,我把钱打到你爸的卡里,后来就打不进去了,才停的。小老板说,嘿,我还以为我爸玩赠送呢。兄弟,我可是一次也没差地送啊。我说,没问题,差多少钱我都给你。小老板一挥手说,扯是不?就算我替你孝敬你爹妈啦。(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
A.小说以“安丰饭店是一家小饭店”开篇,自然引出了饭店与“我”家的关系,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和对人物的塑造。B.“我”是一个很孝顺的年轻人,出国前委托饭店老板每周日给“我”父母送一次饭菜,老板一直信守承诺,直到去世才停止送餐。C.老板儿子是个知错能改的青年,先前眼高手低、游手好闲,后来子承父业、恪守传统,受到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D.小说取材于市井生活,人物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故事虽无波澜,却于平凡朴实中闪现着底层民众身上的人性光辉。8.“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请加以简析。(6分) 9.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安丰饭店的故事,为何取名为“草根饭店”?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2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肃之字公仪,迪弟子也。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材也。”以迪荫,监大名府军资库。大河溢,府檄修冠氏堤,工就弗扰,民悦之,请为宰。邑多盗,时出害人。肃之令比户置鼓,有盗,辄击鼓,远近皆应,盗为之衰止。为御河催纲。横陇之决,使者檄护金堤,满岁无河患。通判澶州。契丹泛使将过郡,而楼堞坏圮,肃之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鸠工构城屋凡千区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擢知德州,提点开封府界内县镇,夔路、湖南刑狱。侬蛮暴岭外,肃之亲扞诸境,会蒋偕失利,亟率兵往蹑于临贺,贼引去。狄青、孙沔交荐之,徙湖北转运使。辰阳彭仕羲叛,讨平之,犹以过左迁,知齐州。改江东、两浙、河北转运使,进度支副使、江淮发运使。神宗初即位,谅祚寇大顺城。肃之入奏,帝访以西夏事,奏对称旨。以为右谏议大夫、知庆州;数日,徙瀛州。大雨地震,官舍民庐推陷。肃之出入泥潦中,结草囷以储庾粟之暴露者,为茇舍以居民,启廪振给,严儆盗窃,一以军法从事。天子闻而嘉之,遣使劳赐。迁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出知定州。还,权三司使,又出为永兴军、青齐二州。元丰二年,复知开封,为枢密都承旨,加龙图阁直学士、知郓州。四年,提举太极观。卒,年八十二。肃之内行修饬,母丧,庐墓三年,不入城郭。季弟承之,生而孤,鞠育诲道,至于成人,遂相继为侍从。承之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帝称其一门忠孝云。(节选自《宋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肃之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鸠工构城屋/凡千区/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26
B.肃之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鸠工构/城屋凡千区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C.肃之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鸠工构城屋/凡千区/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D.肃之谓郡守曰/吾州为景德破敌之地/当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鸠工构/城屋凡千区已/而中贵人衔命来视/规置一新/惊赏嗟异/闻之朝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在中国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任官、免罪的权利。B.通判,官名,始于宋朝,置于各州、府,有辅助政务之责,也有监察官吏之权。C.囷,一种圆形谷仓,与后文“庾粟”中的“庾”、“启廪”中的“廪”,都指粮仓。D.孝友,指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与“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悌”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肃之治水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大河水满破堤,李肃之修筑堤坝,工程直到完工都没有扰民,老百姓非常高兴,请求让他担任长官。B.李肃之勇敢善战,带兵屡建奇功。李肃之曾抵御蛮夷,保卫边境,也曾征讨平定辰阳彭仕羲的叛乱,并因功勋卓著得到升迁。C.李肃之爱民护民,治政才干卓越。邑中盗贼横行,李肃之令百姓守望相助,共御盗贼;瀛洲地震,李肃之赈灾有方,受到嘉奖。D.李肃之品行端正,坚守礼法道义。李肃之为母亲服丧,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孝三年;父亲去世后,养育教导幼弟成人立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肃之令比户置鼓,有盗,辄击鼓,远近皆应,盗为之衰止。26
(2)神宗初即位,谅祚寇大顺城。肃之入奏,帝访以西夏事,奏对称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注]。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 轮鞅:指车马。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诗人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15.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来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劝学》中的“ ”是说君子的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2)《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是: , 。 26
(3)《陈情表》中,作者在结尾处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表明自己希望奉养祖母到最后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儒家人格, 。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说白了,“喻于义”的君子,就是清;“喻于利”的小人,就是浊。道家人格与此不同。老子言:“大白若辱。”这明显表明,道家不是“非清即浊”的二元论。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且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道家言:“察见渊鱼者不祥。”( )。含藏,包容,才是人生正义。 自然,我们肯定道家生存的智慧,肯定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能一味 ,标榜清高,也不能将儒家的道德论完全推倒。儒家清浊分明的人格,也有至大至刚的一面,充满一种洒落的 ,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令人 。但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有时不是简单的“清浊”二字所能概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爱憎分明 食古不化 凛然正气 登高自卑B.泾渭分明 胶柱鼓瑟 浩然之气 高山仰止C.爱憎分明 胶柱鼓瑟 凛然正气 登高自卑D.泾渭分明 食古不化 浩然之气 高山仰止18.下列填入括号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子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他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26
B.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老子只是强调,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C.老子只是强调,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D.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他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清浊”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B.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C.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D.“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2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才能德行圆满。但事实上,① ,因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忘记初心,② ,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难得,是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6
2020年10月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将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补齐了现有法律中的短板,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本次修订,对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由7章扩展为9章,条文由72条增加到130条,修改几乎涉及原法的每一个条文。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初步担负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 四、写作(60分)2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不懈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女排“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顽强身影;是杜富国危急关头“你退后,让我来!”的冲锋陷阵;是钟南山“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的医者仁心;是李东方扎根戈壁,以珂罗版技术复制国家瑰宝敦煌莫高窟壁画,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的默默付出;是袁隆平坚持下田,向着高产目标不懈冲刺的坚定不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咬定目标加油干;坚定不移全面深改,需要不断奋斗,持续把改革推向前进……2019,我们在不懈奋斗中,走过不平凡的一年。26
2020,我们在接续奋斗中,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断迈进。中国的今天,从无数平凡人的奋斗中得来;中国的明天,在14亿人的伟大奋斗中开创!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小康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青春的奋斗最可爱”,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6
答案全解全析1.D A.“其中墨、儒、道三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中的“相比墨家,儒、道两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可知,儒、道两家对后世影响最大。B.“诗歌有认识功用……如对弊政的批判、对理想的维护”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中的“这种感情往往特指对不良政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维护理想和政治信念的勇气”“但显然更加强调文学的感悟功用、认识功用、教育功用和批判功用”可知,“对弊政的批判、对理想的维护”是诗歌的批判功用。C.“是为了论述音乐应反映文化共同体的情感”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中的“也就是说,诗歌和音乐一样,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凝聚点,应该反映共同体的情感”可知,是为了论述诗歌应反映文化共同体的情感。2.C “阐明两者都反对华丽的言辞,重视文学的内容”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中的“儒家认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并重,要求文艺作品做到‘尽善尽美’”可知,儒家认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并重,并不反对华丽的言辞。3.B “引发一种社会认同感”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中的“‘群’,是使人达到一种社会认同感”可知,“引发一种社会认同感”的不是“兴”,而是“群”。4.C 张冠李戴。由材料一第三段中的“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可知,要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必须优化东部地区的城镇结构。而“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需要做的是“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5.B “使我国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说法,缩小了范围。材料二最后一段说,“‘十三五’时期,26
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没有限定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6.答案 (示例1)(1)基础设施差别大,如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硬件设施优越。(2)公共服务差别大,如大城市的教育和文化产品资源丰富。(3)城镇发展力(发展空间)差别大,如大城市的就业空间大。(示例2)(1)个人发展空间方面:大城市要优于县城,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城市寻求就业机会。(2)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要优于乡村。(3)子女教育方面:大城市能给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环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要善于多角度分析,切入点不同,作答的要点会有所差别。可以从城乡发展的空间、公共服务的体系完备情况、基础设施配套及子女教育的资源配置等角度分析。比如从材料三中的“在一线大城市工作,尽管要背负不小的购房压力,但大城市提供的发展空间却是县城无法比拟的”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空间优于农村;从“大城市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对年轻人也颇具吸引力”可以看出城市比农村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更优越;材料三最后说“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打拼,也是为了能给下一代提供较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环境”,由此可以概括出城市的教育资源比农村更丰富、更优质。7.B “直到去世才停止送餐”错误,老板去世前又把这一任务托付给了他儿子,他儿子继续送餐,直到“我”父母双双去世。8.答案 ①“我”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把安丰饭店老板父子两代人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坚守传统、服务邻里的草根故事具体而生动地讲述出来,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读者的代入感。②“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因为“我”的存在,安丰饭店老板父子二人急人之困、热心善良的品格得以彰显。③26
“我”还是故事的见证人,耳闻目睹“小饭店、大格局”的温暖故事,有利于作品展现城镇底层民众身上的人性光辉。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的主人公是安丰饭店老板父子俩,“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从人称的角度看,“我”是第一人称,“我”的讲述,“我”的所见所闻,使故事的真实感增强了。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我也不是求你照顾他们,就是每个星期天,您给他们送两个菜上去,一个炸茄盒,一个滑熘里脊,两碗大米饭,再整碗热乎乎的鸡蛋柿子汤。老板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头几年往家打电话,老爸老妈说,饭店老板按时按点给我们送饭,逢年过节还给加两个不要钱的菜,挺好的”“临终前,老板交代完了后事,说,还有一件事,别忘了每个星期天给对面老王家送菜送饭,汤一定要热乎乎的”“但对我而言,我爹妈的那俩菜,老板儿子照例按照他老爹的遗嘱一次不落地送上去”“小老板说,嘿,我还以为我爸玩赠送呢。兄弟,我可是一次也没差地送啊”“小老板一挥手说,扯是不?就算我替你孝敬你爹妈啦”,因为“我”出国前的托付,父子两人的急人之困、热心善良的品格得以彰显,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从主题上分析,小说主要通过写“我”出国前嘱托安丰饭店的老板每周给“我”的父母送一次饭菜,而饭店老板父子两代人遵守承诺的故事,展现了作为普通人的饭店老板父子的诚恳、守信的可贵品质,彰显了草根的精神品质,“我”作为故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耳闻目睹了“小饭店、大格局”的温暖故事,深化了小说的主题。9.答案 ①饭店是小饭店,饮食是为“草根”阶层提供的家常菜,守的是传统习俗。②厨师是普通厨师,饭店的服务义气、实在,体现了“草根”的特点。③发生在饭店里的故事体现了作为“草根”人物的普通人——饭店老板父子的诚恳、守信的可贵品质,彰显了普通人的光辉。26
解析 对于“草根饭店”这一标题的理解,主要抓住“草根”这个词语。根据小说的内容,“草根”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一是饭店提供的食品,“在这条街上类似的小饭店很多,什么火锅、面条、水饺、包子、大众熘炒等,都是为草根层服务的”“我每次去的时候,都要在这家小饭店叫两个菜,当然是老人家喜欢吃的莱,一个是炸茄盒,再一个是滑熘里脊”,都是普通的家常菜。二是饭店服务的对象,“平常在这里吃饭的都是在附近打工的各种各样的手艺人,包括出租车司机、进城运莱的农民,偶尔也有附近住户。这儿的服务也是草根式的,非常近便,非常义气,也非常实在”“我在临出国之前,就常到这家小饭店去给老爸老妈订餐,老爸老妈毕竟已经退休多年,又身体多病,上下楼不方便了”,都是普通的民众。三是经营饭店的人,“饭店的老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厨师。他手艺好,服务又精到,招人喜欢的是既干净又卫生,且童叟无欺”“老板一家就三口人,老伴儿加上他儿子。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街坊邻居都认识他,整天在街上晃”,是普通的百姓。据此概括本文为何取名为“草根饭店”即可。10.C “景德”表示时间,做“破敌”的状语,两者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城屋”做“构”的宾语,两者之间不可断开;“已而”意为“不久”,不能拆开,由此排除D项。11.D “孝悌”中的“悌”指敬爱兄长,不是“对兄弟友爱”,“孝悌”与“孝友”意思不完全相同。12.B “并因功勋卓著得到升迁”错,据文中“讨平之,犹以过左迁”可知,李肃之仍然因为犯错被贬职。13.答案 (1)肃之命令家家户户设置大鼓,有盗贼,就击鼓,远近各处都响应,盗贼因此衰减而止息。26
(2)神宗刚刚即位,李谅祚侵犯大顺城,肃之入朝上奏,皇帝拿西夏的事询问他,他的回答符合上意。解析 (1)比户:家家户户。辄:就。为:因为。衰止:衰减止息。(2)寇:侵犯。访:询问。访以西夏事:状语后置句,即“以西夏事访”。称旨:符合上意。[参考译文]李肃之字公仪,是李迪弟弟的儿子。李迪深沉敦厚,有才识气度,曾经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见柳开,柳开认为他与众不同,说:“您有担当宰辅的才能。”肃之因为李迪的恩荫,监管大名府军资库。大河水满溢出,大名府发布檄文让他修筑冠氏堤,工程直到竣工也没有扰民,百姓爱戴他,请求朝廷任命肃之做本地长官。乡邑多盗贼,时常出没害人。肃之命令家家户户设置大鼓,有盗贼,就击鼓,远近各处都响应,盗贼因此衰减而止息。肃之担任御河催纲。横陇决口,使者发布檄文让肃之修护金堤,整整一年没有水患。肃之做澶州通判。契丹泛使将经过澶州郡,城墙楼堞毁坏坍塌,肃之对郡守说:“我们州郡是景德年间打败敌人之地,应当展示边疆守卫的雄壮,如今的屏障像这样,将怎么办?”于是聚集工匠建造城墙和房屋,总共千处。不久,中贵人奉命来巡视,规划布置全都焕然一新,惊赏称奇,上报给朝廷。肃之被提拔为德州知州,提点开封府界内县镇,夔路、湖南刑狱。侬蛮侵犯岭外(五岭以南地区),李肃之亲自保卫边境,恰逢蒋偕战败,肃之立即率领士兵到达临贺,贼人退兵离开。狄青、孙沔交相推荐他,调任湖北转运使。辰阳彭仕羲叛乱,肃之征讨平定叛乱,仍然因为犯错被贬职,担任齐州知州。改任江东、两浙、河北转运使,进度支副使、江淮发运使。神宗刚刚即位,李谅祚侵犯大顺城,肃之入朝上奏,皇帝拿西夏的事询问他,他的回答符合上意。让他担任右谏议大夫、庆州知州;几天之后,调任瀛州。瀛洲下大雨,发生地震,官宅民房受损。肃之奔走于污泥雨水中,26
扎草做圆形谷仓来储存暴露在外的粮食,修建草屋来让百姓居住,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严厉警告盗贼盗窃,违法者一律按军法处置。天子听闻后嘉奖他,派遣使者犒劳赏赐。升任天章阁待制、开封知府,出京担任定州知州。回京,暂代三司使之职,又出京管理永兴军(行政区划名)和青、齐二州。元丰二年,又担任开封知府、枢密都承旨,加龙图阁直学士、郓州知州。四年,提举太极观。去世,终年八十二岁。肃之内在品行端正不违礼义,母亲去世了,他在墓旁建庐守孝三年,不入城。最小的弟弟承之,一出生父亲就去世了,肃之抚育教导他,到成人自立,最终相继担任侍从。承之被授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推辞,乞求授予兄长肃之,说:“我年少时受兄长抚养,况且兄长担任待制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友爱,足以勉励风俗。肃之也应当升职。”就一同任命他们。皇帝称赞他们一门忠孝。14.B “虽孤独但也快乐”错。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15.答案 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关键句是“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答题关键词为“有喜有忧”,所以要分析诗人的“喜”和“忧”分别表现在哪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邻里,大家谈论的没有其他内容,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简单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充满自由与喜悦。不像官场中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26
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所以,乡居的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是令诗人喜悦的。“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使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忧之所在。16.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17.B ①“爱憎分明”,指分清是非,爱或恨的态度鲜明。“泾渭分明”,指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根据后文“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可知,此处不涉及“爱和恨”,应用“泾渭分明”。②“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语境强调“做事要符合实际”,要灵活变通,不能“胶柱鼓瑟”。③“凛然正气”,指令人敬畏的刚正气节。“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根据语境“至大至刚”可知,应用“浩然之气”。④“登高自卑”,指要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之人的仰慕。语境强调“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令人仰慕,应用“高山仰止”。18.D 根据“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可知,老子不是叫人混淆清浊,不承认两者有区别,而是强调,有时不要截然分清,因为“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据此,可以排除A、B、C三项。19.C “清浊”和C项中的引号,都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A.标示特殊称谓。B.标示否定、反义、讽刺的内容。D.标示特定节日、纪念日。20.答案 ①人们很难不忘初心 ②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 ③人们才应该不忘初心26
解析 本语段大意是:初心难得,不要把初心丢掉。解答本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后面内容“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分析可知,人们很难不忘记初心;②处,结合前面纪伯伦说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以及后面的“而是因为……”分析可知,忘记初心,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③处,结合本语段的中心话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内容分析可知,我们应该不忘初心。21.答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文段分为三段,第一段指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的时间;第二段指出该法律经过了大幅修改和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第三段指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担负的使命。第三段是对该法今后担负的使命的展望,是次要内容,压缩时可以不保留。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22.【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先来看题目给的材料。材料首先用一组排比强调“奋斗”的重要性,其中有中国女排、杜富国、钟南山、李东方、袁隆平,还提到改革和脱贫,这些“奋斗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个人,也有群体。这些人身上的共同品质就是“奋斗”。这样话题已经很清晰了。然后出题者又用“中国的今天,从无数平凡人的奋斗中得来;中国的明天,在14亿人的伟大奋斗中开创”来提示“奋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本次写作应当围绕“奋斗”来写。本次写作要求写成演讲稿,所以,拟定题目后,要先写好称呼(在题目的下一排,写上“亲爱的同学们”之类的文字,并在句末打上冒号),问候语(在称呼语的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大家好”之类的文字);然后写正文(问候语下面,另起一行,26
空两格);正文结束后,要写上“谢谢大家”之类的结束语(正文下面一排,空两格)。正文部分的内容,要求以“青春的奋斗最可爱”为主题,思考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怎样和全国人民一道追梦圆梦。注意统称“小康中学”的提示。参考立意:(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3)扬好奋斗之帆,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4)砥砺奋进,助力中国。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