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3/26
4/26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历史\n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n课标定位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养殖业的现代化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粮食储备技术与冷冻技术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消除饥饿付出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n素养阐释1.通过掌握现代食物生产、储备所取得的成就,构建时空观念2.通过掌握现代食物生产与储备技术、食品安全等相关概念,提升历史解释的素养3.通过了解现代食物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n自主预习新知导学\n知识点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成就(1)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3)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n3.表现(1)农业生产的机械化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③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n(2)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n【自主思考】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提示:世界意义:有利于帮助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n4.养殖业的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拓展延伸1987年8月,我国通过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将第一批农作物种子等生物材料送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与发展的新时期。此后,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多次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特别是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青椒和芝麻等作物上诱变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种质。\n知识点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历程(1)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2)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3)现代社会的粮食储备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②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③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由百吨发展到千吨、万吨。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n2.冷冻加工产业的发展(1)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2)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n知识点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消除饥饿(1)原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2)解决措施①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②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n2.食品安全(1)安全隐患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n(2)解决措施①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②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n合作探究释疑解惑\n[史料实证]探究点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材料一\n材料二截至2013年底,全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机总动力2091.4兆瓦,拖拉机总量达到6.1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518台,58.8千瓦以上大型拖拉机2652台,小型拖拉机5.25万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7.76万台件;联合收获机达到5532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645台。农业机械原值达22.78亿元。全年机耕面积159950公顷,机播面积23.63万公顷,机收面积20.86万公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92%,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不仅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土地耕作也由一年一熟制逐步实现一年两熟制,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粮食产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摘编自付洪立《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n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今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业机械的使用对现代农业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变化:由使用人力、畜力到使用农业机械;由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到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大机器生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农产品的供应;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农业的耕作制度得以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推动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n[论从史出]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与单产增长,畜牧生产率提高,主要食物生产数量增长速度远快于人口数量增长速度。(2)食品工业体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制造、食品加工、酿造、饮料等组成的食品工业生产分类体系。(3)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即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产效率。\n(4)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充分运用了现代社会经济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渗透到食物生产的各个领域,显著提高了食物生产的劳动生产率。(5)现代食物生产与社会需求及营养结构紧密结合,由食物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营养的目标链式逐渐向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现代食物目标链式方向发展。\n史家评述付洪立在《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中认为:“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推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扶持,需要各级农机部门的共同努力,并勇于创新、自觉奉献,以全面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典型例题]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农业现代化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因素是()A.机器生产B.手工劳动C.加强对农业的管理D.铁犁牛耕的使用\n题目立意: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解读,考查唯物史观的素养。解题指导: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器生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故A项正确。答案:A\n课堂小结\n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