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习单元质量检测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5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保存、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尤其是在网络文艺兴盛的当下,寻找新的文艺形式和表达空间来唤起方言新的生命力,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方言让文化传承开新花考察方言与文艺形式的渊源,可以发现,传统的地方曲艺最能体现方言的文化特点,比如秦腔、豫剧、粤剧等,合辙押韵的戏词依托方言特色,唱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将地域文化与方言结合起来的音乐形式是网络原创歌曲,像网络空间里大受欢迎的陕西方言民谣《西安人的歌》、微电影主题曲《重庆的味道》,用方言演唱,再配上地域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不仅是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寄托乡情的载体,也是网民了解城市文化的有效路径。方言网络歌曲为方言的传承找到了舞台,同时也让方言退去了“土”和“俗”的标签。川渝风味的说唱、三秦大地的摇滚,成为网生代追捧的新时尚。川渝说唱歌词,具有四川青年文化的地域性,成为青年人享受生活、敢耍爱玩的生活写照。四川话那种脆生生、活泼泼的腔调和韵味,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像《精神小伙听令》里的“整起来”“懂了撒”,不仅形象鲜活,也易于流传。方言利于情绪和情感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方言作品的兴起,满足了个体的自我表达和社群文化的认同。方言成为短视频的常见声道,是因为方言在连接情感、渲染气氛、拉近距离、强化认同上具备传播优势。研究表明,母语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今互联网上的情绪传播成为主流。网友们通过情绪,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职业来确认社群归属。感性类内容通常将私密的议题带入公共领域,在激发受众情绪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归属感。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少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找寻语言的源头。方言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常能使作者的语言别具风格,像莫言作品中地域色彩浓厚的生活用语,贾平凹作品中文白夹杂的商洛方言,金宇澄《繁花》中通篇的上海话思维,成就了作家语言的独特性。11\n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现象,折射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方言不仅是告别故乡的人纾解乡愁的出口,也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对地域风情和乡村生活进行想象的一种凭借,是连接乡土中国与城市空间、连接传统话语与二次元表达的全新网络文化景观。彰显方言的文化魅力当前,方言网络文艺大多为自媒体生产,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些作品难免存在内容粗俗化、制作粗糙化、趣味粗鄙化的情况。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网络语言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要坚持审美趣味的引导和高质量的方言内容生产。网络文艺尤其是方言创作长于日常表达,但日常不等于一地鸡毛、无聊琐碎。如何在小人物的平凡日常中发现美、记录美,表现有温度的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是网络文艺方言创作的努力方向。方言网络文艺作品应该以文化为起点,用方言的魅力建立地域文化自信,让那一份乡愁成为文化传承最美的寄托。(摘编自刘亭《方言网络文艺别沉溺于“土味”》,《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1日)材料二: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儿盐——有盐才有味儿。远的不说,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哪一部不是总有一点儿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西游记》有诙谐风趣的淮安方言,《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红楼梦》则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苏北、常州、南京、北京等地的方言大放异彩,在小说里穿插自如,恰似一首大合唱。一地方言成一家“盐”,来自南北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无论读者有啥口味,喜好啥味道,总能在文学里的方言中,找到获得感与归属感。这当然是方言的魅力,也是方言总能活跃在文学作品中的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至今已上百年,各地方言屡屡被作家们注入作品之中,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新鲜滋味。沈从文以《边城》开创了湘西方言文学,李劫人以四川方言写的《死水微澜》引人入胜,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中不乏四川方言,老舍以北京方言创作了不朽的《骆驼祥子》,后来,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更多中国读者在《秦腔》中品悟到了“最美的平凡”。总之,中国方言文学的版图一直都在,也一直百花齐放。(摘编自肖伊绯《大师笔下的方言之美》,海燕文学月刊网2020年2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在网络文艺中充分展示方言的魅力,可以传承文化传统并使之焕发活力,而且能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11\nB.方言网络文艺创作的方向,就是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美好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精神慰藉。C.《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自如运用各地方言,创作了很多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受到了读者热捧。D.“新文化”运动以来,沈从文、李劫人、巴金、老舍等名家无不善于运用方言,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解析】 B项错在“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此意于文无据。原文没有“身份最低微”这样的限定。C.错在“是因为”,因果关系不当。依据原文“远的不说,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哪一部不是总有一点儿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创作了很多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只是它们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D项错在“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并非“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有些作品也可能不用方言,以偏概全,范围扩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方言用于新文艺形式,就有可能退去“土”和“俗”的标签,充分地展现文化的魅力。B.有些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是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并刻画人物形象。C.方言能够纾解乡愁,告别故乡的人在作品中看到或听到故乡的方言,常会找到归属感。D.古代文学在运用方言上水平很高,成就颇大,《红楼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作品。【解析】B.错在“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并刻画人物形象”,原文说的是“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没有“刻画人物形象”。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分)( C )A.现代作家赵树理运用方言可谓炉火纯青,这使其小说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B.发表于《收获》月刊的长篇小说《繁花》运用了大量上海方言,其语言有很强的独特性。C.网络小说《盐女》用了很多涉及井盐制造工艺的方言词语,语言明显具有四川自贡特色。D.网络小说作家不可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解析】 C.材料一谈的是方言网络作品。A、B两项的作品都不是网络作品;D项作品是网络作品,但与方言无关。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创作文艺作品时在使用方言上应防止出现怎样的问题。(4分)答:__①媚俗。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②不适量和不自然。方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是“盐”11\n,要适量;同时要自然一点儿,切勿做作。(每点2分)__【解析】 ①依据原文“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可见要防止出现的问题是“媚俗”,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②依据原文“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儿盐——有盐才有味儿”“一地方言成一家‘盐’,来自南北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方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是“盐”,要适量;同时要自然一点儿,切勿做作。5.材料一的小标题形式有何作用?前两个小标题与第三个小标题的侧重点各是什么?(6分)答:__作用:①每个小标题都是本部分内容的总括,有利于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大意。(2分)②小标题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2分)侧重点:前两个小标题侧重于方言的作用,第三个小标题侧重于如何运用方言来展示其魅力。(2分)__(二)现代文阅读Ⅱ(32分)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阿Q正传(节选)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11\n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想不起什么来;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壁和漆黑的门。他想了一想,前去打门,一只狗在里面叫。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阿Q连忙捏好砖头,摆开马步,准备和黑狗来开战。但庵门只开了一条缝,并无黑狗从中冲出,望进去只有一个老尼姑。“你又来什么事?”伊大吃一惊的说。“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糊。“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什么?……”阿Q诧异了。“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谁?……”阿Q更其诧异了。“那秀才和洋鬼子!”阿Q很出意外,不由的一错愕;老尼姑见他失了锐气,便飞速的关了门,阿Q再推时,牢不可开,再打时,没有回答了。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使得阿Q即使在梦境中也仇视所有的人。B.阿Q这类人是受辛亥革命影响而参加革命的、有一定觉悟的农民。C.心理描写写了造反的消息传来未庄时阿Q的幻想,表明了他对革命的糊涂认识。D.阿Q从最实际的最切身的需要出发,提出了许多虽不合理但合情的要求。【解析】 A项,原文未写其“梦境”,阿Q也只是仇视小D、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王胡。B项,“参加革命”“有一定觉悟”言过其实。D项,提出的要求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情。7.“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他的革命对象是一切平时与他作对的人,包括小D、王胡等。B.他的革命对象是按照个人恩怨而不是阶级仇恨来排序的。C.这说明阿Q敌友不分,革命具有盲目性,非常愚昧、落后、不觉悟。D.这表明小D和赵太爷对阿Q的伤害比较大,其次是秀才和假洋鬼子,再次才是王胡。【解析】 “这表明小D和赵太爷对阿Q的伤害比较大,其次是秀才和假洋鬼子,再次才是王胡”错。这只是表明阿Q对个人恩怨的深浅的感受,也表明了阿Q的欺软怕硬。实际上,小D是被阿Q欺负过的,赵太爷对阿Q的革命感到害怕,因此阿Q借机“欺软”,而秀才和假洋鬼子都打过阿Q棍子,王胡则揪着阿Q的头撞过墙。8.阿Q从幻想中醒来,“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11\n答:__这说明辛亥革命之后,广大的农村没有什么变化,(2分)同时也说明广大农民不了解、不理解革命。(2分)__9.阿Q“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这里“有了主意”,为什么还“有意无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_“有了主意”前的“似乎”一词,表明阿Q革命目的、对象、计划都很模糊,(3分)但饥饿的现实又促使他寻找所谓的革命对象,于是他“有意无意”地走到静修庵。(3分)__课内阅读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完成10~13题。(16分)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11\n10.第二节诗主要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通过八个“呈给”,高度概括了大堰河被迫劳作的一生。B.深情地赞美了大堰河勤劳、善良、淳朴、乐观的高贵品质。C.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大堰河的理解,从而深化了中心。D.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增强了诗歌的建筑美、对称美。【解析】 “被迫劳作”错,实际上,大堰河是热爱劳动的。11.下面对诗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该句深化主题,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B.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C.扩大了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D.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母的唾弃和对大堰河唯一的爱。【解析】 并没有表达诗人对其生母的唾弃,也没有表明诗人只爱大堰河一个人。12.根据第一节诗,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答:__表达了作者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4分)__13.第一诗节用了第三人称,而第二节诗用了第二人称,诗人这样变换人称有什么作用?(6分)答:__用第三人称“她”是客观交代,便于作者宏观地表现大堰河的品格和对她的同情;(3分)用第二人称“你”是作者表达感情的需要,便于作者直抒对大堰河的深情。(3分)__二、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________,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菜”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________。(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________,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________的生活作风。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__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纸上谈兵 受益匪浅 自己动手 勤俭节约11\nB.形同虚设 受益匪浅 身体力行 吃苦耐劳C.形同虚设 不虚此行 自己动手 吃苦耐劳D.纸上谈兵 不虚此行 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解析】 第一空,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语境中指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际的操作,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故选“纸上谈兵”。第二空,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不虚此行: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语境中指学生学习做菜的收获,应选“受益匪浅”。第三空,自己动手:指自己亲自动手来做。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语境中指学生亲自动手做菜的过程,应选“自己动手”。第四空,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吃苦耐劳: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语境中有“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应选“勤俭节约”。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解析】 语段谈的是“做菜”,故应以“一道家常菜”开头,排除A、B两项。D项,“劳动者”在后句的开头,显得突兀,可排除。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C.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D.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使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得以增强,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解析】 C、D两项,以“通过”开头,造成句子没有主语,可排除。A项,后句缺少主语“他们”,可排除。(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小生,老生,小旦,花旦,老旦,小丑,一个戏班子里,这些角儿都要配齐。戴胡子的老生要两三个,小姐丫鬟三四个,跑龙套四五个。要不然你把戏单递给人家——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__①__,那戏怎么演。美花自己也上台,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观众说“__②__”11\n,美花她们,就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了,眼神里闪闪发亮。我也奇怪,以前,只听说城里人送戏下乡,没有听说过__③__。说到这一点,美花就很自豪。她们这个乡下戏班子,广州、杭州等城市到处跑,把戏做到各个城市去,大家都是很欢喜的。再三四天,这个场子做完,美花他们就要回常山去演出了。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从后台钻出到世俗的炊烟里去。她的姐妹们,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摘编自周华诚《做戏》)17.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__①角儿不够用;②这场戏做得好;③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每空2分)__18.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__①以“炊烟”借代日常生活,以实代虚,形象鲜明。②“炊烟”形象单一,用来代指纷繁复杂的人间生活,以简代繁,具体生动。③“炊烟”特点鲜明,与后文的“晚饭”相照应,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__三、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光的赞歌(节选)艾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而又互相照耀在互相照耀中不停地运转和地球一同在太空中运转我们在运转中燃烧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高空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读了上面的诗歌,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读后感,准备参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的“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1\n【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指令为“读了上面的诗歌,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读后感,准备参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的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写一篇征文性质的读后感,以“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写作以前应该充分地理解诗歌内容,在其思想主旨下作文。《光的赞歌》,是诗人艾青一生的写照。光,一次次启示了诗人,使诗人在光的指引照耀下,去思考,去观察……在诗人看来,只有光的形象能传达自己的心绪,任何其他形象,都显得太轻了,都在光的面前黯然失色。因而,诗人也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可以说,《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赞歌。赏析诗句时抓住重点,理解分析并得出作文立意,比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强调“个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既渺小又伟大,既平凡普通又举足轻重。“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而又互相照耀”,人与人应该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才能相辅相成实现双赢,可以得出万众一心团结合作的话题。“我们的生命就是燃烧”比喻象征人生需要奋斗,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无畏无惧。“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高空/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结尾四句,非常具有感召力,启迪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高歌猛进、自信乐观、谱写华夏新篇章。《光的赞歌》这首诗,立意高远,格局宏大,气势磅礴,情绪深沉而热烈。它以高屋建瓴之势,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时间和空间的无比宽阔的领域,层出不穷的哲理性的诗句,在这宽阔的领域中熠熠闪光。【参考立意】 (1)让我们努力奋斗,活成一道光;(2)生命的价值在于光彩照人;(3)“我”是光,不可或缺,可照亮新时代。【参考范文】我也要活成光——读艾青《光的赞歌》有感艾青的诗句如一朵绚烂的烟火划破了寂静的夜。街上的路灯仍泛黄,只是少了来往的人群。这一个个城市仿佛被按了暂停键……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但,也正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许多多体现人性美好的片段一遍遍地洗刷着我的心灵,照亮了我的世界。这正如艾青所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月光明。”她,是一个在疫情后被叫回厂中复工的女工,加班加点地生产口罩,虽然累,但她没有抱怨过什么。有一天,在生产间歇息的时候,她打通了刚从货车上下来的丈夫的电话,“你说像我们这样穿着白色厂服在这工作的,算不算是白衣天使啊?”她丈夫坚定地说:“算!”夫妻俩的眼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样的幸福和温暖。11\n他,是一个身处湖北的95后医生,那一双原本白皙的手因终日被消毒水、滑石粉、酒精浸泡而变得伤痕累累,原本清澈的眼眸在没日没夜的医诊中流露出沧桑。面对亲人和网友的关切,他只是表示自己没关系“我随时准备被隔离”。原本,他也只是一个在父母面前乖巧的孩子,可是在疫情面前,他是一名身披白色战袍的英雄!他是一位耄耋之年的院士,临危受命,逆风而行;她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为了方便穿上防护服毅然断去三千青丝;他是一位警察,为了奔赴一线不得不取消了婚礼再候佳期。……是啊,“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而又互相照耀/在互相照耀中不停地运转/和地球一同在太空中运转/我们在运转中燃烧/我们的生命就是燃烧”。这场战“疫”,像是一张滤网,滤出了无数的医者仁心。他们难道有一个百毒不侵的身体?所谓英雄,就是凡人之躯加上一颗伟大的心罢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记不清楚手机屏幕上那么多的名字,分不清楚在荧屏上闪过的一张又一张戴着厚实口罩的脸,但是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一颗坚定的心;知道他们卸下了那一层稚嫩,担起了新时代所赋予他们的重任;知道他们是在用生命拯救生命;知道他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为了让病人能摆脱病痛;知道他们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坚强。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愿意成为那样的人!世上没有横空出世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间没有天使的痕迹,如果有,那一定是身着白衣的他们逆行的背影。他们放下了儿女情长,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墙。他们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罢了,但就是这样的人,令我由衷地敬佩和崇拜!“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高空/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我想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不惧怕危难,不计较得失,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亦将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筑梦前行。相信终有一天,我也能活成那道光!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14 18:38:05 页数:11
价格:¥3 大小:52.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