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4.1八声甘州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0

2/40

3/40

4/40

剩余3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n学习目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羁旅思乡的愁苦之情通过对本词的鉴赏学习其中的艺术特色探究本词的主旨\n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       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制作慢词;白描铺叙;《乐章集》。2.内容提示     这首词抒写了被萧瑟秋景所触发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曲折地透露出词人矛盾痛苦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     此词为双调。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层层铺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细腻深婉,穿插想象,曲折有致。\n简介柳永柳永(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n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n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n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n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梁衡《读柳永》\n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梁衡《读柳永》\n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或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有《乐章集》。\n解题《八声甘州》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词牌《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以柳永词为正体。曲牌《八声甘州》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n导入新课有一首歌唱地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对家乡的情是无法改变的,想想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哪些是抒发思乡之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烟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透过诗行,我们可以看见游子的思念,母亲的呼唤,亲人的期盼,今天,我们走进柳永的《八声甘州》,看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思念。\n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n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  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亲山河流;  残阳:夕阳;  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  苒苒:渐渐地;  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n淹留:久留;  顒:抬头;  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n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n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n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n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n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n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n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n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n层次内容分析1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3.“是处……”跌到眼前物华哀落的近景。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宕开一笔,推出所见长远江景。用眼前江水的流逝,表示时光一去不返,寄托了词人年华虚度。功名无孔不入就的痛苦,此外还用流水的“无语”——无情。不管落花的飘零,也不解游子的愁思,反衬词人的深沉痛苦。\n重难点问题具体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理出抒情层次。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倒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词以一“对”字领起,先描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再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飒;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写景中无不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情。\n重难点问题说明“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内涵。此二句表面看是写景,实则是景中寓情。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写流水无情,反托词人的痛苦心情。暗示江水东流,山高路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n艺术特色一、借景抒情,情景相生。首句总写秋景,“江天”二字,为下面铺叙景物,提供了空阔无垠的总背景,“潇潇”写秋雨之声,“洒”写秋雨之态,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潇凉的气氛。\n下面承“清秋”之意。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景,“渐霜风”三句,有三层意思,无不景中有情。(秋风肃杀是一层,再加秋风横扫关河,使人难忍,又是一层,更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又是一层)。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隐蓄着凄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n层次内容分析2下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感情曲折)1.“不忍登高临远,……”三句,以“不忍”二字领起,直写思念之情,主旨所在。“登高临远”既是对上片写景的总结,以“不忍”二字罩住,点出远望秋景勾起的感情——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因此这四个字是打通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贯穿线索。\n2.“叹年来踪迹,……”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旅之苦。表现了仕途失恋的寂寞和感伤。3.“想佳人……”转换角度,推已及人,以侧笔渲染羁旅之苦。(自然联想到故乡的妻子。)4.“争知我……”再归结到自己,以“倚阑干”遥应开头,以一个“愁”字倒贯全篇,抒通情景。\n重难点问题体会这首词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简要说明由写作者自己进而转写佳人的方法对抒发离愁所起的作用。词的上片写自己,下片转写佳人,由己推彼,写佳人妆楼眺望,想念词人,使感情波澜起伏,层次多变。将思归之念,佳人眺望合在一起,尽诉情思,从而把羁旅之思,思乡不归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n艺术特色以委婉曲折的笔法达难达之情。下片,即景抒情,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正面抒写离愁,后又转换角度,由行者(自己),想居者(佳人),侧重虚写,侧面表现自己的思归不得的惆怅,最后又想象以反问方式向佳人吐相思之苦。词人以极为自然的转换手法,从自己和对方两头着笔,感情曲折,把游子飘泊归乡不得的凄苦情怀,表达了淋漓尽致。\n主旨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n重难点问题11、说明这首词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具体情感内容。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登高临远”贯串全词。\n艺术特色语言浅显,状物传情,纯用白描。“潇潇”——状写雨声。“洗”——方显清寒。“凄紧”、“冷落”、“残照”——皆有苍凉的情味。\n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周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的“天际识舟,云中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红衣翠减”采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n二、柳永的词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n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n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八声甘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八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词人的离愁别绪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n三、柳永对后世的影响柳永词在当时影响很大,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效法他和受他影响的不乏其人。后来的秦观、周邦彦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学习他的抒情技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20:00:02 页数:40
价格:¥3 大小:528.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