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优化方案】2022届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5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必修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方案】2022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必修4一、语段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利:锋利B.君子生非异也生:本性C.声非加疾也疾:强,大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解析:选D。绝:横渡。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金就砺则利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①不复挺者②假舟楫者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顺风而呼D.①而青于蓝②而寒于水解析:选B。A项,都是连词,那么;B项,①语气助词表停顿,②是代词,……的人;C项,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都是介词,比。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成就的道理。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解析:选C。《劝学》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4.翻译下列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答案:(1)才德高的人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对照反省自己,那么就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错误了。(2)修养高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区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二、语言运用5.下面是四首“劝学”诗,请大家阅读,然后归纳,这四首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劝勉大家学习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归纳:这四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角度劝勉大家学习。答案:勤奋、惜时、立志、方法6.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一段话,立意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骄傲的人像固牢井底的青蛙,以为天似井沿、地如井底,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       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刻(qiè)木直中绳(zhònɡ)C.须臾(yú)跬步(ɡuǐ)骐骥(jì)D.槁暴(pù)参省(shěnɡ)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解析:选B。A项“跂”,读qì;C项“跬”,读kuǐ;D项“省”,读xǐnɡ。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选B。“水”是名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名词作状语。3.下列句子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兼词,在这里;D项是语气词。4.从文言文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6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求人可使报秦者C.求人可使报秦者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古代的一步。B.风雨兴焉兴:兴起。C.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镂:雕刻。解析:选A。A项中的“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把它称为“半步”,而把跨出两脚称为‘步”。6.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属于正面鼓励学习的一组是(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解析:选C。④⑤是从反面来说明的,排除④⑤即可。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积累善的德行,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得到了,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B.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C.平常不断地做好事,养成良好品德,达到很高境界,圣心也就具备了。D.积累一件件好事,养成美好的品德,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会形成,圣贤的心意也就能完全领悟了。解析:选B。注意“积善成德”、“神明”、“圣心备焉”逐字逐句翻译。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6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解析:选C。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是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而不是说关健在于“不舍”与“舍”,因而C项叙述不符合文意。(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劝 学(节选)荀 子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⑦。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⑧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注】 ①数:指学习的具体科目。②没:通“殁”。死。③大分(fèn):要领,总纲。④箸(zhù):通“著”,附着。⑤蝡(rú):通“蠕”,微动。⑥傲:通“躁”,急躁。⑦(zá):唠叨。⑧向:通“响”,回音。⑨方:通“仿”,仿效。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恶乎始?恶乎终恶:哪里B.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舍:放弃C.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曷:怎么D.《诗》《书》故而不切切:恳切解析:选D。切:贴近,切合。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数则始乎诵《经》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C.①口耳之间,则四寸耳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①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解析:选C。A项,“乎”,相当于“于”。B项,“也”,表判断。C项,“则”,①副词,才;②连词,那么。D项,“故”,连词,所以。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6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解析:选C。C项《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2)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可以贩卖的东西。参考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所以学到《礼》就到头了。这可以看做达到了道德的顶点。《礼》肃敬而有文饰,《乐》中正而又和谐,《诗》、《书》内容渊博,《春秋》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可以贩卖的东西。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做唠叨。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声应和原声一样。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三、语用创新13.请仿照给出的句式,分别以“悲悯”和“爱心”开头,各写一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一致,句式一致。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爱心,是一片严冬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悲悯,是人心灵上的一场甘霖,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可以净化污浊的世风。爱心,是一股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14.把下面的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15.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刊文字的言论,有时仅用只言片语,就能表现出一部作品的要点。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两部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写一句书评。示例:《荀子》——人性的批判《孟子》——人类的良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庄子》——哲学的天籁《列子》——御风而行的哲思《韩非子》——法家的峻言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0:47 页数:6
价格:¥3 大小:62.93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