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2
>
第二单元
>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
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5周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5周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离骚(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羁(jī)朝谇(suì)揽茝(chǎi)B.谣诼(zhuó)侘傺(chì)鸷鸟(zhì)C.攘诟(ɡòu)相道(xiànɡ)芰荷(zī)D.缤纷(bīn)岌岌(jí)修姱(kuā)【答案】C【解析】C项,“芰”的读音应为“jì”。2.对下列画线词语的活用类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余冠之岌岌高:动词做形容词,长。B.鸷鸟之不群兮群:名词做动词,合群。C.謇朝谇而夕替朝:名词做状语,在早晨。D.固前圣之所厚厚:形容词做动词,推崇。【答案】A【解析】高:形容词做动词,加高。3.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闻穷巷多怪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复前行,欲穷其林【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穷”是指“处境困难”;A项,冷僻简陋;B项,尽,极尽;D项,走完,走到尽头。4.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偭规矩而改错B.何方圜之能周兮9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入以离尤兮【答案】C【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5.下列各句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怨灵修之浩荡兮B.固时俗之工巧兮C.宁溘死以流亡兮D.驰椒丘且焉止息【答案】D6.下列加线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B.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答案】C【解析】C项,“高”“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其余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7.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B.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D.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答案】D【解析】夸张这一修辞不妥。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9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答案】D【解析】不是由屈原个人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应该是一群人。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使“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B.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将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答案】C【解析】A项,主语残缺,“国力牌名袜”应放在“不仅”前,并去掉“使”。B项,表意不明,“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位置不能确定。D项,缺虚词,“如果”后应添加介词“对”。10.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1)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________,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为神妙动听。(2)北平郊外,___________,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语言来形容。①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②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③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④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91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万紫千红才春光无限。【答案】示例:一个音符谱写不出动人的乐章,万千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一朵雪花改变不了世界的色彩,漫天飞雪才能装扮出银装素裹的大地。【解析】作答仿写题,要弄清母句的基本句型和母句内容,仿写时,注意形神兼似。(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分)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徳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B.平伐其功伐:夸耀。9C.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离。D.明道徳之广崇明:光明。【答案】D【解析】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2.下列语句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明道徳之广崇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D.①为楚怀王左徒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答案】C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A【解析】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作了《离骚》。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剌楚国当世没有贤君。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9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答案】B【解析】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答案】(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解析】(1)关键词:“使”“令”“伐”;(2)关键词:“志”“行”“容”。【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拿过来修改,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被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而被怀疑,忠贞而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它称赞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离骚》对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的描绘,无不生动鲜明。他的文笔简练,用辞精微;他的志向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大,写的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断言,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9(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巫楚之野韩少功屈原笔下神人交融的景观,《天问》和《招魂》的题旨以及自我形象,无不透出湘沅一带民间神祀活动的烟火气息,差不多就是礼野杂陈且亦醒亦狂的巫辞。据屈原诗中记载,他的流放路线经过荆楚西部的山地,然后涉沅湘而抵洞庭湖东岸,所以蛮巫之血渗入他的作品,当在情理之中。“湘江”两岸的广大区域,据江以人名的一般规律,当为“相”姓的部族所属。这些部族的面貌今天已不可知,探测的线索,只能是以“向(相)”为大姓的西南山地苗族。那些身材偏瘦偏矮的人种“十里不同音”,在中国方言版图上形成了最为复杂和最为密集的区位分割。当他们吟唱民歌或表演傩戏时,不时插入“兮”、“些”、“耶”、“依呀依吱”等语气助词,你可能由此会感到屈原那“兮”“兮”相续的悲慨和高远正扑面而来。《楚辞》的另一面就是楚歌。作为“兮”字很可能的原型之一,“依呀依吱”在荆楚一带民歌中出现得太多。这些唱歌人,生活在一块块很小的方言孤岛上,因语言障碍而很少远行。他们大多得益于“鱼米之乡”的地利,因物产丰足也不需要太多远行。家门前的石壁、老树、河湾以及断桥便长驻他们的视野,更多地启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遐想。他们生生不息,劳作不止,主要从稻米和芋头这些适合水泽地带生长的植物中吸取热能;如果水中出产的鱼鳖鳝鳅一类不够吃,他们偶尔也向“肉”(猪肉的专名)索取脂肪和蛋白质——那也是一种可以适应潮湿环境的速生动物。相对于中国北部游牧民族来说,这些蛮巫之族很早以来就有了户户养猪的习惯,因此更切合象形文字“家”的意涵,有一种家居的安定祥和景象。他们当然也喜好“番椒”,即辣椒,用这种域外引入的食物抵抗南方的阴湿瘴疠;正如他们早就普遍采用了“胡床”,即椅子,用这种域外传来的高位家具,使自己与南方多水的地表尽可能有了距离。“番”也好,“胡”也好,记录了暧昧不明的全球文化交流史,也体现出蛮巫族群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他们远离中原,远离朝廷,生活在一个多江多湖的地方,使“江湖”这一个水汪汪的词不仅有了地理学意义,同时也有了相对于“庙堂”的社会和政治的意义。当年屈原的罢官南行,正是一次双重意义上的江湖之旅。“舟楫文化”在多水的荆楚乃至整个南方,甚至远及东南亚一带,早已源远流长。在这里不赛龙舟倒是一件难以想象的怪事,这种娱乐与神祀相结合的民间活动,与屈原本无确切的关系。赛龙舟终以北来忠臣的名节获得自己合法的地位,除了民众对历史悲剧怀有美丽诗情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过是表明江湖终与“庙堂”接轨,南方民俗终与中原政治合流。(选自《今晚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A.因为他们不需要经常外出,所以常见的只是家乡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引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想象。B.选用带有家乡特色的景物来展现家乡对他们的特殊意义,家乡不仅是个地域概念,更有精神上的发散思维作用。C.“长驻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都是以家乡作为动作的发出者,这样的表达方式更体现出家乡的安宁与灵动。D.“更多地启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遐想”,“更多地”是相对上文意义上的递进,强调了巫楚之人对外界的期盼。【答案】D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的作品中带有荆楚之地民间神祀活动的特征,跟巫辞差不多,就是因为他流放时经过了这一带,蛮巫之血渗入了其作品。B.《楚辞》与楚地民歌联系非常紧密。“依呀依吱”极有可能是“兮”字的原型之一,它大量出现在荆楚民歌中。C.蛮巫族群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辣椒的利用和对椅子的接纳方面,表现了他们封闭之外开放的一面。D.赛龙舟不一定与屈原有太大的联系,南方本来就是多江多湖之处,存在这项活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答案】A【解析】A项,“就是因为”的说法太绝对,原文为“当在情理之中”,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今天到以“向(相)”为大姓的西南山地苗族那里去寻找得知“湘江”两岸的广大区域,当为“相”姓的部族所属。B.屈原作品中“兮”与荆楚人民唱民歌或表演傩戏时插入的语气助词有承继关系。那些人种“十里不同音”,在中国方言版图上形成了最为复杂、密集的方言区位分割。C.相对于北部游牧民族,巫楚之地的人很早就有了户户养猪的习惯,更切合象形文字“家”的意涵。D.“舟楫文化”用从北方传来的忠臣名节获得了合法地位,一定意义上表明江湖终与“庙堂”9接轨,南方民俗终与中原政治合流。【答案】A【解析】A项,根据原文中的“据江以人名的一般规律,当为‘相’姓的部族所属”可知,该项表述有误。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六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测试.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测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哦,香雪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8:00
页数:9
价格:¥3
大小:56.73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