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9周说“木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说“木叶”((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7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褒奖(bāo)漂泊(pō)袅袅(niǎo)不落言筌(quán)B.亭皋(gāo)招徕(lài)橘颂(jú)心有余悸(jì)C.窸窣(sū)迢远(tiáo)征戍(shù)蛊惑人心(gǔ)D.寒砧(zhēn)桅杆(wěi)疏朗(shū)灼灼其华(zhuó)【答案】C【解析】A项,“漂泊”中“泊”应读“bó”;B项,“招徕”中“徕”应读“lái”;D项,“桅杆”中“桅”应读“wé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干燥传颂诗文钢锭天高地阔B.精采语言洗练桅杆随心所欲C.钟爱精巧无比启发精神饱满D.典形无人问津联想月白风清【答案】C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一组关联词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A.不但而且至于而且B.如果就关于或者C.不但而且那么或者-14-\nD.如果那么至于甚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从句意关系看,“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为递进关系,故排除B、D两项;“它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两句,从句意上判断,应为递进关系,而非选择关系,故排除C项。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的百姓对生养自己的故土故乡刻骨铭心的情感与爱恋,是家园真正的精神价值。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叫作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能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C.无数案例告诉我们,防止电话诈骗,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陌生电话的求救、告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可避免落于言筌。D.说“木叶”不说“树叶”,决非古人标新立异,“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答案】C5.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14-\n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答案】B【解析】B项,引用诗句说明这些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    。    。    ,    ,    。    。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清秋疏朗的气息。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暗示“木”的颜色属性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④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⑤“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的颜色还是比较接近的⑥这里带有“木”更为普遍的特性A.②⑤③⑥①④B.⑤②①④③⑥C.②⑤①③⑥④D.⑤②①③④⑥【答案】C-14-\n7.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答案】A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5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答案】“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解析】找出关键句,最后一句是总结语。9.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1)林庚成了北大名师。(2)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3)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4)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14-\n【答案】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将几个句子压缩成一个长单句,关键是要保持压缩后的句子只有一套主谓成分,原句子的其他部分要变成长单句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部分。10.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5分)钩:一“钩”月亮。静静的夜空,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他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备选例子:①一“挂”瀑布;②一“叶”扁舟;③一“缕”笛声;④一“轮”明月。【答案】示例:①“挂”:一“挂”瀑布。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漂荡在漫无边际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要答出运用量词的妙处,语言要简洁,尽量采用描述性语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分)说“韵”金开诚“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蔡邕《琴赋》中的“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14-\n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韵,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唐代元稹写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时,作品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能有太大变化的。“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个特征从谢赫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却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只有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14-\n(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体现的是文学艺术中的“韵”,这是由“韵”的最初含义经过人的“通感”蔓延生发的。B.人的神情、气派上所体现的“韵”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且这种神情气派上的和谐得体,一般无褒贬之分。C.“韵”原本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各种感觉行为和艺术活动迸一步蔓延到各种事情,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D.对“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的借鉴既涉及个人的生活品味,也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答案】B2.下列对“韵”的核心问题——“和谐”的特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韵”最初的含义是指声调的和谐,而声调是流动变化的,所以“韵”的和谐一定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B.和谐之美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C.有“韵”才能引发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韵”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的结合。D.静态书法、绘画中的形象生动体现的是和谐外在的生动性,而电影或电视剧生动形象的演绎则体现了“和谐”内在的生动性。【答案】A3.下列分析与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14-\nA.正是因为与“韵”有关的神韵、风韵以及气韵等表述往往并不固定,所以“韵”的含义才能由声调的和谐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B.“韵”是“有”“实”,“味”是“无”“虚”。“韵味”强调文艺作品要在生动之外还能使人产生玩味不尽的感受,是比生动性更高层次的要求。C.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而《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这说明事情只有经历波折,才能达到“韵”的和谐。D.“韵”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创造性成果,这一点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无法企及的。【答案】B【解析】A项,强加因果。C项,“这说明事情只有经历波折,才能达到‘韵’的和谐”错误。原文“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D项,“这一点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无法企及的”无中生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偶尔从门口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14-\n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14-\n(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改)相关链接(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百度百科)(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张鸣访谈录》)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后来又成为“北大中文四老”之一,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答案】DE【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B项,“吸引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的原因还有“不用讲稿”“旁征博引”等学问方面的因素。C项,原文说“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可见“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错;钱理群告诉学生接触拜访林先生的原因也有误。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案】-14-\n①学识渊博,治学严谨。②不慕名利,淡泊处世。③待人热心,随和真诚。④面对权贵,不卑不亢。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答案】①三人皆是与林庚关系密切的人,引述他们的话使传记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②引述内容多为议论评价,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③三人身份地位不一般,评价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④引用多人多侧面的评述,有助于多方面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质。【解析】注意分析钱理群、张鸣、袁行霈三个人与林庚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传记这一文体中引用别人的话的具体作用,如真实性等。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案】林庚先生作为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其生活处于“隐退者”的状态。①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大燕南园,少问世事,淡出公众视野。②地位不显赫,在他辞世的消息被报道后,才又被人记起当年的赫赫声名。二是其具有“隐退者”的精神气质。①看淡名利,超然物外。②平易近人,性格谦和真诚。③面对权贵,不卑不亢,态度温和而不激烈。④纯真、赤诚,追求单纯的快乐。【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把握林庚的行为及其体现的意义等。比如林庚的隐退,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然后分析这种做法体现的意义,比如看淡名利、超然物外等。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9分)激活传统话诗词周笃文中华诗词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在以敬慕的心情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卷》中主张文学必须开一代之新,续千古之雄风。这对于中华诗词也同样是适用的。任何文化传统都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传统必须吸收时代新元素,加以激活,才能永葆其活力。-14-\n时代的进步是伴随着思想的突破的,新的时代有太多的创造与期许,我们必须直面它,表现它,擂出时代的鼓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创新宇宙的襟抱与整顿乾坤使命感又是何等气壮山河、光耀霄汉了。一样的形式格律,在当代伟人的手中,便有焕然一新、发聋振聩的作用,这就是价值观念创新的结果。司空图《诗品》云:“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把诗的语言提高到从生活中采炼金矿的境地。出色的诗人无一不是超级语言大师,传世的名篇大都有惊人之句。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个字写尽了洞庭的水势与涛声。“蒸”字、“撼”字真是笔雄万夫了。辛稼轩《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农家生活,情态活现,“小儿”两句写尽了稚子淘气模样。如此活灵活现的手笔,真是妙夺造化、画工难及之杰作。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是同它表现技巧的进步密切相关的。如常说的起承转合的章法,都是深谙此道的经验之谈。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如唐无名氏《醉公子》词:“门外猫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步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犹胜独睡时。”写一个女子等候情郎,由热盼、喜至到失望和自宽自解的心理过程,真是冰火两重天。一句“犹胜独睡时”,写出了几多无奈与爱的极至,可谓化俗为雅的极笔了。换位和倒装也是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的重要方法。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除夕将晓之时,已经感受到江上的春色。句式之倒装,曲折之涩笔,令读者增反复咀嚼之意致,皆深化诗意的手段。意象叠加,是庞德学习中国诗而得出创作妙诀。他提出“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即用纯意象或全意象”。他的定义是:“意象是感性与智性在瞬间的突然结合。”形式的通变也是激活传统的手段之一。固然对于精美无比的诗词形式,我们应当以敬畏的心情钻研学习。但并不是说必得固守雷池,不能稍有变化。从中华诗史由四言而五言、七言,乃至歌行古风,足以证明了突破形式的必要性。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1.关于“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写诗为文应善于回旋曲折,尺水兴波,这是激活传统的表现技巧之一。-14-\nB.作者创作诗文,应掌握起承转合的技巧,将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C.换位和倒装是主要的转折方法,它能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D.意象叠加和形式的通变,是诗文“转折”入妙之道,会给人一种新鲜感。【答案】A作技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A项,答题的信息区间是最后四段。技巧点拨1.联系语境。任何句子都要放在该句所处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不可断章取义。2.通过分析修辞句、警策句的成因及其他含蓄句来理解句子。对含修辞手法的句子,要注意分析其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不同修辞特点来理解句子;对于那些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的含蓄句要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联想;对于那些含意深刻的警策句或隐晦句要联系作者的思想实际、感情倾向和说话背景来理解。3.弄清结构,运用相关的句子或逻辑知识来理解句子。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必须通过拆分句子、分析句子成分才能达到对整个句子的准确理解;对于一些使用了特殊句式的句子,只有透彻了解句式的特点才能准确解释其具体内涵及表达效果。4.对于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解题。即在解题时,要认真对照原文,核查选项有没有因增减调换词语而与原文意思不一致。若没有,再看看选项是否犯了强加因果、随意判断、以偏概全等错误,然后一一进行排除。2.下列对“激活传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激活传统需要价值观念创新,宏开思路,与时俱进,吟出时代的新声。B.诗人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激活传统离不开语言创新。C.表现技巧的改进也是激活传统的内容,中华诗词的魅力与其进步相关。D.中华诗词从“言”到“歌行”的不断变化,对于激活传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答案】D【解析】-14-\n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依据试题的题干要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项。D项,“决定性作用”表述错误,原文表述是“形式的通变也是激活传统的手段之一”。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只有吸收时代新元素,激活传统,才能批判继承中华文化的遗产。B.激活传统对中华诗词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C.我们应该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D.文化传统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激活传统,使古代诗词逐步得到完善。【答案】C出时代光彩。名师点睛1.从关键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因此只要抓住了概括性强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2.从文中的材料入手。文中选用的材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3.从文章的结构入手。论述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几种,因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对于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55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35.66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