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4
>
第四单元
>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
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专题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专题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11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1)1.走近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______,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_______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__________之首,被______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时代背景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3.文体知识纪传体通史:是一种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并且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纪传体的体裁很有助于有条理地记载历史。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传,是《史记》的一种文体。《史记》按其体例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4.给下列句子加线的词注音。(1)使人遗赵王书(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3)大王亦幸赦臣( )18(4)璧有瑕( )(5)礼节甚倨( )(6)相如持其璧睨柱( )(7)乃使其从者衣褐( )(8)臣请就汤镬( )(9)欲毋行( )(10)与王决曰( )(11)秦王饮酒酣( )(12)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13)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1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5)相如引车避匿( )(16)相如虽驽( )(17)肉袒负荆( )(18)为刎颈之交( )(19)拜为上卿( )(20)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阅读课文1〜5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廉颇为①赵将,伐②齐,大破之,取阳晋,拜③为上卿,以④勇气闻于⑤诸侯(①动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③动词,________。④介词,________。⑤介词,________)(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①赵王书,愿以②十五城请易③璧(①动词,________。②介词,________。③动词,________)(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①见②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③来(①副词,________。②介词,________。③助词,________)(4)臣尝有罪,窃①计欲亡②走燕(①谦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5)臣语①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②欲往(①名词作动词,________。②连词,________)(6)而君幸①于②赵王(①动词,________。②介词,________)(7)今君乃亡赵走燕(副词,________)(8)则幸得脱矣(副词,________)(9)臣从其计,大王亦幸①赦臣。臣窃以为②其人勇士(①副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10)秦王以①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①介词,________。②通“________”)(11)秦以①城求璧而②赵不许,曲在赵(①介词,________。②连词,表假设,________)(12)均①之②二策,宁许以③负④秦曲(①动词,________。②指示代词,________。③连词,表目的,________。④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18(13)王必①无人,臣愿奉璧往使②。(①副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14)臣请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1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①璧西②入秦(①动词,________。②名词作状语,________)6.阅读课文1〜5段,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勇气闻于诸侯。(状语后置句,“闻”的状语“于诸侯”后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徒见欺。(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人”的定语“可使报秦”后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以知之?(宾语前置句,疑问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于”表被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故燕王欲结于君。(状语后置句,动词“结”的状语“于君”后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课文6〜13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秦王大喜,传以①示美人②及左右③(①连词,表目的,___________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____________,今义为美貌的女子。③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____________,今义为方位名词)(2)乃前①曰:“璧有瑕,请指示②王。”(①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____________,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3)相如因①持璧却②立,倚柱,怒发上③冲冠(①副词,_____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_____。③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4)秦贪,负①其强,以②空言求璧(①动词,________。②介词,________)18(5)臣以为①布衣②之交尚③不相欺(①动词,________。②名词,________。③连词,________)(6)且以①一璧之故逆②强秦之欢,不可。(①介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7)拜送书①于庭②(①名词,________。②通“________”)(8)严①大国之威以②修③敬也(①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②连词,表目的,________。③动词,________)(9)大王见臣列观①,礼节甚倨②(①名词,________。②形容词,________)(10)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11)秦王恐其破①璧,乃②辞谢③,固④请,召有司案⑤图(①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②连词,________。③动词,________。④副词,________。⑤通“____”,________)(12)相如度秦王特①以②诈佯为予赵城(①副词,________。②介词,________)(13)臣乃敢上璧(副词,________)(14)舍①相如广成传②(①名词作动词,________。②名词,________)(15)相如度秦王虽①斋,决②负约不偿城(①连词,表假设,________。②副词,________)(16)乃①使其从者衣②褐,怀③其璧,从径道亡,归④璧于赵(①副词,________。②名词作动词,________。③名词作动词,________。④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17)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________)(18)秦自缪①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②者也(①通“____”,_______。②________)(1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①赵,故令人持璧归,间②至赵矣(①动词,________。②________)(20)臣知欺大王之罪当①诛,臣请就②汤镬(①副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21)唯①大王与群臣孰②计议之③(①动词,_____________。②通“______”,_____________③代词,___________)(22)左右或①欲引②相如去,秦王因③曰(①动词,___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____。③副词,___________)(23)不如因①而厚遇②之(①副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24)毕①礼而②归③之(①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②连词,________。③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8.阅读课文6〜13段,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省略句,“传”后省略“之”)18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设”的状语“于廷”后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见……于……”表被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子长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纪传体“二十五史”鲁迅4.(l)wèi(2)tǎn(3)shè(4)xiá(5)jù(6)nì(7)hè(8)huò(9)wú(10)jué(11)hān(12)jiàn(13)chì/mǐ(14)yì/fǒu(15)nì(16)nú(17)jīng(18)wěn(19)qīng(20)miào6.(1)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2)他凭勇敢而在诸侯各国间出了名。(3)白白地被欺骗。(4)想找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5)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6)您凭什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呢?(7)而且您又被赵王宠幸。(8)所以燕王想同您结交。7.(1)①来②妃嫔③侍从(2)①上前②指给……看(3)①趁机②退③向上(4)①凭借,倚仗②用(5)①认为②平民③尚且(6)①因为②违背,触犯(7)①国书②廷(8)①尊重②来③整饰(9)①一般的宫殿②傲慢(10)逼迫(11)①使……破碎②于是③道歉④坚决⑤按审察、察看(12)①只,不过②用(13)才(14)①安置住宿②招待宾客的馆舍(15)①即使②必定(16)①于是②穿③怀揣④使……归还(17)延请(18)①穆②遵守约定(19)①辜负②从小路(20)①应当②接受,受(21)①表示希望的语气②熟,仔细③这件事(22)①有的人②牵拉③于是,就(23)①由此,趁此②招待、款待(24)①使……完成②表顺承③使……回去8.18(1)把(和氏璧)传给宫中妃嫔和侍从观看。(2)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3)在朝堂上设九宾大礼接见。(4)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1.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者“保璧”与“骗璧”展开三个回合的较量: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这个故事体现了蔺相如足智多谋,英勇不屈,不畏强暴的性格特点。2.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做斗争的?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先将和氏璧献与秦王,后见秦王无偿城之意,便产生将璧取回之心,又不能强行夺取,只能智取。在借“璧有瑕,请指示王”的理由取回和氏璧后,他又以“头今与璧俱碎于柱”来威胁秦王,迫使秦王不得不先缓和矛盾,“召有司案图”,装模作样一番,但他依然看穿了秦王的伎俩,又提出条件以获得回旋余地,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最后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以证明自己“完璧归赵”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取得了与秦王斗争的胜利。体现了他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的性格特点。3.“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着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è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置赵王于优伶之地,不禁沾沾自喜于赵王几近优伶,颜面丢尽!“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既倒,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容器,其为乐器则为劣等,秦王无奈,击缶助兴,无地自容!两个动词,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要献丑,秦国君臣满盘皆输!4.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无须宏论,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①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②在秦王面前的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大智大勇、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使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5.该部分主要写了“渑池之会”的故事,蔺相如是如何在与秦王的斗争中一步步取胜的?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一开始秦王步步紧逼,而蔺相如寸步不让,对秦王展开的攻势,他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欲侮辱赵王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自己反而受辱。体现了他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特征。6.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宣言”是如何做的?这又表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在廉颇居功自傲,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时候,相如以国家为先,采取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187.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对于骨骼,能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并说说其中的妙处。(1)细节描写: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妙处:“视”这一细节刻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及从容应对的神色。表现了蔺相如具有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2)细节描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妙处:先写其动作,“持”“却”“倚”,显示了他运筹于胸,表露于形,动作迅速,快而不慌,退而有意。接着运用夸张的手法,再现相如怒发冲冠的细节,突出了他的“智”“勇”,更使其怒不可遏的神态跃然纸上。(3)细节描写: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妙处:描摹蔺相如的神态,十分逼真,“睨”不但说明了相如是“倚柱”而立的,而且透露出他“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显示了他以死相拼的勇武之气。(4)细节描写: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妙处:“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唯其“前”,才构成与秦王“五步之内”的距离;“跪”,貌似恭敬,实则为其“以颈血溅大王”做准备,可以一跃而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鞭笞/整饬弹劾/隔阂如丧考妣/蓬荜生辉B.棱角/菱角扑朔/追溯载笑载言/载入史册C.徜徉/佯装隽永/镌刻刚愎自用/无裨于事D.聒噪/恬静亢奋/伉俪五雷轰顶/一哄而散2.下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赵惠文王时,得楚禾氏璧。B.取吾璧,不与我城,奈何?C.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D.臣头今与璧具碎于柱矣!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送书于庭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8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请奉盆缶秦王4.下列对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欲刃相如刃:杀B.赵王鼓瑟鼓:击鼓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回头D.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5.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臣等不肖,请辞去⑥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⑧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A.①④⑤⑦⑧B.①②③⑥⑧C.②⑤⑥⑦⑧D.①③⑥⑦⑧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君何以知燕王A.乃设九宾礼于廷B.大王来何操C.求人可使报秦者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出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18D.本文在表现人物时,不仅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借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极力铺张,渲染烘托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而又生动。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明代有个文学家叫李梦阳,他在江浙一带督学时,发现有个考生与他同名同姓,便找来询问。考生知道自己与督学同名,犯了讳。可转念一想又不是故意如此,便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名乃家严所取,不敢擅改。”李梦阳有意思要考考年轻人的才学,便出上联命考生对下联。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考生思考片刻,便朗声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这里上联和下联都巧用历史人名,切合当时情境。上联化用“相如”,隐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化用“无忌”,隐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联不仅对伏工稳,浑然无成,而且绵里藏针,暗含机锋,令人拍案叫绝。(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繆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壁。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官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救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壁西入秦。1.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白白地。18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伏:趴伏。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许:赞许。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2.下列语句中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拜相如为上大夫B.①求人可使报者,未得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①夫赵强而燕弱②不如因而厚遇之D.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有智谋,宜可使”的一项是①臣舍人蔺相如可使②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③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⑤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⑥D.②③⑤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赵国得到楚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又许下诺言:完璧归赵。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3)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18(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轻于天下邪 轻:轻视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C.乃卷甲而趋之趋:追逐D.秦人不意赵师至此 意:料想到2.下列句子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18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④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3.下列相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B.《战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东汉刘向所编定,又称《国策》《短长》《修书》等。C.《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同属儒家“十三经”。D.《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2)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2022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18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181.B2.C【解析】A项,“禾”应为“和”;B项,“与”应为“予”;D项,“具”应为“俱”。3.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A项,“庭”通“廷”;C项,“孰”通“熟”;D项,“奉”通“捧”。4.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B项,“鼓”为名词作动词,“演奏”。5.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①④⑤⑦⑧分别为指示、左右、不肖、宾客、约束。6.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例句与B项都是宾语前置。A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7.D【解析】“极力铺张,渲染烘托”有误。8.你我虽姓名相同,但资历、学识、声望你却远不如我古人不忌讳同名,你也不应该计较我和你同名同姓【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人名的一语双关,体会人名隐藏的言外之意。(一)1.C【解析】C项,“许”,答应,许可。2.A183.B【解析】①是宦官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话;②单就这句话看,不能体现蔺目如的智谋;⑥只能体现蔺相如的“勇气”。排除这三句话即可。4.C【解析】C项,“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在原文中没有依据。5.(1)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箅逃出赵国到燕国去。(2)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慧和谋略,应该是可以出使的。(3)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二)1.C【解析】C项,趋:奔赴,奔向。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学生在解题时,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本题“趋”的含义和用法有:(1)快走、小步快走;(2)趋向、奔向;(3)通“促”,催促;又可引申为:赶快、急促。学生要根据具体语境带入验证。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本题要围绕“赵奢‘胆识谋略不凡’”这一关键。②句是说赵奢善于理财,已见成效;④句是写赵奢严肃军纪、果断行事;⑥句是写赵奢采纳建议后立即行动,均未能直接表现题干所说的“胆识谋略不凡”。3.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B项,“东汉刘向”应为“西汉刘向”。4.(1)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谁更骁勇谁将取得胜利。(2)(他或赵奢)派一批善射的军士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词进行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险狭”“犹”“将勇者”;第二句得分点:“去”“军”及主语的补充。【参考译文】赵奢是赵国田部的一个收税的小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治了他们的罪,杀了平原君家九个主事的人。平原君非常恼怒,准备杀了赵奢。赵奢趁势说道:“你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的家臣却不遵守国法,国家法律的尊严就会削弱,国家法律的尊严削弱国家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敌国就会入侵,敌国入侵就没有赵国存在了,您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贵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如果您)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向您看齐,全国上下奉公守法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那么赵国就会巩固,但您身为赵国重臣贵戚,怎么能轻视天下(百姓)呢?”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能,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税收,国家税收非常顺利,百姓富裕,国家府库充实。秦国攻打韩国,驻军在阏与。赵王召集廉颇问计:“可以救援韩国吗?”廉颇回答说:“路险绵长,很难救援。”赵王又召来乐乘问对这件事怎么办。乐乘的回答像廉颇的话一样。又召来赵奢问计,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谁更骁勇谁将取得胜利。”赵王于是任命赵奢为大将,救援韩国。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拿军事上的事情来劝说的就处死。”秦军进军武安西面,秦军击鼓呐喊率军进攻,武安的屋瓦全给呐喊声震动了。军中有个军侯说赶快救援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军坚守,停留了二十八天还不走,又加固了防守工事。秦军的奸细偷偷进来,赵奢好好款待了他,并把他送走了,秦军奸细回去报告了秦军将领,秦军将领非常高兴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却驻军不走,还加固工事,阏与不是赵国的了。”赵奢已经送走了秦军的奸细,就拔营跟着,两天一夜就到了,命令善于射箭的军士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刚扎好营,秦军听说了,倾巢而来。军士许历用军事的问题请示赵奢,赵奢说:“请进来吧。”许历说:“秦军想不到赵国军队来到这里,他们进攻的气势一定很盛,将军您必须严阵以待。不这样,一定失败。”赵奢说:“我愿接受你的建议。”许历说:“(如败)我情愿接受斧质的刑法。”赵奢说:“等我回到邯郸再下令吧。”许历又劝谏说:“先占领北山的军队胜利,后来到的一方将失败。”赵奢答应了,立即拨发万人占领北山,秦军果然后来,进攻始终不能取胜,赵奢领军攻击,大破秦军。秦军大败而逃,于是解除了阏与之围,胜利而归。赵惠文王赏赐赵奢,赐给他封号“马服君”,授予许历国尉官职。赵奢于是和廉颇、蔺相如职位等同。1.D18【解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接着通过找一些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最后反复诵读、推断。即可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谢弘微)幼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知人之名,见到他后认为他很特别,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沉稳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人材,有一个像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2.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B项,姻亲“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姻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属于血亲。3.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细节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4.(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参考译文】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18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为此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葬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18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六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测试.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测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哦,香雪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44
页数:18
价格:¥3
大小:96.86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