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6逍遥游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6*逍遥游(课时2)1.阅读课文第2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朝菌不知晦朔()()(2)蟪蛄不知春秋()()(3)汤之问棘也是已()(4)斥鴳笑之曰()(5)不过数仞而下()(6)翱翔蓬蒿之间()()()2.阅读课文第2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小知不及大知(通“__________”)(2)小年①不及大年②。奚③以知其然④也(①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农历十二月为29天的年份;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鱼鲜等产量少的年份。②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春节;丰收年。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3)朝菌不知晦①朔②,蟪蛄不知春秋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人的年岁)(4)而彭祖乃今以久①特②闻③,众人④匹⑤之,不亦悲乎(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许多人,大家。⑤__________。)(5)汤之问棘也是①已②(①代词,__________。②句末语气词,_________。)(6)穷发之北(________________)(7)未有知其修者(__________)(8)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羊的角)(9)绝①云气,负②青天,然后图南,且③适④南冥也(①__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10)不过数仞而下①,翱翔②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③也(①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18(11)而彼且奚适也(__________)(12)此小大之辩也(通“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文第2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的宾语“奚”前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省略句、固定句式。“众人”后省略“与其”。“不亦……乎”为固定句式,译为“不是……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适”的宾语“奚”前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翱翔”后省略介词“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课文第3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3)泠然善也()(4)彼且恶乎待哉()5.阅读课文第3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故夫知效①—官,行②比③一乡,德合一君,而④征⑤一国者(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通“____”,_______________。)(2)举①世誉之②而不加劝③(①形容词,__________。②代词,__________。③__________。)(3)彼于致①福者,未数数然②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4)虽然①,犹有未树②也(①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②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18(5)夫列子御①风而行,泠然②善③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6)犹有所待者也(__________)(7)若夫乘天地之正①,而御六气之辩②,以游无穷③者,彼且恶乎待④哉(①__________。②通“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8)神人无功①,圣人无名②(①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没有功劳。②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今义是没有名称的;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无缘无故的。)1.(1)zhāo/shuò(2)huì/gū(3)jí(4)yàn(5)rèn(6)áo/péng/hāo2.(1)智(2)①寿命短的②寿命长的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④……的样子(3)①阴历每月最后一日②阴历每月的第一日③四季(4)①长寿②独③为人所知④一般人⑤比(5)①这样②表肯定(6)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发,毛,指草木(7)长(8)旋风(9)①直上穿过②背负③将要④到(10)①降落②飞翔,盘旋③极点(11)疑问代词,哪里(12)辨区别3.(1)怎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2)一般人与他相比,(羡慕他)这不是很可悲的吗?(3)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4)盘旋在蓬蒿之间。(5)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4.(l)jǔ(2)shuò(3)líng(4)wū5.(1)①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②善行③合④能才能⑤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2)①全②他③勉(3)①招致,招来②拼命追求的样子(4)①虽然这样②树立(5)①乘②轻快的样子③美好的(6)凭借(7)①本性②变③指时间的无始无终,空间的无边无际④代词,何(8)①无所为,故无功利②不立名问题探究1.作者在第三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阐述观点的?18第三段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2.作者写鹏、写蜩等动物,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大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庄子自己——向往着自由逍遥却又无法逍遥。所以他在众人与彭祖相比时,用了一个“悲”字。他在悲着众人,笑着蜩、鸠时,也在悲着自己。鹏尽管有能力、有恒心与毅力,能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但它终究“有所待”,不能随心所欲。这不正是庄子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吗?他参透世事,不愿被“供于神龛”,也能梦蝶忘我,不为丧死而悲,但他终是一条“涸辙之鲋”,不得不为“五斗米”而苦。《逍遥游》便是他在痛苦中的挣扎,也是挣扎中的期盼。但是正是有了这一份纯美的期盼,坎坷的人生才充满了诗意。那么蜩、鸠自然也隐喻着生活中的那些无知而自大的人。这就是庄子的寓言故事——“以寓言为广”。3.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4.庄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四种人和宋荣子、列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的理想境界到底什么样?前四种人,自鸣得意,就像生活在小池旁的雀一样所见甚小。庄子假“宋荣子犹然笑之”,表明对这四种人的不屑。庄子对宋荣子和列子的态度是有褒有贬。宋荣子能够认定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荣辱的界限,他对世俗的声誉荣利并没有拼命去追求,但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轻巧极了,一出游就是半个月,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待,这就是要依赖于风。18作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褒贬论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逍遥”都是有所待的,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如果顺应变化,随变自适,而不固执妄行,能够做到这样,自然是无处不自得,无时不逍遥。5.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1)借用寓言说理。庄子的作品中,运用寓言数量之多是惊人的。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6.有人说:庄子的“逍遥游”太虚幻了,在我们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实现。那么还有什么学习的必要吗?庄子的逍遥游的确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我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但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我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名利,则能悠游自得。所以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帮我们开出一剂解困的良药。这也是庄子思想历经千年依然不老的原因。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8A.提防/提醒偌大/唯唯诺诺层见叠出/瑕瑜互见B.刹那/古刹朔气/追本溯源擢发难数/数见不鲜C.哽咽/吞咽不啻/归根结蒂扶老挈幼/锲而不舍D.勒令/勒索山脉/一脉相传忧心忡忡/摩肩接踵2.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都出自《庄子》,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据报道,中国独立研制的“嫦娥三号”将于近日发射,届时“嫦娥三号”将带着月球车鹏程万里,飞赴月球,登陆月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的关键一步。B.目前的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还远远不能乐观,所以,那些目无全牛,缺乏合作理念的行为,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丝毫益处。C.遵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这支部队从实战出发,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增加了训练的难度。他们的口号是“为打赢,谋打赢,定打赢”,部队的战斗力白驹过隙般的提升。D.从某一个角度讲,庄子崇尚的无碍、无待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那种在社会生活中像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的处世主张,也近乎滑头主义。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不过数仞而下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C.水击三千里D.德合一君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以五百岁为春 ③诸侯以惠爱为德 ④奚以知其然也 ⑤问征夫以前路 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⑧农人告余以春及A.①②③B.④⑥⑦C.⑤⑥⑧D.①④⑥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18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A.翱翔蓬蒿之间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序号)①《逍遥游》其实无形地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②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有生之年大小之境应用起来完全不同,会带给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③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④所以大与小呢,它绝不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在生活中很多实用的规则里。⑤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8.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再造两个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庄子是先秦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丰富了中国的古代文化;             ,                  ;                  。             ,                  ;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与批判者。9.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语精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18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残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校:使……较量。2.下列字体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8A.B.C.D.3.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B.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C.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D.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夫子休,就舍待命。【202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这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18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飞之三日而不集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C.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于凉州造浮图覆杯水于坳堂之上3.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18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1.A【解析】A项,分别读dī/tí,ruò/nuò,jiàn/xiàn;B项,分别读chà/chà,shuò/sù,shǔ/shuò;C项,分别读yè/yàn,chì/dì,qiè/qiè;D项,分别读lè/lè,mài/mài,chōng/zhǒng。2.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鹏程万里:形容人前程远大。B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精熟。C项,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D项,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3.B18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这里重点考查词类活用。例句中的“南”为名词作动词,向南飞;A项,名词作动词,落下来。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C项,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①④⑥都当“凭借”讲。②③⑧都当“把”讲,⑤当“拿”讲,⑦当“用来”讲。6.D【解析】本题考查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例句句式为状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A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蓬蒿之间翱翔”;B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C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D项,宾语前置句。7.⑤①③④②8.鲁迅是中国现代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 巴尔扎克是法国最杰出的批判者,正是他的抨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9.先秦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是寓理于形,借助形象议论说理。【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要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从文段最后一句可知,本段讲的中心是“先秦诸子的特色”,比较前面讲的《论语》《孟子》的特色,找其共同点,可归纳为“寓理于形”或“借助形象议论说理”。组织答案语言要通畅。1.A18【解析】A项,“谋”应为“有所图谋”之意。2.C【解析】C.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到。B.前一个“之”为代词,指击剑这件事;后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前一个“与”为介词,“跟(庄子)”;后一个“与”为动词,亲附。3.A【解析】断句时注意标志词“曰”“夫”“者”,还有相同句式,如“示之以虚”“开之以利”。4.B5.(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解析】翻译句子要注意抓关键点:(1)整个句式为判断句式;“所欲用周”所字结构,想要用我的原因;绝:杜绝,中止。(2)宾语前置句式;得:得到。(3)就:到;舍:馆舍。【参考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客居在宫门左右,有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大王,使他停止对斗剑之士的喜爱,(我就)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肯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18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假如我对上游说大王却触犯了大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哪里还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大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父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备办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文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文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文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因此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文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滞留。”赵文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文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试。”赵文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残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文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文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平日所用的剑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进行比试。”赵文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文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五行的道理来支配天地,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应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赵文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很威武,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18赵文王于是带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文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1.A【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属于传统题型。所选词语皆是高中学习阶段应掌握的常见常用实词,难度适中,指向明确。选项设置合理,所考查四个实词的含义皆是词语的常用基本意项,考生易于解答。而且A项考查的“悼”字在课文中出现过,《诗·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中“悼”意思就是“悲伤、哀伤”。2.B【解析】B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而”表修饰。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为、替、给”的意思。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采用传统出题形式,每个选项分别选取文本内句子和课文内句子比较辨析,指向明确,难度适中。所选四个虚词“而”“之”“为”“于”是考纲规定的18个虚字中使用频率和考查频率最高的,所涉及义项也都是这些虚词的基本义,解答时考生可先课内后课外,通过课内推断课外,提高得分率。3.B18【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本题命题形式沿用以往的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所选句子分散于三段文本中,符合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类题目出题规律,而且各句在文中含义明确,考生易于做出正确判断。4.A【解析】A项,“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无中生有。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名师点睛】本题属“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四个选项设置合理,A项考查对文本内容要点的概括,B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C项和D项考查对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和评价,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而“无中生有”这一设错方式,也是这类题目常用的命题手段。5.(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2)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名师点睛】本题属“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8考点。这类题目解答的方法是,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与往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仍是从所给文本中选取三个句子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考向明确。所选句子涉及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重点内容,如“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王必无人”与此义同。【参考译文】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马上拜会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楚王说:“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呢?”墨子说:“我看您大王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楚王又说:“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式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这样使得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天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终于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于是失去了他母亲。如果木老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看来这二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18鲁般,肃州敦煌人,不知其生卒年代,手艺巧夺天工。在凉州建造佛塔,用木头做雕刻成老鹰,每次敲打机关三下,就可以乘坐飞回家。不久,他的妻子有了身孕,父母诘问他的妻子,妻子说出了原因。鲁般的父亲后来等到时机敲打了机关十下,乘坐木鹰飞到了吴会。吴地的人认为他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的父亲。鲁般又做了木老鹰乘坐前往,于是找到了父亲的尸首。鲁般怨恨吴地的人杀了他的父亲,在肃州城南制作了一个木头仙人,举手指向东南方面,之后吴地大旱了三年。占卜说:“是鲁般所为。”吴地的人赠送很多物品前去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国朝初年,当地人还在向那个木仙人祈祷。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05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16.64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