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文化联系,近年已经得到不少学者的注意。他们列举了两地出土的陶盉、高柄豆、玉璋、玉戈、玉圭等器物在型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认为这两种文化之间“应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使古籍传说中的夏与蜀有历史关系的记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印证。两地铜牌饰的发现,又为研究这两个重要考古文化和两大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佐证。目前所知,这种长十多厘米盾牌状的铜牌饰,只出现在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两处。它们分别处于各自文化的中心区之内,因此两者的关系就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表明两地文化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不管是“因国破人亡时的四散逃窜的传播”,还是“因夏国力强盛,文化影响力四射的传播”,二里头文化的这种特有器物确实传到了大西南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三星堆文化中心遗址之中。二里头和三星堆出土的铜牌饰,都没有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具体功能,显然不是实用器具。它是一种精致珍贵的兽面神像,是神圣的信仰、礼仪或宗教专用物品。它运用了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青铜器铸造和绿松石镶嵌技术,以刚刚成熟的威严的兽面纹(饕餮纹)作为主题图案,被绑扎悬挂在胸前衣襟处的显要位置上,它可能是一种神灵的标志,一个崇拜的对象,它被作为护身的宝物,放置在人体胸前最显著的位置上,用以表述某种特殊的信仰和崇拜观念。铜牌饰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到三星堆文化阶段也是同样存在的。把这种代表某一人群特有观念的器物流传过来,说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特殊的内在文化联系。从三星堆铜牌饰器形趋向图案化、简略化的情况看,这种观念后来又逐渐趋于淡化,最终彻底消失了。三星堆铜牌饰出现的时代,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晚期到二里岗下层文化阶段,即相当于夏代晚期到商代前期。由于这是一种存在时间短、文化特色强的标型器物,使用时间不会晚于商代前期,因此它又成为三星堆文化出现青铜器的重要标志,从而把巴蜀地区青铜器的起源时间追溯到了夏末商初。与铜牌饰共出的玉石器,也均具有较早的时代特征,表明三星堆青铜文化是夏商之际在夏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摘编自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铜牌饰研究》,《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材料二:记者: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我们能否印证一些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13\n王巍:当然,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距今约5000年这个时期,包括成都平原地区在内,各地都有迈向文明的进程。到了夏商时期,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格局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青铜器及其制作技术向周围的传播;另一个便是玉石礼仪用具所代表的礼仪制度向周围的传播。随着中原王朝势力力量的增强,其对周围广大地区的影响成为交流的主要形式。当然,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当中,有“商王伐蜀”的记载,跟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雷雨:三星堆这次的考古新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发现之前,三星堆文化的陶器极具地域特点,但大量青铜器、玉石器出土后我们看到来自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有长江中游的、长江下游的、甘青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即便三星堆最具特色的神像和面具仍然可以在长江、黄河流域古文化中找到溯源。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有什么联系,三星堆文化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的独特性正是中华文化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特质的最好表达。赵海涛: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直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从二里头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就有着比较多的交流,这种交流改变了成都平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内涵,开启了成都平原地区随着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进程而变迁的新阶段。雷雨:在今年新发现的文物中,一件“青铜顶尊人坐像”是比较典型的,尊是中原的典型礼器,古蜀人把它加以改制,目前看到尊的附件至少有两条龙形饰,这是前所未见的,最特别的是在尊底部有一个跪坐人像,这件器物我觉得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把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证明都是龙的传人。(摘编自李争艳等《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新华每日电讯网2021年4月1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存在密切联系的观点,不仅有文献资料的依据,更有铜牌饰等考古发现的佐证,因此得到不少学者认同。B.二里头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牌饰大小、形状基本相同,作用也相同,它们不是实用器具,而是人们绑扎悬挂在胸前的护身宝物。C.文化的交流互鉴并不对等,从二里头到三星堆,不管是青铜器还是玉石礼仪用具,都体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周围传播的特点。D.三星堆文化的陶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极具地域特点,甚至具有域外色彩,最新发现的“青铜顶尊人坐像”就是典型代表。【答案】D 【解析】“青铜顶尊人坐像”13\n是把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不是地域特色甚至域外色彩的典型代表。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地区文化对古蜀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是夏朝国力强盛、文化影响力四射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国破家亡时四散逃窜的结果。B.三星堆铜牌饰从二里头文化流传过来,但器形变得图案化、简略化,表明它所代表的特有的信仰和崇拜观念不如二里头文化浓厚。C.三星堆铜牌饰运用的青铜器铸造和绿松石镶嵌技术,代表了夏商时期最高工艺水平,这是中原和成都平原地区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D.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地区文化乃至长江中下游文化等影响,否定它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之间具有联系。【答案】D 【解析】原文并未否定它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具有联系,只是说没有找到它们的联系。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博物馆中,矗立着一件青铜爬龙柱形器,柱顶有一龙,龙头、龙身、龙角、龙须、龙爪等一应俱全,各部分造型十分生动。B.三星堆的巨大青铜树,成了远古神话最直观的“实物样本”,诠释了千载传唱的关于“扶桑树”“十日”和“太阳鸟”的美丽传说。C.北纬30度、铸铜术、制作金箔术、神秘的贝壳、夸张的造型艺术,让众多考古爱好者满怀信心来一探究竟,却带着更大的谜团离去。D.考古工作者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答案】C 【解析】C项渲染神秘色彩,将三星堆文化的源头指向外来文明甚至外星文明,而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4.材料一中说“两地铜牌饰的发现,又为研究这两个重要考古文化和两大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佐证”,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这一观点的?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铜牌饰只出现在这两处。②铜牌饰的性质和作用的相同性。③铜牌饰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性。5.请根据材料二中三位专家的回答,总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特征的具体内涵。(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多地起源,并存发展。②丰富多样,交流互鉴。③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收并蓄,百川归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13\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空鸟巢刘照进春天,总是在繁花绿叶间看到一些被遗弃的空鸟巢,像是村子的角落里失去烟火气的破败茅屋,房檐上蛛网密布,主人已不知去向。大多数鸟儿并不选择去年的旧巢孵蛋育雏。一棵树,一处房檐,石壁间长满荒草的缝隙,都有可能成为鸟儿暂时栖身的村庄。它们在这块地域上衔草筑巢,构筑临时的家园,培育孩子,然后又匆匆地搬迁——这成了鸟儿世界难解的一道谜。或许有一个词能够解开这样的谜团:安全感。飞翔在空中的鸟儿,早已洞悉了脚下的危险。一棵树似乎总是逃不开这样的宿命:风摧,雨打,雷劈,火烧,砍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树的命运的不确定性让鸟儿失去准确而明智的判断,逃离是唯一的选择。灾难来临,飞翔的姿势已无所谓优不优美,像战乱时期的难民,鸟儿匆匆从一棵树逃离到另一棵树,卑小的命运里饱含许多沧桑和流浪感。细小的鸟巢依附树身,临空危悬,仿佛警惕的眼睛。几乎无人知晓鸟儿的仇恨,它们内心的悲恸与哀怨常常被暗藏花香的语言忽略。小时候,总喜欢上山去寻找树丛中藏着的新鲜鸟窝,这几乎是整个童年的乐趣和向往。小小年纪,隐含许多成年的狡谲。拇指大的几枚鸟蛋,颜色雪白,或者暗褐中夹杂着斑纹,婴儿一般地安睡在巢里。一对幸福的夫妻携手在林间觅食,全然不知灾祸濒临。一双幼嫩的小手取走了鸟蛋,仿佛偷摘邻家未成熟的瓜果一样随心所欲。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强者的霸道遮掩了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弱者只有通过一张相对自由的嘴巴远距离地发泄愤慨。恶毒的举止来源于对未知事件的好奇,对悲惨结局的出现毫不在意,人类的心灵永远无法装下对弱小生命的尊重。家毁子亡,一春的希望瞬间化为乌有,鸟儿的伤心不亚于未亡人的恸哭,凄楚的哀叫如电线一般绵长地划过那无边旷野……再次见到鸟巢的时间是今年三月。阳台的花盆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筑起了一只鸟巢,妻子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完全成型。饭碗大的体积依旧做工精巧,仿佛记忆中某只鸟儿的手艺。已经无法确切叫出这只鸟儿的姓名了……一只鸟儿从旷野迁徙到喧嚷的城市,是不是对高楼如林的城市的误读?空荡荡的鸟巢并不能给予答案。好在,它依旧置于我家阳台,作为怀旧时抵达疼痛的路径。每次回到老家都要惊叹故乡的变化,只是屋檐下再没见到燕子的新巢,地里迷惑鸟兽的稻草人也不见踪迹,曾经被祖母用来驱赶麻雀的竹制响器早已变成灰烬。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但那声音与儿时听到的鸟声大合唱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尚记着许多鸟儿的俗名:红肚儿,水鸦雀,啄木官(啄木鸟),地麻雀,夜老鼠(蝙蝠),牛屎雁,鬼鬼阳(阳雀),薅草包谷(布谷鸟),扁茶罐(脚鸡)……13\n像幼时一同玩耍过的伙伴,多年之后,依旧能够轻易喊出他们的乳名。是人的欲望打断了鸟儿的飞翔。那么多的鸟儿已被死亡收藏。那么多的鸟儿,像宝贵的眼泪,被我们随意挥霍。天空是一只倒悬的巨巢,衔着地球这枚鸟蛋——一枚病变的鸟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选自《散文》2006年第3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鸟巢被鸟儿遗弃的原因是缺失环境的安全感:树的命运不确定,鸟巢充满危险。B.“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作者在此目的是批评孩子太调皮捣蛋,偷了鸟蛋并不离开,还要恶作剧地看丢了鸟蛋的鸟儿怎么办。C.“它依旧置于我家阳台,作为怀旧时抵达疼痛的路径。”鸟巢留在阳台,成为“我”回想儿时伤害鸟儿的行为的媒介,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幼时行为的自责与反省。D.“天空是一只倒悬的巨巢,衔着地球这枚鸟蛋——一枚病变的鸟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把天空类比巢,地球类比“病变的鸟蛋”,引发对人类欲望造成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从而揭示出文章主旨。【答案】C 【解析】A.鸟巢被鸟儿遗弃的原因不仅是缺失环境的安全感:树的命运不确定,还有人类行为的强横霸道,使鸟儿不断逃离。B.“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作者通过比喻反思人类的欲望对鸟儿的伤害。D.“类比”错,应是“比喻”。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以繁花绿叶的生机反衬被遗弃鸟巢的落寞,又采用比喻手法描述了空鸟巢的破败,突出鸟巢之空,表达了伤感之情。B.第四段将鸟巢比作警惕的眼睛,承接上文,突出了鸟儿内心的不安全感,并为下文写人对鸟巢的破坏,给鸟带来的悲痛做铺垫。C.文章写“我”惊叹故乡的新变化,但故乡的鸟却越来越少,主要是为了表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对传统乡村的巨大冲击。D.本文语言朴实而灵动,如“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在朴素的叙述中用“挂”“滴”这样的词语将“鸟鸣”写得具体可感。【答案】C 【解析】写鸟儿变少是为了和记忆中的鸟儿的乳名情形对比,进一步加深“人的欲望”破坏了鸟类生存空间的主题。8.文中详细记叙了幼时“掏鸟蛋”的事情,有何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生动真实地写出了人类恶行对鸟儿的伤害,记叙越详细,越能展现人类欲望恶行之重,越能使读者深入反思。②与下文“我”13\n保护鸟巢的事情前后呼应,形成对比,表现“我”的反省与改变,使文章反思的主题更为深入。9.试探究文章以“空鸟巢”为题目,有何好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引出鸟巢空置原因等文章具体内容,是文章写作的线索。②揭示主题,通过对鸟巢“空”的原因的追问与分析,引发对人类欲望造成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③喻指人类整个生存环境,以此为题,更有警示意味,深化主题内涵。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端知浚仪县,同判定州。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会秦王廷美尹京,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先是,寇准为参知政事。端既为相,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遂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太宗不豫,真宗为皇太子,端日与太子问起居。及疾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谋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选自《宋史·吕端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nA.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B.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C.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D.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答案】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押班”指朝会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起于唐;宋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B.“纳款”指向敌人投降归顺;“纳款请命”,意为投降朝廷并请求归附。C.“起居”指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其制始于后唐明宗,宋沿袭之。D.“晏”指平;“宫车晏驾”,宫车平稳出驶。【答案】D 【解析】“晏”指迟;“宫车晏驾”,宫车迟出之意,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端为政清正简要,颇得民心。他在蔡州担任知州时,因为政绩良好,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希望吕端能留任。B.吕端为相持重,颇识大体。他先当上宰相,担心寇准心中不满,奏请皇上同意寇准参与执掌宰相事务。C.吕端察事以微,思虑深远。太宗本想杀死李继迁的母亲,吕端知晓后,劝谏太宗不杀她且善待她,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D.吕端行事果断,大事审慎。太宗驾崩,吕端感觉不对,当即关押王继恩;真宗垂帘接见大臣,吕端确认是真宗本人,才率众跪拜。【答案】C 【解析】“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理解有误,原文说“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招降的是李继迁的儿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皇上不顾风雨辛苦奔波,慰问百姓,讨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奏请随从护驾。13\n(2)陛下今日杀掉她,明天可以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只不过让他坚定反叛之心罢了。14.太宗和寇准商议要杀李继迁的母亲,吕端是怎么说服太宗改变主意的?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李继迁不会顾念亲情。②杀李继迁的母亲会坚定他的反叛之心。③善待李继迁的母亲,对其招降,牵系其心。【参考译文】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之后,吕端掌管浚仪县,同判定州。吕端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处的人也感觉到便宜。时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太宗征讨河东,赵廷美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端对赵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辛苦奔波,慰问百姓,讨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奏请随从护驾。如果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赵廷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吕端)出京掌管蔡州,因为善于管理政事,官吏百姓排着队上奏请求朝廷让他留下来。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拿定主意要任命吕端为宰相。在这之前,寇准担任参知政事。吕端做了宰相后,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寇准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皇帝下告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继迁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他,跟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皇帝和寇准)是商议大事,便邀他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吕端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做大事的人是不会顾及他的亲属的,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的人呢?陛下今日杀掉她,明天可以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只不过让他坚定反叛之心罢了。”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不能立即招降他,最终至少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终于投降朝廷并请求归附,这是吕端的功绩啊。13\n宋太宗身体不好,宋真宗当时是皇太子,吕端每天都和太子一起入朝面圣。等到宋太宗的病情加剧,内侍王继恩畏惧皇太子的英明,私下里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计划扶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宋太宗驾崩,李皇后让王继恩把吕端叫来,吕端感觉不对,于是就把王继恩锁在阁内,让人看着他,然后才去见李皇后。皇后说:“皇帝已经晏驾(驾崩),应立皇长子为继任皇帝,这是顺应天意的,(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这种状况,现在皇帝才弃天下而去,怎么能急着违抗先皇遗命呢?”宋真宗登基后,垂帘引见诸位大臣,吕端请求皇上卷帘,走上前去仔细查看,然后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并高呼万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题章正字①道正新居[唐]朱庆馀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近来渐觉青莎巷②,车马过从已有尘。【注】①正字:古代官职名。②青莎巷:唐代杭州城内的地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楼南畔”交代了章道正新居的位置,“独”“贫”二字点明了主人的生活状况。B.颔联写新居行径无竹、一半花草都属于他人,渲染了“贫”,也暗示新居有一丝清雅之气。C.颈联写新居的周边环境,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故生出“嫌”的态度。D.末句化用陶渊明“而无车马喧”“户庭无尘杂”等诗句,反衬新居特点,含蓄蕴藉。【答案】C 【解析】“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分析错误,吵闹来自御楼,与僧为邻恰显宁静。16.新居主人章道正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新居主人章道正是一个安贫乐道、志趣高雅、宁静自适之士:①从“生涯还似旧时贫”可见他安贫乐道。②从居处有花,“吟处”和“与僧邻”可看出他志趣高雅。③从居处无车马、无尘杂可看出其内心宁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13\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站在景明楼上,凭栏__________,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粗粗胖胖的树身上树皮纹路__________,各不相同;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势若__________;有的形如游人,或走或站或坐。从眼前的一棵柳,到堤两边的临水柳,再到环昆明湖的无数柳,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__________,与游人们对望一年又一年,坦然面对春夏秋冬,淡然于人们的遗忘。一阵劲风,呼啸万寿山林,卷起昆明湖水,叫湖水翻腾,也使我思绪空灵。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堤柳,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棵棵柳树,行行柳荫,都是公在百姓,利在天下,贵在品德。眼前,这西堤的柳,扎根泥土,抵浪护堤,出尽全力;这天下的柳,纵然乱风卷丝,仍身正干直。远山的玉峰宝塔,近处的西堤之桥,脚下的漫漫长堤,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古树发新芽的满眼绿柳,让我生出万千感慨:造塔的人,造桥的人,造堤的人,造福百姓的人,历史无名还有名。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的地方,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注视 犬牙交错 万马奔腾 如胶似漆B.凝视 纵横交错 万马奔腾 融为一体C.凝视 犬牙交错 千军万马 融为一体D.注视 纵横交错 千军万马 如胶似漆【答案】B 【解析】凝视:聚精会神地看。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注意地看。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偏重指复杂而交叉点多。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偏重指互有长短或界限不整齐。结合语境“树身上树皮纹路”,应选“纵横交错”13\n。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表现的是一种气势。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表达的是一种场面宏大,是在数量上的概念。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如胶似漆:像胶或漆一样粘在一起,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结合语境“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应选“融为一体”。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京城闹市,而且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B.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C.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京城闹市,还是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D.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边关要塞,还是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答案】C 【解析】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和后文“都……”搭配不当;“京城闹市”和“边关要塞”两词,依据文章行文思路,应该是由眼前的“西堤柳”而想到“边塞柳”,由近及远,所以,应该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边关要塞”和“地方”重复赘余,结合“京城闹市”一词,为使句式统一,应该将“的地方”去掉。A.“不仅……而且……都……”使用不当,应改为“不论……还是……都……”,表示条件关系,确切地说是表示“无条件”,即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相同。B.“不仅……而且……都……”使用不当,应改为“不论……还是……都……”;“边关要塞”和“京城闹市”语序不当,应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D.“边关要塞”和“京城闹市”语序不当,应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态,描写出柳树在寂寞中的坚守和它的坦然淡然。(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①________________,已经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②________________;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③13\n________________。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答案】C 【解析】根据前文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中的分号可知,所写内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且都在围绕“棋盘”“棋子”展开,因此,所填内容也应该以“棋盘”“棋子”为叙述对象,由此可排除A、B。再看C、D项的后一分句,D项是将“阴阳”作为主语了,错误,可排除。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起源于中国 ②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 ③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类似的励志标语也经常出现在教室里,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学习中的一些现象令人困惑,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一味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写作指导】“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教育后辈珍惜时间,积极学习,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这里面还暗含着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问题,“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若“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也就必定随之丧失;反之亦然,能够坚持,积得“寸功”,必能成就“终身事”。这就解释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中“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13\n做法是正确的,不应该被嘲讽。“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句励志标语乍读起来感觉有些过头,好像不近人情,但仔细品味,它何尝不是勤奋学习、勤奋拼搏的极致表现和形象表述。对于这两句话,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参考立意:①正确认识“勤奋学习”,拒绝虚假“勤奋”;②深入认识“勤奋学习”,规范学习行为。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六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测试.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测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哦,香雪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2:34:03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9.00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