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RichardLehan(理查德·利罕)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图像、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关于都市的论述,可以有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14\n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为一门自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年轻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14\n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解读,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B.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C.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现实的城市经验,也要面对文学传统中的城市经验。D.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加入新的元素,从关心文化的整体发展,到关心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挖掘。答案:C解析:A项,“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错误,文中有“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B项,“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错误,根据文意,即使具备这些条件,“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为一门自足的学科”。D项,“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挖掘”错误,文中强调“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说明朝营建新都时,刘伯温为制服恶龙,将北京城设计成八臂哪吒的形状,这可以作为解读北京的素材,应该为研究者珍视。B.城市文学研究不应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C.研究城市文学,可以借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数据、图表进行科学论证,但并非必需,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对“人”的关切。D.年轻一代作家生活在城市之中,已经不再可能出于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作品,像前人一样诅咒城市。答案:B解析:因果关系错误,文中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而且是作者的看法。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文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  )(3分)A.汪曾祺《昆明的雨》   B.朱自清《背影》C.老舍《骆驼祥子》D.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案:D14\n解析:D项,《桃花源记》的写作对象不是城市。4.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到的将“记忆”“想象”带入城市研究具有哪些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把“记忆”“想象”带进城市研究,就是把人的主观情感和想象力带入,这样才能发现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看到城市既古老又新鲜的样子。②“记忆”既是对历史的客观承载,又在遗忘、误解的同时延续了人类的精神,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5.根据材料内容,请概述城市学与城市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6分)参考答案:①城市文学研究应作为城市学的子题。②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③城市学有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其研究对象也包括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名 楼 赋韦 野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胜岳阳楼,也难得相见。说来幸运,一次偶然的边疆之行,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从南盘江畔归来的头一天,就兴冲冲饱览了大观楼的风姿。游兴未尽,忽又至洞庭到岳阳楼探胜,登楼远眺,一览无余。老天也真作美,两次观光江南名楼,均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和风助兴,引人浮想联翩,遐思不已。大观楼幽雅壮美,不愧为春城的名胜,滇池的奇绝。登楼环顾,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池水浩渺,一片黛绿青碧,帆影掠过,如在诗意盎然的画中。在楼前近华浦中荡舟,水如明镜,亭榭似蜃楼,船绕竹丛、月桥、佛塔、亭台,似在翠羽丹霞之下,仿佛“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顿觉如置身温暖的怀抱,畅饮着甘洌醇厚的美酒。此楼从康熙三十五年建成后,即成为昆明西城的名胜。多少骚人雅士常在此聚会宴游,多半是吟风弄月,歌功颂德。直到乾隆年间,才有寒士孙髯,出类不群,以豪迈的气概、酣畅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严谨的对仗,傲然写出一副海内闻名的“古今第一长联”,上下两联竟达一百八十字,赫然震惊文坛。于是,大观楼威望倍增,名贯天下。“闻者莫不兴起,冀一登临为快。”我在楼前石阶上默诵楹联数遍,不禁心潮滚滚。如果说大观楼给予我的感受,归纳起来仅仅是一副古今第一长联而使它名声益振,像南天蓝空的巨星引人无不向往,那么,看罢岳阳楼之后,我这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感受,似乎更加突出而不可泯灭了。14\n你看,岳阳楼雄踞城西,面临洞庭,登楼遥望,水波浩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乘舟赴君山,一路自有与滇池不同之美感。洞庭之水的壮伟,磅礴的气势,广阔、雄浑的境界和绚丽多姿的景色自不必赘言。但回首仰望岳阳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二楼同样临湖耸立,俯瞰水面,视野无碍;均是木制结构,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式的巨檐画栋。这些平常景象,在我国许多楼宇、寺庙里都是可以看到的。可是,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呢?究其缘由,不在于外形的巧装打扮、位置的奇特险峻、建筑的高矮大小,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精神与气质。阿房宫可谓富丽堂皇,千古绝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但这是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之果。刘禹锡曾居住过的简陋的房屋,虽然满是苔痕草色,还时常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却美名在外,只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大观楼、岳阳楼也凭一联一文显其精神与气质。《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朋友滕子京所邀而作。此记虽有忠君之言,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给人以启迪。试想,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古仁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是何等不易啊!我想,这里络绎不绝的游者,大多并非为古建筑而来吧。同样,我在大观楼前看到的情景也无不如此。“海内长联第一佳者”,不仅完美地描绘了大观楼前的景物,而且从云南历史写起,有力地抨击整个封建制度,让人洞察生活的底蕴,触摸时代的脉搏。虽然“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他们费尽移山心力,但“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孙髯更尖锐指出“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而他们所赢得的,只不过是“只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历史不正是如此吗?范仲淹虽然登斯楼“宠辱偕忘”,也难免宦海浮沉,但其精神必定长留人间。千古雄文垂壁,古今第一长联悬门,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虽遭历史战火的毁坏,却不绝于世,可见其精神所在。若不是范仲淹的名篇在此,若不是孙髯翁的奇对在此,恐难有千里迢迢而来的游者。自然,名楼的湖光也美,山色也美,水花也美,但这些绝不是名楼之美,更不是名楼的风骨!它们的真正的美,是先贤为永葆它们的生命和青春而赋予它们的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内涵,让你看后可纵贯古今,悟出做人应恪守与追求的信念。名楼为人增志才是真正的名楼。贫莫贫于无志,贱莫贱于无才。愿徒有空名而无益于人的楼阁,也可从岳阳、大观的络绎不断的敬仰者中悟出些什么,也谱一曲传世的绝唱。(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14\nA.文章开篇写“偶然的边疆之行”“老天也真作美”,表面上是说自己很幸运,实则表达自己对名楼的喜爱与仰慕之情。B.文章引用“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观楼的美景,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C.文章第5段“可是”之后的问句,概括了作者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总体感受,又自然转入论述两楼的精神与风骨。D.文章写游客“大多并非为古建筑而来”,既是作者的猜想,也是作者的希望,希望游客观赏名楼,更要感悟名楼真正的美。答案:B解析:B项曲解文意,“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观楼的美景”错误,据原文“仿佛‘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可知不是真正“观览到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非眼前之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题为“赋”,铺陈叙事,笔法灵活,并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既不乏诗意的语言,又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B.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岳阳楼的中国人很少;同时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C.文章引用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名句,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既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又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D.文章语言雅俗共赏,极富特色,多用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形象地刻画出“名楼”之美。答案:B解析:B项,强加因果,“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岳阳楼的中国人很少”错误,略写岳阳楼并不是因为岳阳楼的名气大,据原文“回首仰望岳阳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可知作者觉得岳阳楼和大观楼“大同小异”,加上写作意图不在于凸显岳阳楼,自然就略写了。8.本文前半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而后半部分则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14\n参考答案:前半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是根据作者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后半部分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阳楼的原因,也更凸显了岳阳楼的精神与气质,暗示文章主旨。9.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和议论,请结合作品简析二者的关系。(6分)参考答案:①文章前部分以记叙为主,写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后部分以议论为主,阐述岳阳楼和大观楼的精神,并指出名楼必须有内涵。②记叙为议论服务,是议论的基础,记叙大观楼和岳阳楼是为分析名楼的精神服务的;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是记叙的目的,描写大观楼和岳阳楼,意在阐明名楼应具有精神与风骨;记叙和议论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调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咸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①曰:“尔非郭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以永为其路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乎?”药师惊曰:“何谓也?”永曰:“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而去。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14\n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②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节选自《宋史·郭永传》)注①靳:讥笑,奚落。②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B.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C.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D.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答案:A解析:“客遇之礼无所不至”,“客遇之礼”是主语,“无所不至”是谓语,主谓结构,意思完整,中间不必断开,排除B、D两项;“尺寸”修饰“功”,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什一,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作“什一之税”。B.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之责。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中的“路”意思相同。D.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扰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答案:D解析:D项,“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扰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说法错误,北狩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委婉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14\nA.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B.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掠取,他写信给幕府,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允,将呈递检举揭发的文书而弃官回家。C.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里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D.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结冰,阻止了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答案:D解析:D项,“从此重疾不起”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是说郭永号哭气绝,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的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原文并没有写他从此重疾不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2)郭药师屯边,怙思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参考答案:(1)太原的主将一般都由重臣担任,每次宴会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2)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解析:(1)“飨”,招待客人;“敛”,征收,盘剥;“诸”,兼词,之于;“亟”,急,厉害。(2)“屯”,驻扎;“怙”,依仗;“直”,通假字,同“值”;“支”,通假字,同“肢”;“已”,停止。14.文中杜充为什么“大惭”?这反映了郭永怎样的性格?(3分)参考答案:(1)杜充沽名钓誉、名不副实,受到郭永指责。(2)反映了郭永不媚上、敢于批评的性格。解析:根据原文“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回答。参考译文郭永,大名府元城人,青年时刚强有决断。继承祖父的官职担任丹州司法参军。丹州太守是个习武之人,无所顾忌地谋取私利,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14\n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意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但太守不听从,郭永用袖子举起文书还给他,拂袖离去。不久又任大谷县知县。太原的主将一般都由重臣担任,每次宴会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郭永上书到主将的府署,说:“(赋税如果)不是按十分之一收取的,都是民脂民膏,用来充当宴会的经费可以吗?如果没有得到命令,我将检举揭发而回去了。”府署因此不敢强迫征收。调任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由郭永决断。官吏有不能办理的,私下相互嘲笑说:“你不是郭司录!”通判郑州,燕山战事兴起,让郭永担任那个路的转运判官。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安抚使王安中不敢过问。郭永告诉王安中,不惩办将难以控制他,请见到他明确地责备他;如果不从,就抓住那些罪行严重的在集市上斩了。他就去见药师说:“朝廷有对不住将军的地方吗?”郭药师吃惊地说:“这是什么意思?”郭永说:“前些日子将军骑马归顺朝廷,皇上推心置腹地和将军交谈,像客人那样招待你,礼节无所不至,而将军没有立下尺寸的功劳报答皇上。现在委你以重任,你却放纵部下残害百姓,不加禁止,平常尚且这样,如果情况紧急时怎么办呢!”郭药师虽然谢罪,但没有惭愧的神色,郭永对王安中说:“将来败坏边事的一定是这个人。”不久调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碰上金人向京师进发,所经过的城邑都想立刻攻占。这时天气寒冷,护城河都被冻住,金人全都在冰上设梯登城,不攻而进入城中。郭永刚好在大名,听到消息,首先放松了在壕沟中捕鱼的禁令,人们争着出来捕鱼,冰不能冻住。金人到了城下,观望了很久后离开。郭永博通古今,得到钱就买书,家里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看到古人有立名节的,没有不合上书感慨叹息终日的,尤其仰慕颜真卿的为人。杜充守卫大名,名声很大,郭永曾经谋划了几条策略去见他,过了几天问事情的眉目。杜充说:“没有时间阅读。”郭永数落他说:“人有志向而没有才能,喜好虚名而丢掉实际,刚愎自用而取得名声,用这来担当大任,很少有不颠沛流离的,你们值得帮助治政吗?”杜充非常惭愧。靖康元年冬天,金人再次进扰京师,内外被隔绝,有人把两宫被迫北行的消息告诉郭永,郭永号哭气绝,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他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的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他的忠义大概是天性使然。(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赠别郑炼赴襄阳14\n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②春。为于耆旧③内,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答案:B解析:B项,“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误,原文是说,老病之身,无可消愁,只有拿着你的诗来消遣度日。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解析:诗歌主要运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两地距离遥远,让人想到离别的沉重;另外,山高路远,让人联想到路途艰辛,更加突出离别的悲伤。(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以写景抒怀,以落叶、江水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答案:(1)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14\n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上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上整天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吗?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甲_______________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①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吗?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地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乙________________,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吗?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B.②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声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答案:D解析:D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4分)参考答案: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4\n参考答案:甲: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4分)2020年7月1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1092米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这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据介绍,除了跨度大,这座由中国设计、承建的大桥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主塔330米,相当于110多层楼高;建设用钢量达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混凝土用量达230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这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参考答案:2020年7月1日,由中国设计、承建的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22.下面是某校的一则请柬,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我县语委办打算于9月12日上午8点在县教师培训中心会议室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您是我省著名的朗诵大咖,对诗词诵读略有涉猎。现请您抽时间参加大会,并为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参考答案:(1)“打算于”改为“定于”或“计划于”;(2)“朗诵大伽”改为“朗诵专家”;(3)“对诗词诵读略有涉猎”改为“对诗词诵读研究造诣颇深”;(4)“请您抽时间参加大会”改为“现诚邀您拨冗莅临大会”;(5)“并为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改为“为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1)“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有了文化,他们未来的发展才会不同。“扶贫先扶智”,摆脱贫困,最重要的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14\n(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的关注点已经由日常饮食转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软性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更加向往良好的教育水平,人们对民主和谐、公正法治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加强。参考立意:(1)人穷但不能志短;(2)充实灵魂,活出自我;(3)扶心与扶智;(4)转变思想。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2:34:04 页数:14
价格:¥3 大小:42.99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