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3/26

4/26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游 褒 禅 山 记王安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规律探讨,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学习本文步骤(目标与要求)1阅读课文。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练写二三四做书上)。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6背诵并完成同步练。,褒禅山(华山)华山洞慧空禅院石碑褒禅山示意图,游人游览褒禅山,褒禅山洞口,第一段补充注释:舍:名词作动词址:山脚卒:终于,与前文“始”照应名:名词作动词,起名阳:山的南面(也可指水的北面),第二段补充注释:侧:名词作状语以:与“上”“下”“东”“西”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穷:尽,指走尽洞的深处,走到尽头其进:那向前进(的事)其见:那见到的(景致)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或:有的人,第三段补充注释:观(于天地……):观察非常:不寻常在:动词,表示一种存在。(罕至)焉:语气词至于:到达。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所得:得到的,即收获。,第四段补充注释:于:对于(古书)之(不存):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存:保存后世:后代的人谬:形容词作动词传:动词作名词此所以……:表示原因的判断句学者:求学的人,第五段补充注释: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思考题:1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便于下文写游洞、游洞的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它是文章记叙和议论的基础。,2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思考题:1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2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思考题:1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可以分为五层:(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3)说明“力”的重要。(4)说明“物”的重要。(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2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3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第二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思考题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结论:要深思而慎取,写作顺序(各段主要内容)1本名与别名的由来2记游洞经过3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4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5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本文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一总结文言虚词“其”的用法1代词(1)他他们它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他的他们的它的例:“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3)那那些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好游者不能穷也”(4)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语气词(1)表示反问的语气例:“其孰能讥之乎?”(2)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例:“其皆出于此乎?”(3)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例:“吾其还也”,二怎样判断形容词与名词的意动用法1它们与所带的宾语之间不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与“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与“之”。2它们都表示“主语”对“宾语”在意念上的某种看法,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它当作什么。如“美我”,是“认为我美”,“师之”是“把……当作老师”。,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什么不同前者是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就是“使宾语怎么样‘,其特点是见于事实,是一种做法;意动用法只是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其特点是仅仅存在于意念之中,是某种想法或看法。,四如何辨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1一般情况下,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作动词,不是使动就是意动。如“敌人远我”的“远”是使动;“固以怪之矣”,“若毒之乎”中的“怪”,“毒”是意动。2使动用法一般都可以用“使……怎么样”来对译,而意动则可以用“以……为……”或“把……当作……”来对译,并可以代入具体语境验证。3形容词意动用法的宾语常可省略,而使动用法的宾语则一般不可省略。,再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17 16:48:09 页数:26
价格:¥3 大小:771.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