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练1(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综合练(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教师用书独具)一、阅读理解(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信、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摘编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材料二: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它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以旅行为例,旅行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欣赏新的环境,不如说是在寻找已经在媒介里获得的想象,用实物来验证自己想象中的符号。于是“世界本身成为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曾经见过的”。这些吉光片羽的论述,15 提出了电子媒介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的世界被符号化了,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一双耐克的球鞋,在我们眼中,它并不只是一双鞋,那个商标让我们联系到乔丹、美国、潮流——当然,它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国产球鞋贵很多,尽管它们很可能就出自同一家工厂。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个建构的品牌故事。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进一步发挥了麦克卢汉这一思想。他提出,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拟像的世界,真与假很难区分。有时“假”的拟像甚至会比“真”的还要真,称为“超真实”。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是按照这种哲学理念创作的。人们以为自己生活在花花世界,其实只不过是身上插着无数导管生活在营养液里,但是这个想象中的“母体”真实得让人流连忘返,甚至不愿面对痛苦的现实。(摘编自《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认知的途径》)材料三: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要观看长达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大约18000小时,而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12000小时。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不断完善的电子媒介,它们和它们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个体的认同。在此意义上,媒介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介文化影响和媒介描述方式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媒介与信息的结合导致信息的极大丰富。面对不可确知的世界,除了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大众本身媒介素养以自救。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抵制西欧和好莱坞流行文化的策略和方式,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以教授批判性的收看电视技巧为切入点,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并逐渐纳入教育体制。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界从1994年起,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上日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即是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介动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识,致力于对大众媒介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以此来匡时救弊。因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信息系统,并非完全自足自为,而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和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已经由单纯抵制抗拒媒介的控制,逐渐扩展到增强对媒介认识、识别和运用能力提高的层面,15 即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摘编自陈力丹《提升媒介素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B.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被符号化,人们仅仅借助抽象符号来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C.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被称为“第二课堂”,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D.针对新媒体带来的问题,材料一认为需要妥善处理,而材料三重点从提高大众自身素养方面给出了建议。D [A项,“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可见并不是“记忆退化”,只是“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也不是“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而是“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B项,“借助抽象符号”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象征符号”不是“抽象符号”,选项偷换概念。C项,“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将家庭的教育角色边缘化和冲击、挑战学校教育,不等于“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的优点是能够建立一种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和建构新的话语体系。B.人们可能被自己创造出的新技术所控制,这是“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导致的。C.有了发声渠道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因此要提高表达质量,使之成为优秀资源。D.信息时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深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是商品营销的手段。B [B项,“这是‘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导致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可见人可能被新技术控制,不一定是由“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导致的,选项强加因果。]3.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体现具有“媒介素养”的一项是(3分)(  )15 A.新冠肺炎疫情来临,针对喝白酒、抽香烟能预防病毒的说法,有人查看其发布渠道,发现是朋友圈传播,再向医生求证,知道是假的。B.某位青年学生的手机中安装《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知网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乎等智能软件,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C.有人曾用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发现这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读书和学习时主动关机。D.“小猪佩奇”卡通形象备受儿童喜欢,有人进一步改编,如塑造小猪佩奇文身、怪异发型等,一些家长及时屏蔽这种卡通形象。C [C项,“有人曾用手机……在读书和学习时主动关机”不能体现“媒介素养”。原文中说的是:“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而选项中的内容属于个人克制力,是个人品格素养,不属于媒介素养。]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材料一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新媒体影响的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从正反两方面阐述;②材料三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指出媒介的重要性,再说明媒介的具体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解决的办法。5.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正视新媒体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正面影响作用,消除负面影响。②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直面真实的现实。③政府运用好制度的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④培养媒介素养,加强批判意识,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材料一:“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目前的融媒体环境,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也有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环境。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效性与实效性。融媒体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使其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获得显著提升。二是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变革创新,融媒体打破了旧媒介的生产方式和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15 融媒体解构、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三是具有多维性。传统文化的传播由单向的传统媒介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维交互传播模式,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是基于“一网一台一馆”(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台和儒家文化数字馆),以儒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自上线以来,该融媒体平台实现了网站、微信、纸媒、APP等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打造了《儒学快讯》《儒学联播》《儒林论道》《孔子会客厅》《传承者》等多个品牌栏目。平台还利用线上线下,全面创新文化活动落地方式,成功举办了“全球同祭孔”“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线上线下传播,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摘编自李奕悦《融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探析》)材料二:融媒体不同于过去单一媒体或者少量媒体的传播,它实现了多种媒体形态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融媒体能够有效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的原型,使宣扬传统文化有据可依。作为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的代表,文物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光明日报《馆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蚀的结与解》说明了我国馆藏文物腐蚀严重,像敦煌莫高窟这些暴露在露天环境中的文物遭受的侵蚀更为严重。同样,面对时间的洗礼,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例如陕西的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皮影戏、秦腔、木板年画、泥塑等,它们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非物质文化,它们应该受到珍视和保护。融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化、APP、H5、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整保存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融媒体能够拓宽宣扬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社会影响力。融媒体革除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单一的弊病,将媒体的传播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融媒体产品的多样化造就了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其中,文字、图片不仅能在传统纸媒上完美展现,更能通过客户端、APP等大放异彩;视频、音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泛传播;H5技术不仅在视听上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还能够兼顾交互性和趣味性;现场云技术革新了传统的采编发场景,使得“同步时空,还原现场”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复原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等等。融媒体还能够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融媒体宣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展示与场景再现,而是在全新文化产品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创作者感情。例如,新华社陕西分社创新性推出“穿越秦朝,当你的品位遇上兵马俑”,H5,让用户通过涂鸦的方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色兵马俑,使得原本已经褪色的兵马俑重焕彩色新妆,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融媒体技术还可以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外来文化进入中国,15 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摘编自王硕刚、巨维博《融媒体视域下宣扬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材料三:目前,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各种新媒体技术、新文化理念营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环境。应该利用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传播。在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依照以前的发展模式传承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文化发展潮流。须以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众多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变态邪恶的故事随处泛滥,网络上各种恶搞短视频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的品味变得越来越低俗不堪,这就亟待精英群体集体发声。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更应该肩负起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前进的义务。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只有与精英知识分子结缘,才能远离媚俗,才能准确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传达出来,又兼具娱乐性,满足当代人对文化的高层次需求。(摘编自张瑞丽《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及策略研究》)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不同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B.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多维性,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C.融媒体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而传统文化与融媒体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D.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把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热情,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A [A项,“它把不同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错误,由“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目前的融媒体环境,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也有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环境”可知,不是整合“不同媒体”,是“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15 7.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能实现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能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B.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利用融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比保护物质文化难度更大。C.利用H5技术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参与创作,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全新作品。D.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过分追求利益、普通民众品味低俗等问题亟待解决,精英群体更应肩负起引导义务。B [B项,“利用融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比保护物质文化难度更大”错误,由“同样,面对时间的洗礼,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例如陕西的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皮影戏、秦腔、木板年画、泥塑等,它们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非物质文化,它们应该受到珍视和保护。融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化、APP、H5、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整保存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可知,选项删掉了修饰语“面对时间的洗礼”,并且原文是“融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化、APP、H5、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整保存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而非“比保护物质文化难度更大”。]8.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媒体融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性的基础服务,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其传播的广度。B.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展示、商业应用等多个方面,使传统文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得以传承。C.《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受到一致好评,并掀起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D.借助“活力网格”融媒体平台,市民用手机APP上报各类问题,网格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及时反馈。D [D项,材料二的观点是“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借助‘活力网格’融媒体平台,市民用手机APP上报各类问题,网格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及时反馈”展示了融媒体的作用,但是不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论证结构上,整体为总分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并列阐述,15 分别是:融媒体能够有效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的原型,使宣扬传统文化有据可依;融媒体能够拓宽宣扬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社会影响力;融媒体还能够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如:“光明日报《馆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蚀的结与解》”“文字、图片不仅能在传统纸媒上完美展现,更能通过客户端、APP等大放异彩;视频、音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泛传播;H5技术不仅在视听上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还能够兼顾交互性和趣味性;现场云技术革新了传统的采编发场景”“穿越秦朝,当你的品位遇上兵马俑”等都是举例论证。[答案] 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为总分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并列阐述。②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10.融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①由“自上线以来,该融媒体平台实现了网站、微信、纸媒、APP等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打造了《儒学快讯》《儒学联播》《儒林论道》《孔子会客厅》《传承者》等多个品牌栏目。平台还利用线上线下,全面创新文化活动落地方式,成功举办了‘全球同祭孔’‘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线上线下传播”“融媒体不同于过去单一媒体或者少量媒体的传播,它实现了多种媒体形态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等句,可以看出媒体、传播者应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②由“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各种新媒体技术、新文化理念营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环境。应该利用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传播”等句,可以看出应更新理念,创新发展模式。③由“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众多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变态邪恶的故事随处泛滥,网络上各种恶搞短视频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的品味变得越来越低俗不堪”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应自觉提升文化品位,增强辨识能力。④由“各大媒体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众多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变态邪恶的故事随处泛滥,网络上各种恶搞短视频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的品味变得越来越低俗不堪,这就亟待精英群体集体发声。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更应该肩负起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前进的义务。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只有与精英知识分子结缘,才能远离媚俗,才能准确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传达出来,又兼具娱乐性,满足当代人对文化的高层次需求”可以看出,精英群体应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15 [答案] ①媒体、传播者应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②更新理念,创新发展模式。③普通民众应自觉提升文化品位,增强辨识能力。④精英群体应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9分)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15 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A [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4段中看不出选项中的因果关系。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分析错误,15 材料二第2段的表述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D项,无中生有,选项中“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在文中没有依据。]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C [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分析材料一第6段可知,我国历史地理学取得成就的原因不止学科分支开拓和研究领域扩大,也看不出二者是“主要得益于”的依据。]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D [根据材料一第5段,“沿革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A、B、C三项分别对应“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而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更多的会侧重分析演变原因与过程,因此不属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畴。]1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历史地理学”性质、特征的描述总结可以得出答案,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答案]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1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通过对材料一分段的归纳和概括可以得出答案,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15 [答案]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二、语言文字运用(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3分)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B [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气停顿。A项,表示解释说明;B项,表示语气停顿;C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项,表示补充说明。]17.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解答时,定位原文语句,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行赏析即可。[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15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将“我”的心理状态用两个短句展示出来,强调了“我”的心满意足,且原句的结构更加简洁有力,适合用在文章的结尾,干净利落。[答案]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与早期的短信投票相比,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在拉票者看来,①。如果微信投票活动偶尔为之,也许会为线上的人际交往增添些趣味。可是,②,只会给人添堵。无论什么类型的评选活动,投票都应是自觉自愿的。可在微信朋友圈对好友进行拉票却是一种赤裸裸的“友情绑架”。正如一位经常被拉票的网友所言:来拉票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如果不答应,可能会被对方说小气,“连这点小忙都不愿帮”。很多人就是在友情和面子绑架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段论述的是现今火热的微信投票的优劣。解答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第①空注意“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在拉票者看来”,表明极为方便,故可以填写“不过是‘举手之劳’”;第②空根据“可是”,这表明是一种转折的关系,可以填写“当大量拉票请求涌来时”;第③空处于句末,可以填写“心不甘、情不愿地进行微信投票”之类的句子。[答案] ①不过是“举手之劳” ②当大量拉票请求涌来时 ③心不甘、情不愿地进行微信投票20.下面两段文字是对天津市开展的读书活动的报道,请分别对两个段落进行概括,拟写两个小标题。要求概括出主要信息,标题结构一致,简洁流畅,每句不超过12个字。(4分)①今年8月15日起,天津市紧紧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5 推出十大类230项精彩活动,汇集全国200家出版单位10万余个图书品种,让好书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成就。“我和我的祖国”诵经典阅读活动、“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群众活动、“我的书房书吧,我的梦”读书征文、“文化名家谈读书”等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活跃在各区各街道、实体书店、读书手机客户端上,营造出浓浓的全城全民阅读氛围。②“农民读书节”把读书与脱贫致富、读书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起来,让实用类书籍开阔农民视野。走进天津的街道、社区、乡镇的党群服务中心,首先看到的就是阅读服务区,即便不去图书馆,也能满足百姓休闲等各类日常阅读需要。“我们整合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向社区倾斜,推动基层设施、人员、活动、场地的统筹使用,重心下移,提升综合效益。”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道主任、党委书记杨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了解各段所表述的主要内容:段①主要叙述了天津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读书活动,段②主要介绍了“农民读书节”的意义和阅读场所的建设等。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标题结构一致,简洁流畅,每句不超过12个字”加以提炼概括即可。[答案] ①创新形式,增强阅读氛围;②服务基层,满足多元需求。三、写作(4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有人说:“废掉一个年轻人,只需要三样东西就够了。哪三样呢?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有人看后则补充道:“废掉一个年轻人,两个办法就够了。给他一部手机,给他一个沙发。回家葛优躺,看视频。大脑废了,四肢也废了。”对此,某班将以“电子产品和网络能否毁掉一个年轻人”为辩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请你以“正方”或“反方”的“一辩”的身份拟写一篇辩论稿,选好角度,准备在辩论赛中进行主辩陈述用。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说理充分,论辩有力;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辩论稿”,属于演讲的格式。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标题:点明中心,表明论题。称呼:尊敬的评委老师、辩手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开头:点明中心,可以技巧开头。我方的辩论观点是:陈述本方观点。主体:层次清晰,角度深刻。可分论点引领。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赞同。结尾:深刻有力,给人启示和回味。15 客套语:本方主辩陈述完毕,谢谢大家!可以写日期。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文章都应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范文示例】还以清名,施其功用尊敬的正方辩友,各位评委:大家好,针对本次辩题,我方观点是:还网络清名,施网络功用。我们可以看到,有人以为“网线、电脑、电话”可以毁掉年轻人,是说网络时代的诱惑更改现代生活。有人主张“手机、沙发”即可“废”一青年,讲的无非是懒惰与享乐主义的荼毒。事实如此吗?我方不免要提出三个问题:是人用网还是网用人?被毁的年轻人,网络是“主犯”还是诱因?究竟是什么毁掉了年轻人?网络作为虚拟平台,提供的是联系外界的渠道,创造的是改变提升的路径,载录的是广博丰盈的资源。如何使用,则在使用者本身。年轻人因缺乏正确的判断与自我的约束能力而沉迷网络,错在人而非网络,例如杀人犯持刀杀人,我们依法论罪的是人,哪里有处决刀的道理?同理,人不善用网而颓靡,怎么偏说是网“毁”了人呢?我们知道杨震拒金,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流传千古;我们感叹苏武牧羊,一生苦居异乡历尽艰辛亦不降敌;我们敬重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一心忠诚不易初心慷慨赴死。那么我们就明白,毁掉年轻人的从不是诱惑,而是一颗无法抵挡诱惑的心。所以我们要问,是什么让网络成了“罪人”?研究表明,沉迷网络的年轻人大多自卑孤僻,难以面对真实生活,于他们而言,网络承接了情绪外泄,建立了表达渠道,成为他们在某一维度里走出自我的契机。因此我们要说,网络绝非青年成长的拦路石,而是教育失位的遮羞布、“替罪羊”。当我们冷眼旁观,一句“网络毁掉年轻人”来定义这个庞大的社会现象时,也就忽视了经济飞速发展下一代人的迷惘与焦虑,掩盖了亲情的缺失和教育的失当,抹杀了年轻人精神世界里的空洞与茫然。我们将罪责归咎于网络,而轻易脱身。当网络背负恶名,我们用什么来拯救迷失的年轻人?是时候承认了,网络不能毁掉年轻人,当少年被摘下“网瘾”头衔,他们的内心方可展露,社会的缺失方可弥补。只有如此,才可在喧嚣之中托迷途人归岸,还网络以清名,而施其功用。反方陈词结束,谢谢大家。【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即亮明观点——还网络清名,施网络功用,语言简洁有力。接着,便是深刻的灵魂三问,看待问题有深度,语言犀利,直击灵魂深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活用课本内容,引经据典,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学底蕴,也使自己的论述周密严谨。总之,本文是一篇难得的佳作。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23 10:13:14 页数:15
价格:¥3 大小:73.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