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三单元8复活节选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复活(节选)(40分钟,38分)一、基础达标(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________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 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________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来这里________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____________;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栖息  绝美  参观  虽死犹生B.长眠凄美拜谒永垂不朽C.长眠绝美参观永垂不朽D.栖息凄美拜谒虽死犹生【解析】选D。栖息:休息,暂住。长眠:婉辞,指死亡。这里修饰灵魂应用“栖息”。绝美:美到极点。凄美:令人心痛却又优美。结合语境“凄美”更符合烈士陵园的气氛。“拜谒”是书面语,相比“参观”更具敬意。“虽死犹生”与上文“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搭配更恰当。8 2.文段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                                                                                                                                                                                                                                                                           答案:烈士生前惊天动地的壮举和死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做对比;无名烈士长留人民心中和那些挖空心思置办豪华墓碑却被人淡忘的人做对比。通过对比突出烈士永不磨灭的功勋,更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着烈士墓园,陪伴着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                                                                                                                                                                                                                                                                           答案:①原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烈士墓园比作沉甸甸的史书,更有韵味,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②原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更适合作为文段结尾,和上下文的风格更加一致;③用两个问句,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更加突出,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4.以“作家”开头,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5分)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结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答:8                                                                                                                                                                                                                                                                            答案:作家不但要写自己感兴趣(愿意写)的东西,而且要有严肃的责任感。5.有评论者认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雨果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托尔斯泰凭借卓越的文学禀赋,把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融注到作品中。请以《悲惨世界》或《复活》为例,谈谈你对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160字左右。(6分)答:                                                                                                                                                                                                                                                                                                                                                                                                                    答案:示例一: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是对被压迫被损害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是一种博爱和宽恕精神。《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的博爱与宽恕感化并得到自我重塑。他乐善好施,因救助别人而遭到通缉到处漂泊,受尽痛苦、孤独和不白之冤。尽管如此,他仍宽恕了与他处处作对的德那第、沙威,也用自己的爱感化了马吕斯,在一次次舍己中成全了别人。他一生虽然悲苦,却向世界传递了爱的力量。作者借此诠释了人道主义思想中宽恕与博爱的本质特点。8 示例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用道德的自我完善来摆脱罪恶,进行灵魂的忏悔,使人类达到“最后的幸福”。《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年轻时诱奸玛丝洛娃,当他在法庭上看到堕落且被诬陷的玛丝洛娃后,良心发现,决定用自己的爱去拯救玛丝洛娃。他四处奔波上诉未果,放弃了田产陪着玛丝洛娃一起流放。聂赫留朵夫无私的帮助,最终使玛丝洛娃得以减刑。聂赫留朵夫用实际行动不但实现了自己精神上的复活,也帮助玛丝洛娃洗涤罪恶走向复活,深刻体现了托尔斯泰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的人道主义思想。二、拓展阅读(16分)(2020·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苦  恼契诃夫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8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8 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去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去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文本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公约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怆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B.马车夫约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这和鲁迅《祝福》的祥林嫂讲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C.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为素材,以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作主角,反映的却是重大社会问题,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D.《苦恼》就是在讲诉一个悲伤的故事。悲伤的谈话意味着,不但所谓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不能沟通,即使同为下层社会,沟通同样是不可能的。【解析】选B。B项,“这和鲁迅《祝福》的祥林嫂讲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错误,《祝福》的祥林嫂讲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时,周围人一开始看起来热心,“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当作好奇的故事,但时间长了人们就冷漠麻木,不愿再听了。故本文和《祝福》中祥林嫂的遭遇不一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A.小说开篇用细描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雪花纷飞渲染沉重凄凉的氛围,一动不动的车夫,虽然不发一言,却足以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的沉重负担。B.小说的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话连续出现“伛”字,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约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语言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C.小说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解析】选A。A项,“小说开篇用细描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和“他内心的沉重负担”错误,刻画人物约纳时,除了细描,还有“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的白描手法;同时,车夫的一动不动,让读者感到他内心的苦闷压抑。8.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答:                                                                                                                                                                                                                                                                           答案:①冷静笔调。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运用现实客观的写作方法,去展现马车夫有苦无处诉的遭遇,笔调客观冷静,引人深思。②表现主题深刻。作者通过表现马车夫约纳不断想向人倾诉丧子之痛,却屡屡受挫,来表现底层人民的无声悲哀和社会环境的冷酷无情。9.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什么样的作用?(6分)答:8                                                                                                                                                                                                                                                                            答案:①与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乘客,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愿意为他停留,只有陪伴他的老马似乎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人的麻木冷漠,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②深化主题,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苦恼。③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通过这场只有倾听却没有回复的倾诉让人读来更感心酸伤感。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11 15:03:21 页数:8
价格:¥3 大小:39.00 KB

推荐特供

MORE